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斥范进,恰恰是说明把范进当成自己人,晩生后辈,所以老夫才这么训斥你,提点你,是叫你在人生路上不走歪路……
范进哭笑不得。
只能说这帮家伙真的是个个奇葩。
要说坏人吧,肯定不是。
操守都是一等一的好,哪怕是黄子澄这个喜欢揽权结党的,私德也是一等一的好。
要不然朱元璋能容他们成天混在皇太孙身边?
其实这帮清流得势,还是得归公于明初独特的政治生态。
开国时那帮子既读书读通了,也能做事的李善长,刘伯温,宋濂等人早就凋零了。
朱元璋也不允许普通大臣私养门客,朱文正是什么身份,就因为养了一些名儒在自己幕府中,结果被朱元璋猜忌的厉害,不是亲侄儿,直接就弄死了。
后来荐举上来的官员也有一些,但老朱挑人的原则就是老实踏实,能办事。
这些人多半已经在各自的官位上,比如刑部左侍郎侯泰,就是荐举起家。
但老朱发觉荐举制容易形成裙带关系,被荐的人能不对恩主感恩戴德?
所以还是用科举制,但科举制停滞十年,青黄不接,能用的,操守好的,能力却未必出色,因为此前科举取士不多,又断代多年。
加上开国文官和武臣被扫荡的差不多了饰。
象朱标那时身边全是人才的局面,不可复得。
只能叫这些资历够,而且操守也过的去的科举文官辅佐皇太孙,估计朱元璋也是觉得,这帮家伙虽然办不成大事,但操守还行,能力也马马虎虎,最少能帮着太孙守成,不会把太孙带成杨广那样的昏君。
所以太孙朱允炆身边,多半都是这样的文官。
黄子澄,洪武十八年探花,练子宁,洪武十八年榜眼,齐泰,洪武十八年进士。
黄观,洪武二十四年状元。
这样的安排大体上是没错……但老朱对清流的杀伤力和破坏力,委实还真的不够了解。
另外就是老朱自己布置的亲藩塞王,也是给新朝埋了雷。。
第一百七十七 毫无闪光点的皇太孙
一边是没甚头脑和执政经验的纯粹书生,还是书生中的清流,就是没头脑。
一边是好好的藩王,为国戍边,血战多次,立功极大。
原本是亲王,位高权重,都是老朱家的人,辛苦血战也是应该的。
结果新君居然受了群书生的怂恿,要削藩!
而且手段酷烈,直接囚禁削废,把湘王都逼死了。
谁不寒心?
谁不愤怒?
书生那边没头脑,亲王这边不高兴。
不出大事才怪。
范进至此是完全明白了大明朝清流是咋回事。
就是基本上都在“礼”和“义”上头做文章,不光是忽悠皇上和皇太孙,是忽悠的自己都信了。
然后也是强迫别人跟随,一旦不跟就是心志不坚,对国家和朝廷不忠,甚至就是奸邪小人。
范进无语之时,黄观却接着道:“韩王和沈王年纪都大了,在京城多有不法之事,我等想文进上疏奏上,一是请皇上降罪处罚,二王经常游猎,骚扰民间,浪费国帑,又有在市井强买强卖之事,于国家和诸王自身名声都不好。二来便是请皇上尽快叫韩王和沈王就藩之国……”
黄观犹豫一下,还430是道:“并且奏请最好不要到开原和沈阳之国,那里已经有辽王和宁王了。”
辽王和宁王在朱棣靖难成功后,一个被发配到南昌,一个被放到了荆州。
还有韩王,沈王,都改封了。
在削藩这事上,其实朱棣和眼前这些清流都算是有志一同。
不过朱棣靖难后权威极重,麾下将士能征善战,藩王没有敢反抗的。
另外就是朱棣的削藩手段柔和,诸王有不法事,最多下个旨意说两句,说的还挺柔和。
另外就是只削兵权,享受上头不剥夺诸王的好处。
又能享受,又不需要在边塞吃苦,除了宁王被骗心怀不满外,其余诸王倒是都挺满意。
其实宁王是想到苏州等富裕地方就藩,也就算了,结果把朵颜三卫骑兵给朱棣,自己也被朱棣裹挟靖难。
最后朱棣成功当了皇帝,原本就和宁王共天下,这一茬不提,宁王也不敢提。
但大宁老家经营多年,丢了。
想到个富裕地方就藩,也不行。
其实江西南昌也很不错了,江西在大明是地方富裕,工商业很发达,人口密度也大,陈友谅据有江西时简直是实力碾压据有集庆和江南的朱元璋,要不是天命玄妙,朱元璋在鄱阳湖一战时就该全军覆没……
但还是老朱赢了,朱棣把宁王改封南昌也算对的起兄弟了。
只是宁王心怀不满,这种情绪一直传递下来,后来终于有宁王之乱。
说起来宁王造反简直太容易,简直象是胡扯,很多不可能的事都叫他做到了。
先是复请恢复三护卫,刘谨当朝,轻易准了。
拉拢士人,打造铠甲兵器,修造战舰。
地方人所有人都知道宁王要反,就朝廷不当回事。
宁王举兵后很快打下不小地盘,如果率部直入南京,局面可能大有不同,但他困守江西,结果被王阳明轻易击败,一场可能影响半个中国的战乱,就这么被平息了。
此时的清流和后来的朱棣想法都是一样的,不能叫亲藩掌握兵权,北方诸王是塞王,不给兵权有些说不过去。
如果移藩到湖广,江西,河南。
到这些地方拥重兵有什么用?
给个亲军仪卫司保护亲王安全就行了,几百到上千人,足够使了。
范进明白眼前这些人的想法和打算,但心头还是相当恼火,平白无故的把自己牵扯进来做什么?
自己写的南北异同论太过成功,应该是这帮家伙找到自己的最大的原因。
但他们就知道自己愿意配合?
“上疏之事,范进不欲为之。”
范进神色从容,直接拒绝。
一群清流大佬瞠目结舌。
黄观更是看着范进发呆,这是投效皇太孙,侪身清流的最好时机,可能几年之后就轻松位至部堂高位,范进才多大,自己等人给他的这个机会有多么珍贵,他真的不懂?
“晩生初至朝廷为官,说是翰林修撰,其实和普通的观政进士并无区别。上南北异同论,是晩生深思熟虑后的文章,现在亲藩之事晩生不明,诸王是不是真的犯禁违法,晩生不知,岂能冒昧上书?”
范进起身,抱拳一礼道:“恕晩生无礼,告辞了。”
黄观皱眉道:“文进真的要走?咱们是想一会一起入宫觐见皇太孙,原本是要带你去的。”
“门生不过是翰林修撰,朝堂大政尚不清楚,实在不敢妄言。”
见范进态度坚决,黄观欲言又止,还是放弃了挽留这个门生。
和自己在皇太孙身边和清流党中的地位前途相比,一个门生委实没有那么要紧。
方孝孺见范进离开,摇头叹息道:“太可惜了,此子名利心太重了。”
黄子澄冷冷的道:“巴结奉迎诸王,在乡里与士绅争利,不惜一切,这样的人就算有些才气也不堪使用,我等明白回奏皇太孙,放弃招揽此人吧。”
黄观沉声道:“这件事咱们自己还是要做,找一个敢出头的御史,弹劾韩王和沈王,然后请他们之国就藩!”
练子宁怒道:“原本就是齐泰瞎出主意,也是奇怪,齐泰虽和我们是同科进士,做事的想法和做法总是不太相同。”
若范进还在这里,免不得要在心里腹诽一句:那大抵是因为齐泰的脑子还比较正常?
说起来,太孙身边诸臣,齐泰是相对正常的一个,提的建议事后看来都是正确的,当然也不免有清流刚愎自用的毛病,但相较而言还算是切中时弊,提的建议都相对靠谱。
如果朱允炆不是事事听黄子澄几个,而是听齐泰的,历史的走向可能会完全不同。
但也可能几十年后九边武备废驰,又没有了塞王,还没有朱棣迁都北京,把京师当军事重镇的核心,可能直接被也先消灭北方驻军,然后大明直接剩下南方半壁……这是很有可能发生的走势。
范进反正是不看好朱允炆。
不管是胸襟,度量,做事的方法,还有身边的这群人都不行……最重要的就是,范进觉得朱允炆太蠢了。
一个人身上连一星半点的闪光点都没有,也真是难得之至,范进怎么可能选这种人当未来主公?。
第一百七十八章 弹劾
隔了一日,黄子澄等人果然找了一个楞头青御史,上疏弹劾韩王和沈王,浪费国帑,挥霍无度,经常出城踏青,游猎,踩踏百姓庄稼,扰民不说,还经常在皇陵一侧射猎游玩,扰乱陵工大事。
这个御史还顺道弹劾了范进,以进士身份与皇子亲王交结,行事不谨。
最后的结论就是,成年或接近成年的亲王,最好是不要留在京师。
如果开原和沈阳不需要过多塞王,可以将二王迁往南方,这样能节省给他们准备军队和装备的钱财云云~。
韩王和沈王年近二十没有之国,原因就是这几年北方情形相对-稳定。
大宁有宁王,宁王很有才干,把朵颜三卫约束的极好,大宁就是后世赤峰地区,地处辽东边墙之外,把科尔沁蒙古和察哈尔蒙古还有内喀尔喀蒙古给完全隔离开了,诸部蒙古想闹事都-很难。
而且现在还有没经过达延汗重新确定六万户,蒙古人自己人头打出狗脑子,各部间彼此争斗不休。
现在鞑靼部和瓦刺部彼此相争,大明的策略就是谁强打谁,谁冒头就打谁。
明初这几十年,从洪武到永乐,基本上就是这个脉落。
可惜在捕鱼儿海一役后,明军始终揪不住这两部的主力,朱棣五次北征基本上就是武装游行,耗费极大,收效极小。
还是缺乏了真正能打仗的大将,朱棣的军事才能算不错了,但和国初时那帮子真正的大将相比,差距还是不小。
靖难功臣,也是因缘际会,并不是说比开国将领强。
比如丘福,因功封国公,领十万明军深入草原,结果全军覆没。
从这一点来看,一则是丘福军事才能不如冯胜,傅友德,蓝玉等人。
二来是当时的明军战斗力也不如国初之时了。
主要还是缺乏强力的骑兵,缺乏天才的骑兵将领,始终抓不住敌人主力,而且一不小心就会被敌人包了饺子。
在洪武末期这几年,总体上还算稳定,所以韩,沈二王没有急着之国,主要原因就在于此。
奏疏经过通政司送上,引发不小的风波。
朱元璋对亲王扰民还是要管的,接到奏疏后先召二王前来,狠狠训斥一通。
韩王垂头不语,反正知道老爷子脾气,又不会真的拿自己怎样,挨训就听着好了。
沈王却是叫屈道:“不过是燕王府的几个侄儿到京,孩儿带他们出去游猎了一次,也没有扰民,猎户都是给了赏钱,也没踩坏几根庄稼,御史也太吹毛求疵,就是有人看孩儿在京师不顺眼,想把孩儿撵走。”
这话说的也差不多接近真相,朱元璋心里清楚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