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真是害苦了朕啊 第384节

  于是便叫人把奏报搬来内宅,自己到李师师的房中。

  此时天色已经渐渐昏暗,听说他是去了城郊,李师师赶紧叫人去熬姜汤。

  大宋对姜的喜爱,远超后世,在此时的宴饮文化中,姜被视作待客之礼。

  《清异录》载,宴席“无姜不成席”,主人以姜碟敬客表尊重。

  著名吃货苏东坡就曾经写过:夜嚼姜芽赛蜜糖

  钱塘净慈寺僧人以姜汁与蜂蜜、核桃等制成姜乳饼,长期食用可延缓衰老。苏轼吃完之后,直接称其“通神明,去秽恶”

  什么姜糖、姜茶、姜脯、姜粉、姜糟...更是各有各的吃法。

  李师师端来的姜汤,是用生姜半斤、红枣二十枚,煮水之后所得。

  陈绍喝了一口之后,就把脚伸进被中,在床头观看奏文。

  外面寒风呼啸,卧房里点了烛灯,一片静谧。

  李师师坐在房中,静静地温煮姜汤,那妩媚明艳的鹅蛋脸,肌肤似雪、身段线条美妙,实在是静夜玉生香。

  突然陈绍坐直了身子,仔细看着手里的奏报。

  果然每次曲端上奏,都是大事,一般小事这人不上报。

  曲端说新年之际,张叔夜去拜访他了,而且交谈了半夜。

  合上奏报之后,陈绍脑子里涌现出很多事,山东这个地方,未来的地位很重要。

  张叔夜的投靠,意义重大。

  而且像这样的进士出身,还算忠贞的官员,也都开始陆陆续续投诚了。

  这让陈绍倍觉开心。

  要是可以和平过渡,他其实是不愿意打内战的,尽管定难军兵强马壮。

  瞧出他有些兴奋,李师师轻轻靠近,也没有开口问,而是静静地依偎在他身边。

  陈绍在她脸上亲了一口,说道:“今天真是喜事不断。”

  李师师笑了笑,起身微微敛裾,福了一礼道:“妾为大王贺。”

  这动作由她做出来,看一眼都是一种享受,柔情万种,把古典东方美人含蓄动人、柔媚温顺的仪态,展现的淋漓尽致。

  陈绍握住她柔软的手,李师师主动上榻,抱住了陈绍。

  ......

  ----

  山东地面上,其实处在一种很微妙的关系中。

  前段时间,曲端和张叔夜还是争锋相对,局势紧张到剑拔弩张。

  如今这种冲突,却好像一下消弭了。

  百姓们乐的见到这种局面。

  毕竟谁也不愿意自己的家乡陷入战火。

  然后就是商队进入。

  这并非是简单的商队入齐,而是广源堂商队的核心,直接要搬迁过来。

  这个体量,是十分吓人的,广源堂商队,不同于中原任何商队。

  它在西域,是所有番邦小国的噩梦,是灭国商队。

  萧氏直接将西域的事,交给手下来维持,自己则一心扑在入海的准备上。

  冬日清晨的密州城,笼罩在一层乳白色的雾气之中。

  天还没亮的时候、曲端就去了中军行辕一趟,处理一些平常军务。

  今日他要在城中忙活,所以提前把军务处理好,曲端绝对算得上一个勤勉之人。

  他对职权范围内的事,绝对不允许自己懈怠,哪怕是一刻。

  入城之后,曲端兴致不高,他本来是要在密州集中力量,修建海船。

  等到来年天气暖了,代王发动北伐时候,直接从海上运兵,去给鞑子致命一击。

  但是萧氏到来之后,却要分去大部分的船匠和物资,要去修建商船。

  商船?

  曲端无法理解,商怎么能和军争夺物资。

  这萧夫人身份独特,他又不能像对付其他人一样,直接动武。

  曲端虽然狂傲,有时候还很狠厉,但你要让动代王的女人,借他一百个胆子,曲端也不敢。

  今日来到造船工坊,要看看自己的战舰和运兵船准备的如何,却见商队的人早早就来了。

  曲端看见就烦,偏偏那些人,还十分专业。

  他们有着惊人的财富,可以收买到最优秀的船匠,带来最好的材料。

  比曲端直接派人去抢好多了。

  见到曲端等人过来,商队的人客气地上前行礼。

  曲端冷遮脸,点了点头。

  这种天气,萧氏肯定是不会出来的,她十分在意自己身体的保养。

  朔风寒冷刺骨,吹得多了,皮肤会粗糙干燥。

  商队的人看曲端不理他们,也就又忙起自己的事来,与船匠们讨论如何扩容船舱。

  曲端在一旁,偷偷聆听,突然心中一动。

  你商队要的是船舱的容量,能够运送更多的货物。

  而自己的运兵船,不是一样么,只是把货物换成了兵马。

  而且,远征时候,也是需要运送物资的。

  想通了这一点,曲端心情顿时好了不少。

  反正他不是要打水战,只是运兵,战舰的重要性体现在护航上。

  从这一点来说,反倒是商队更需要战舰。

  等商队打造好海船,自己再让船匠稍作改装即可。

  曲端这人只是有点儿唯我独尊,但是他并不蠢,知道商队对于定难军的重要性。

  别说他了,三大主力都靠商队养着,当年出兵时候,大宋可不给粮食。

  那时候辎重都是商队在运,护商队一度比主力兵马都精锐。

  后来因为这商队实力的膨胀速度太离谱,被代王给削了兵权,从此商队和护商队成为了两个系统。

  毕竟如今代王的重心在东,要是这一支有钱有兵的势力,在西边发展太快,极有可能会形成一股难控的利益团体,直接在西边脱离定难军而分庭抗礼了。

  既然无法和萧夫人争,曲端也就懒得在这里多费功夫和心思,他再次回到了中军行辕。

  要在登州、莱州和密州,招募水师的奏文,曲端已经发了上去。

  结果陈绍转手帮他递到汴梁去了。

  今日正好枢密院的公文下来,准许他招募水师,准备从海上出兵敌后,备战郭药师和女真金国。

  曲端收了牒文之后,也没啥心情波动。

  因为以他的性格,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厮早就开始募兵了。

  曲端做事雷厉风行,水师的组建也是一样。

第270章 驸马

  萧氏在代王府,没有什么名分,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代王的女人。

  地位类似于外宅。

  其实陈绍是想给她一个名分的,但是怎么给都不合适,因为真给了之后,她就不该继续抛头露面,在外面活动了。

  陈绍的妻妾,哪一个不是待在王府内,整日里极少出门。

  便是出去,也只是在附近转悠,或者回娘家一趟。

  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萧氏反倒成了能和代王攀上关系的一条路了。

  她来到密州之后,到处迎接的礼仪规格非常高。

  这让萧氏有些不安,她其实不想让人过度地铺张逾制,生怕引起陈绍不满。

  万一将她召回去,养在王府中了怎么办?

  让自己去和那些王妃们一样,每天待在王府无所事事?

  萧氏一想起来就混身难受。

  他们汉人可就喜欢这一套。

  虽然陈绍看上去不太一样,但是难保他会不会变。

  这男人也是个反复无常的,总叫她难以捉摸。

  今日密州府,又派人送来一些吃穿用度,本就不愁这些的萧氏皱眉道:“派人去和他们说一声,一切从简,不得扰民。”

  她希望所有人都当她不存在才好,商人嘛,讲究的就是闷声发大财。

  萧氏又怕这些人听不懂,或者装着听不懂,于是就问道:“是谁送来的?”

  “密州通判杜琼。”

  萧氏一抚额头,心中暗骂,你一个通判这么大的官儿,你没事做了是吧。

  “我自己去吧。”

  萧氏来到客堂,隔着一个屏风,外面的官员都很激动。

  进步的机会就在眼前。

  萧氏坐下之后,淡淡说道:“我这次来,是奉命前来,有些事不好太过张扬。诸位都是朝廷大臣,身系本地万千百姓,政务繁忙。还请诸位莫要铺张,只当我不在就是,否则大王也会不开心。”

  “夫人贤惠爱民,百姓之福也…”

  “不愧是代王!”

  “代王抚平云内幽燕,两却北虏,戗灭西贼,此等勋绩,非独朝廷之柱石,实乃中原生民之父母”

  “伏闻代王宣抚幽燕河北,天下士民欢呼相庆!这股圣风,不知何时才能吹到我们山东。”

  萧氏没想到,自己亲自来劝退他们,反倒成了他们追捧的机会。

  而且你们在我面前,说这些有什么用,真以为我们枕边聊天的时候,会说这些么?

  不过这些官员也有理由。

首节 上一节 384/4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