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范进,我中举后的大明风华 第106节

  结果太和殿比眼前的奉先殿就要低矮窄小的多。

  太和殿已经够威武霸气了。

  想想在几百年前,一群普通人站在更高更大更壮美的奉天殿前,情绪会是如何的激动。

  此时皇帝已经升座,在礼部官员的引导下,所有考生在丹陛下拜舞叩首。

  接着殿中传谕,殿试开始。

  不必进殿考试,已经在丹陛上摆好桌椅,备好文房四宝,桌子上还贴着考生姓名。

  这一次不必弥封了,因为皇帝本人是主考,原本的考官成了读卷官。

  待考生们坐定,礼部官员便是将题目和考卷,还有草稿纸都发了下来。

  众人都是不约而同的先看考题。

  “.皇帝制曰:联祇举丕图,究惟化理,欲追三代,不可不求定论焉……卿等且试言之~!”

  这一次的考题,相对宽泛。

  就是说,皇上老爷子励精图治,欲追三代,但现在国事没有定论,大家伙说说看,有什么事可以改进,你们放胆说,当然,你要真的放胆说,后果自负。

  诸多考生看了题目便是开始思索,同时开始研墨,濡笔,在脑中构思。

  殿试也是发烛,但基本上宫门关闭前就得收卷出宫。

  也不会有傻子写到那时候,又不是八股,只写策论,要紧的是文字要华丽,字要好……同时考生的长相,奏对,也是在考虑范围之内。

  比如黄子澄原本定的是状元,但御前奏对时过于惶恐,对答的不好,另外长相不太出众,结果改为探花。

  范进却是早就有腹稿了。

  这一次殿试就是机会,也是最后的机会。

  虽说自己早就简在帝心,老爷子对自己印象不错。

  但如果南北榜的事件不能平息,继续发酵,然后出动朝官检查,未能平息,继续闹大。

  范进也没有把握自己能平安无事呢。

  原本的殿试状元陈安生,还有探花刘鄂都被车裂凌迟,其余的进士也有几个陪斩。

  榜眼尹继隆平安无事,大半进士平安无事。

  但范进从来不会把自己的安危寄托在别人的决断上,必须得自己左右。

  何况范进也不希望同年好友中有人被逮拿问罪,车裂凌迟。

  开笔,标题就是“南北异同论”。。

第一百五十二 南北异同论

  范进要作此文,也是考虑良久。

  事实上从南北榜开始,大明的南北之争没停过!

  不夸张,一点不夸张的说,南北之争贯穿了整个明朝。

  一直到明亡的清顺治年间,明朝降官还在继续搞南北之争。

  北方的势力是冯铨为代表人物,南方就是陈名夏。

  陈名夏,年轻锐气,冯铨,老官僚,阉党余孽。

  顺治皇帝喜欢陈名夏,满官参与党争的大人物中,谭泰是陈名夏的后台。

  看似陈名夏占优,但满洲根基核心在北方,用哭庙案杀的江南人头滚滚,不论如何,满洲的核心根本利益在北,而江南不过是用来挤奶的奶牛。

  最终是南派惨败,陈名夏在内的不少南官或是被杀,或是被贬。

  但神奇的是南北之争一直延续到清末,清统治者也有趣,军机大臣,例用北派文官一人,南派文官一人,然后用满洲分化利用,反正汉官争起来,统治者才能放心。

  北派的最后领袖人物是李鸿藻,南派是翁同和,争来争去,总算争到大清完蛋。

  至于后来的南北相争,就是咸豆腐903脑和甜豆腐脑之争,大家开玩笑罢了。

  在大明,南北分裂,争斗,在官员是陕籍和山西籍为主的北派官员,对南直隶和浙江,江西为主的南派官员。

  在民间,就是晋商和徽商相争。

  特别是明中期之后,南方人不愿多交赋税供给北方,而北方百年间持续承担着国防重任,对南方的歌舞升平,置身事外也多有不满。

  范进要做的,就是尽量不叫南北榜大案发生,同时杜绝出现南北榜。

  因为南北相争,肇始之初就是南北榜。

  这样的做法,使得南北泾渭分明,彼此相争,隐含敌意,这是无可避免之事。

  后来更搞的是居然还出了个中榜,简直脑壳坏掉。

  范进也知道老朱的脾气,索性就直率而写。

  北方经过迭次战乱,残败难免,科举失利,在所难免。

  说考官舞弊,暂且来说是没有实据的诛心之论,且对南方考生也不太公平。

  但北方直面北虏和诸多蛮夷,天下一统后,皇上理应平等而视之,南方富足,文教发达,不及北人质朴敢死,是抵御蛮族的第一条防线……

  事实也就是如此。

  后人总是拿戚家军之类的来讥讽北兵。

  但不想想,从明初到明末,九边和九边的北方百姓,经受过多少次入侵和战争,死难了多少亲人骨肉?

  如果不是北方扛着,南方每隔几年被北虏几十万人冲过去烧杀抢掠一次,还怎么个富足法?

  辽东汉民七百万,被后金屠杀只剩下几十万人,东江兵若不是崇祯脑残,还是一直在坚决抵抗着。

  秦军每战必至,最后冲击皇太极大帐的就是西北秦军。

  大同,宣府,在大明前百年里,战事不断,多次被北虏入境,承受了太多苦难。

  没有九边,南方无法安心发展。

  但南方也提供了赋税,百姓也是付出了太多血泪。

  苏州一府赋税,占大明十分之一。

  这是什么概念?

  不提全额赋税,每年一百万两金花银,四百万石粮食,沿着大运河北上,前者发放武官俸禄,后者是保障京师和九边的生命线。

  几十万南方运军负责漕运,辛苦之至,甚至在枯水期拉船前行,背部累累俱是伤痕。

  所以南北有异同,但南北,理应一心……

  这策论先讲异,再讲同,原本华夏一国,守望相助,南北有异,更有同。

  若不是一家人,彼此生份,争斗,迟早会再度被异族叩关而入,异族先杀北人,难道就能放过南人?

  大道理至此,再说南北榜。

  确实,南人士子应该都是真材实学考上的,从科场规矩来说,眼下的结果,大半合理。

  但也不能坐视北方兄弟被排挤在科场之外,更加不能因北方曾经的遭遇加以歧视和白眼。

  而理论设法解决……

  范进的解决方案,当然不是搞什么南北榜。

  朱元璋是看出科场全是南人的弊病,但他是用强行冤枉考官,杀戮考官和士子,再推出北榜的办法来解决。

  杀人不公,又埋下了南北相争的引子,殊为不智,不是好办法。

  范进的办法,其实也简单,也是源自后世。

  把北方列为几等,分别加分。

  比如辽东在洪武初年遭遇灾害,朝廷是用海船不停的送去粮食,使卫所军和百姓屯田耕作,然后不停的和北虏交战。

  洪武初年时,辽东的城池都是临时用木板筑成,敌人来了就靠着木城浴血奋战。

  难道不该照顾一下辽东士子?

  加分最多的一等,就是辽东,甘肃。

  其次是陕西,山西,河北。

  再次就是河南,山东。

  至于怎么加分,就是在读卷和阅卷阶段,照样弥封,但北方各省的士子,标注地名籍贯。

  八股文章,可分为不通,六十分以下。

  清通,六十到七十分。

  出彩,七十到八十分。

  优秀,八十到九十分。

  完美,九十到一百分。

  辽东和甘肃士子,可以十分。

  就是说原本是不通的,加分后就是清通了。

  可以在三甲之列。

  出彩的加十分,就是优秀,可以位在二甲中下游。

  原本是优秀的加十分,二甲中上游。

  原本就是完美的,加十分,就可以在二甲上游,或是位列一甲。

  如果在加分之后,还是不通,那就不能怪国家取士不公,自己再去努力。

  写到此处,加个我皇上圣明烛照,必能有更好的办法,臣惶恐,不知所云。

  至此,策论写完。

  范进到此时才抬头,因为这篇策论是真的长篇大论,总字数在六千字以上……一般的策论,最少几百字,最多一两千字。

  写到三千字就是妖孽了。

  又不是后世写网文可以水字数,每个字每个词都要斟酌,写到三千字绝对是大神级别了。

  更不要说是六千字的长文。

  为了怕朱元璋不耐烦,范进没用过于艰深晦涩的文字,几乎快近于白话文了。

  文章基调,前半部份用词以沉郁凄然,中段慷慨激昂,最后沉着冷静……

  自己看一遍,真的是相当满意。

  因为赶时间,范进根本没有用草稿,直接在答题卷上书写。

  然后写名讳,三代,籍贯,科次,写完之后,再看有无避讳……

  到这时,彻底答卷完成!。

首节 上一节 106/20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