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过年的,大家闲着也是闲着,就是来说些吉祥话而已,又没啥损失。
万一呢?
万一传到代王耳朵里呢,你这一个妇道人家,独自在外,身边能没个代王耳目么。
传回去一句就血赚!
萧氏不胜其烦,只能告退离开,心底算是服了这些人。
她打定主意,什么事都暗中操盘,绝对不会亲自露面。
回到卧房之后,萧氏依然气呼呼的,鼓囊囊的胸襟不断起伏。
生了一会儿闷气,她突然又笑了起来,觉得有些无奈。
她身边的婢子,也都是精心培养的,不是一般人。
见状上前,揉捏着她的肩膀,笑道:“夫人,本地的官员,可真是群官迷。”
“他们看着恭敬,实则没把我放在眼里,一心只要在代王那里讨好。我说的话,他们根本没在意,就指望着能传点风儿到太原。”萧氏说道:“今后做事,要打着代王名义才好。”
这些本地官员,确实是没把萧氏放在眼里,他们基本就是无视了萧氏的话。
可见这些人骨子里,就瞧不起一个妇人,只是希望巴结她身后的代王而已。
萧氏是何等精明,一眼就瞧出来了,所以她也不慌。只要打着陈绍的名义,在这里办事就会事半功倍。
而且陈绍那男人在这种事上,一向很开明,这是最让萧氏满意的地方。
这个男人,可能真是世上最懂她,最能帮助她的男人了。
有时候,她甚至觉得,陈绍比她还要上心。
站在萧氏的角度,她看不到的东西很多,不是因为她的眼光不行,而是高度所决定的。
陈绍迫切地希望他们快些开海,还有一点就是,他需要大量的资产。
如今已经不只是为了改朝换代了。
萧氏随手翻了翻桌上几个图纸,心中暗暗盘算,等到春暖花开之时,不知道自己的船只能不能下海。
密州本身就是能造海船的,他们并不是从头开始,只是要精益求精而已。
萧氏来到密州之后,马上就买断了正在建造的三十多艘船只,并且拿出很多钱来,让船匠们加班加点完工。
她需要的是成规模的海船,然后利用广源堂商队的体量规模,垄断附近的海运商路。
不是要把其他人逼死,而是要把他们逼到自己阵营里来,然后统一行动,掌握定价权。
将来还要把商队开到海外的各个番邦,将他们本土的商业活动给垄断,这才是来钱最快的渠道。
就像是在西域做的一样。
萧氏心中,一直有一个野望,那就是她的商队,可以如同大海一般,将所有的溪流汇聚到自己的商队中。
形成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
----
随着陈绍身体的慢慢调理,尤其是林娘子到来之后。
后宅陆续有人怀孕。
今日正在议政时候,亲卫们故意来到堂中,大声道:“代王,两位夫人有了身孕,内宅特意传来消息。”
众人都面带喜色。
陈绍也是一样,这个冬天猫在府上,没有其他事做,他真是做到了猛猛耕耘。
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下子就有两个喜讯传来,估计是有一个有了征召,顺便让林娘子查了查其他人。
“我回去瞧瞧。”
幕僚官员们纷纷道:“正该如此,为大王贺!”
陈绍走出大堂,才问道:“是哪位夫人?”
“属下不知。”
亲卫也是听到了内宅里传来的消息,便急匆匆去报信,根本不知道具体是谁有了身孕。
陈绍不禁加快了脚步,甚至有点害怕,要是那几个年轻的,还真是有点风险。
这个年代少女生孩子可是一个高危的事。
等回到内宅,弥漫着喜气洋洋的氛围,沿途的丫鬟、婢子见了他,都纷纷福礼告喜。
陈绍在长廊处,正遇到已经做了管事的翠蝶过来,她急匆匆地不知道要去何处,见到陈绍赶忙屈膝道:“贺喜大王。”
因为做了陈绍几个月的贴身丫鬟,自然是格外亲厚,翠蝶见到陈绍之后也是眉梢眼角带着一丝丝喜色。
“是谁有了身孕?”
“是小金夫人还有张夫人。”
陈绍长舒一口气,原来是朱令三姐妹的老二金叶儿,她们姐妹三个在内宅一直被称为大金夫人,小金夫人和乐儿夫人。
要是小小金,也就是乐儿的话,就有点可怕了。金老二虽然瞧着瘦,但是小屁股圆滚滚的,一看就很有实力,应该没什么问题。
张映晗不声不响,没想到肚皮也挺争气。这是归义军的后代血脉,但是归义军已经没落了,要是再往前推个几百年,张家还是很有号召力的。
陈绍笑着说道:“你急急忙忙地做什么?”
翠蝶刚做内宅的管事,很多事情还不是很熟手,闻言无奈说道:“王妃有孕时候,用的那些药材不知道被她们这些小蹄子收拾到哪里去了。”
“也不急在这一会儿,慢慢找。”陈绍在她腮上捏了一把。
翠蝶脸一红,娇羞地低下了头。
来到种灵溪的院子,大家已经聚在一起,算是庆贺一番。
陈绍进来之后,马上就被人围了起来,一个劲儿给他道贺。
他先是习惯性地把软乎乎、香喷喷的金乐儿抱在膝上,笑着说道:“同喜同喜!”
“给你爹写一封信去,报喜!”陈绍对老大金沫儿说道。
后者笑嘻嘻地点了点头。
金沫儿其实心中有些失望,她自己竟然不如妹妹争气...
老朱啊老朱,这下你可别怪我不努力了。
陈绍想起老朱那眼神,就有点发怵,总觉得他好像看出了自己的小心思。
不要第一个儿子有异族血统,是陈绍心中的秘密。
陈绍因此觉得有点对不住老朱。今后终于是可以理直气壮挺起腰杆了。
有了好大儿望仔之后,陈绍一点也不藏着掖着,每次都把自己的天精地华,送到它们该去的位置。
抛开因为个人爱好偶尔造成的浪费不谈,他其实是有开枝散叶的迫切需要的。
因为身为一个老西军的独苗,陈绍拥有西军光荣的传统,就是没爹没兄长,光棍一条。
男丁都打光了...
宋夏百年战争,实在是苦,尤其是对底层西军来说。
这对陈绍来说,是个很大的隐患,唯有努力地开枝散叶,才能稍作弥补。
而且陈绍本人,还要活的足够久。
不然柴荣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至于有了身孕的两人,都坐在床沿上,看上去神色有些迷惘。
陈绍又挨个说了几句体己的话,叫她们好好休养。
看着两人的模样,陈绍又突然想起,难怪很多孩子都是在年后怀上,来年天冷时候出生。
这段时间,确实是比较清闲的时候,就连陈绍也是如此。
人一闲了,可不就是要繁衍子嗣么。
----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料峭春风中,太原已经有了嫩绿的草芽,破土而出。
天气如此,人也陆续忙碌起来。
太原府中,官员们除了要忙着开春之后的劝农,也在为北地兵马重燃战火做着准备。
虽然不知道这次要歇息多久,但是所有人都知道,定难军和女真鞑子,肯定还有一战。
不死不休那种。
陈绍的王府衙署内,幕僚们都已经回来,包括去到汴梁探亲的。
陈绍的椅子背后,那张挂着的巨大地图上,陈绍正在上面用朱笔画圈。
地图上已经画满了密密麻麻的红色圆圈,乍看上去,就像一副满枝红花的画,有点粗糙、却十分好看;正应了此时春色盎然的景。
新春之际,陈绍已经进行了一番人事调整,包括几个地盘的官员轮换。
一切都已经重新开始。
万象更新!
这时候,王寅迈步走了进来,满身风尘,胡子拉碴,一看就是长途跋涉回来。
“代王!”
陈绍点了点头,知道他已经完成了任务。
陈绍没有说话,而是默默来到内堂,王寅也跟了进来。
“捉到了?”
王寅点头道:“果真是蔡鞗所指使!原来当日耿南仲在酒楼内,与蔡鞗斗殴,打坏了他的...子孙根,让他怀恨在心,这才下了毒手。”
“蔡京肯定是不知道...”陈绍叹了口气,苦笑道:“蔡太师啊蔡太师...真是教子无方,教子无方啊!”
一个蔡攸,自己咬咬牙就忍了,实在忍不了就去找宋氏狠狠地出口恶气。
如今又蹦出一个蔡鞗来。
耿南仲之死,陈绍绝对要给人家一个说法,否则的话这个事太恶劣,影响太大。
虽然陈绍不喜欢他的人品,但他耿南仲是在定难军还没出关时候就舍弃了汴梁的官位,前来投奔自己的。
而且在西平府和汴梁,都为稳定局势,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他死在了对定难军贡献最大的时候...
陈绍如今陷入了两难境地,蔡京对他同样重要,大宋财计全靠蔡京在运转。
他太了解大宋如今这个体系了,赵佶已经实验过很多次,把蔡京换掉就是不行。
最难解的是,两边都对定难军有很大的贡献,真大公无私地去处置蔡京的儿子,也不是很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