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范进,我中举后的大明风华 第109节

  洪武中期前后,大明疆域大体形成。

  老朱要考虑的就是如何长治久安,如何划定战略区域。

  从在甘州的肃王,在宁夏的庆王,在陕西岷州的岷王,平凉的安王,然后是西安的秦王,太原的晋王,大同的代王,北平的燕王,大宁的宁王,沈阳的辽王,开原的沈王,广宁的韩王……

  从甘肃到辽东,十来个亲王陆续部署在边防线上!

  这就是塞王。

  秦,晋,燕诸王都曾跟随徐达打过仗,后来就是节制冯胜,傅友德,蓝玉和诸多侯伯大将打仗。

  早就历练出来了。

  每王都有最基本的三卫兵马,有时候朱元璋会将都司兵马也给诸王节制。

  有亲王和王府兵马,再有都司拱卫,城池就很难失陷,地方守备力量就会很强!

  东边的东胜卫,深入草原千里,把河套地区都护住了,那是最肥沃的一大片土地,朱元璋安排了几个塞王拱卫,同时安排汉人在那里放牧,一两代人之后,和其余的边镇军卫一样,会出现大量的优秀骑兵。

  一路西到大宁,大宁在后世是赤峰地区,也是草原区域,但多山地。

  大宁的宁王不光拥有几万卫所强兵,还节制着投效过来的朵颜三卫,三卫拥有北虏中最强悍的精锐骑兵。

  辽东的边墙外尚有奴儿干都司,大大小小的部落接受大明印信,也是要替大明效力守边。

  整个战略布局,在洪武中期之后逐渐形成。

  朱元璋顾虑的就是,北方陆续归附,而且地433方很穷,如何叫当地士绅百姓归心?

  其次,如何稳固边防,使诸王,诸都司,稳守边防?

  北方将士和卫所众多,而且是经常打仗,所以论精锐程度,渐渐凌架在南方卫所官兵之上。

  只是不象百年之后,十来个倭寇就能横行南方,一直打到南京城下。

  现在的南方武备一样很强,而且卫所武官有很多功臣宿将,战斗力并不差。

  南方是地方繁华,武备渐渐松驰。

  北方的毛病就是不够富裕,虽然卫所军要屯垦,但还是很难自给自足。

  不把南北的关系梳理好了,将来迟早会有大麻烦。

  当然朱元璋也万万没想到,自己死后几年,朱棣靖难成功,最终还非要迁都到北平,改北平为京师,把现在的京师降为南京。

  这一着后人说是天子守国门,其实是一步臭棋。

  北方经过多次大规模的战事,地方残败,已经不是唐宋之前的中原之地。

  迁都北平,不光是皇帝一家子过去,还多了几万太监宫女,多了过万文官和几万吏员,多了几十万的驻军,这些人还有家人,加上陆续增加的商人百姓和僧道之流,北平在很短时间内人口就超过了百万。。

第一百五十六 御笔点状元

  朱棣迁都后,北京军民过百万。

  加上陆续形成的九边重镇,粮食都要京师补给。

  朱棣又纵容太监,勋贵,破坏盐法,开中法完蛋。

  粮食补给成了沉重的负担,只能从南方运,财政要从中央统筹,户部和财政体系是朱元璋设计的,根本没有统筹的权力和功能,于是财政体系更混乱。

  九边和京师对大明来说,逐渐成了治不好的溃疡。

  京师搬离南京,又使得大明逐渐失去了对江南江西湖广等富裕地方的管制,到崇祯年间,连续加税,税却始终收不上来。

  这是范进南北异同论里没有说明,但却是潜在的风险。

  朱元璋越看越是心惊,范进未明言的地方,也正是朱元璋最为担心的地方……

  正是因为这种担忧的心理,老朱才在南方榜大案里悍然出手,蛮不讲理的处决考官和南方生员,然后强行再开一榜,再上榜的就全部是北方举子。

  用这个手段,强行压制南北异同,但范进指出的就是,这样取士,时间久了,只能使南北泾渭分明,彼此敌意渐深,甚至南北分裂,党争不停……

  “他娘的,这小子给咱添堵来了?”

  看到一半前后,老朱感觉自己都要窒息了。

  原本就是考虑平衡南北士子的事,大不了杀人立威,强行解决。

  但在范进笔下,这样的办法屁有没有,压制得了一时而已。

  除非老朱能颠倒乾坤,改变北方残破的局面,改变自南北朝之后,经济和文化中心逐渐南移的现实。

  要不然的话,就得徐徐调治,坚持发展北方民生,减轻北方负担,南北榜的事,也绝对不能蛮干,否则只会收到反效果。

  再看到范进的加分之法,老朱眼眉一挑,先感觉是儿戏,接着就是越看越妙!

  这加分之法,既能堂而皇之的扶持北方举子……又讲明了理由,不会叫南方举子们过于不服气。

  南北异同论里,可是说了北方几百上千年一直先抵抗蛮夷,替南方人扛雷,死伤惨重,凄惨之至。

  就加个分,你们都不愿?

  那就剥皮实草好了!

  估计不会有几个南方士子不服气,根本不需要大动干戈的杀人!

  “妙极,妙极.~!”

  朱元璋近来身体很差,中气都不足,剧烈活动都会喘不上来气。

  从前年开始就没有新的皇子皇女诞生了,因为皇上已经经不住那种运动的折腾了。

  但情绪激动之下,朱元璋连续拿手掌拍击御案,然后大叫妙极。

  喊了几声后,就是咳喘连声了。

  在场的大臣们吓坏了,赶紧要传御医。

  “不必。”朱元璋缓了缓,吩咐道:“一传太医就得有脉案,传出去天下人心都不安宁,罢了,不要传。”

  “是,皇上。”

  朱元璋没出声,继续看范进的策论答卷,最后收的也好,徐徐调治,清吏治,厘军卫,派能臣宿将宿边,与诸王一起拱卫边疆,文教,刑名,仓储,兵谷钱粮,劝农植桑,几十年后,基本上就没有太大问题了。

  这是一篇大文章,也可以说从这篇文章里能看的出来。

  范进不光是文章写的好,在军政大事上也有独到的见解,并且对大明朝廷的军政运行,从中枢到地方的情形都是能站在一定的高度来分析……

  这他娘的是个罕见的人才啊!

  老朱这些年,其实一直在关注人才。

  但叫老朱失望的是,再也没有李善长,刘伯温那一类的顶尖人才出现了。

  坦白说,很多现在的所谓人才,连胡惟庸也不如!

  胡惟庸是揽权,甚至用相权挑战皇权,自己作死。

  但其人精明强干,当宰相的那些年,给老朱省了不少治国的功夫。

  此后发掘的人才,从黄子澄到方孝孺,黄观等人,不过是学问好,操守也好。

  老朱又铲除了大量勋贵武夫,感觉皇太孙带着一群书生大臣,能够守成也好。

  现在朱元璋才明白过来,是不是人才,差距真的是挺大的。

  范进虽然只是写文章,但其对国势的了解,对国家运作的了解,对细微之处的观察,都是一针见血,见解极深。

  不光是看的到,还能提出实际的解决办法。

  人才,真他娘的是个难得的人才!

  不过这一次朱元璋沉住了气,没再出声。

  范进才二十不到,自己已经将行就木。

  这个人才,留给皇太孙用罢。

  但得叫皇太孙知道,自己很重视这个范进!

  “.范进的文章写的很好,提的建议也是切中时弊。”朱元璋提起御笔,在卷子上点了点,说道:“点范进为状元,陈安生为榜眼,郭子卢为探花,潘帱为二甲第一,就是这样罢。”

  “臣等谨遵陛下旨意。”

  “范进照例是先授翰林编修,等他入职后,传他来见朕。”

  “是,臣等遵旨。”

  朱元璋没有立刻召范进入觐的打算,加分的事他还要再进一步考虑,把不周全的地方想明白了。

  另外就是叫人抄录范进的卷子,交给东宫,叫皇太孙和他身边的一群文官看看。

  什么叫人才,什么叫国士。

  ……

  殿试结果,也是张榜。

  张贴在长安左门外,这事就是由礼部官员亲力亲为。

  北方举子群情汹涌,因为他们闹事好一阵子了,结果会试之后,一切流程还是在进行,皇上始终没有就此事有明确的说法。

  张榜之时,一群得钱好官员也过来看热闹。

  一个翰林学士面露不愤之色,沉声道:“会试,殿试俱是南人举子,此事定有不公,俺要上奏皇上,彻查此事。”

  这人是翰林学士张信。

  四周官员不动声色的让开了几步。

  这家伙怕是脑子有水吧?

  这事干系重大,风险极大,搞不好要丧命,还有人主动请缨的?

  要么就是办成冤案,要么就劳而无功,还真的有脑子坏了主动往火坑里跳的。

  “我是第六十一,三甲最末啊。”

  “我是六十,比年兄你强不到哪去巧。”

  “也罢了,会试我就是第五十九,现在还是五十九……”

  “且看状元是哪一位。”

  “广东南海,范进。”

  “我的天,果然是范年兄。”

  “范年兄为状元,名至实归!”。

第一百五十七章 黄榜,再贴文章

  “范文进,状元!”

  “哈哈哈,文进兄,恭喜恭喜!”

  “本朝第一位六首状元,佩服啊文进兄。”

  “别人在下未必服气,文进兄是状元,本人心服口服。”

首节 上一节 109/20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