我是范进,我中举后的大明风华 第140节

  这当也是夏时杰的试探。

  想知道范进有没有诸王,勋贵的门路介绍。

  范进轻轻摇头,笑而不语。

  上次因为打猎和韩王,沈王相识,还去沈王家做了一次客。

  当时自己连进士还不是,更不要说是状元翰林,所以没有太避讳。

  现在自己是翰林修撰,再公然出没王府,那真是自寻死路了。

  这个道理,商人未必懂得。

  夏时杰果然有些微微失望的样子,在这些商人看来,最粗的大腿肯定是皇室和诸王。

  官员是不好打交道的,洪武年间,吏治甚严。

  天高皇帝远的广东,从蔡府尊到布政使等官员多半都能洁身自好,不该拿的钱是一文不敢擅取,可见此时此刻,京师吏治有多严格。

  茹常身为尚书,官俸表面看来是不低,但有家族要照顾,有一大家子要养活,一年官俸所剩无多。

  有一次朱元璋微服至茹常家,发觉这个尚书正秃着头,架着梯子在修补自己家的房顶。

  堂堂尚书,房屋漏水,也不舍得雇用工匠来修,还得自己动手。

  尚书修屋顶,老妻扶梯,朱元璋一见大喜,没错,这才是他心里最认可的大明官员。

  哎,怎么说呢,在老朱的铁碗之下现在的官员有多老实,将来的官员就有多不老实……

  老朱高估了自己,也高估了人性。

  在范进看来,寒窗苦读多年,希望获得更大的回报是人之常情。

  加上缺乏真正的监督和约束,在强权铁腕下的雌伏只是迫不得已,后来官风吏治的大崩坏,才是常态。

  要么就是改变做官的办法,改革科举制度。

  要么就是提升官俸,在制度上尽量杜绝灰色收入和贪污。

  要不然,无解。

  当然现在的京师官员都是一个比647一个老实,清廉还是主流,商家想和京官打交道,难过登天。

  倒是诸王,勋贵,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也是范进提醒夏时杰等人主攻的方向。

  只是夏时杰不明这些道理,还指望范进带入诸王勋贵圈子,真是道不同不相为谋,范进连解释的功夫都懒得去做了,只微笑摇头而已。

  这么一来,夏时英和夏时荐等人反而是觉得范进有些夸大其词,毕竟只是六品文官而已。

  两人都是呵呵出声。

  意思很明显了。

  就是表达不屑和失望。

  这些远在广东的商人家族的成员,对词林官的地位品阶不太了解,只知道官品高低上下,却不知道,清流是大明官员的顶阶,而词林官又是清流中的顶阶,根本不是普通官员能比。

  要不是规矩在,诸王勋贵,巴不得范进这样的清流新贵天天上门才好。

  另外便是想要获得更多的利益。

  在夏家看来,三千里路直抵京师,如果不能获得重利,就得范进在出货价和运输价格上,对夏家做一些补偿。

  毕竟陈家和李家等各家都没有接到范进信息后,果断毅然北上。

  夏家付出的多,就理应得到更多,否则夏家人又不是脑残,好端端的来得罪范进做甚。。

第二百零六章 圣寿万年

  “看来咱来的很巧。”

  突然有人插话,夏家各人都扭头去看。

  一个七十余岁的白发老人,扶杖而至,笑吟吟迈步而来。

  还有六旬左右的花甲老者,按刀随侍而至。

  两个二十左右的青年后生,紧紧跟随。

  另外有一群二十来人的灰袍大汉,散开四周,警惕戒备。

  这模样,在广州府城可是万万见不到。

  一看就知道是贵人来了。

  范进已经抢先一步,跪下行礼。

  夏时杰先是愕然,后来福灵心至,浑身一阵颤抖,赶紧也是趴伏在地上,叩首行礼。

  夏时英等人懵懵懂懂的,但也不敢再站着了,各人也是赶紧跪下。

  “这果酒不少么,咱是赶的早不如赶的巧。”

  来的当然便是朱元璋。

  范进的假已经批下来几天了。

  老朱这吝啬孤寒性子,也是罕见的给了范进乘传驿站的权力。

  在洪武年间,这是罕见的优待,一般官员想都别想。

  也是老朱看在范进两次大功劳的份上,特意酬功给的优待。

  还有这微服前来,别以为老朱微服是漫无目地的瞎逛。

  范进这是第三回见微服的老朱了。

  头一回是老朱观察南北士子的情形,不是特意见范进,算是巧合。

  第二次,第三次,就是朱元璋有意来相见,这意义就是完全不同了。

  本朝重臣,早年是徐达,汤和几个,不仅会使朱元璋微服相见,老兄弟几个还能经常在一起闲聊,饮酒。

  马皇后在时,甚至会亲自做几个小菜,给这老兄弟几个当下酒菜。

  这可不是夸张。

  徐达和汤和,是朱元璋少年时的朋友,一起穿开裆裤放牛的好友,交情不是普通人能比的。

  朱元璋投军时,汤和都千户了,和徐达一起甘当朱元璋的下属。

  南征北战,立功无数,因而成为大明开国六国公之一,这功劳情份,更是非比寻常。

  汤和主动回凤阳居住后,每年会在年末到南京给朱元璋拜年,顺道见见徐达等老朋友。

  后来徐达等人陆续辞世,汤和还是坚持到南京朝觐,最后一次话都说不出来,只和朱元璋相顾垂泪。

  当然,若不是徐达天性谨慎,绝不揽权,汤和主动让出兵权,回乡闲居,禁止家族中人惹事生非,听闻朝政,不发一言,更不泄露禁中情形,是不是能保住这几十年的兄弟情谊,也是难说的很。

  好在,徐达,汤和都是善终,也算全了兄弟情谊。

  其次就是朝中重臣,朱元璋不光是派锦衣卫监视,自己偶尔也会上门,亲自看看大臣们闲暇时做什么,家里情形怎么样。

  此前的茹常家,还有暴昭,蹇义等诸多大臣,近臣,都曾经接待过微服而行的朱元璋。

  这几年,朱元璋身体越来越差,微服出宫的记录也是极少,近年来,可记录的也就是这几次和范进的见面了。

  “范进起来。”

  “臣谢皇上。”

  朱元境却是没有叫夏家一伙人起来,夏时杰汗流浃背,趴伏在地,连窥探的胆量也没有。

  “咱知道你这两天要走了,想着过来看看,倒是赶巧了,好有这果酒送过来。”

  朱元璋虽是在说笑,但脸色还是相当灰败,范进用望气术看过去时,本命黄光已经在急剧黯淡涣散之中。

  灰恶之气弥漫,几乎占据了整个灵台。

  范进心中一动,也是感觉一阵悲凉。

  这位真正以平民身份得天下的帝王,看来生命是真的快走到尽头了。

  至于说以医术相救治,此时的太医院收集了民间真正的名医,不象后来的大明太医院,太多尸位素餐的无能之辈充斥其中。

  洪武年间,谁敢哄骗朱元璋不成?

  武宗,天机术,也是解决不了朱元璋寿元将尽的天道。

  “臣现在就给皇上斟酒。”

  范进这一次挑的是苹果酒,颜色是青色,这个时候喝起来更加爽口些。

  重要的是有些微酸,适合朱元璋这样的老人,可以适当的刺激下胃口。

  果然,清洌的苹果酒倒在玻璃酒具里,略微摇晃一下,酒香溢出,朱元璋轻轻尝了一口,眉眼一挑,笑道:“真是爽口好酒,咱的胃口都好象好了一些。”

  “皇上爱用,这是臣下的福份。”范进在朱元璋面前,拍马逢迎也没感觉有什么羞涩的,很自然而然的便是接话道:“臣与酒商夏时杰,愿贡酒三百坛到大内。”

  “.咱要这些做什么,三十坛也尽够了。”

  朱元璋一笑摆手,说道:“现在咱身子越来越不如从前,三十坛都喝不完,其余诸王府,侯府,公主府,你们开起酒行,由他们照价买,莫要想着钻刺打点,做买卖就踏实干,莫想那些甭门斜道!”

  最后一段话却是对着夏时杰一伙人说。

  夏家各人哪敢答话,只是不停的砰砰碰头。

  “行了,都退下去。”

  朱元璋对商人不象是对吏员那么深恶痛绝。

  但也绝谈不上喜欢。

  只是知道一个健全的国家缺不得这些人。

  但禁止他们坐轿子,不准盖豪宅大屋,不准穿绫罗绸缎,叫他们有钱都没处使去,不叫百姓对这些商人产生羡慕之情,禁止民间浮华奢靡的风气,这都是国初时朱元璋出于特殊的考量而定下的规矩。

  商人多半为富不仁,老朱不喜,是以夏时杰等人因缘际会遇着这位皇帝,却连搭一句话的机会也没有。

  待夏时杰等人退下后,朱元璋看一眼侍立在旁的韩王和沈王,对着范进笑道:“范进,你此次请假回乡,咱给你的假,但你假满之后,也不必急着回京城来,咱给你的差事,可能要变一下了。”

  范进早就有准备,朱元璋这样的人,又不缺人服侍,怎么可能凭白无故带两个藩王前来。

  见范进还是一脸沉稳的样子,朱元璋点了点头,沉声道:“内圣外王对外进取,咱一时下不了这个决心啊,说到底,咱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一年,三年?还是五年?”

  这一次,在场诸人都跪下了。

  “皇上龙体必能恢复康健,圣寿万年。”

  “万年个屁!”朱元璋骂道:“从秦皇汉祖到现在才多少年,两千年还不到,万年,万年个屁明!”。

第二百零七章 南方塞王

  长生之事,老朱是真的想的通透,且坚决没有受过道士方士的蛊惑。

  就算是刘伯温这个天机师,也从未在朱元璋跟前说过修道长生或炼丹长生之术。

  那凭白叫老朱瞧轻了自己,毫无益处。

  从华夏有史以来,除了虚无缥缈的黄帝升天的传说外,从夏,商,周,再到大明,到现在还不到五千年的记录。

首节 上一节 140/20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