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心怀不忿,这一点必须顾及到。
所以吐蕃是一个很不错的靶子。
至于要不要用怀柔手段,陈绍觉得怀柔手段是可以用的,但只能为辅。
吐蕃不是西夏。
西夏疆域,除了瀚海沙漠之外,其实很小而且狭窄。
用堡寨战法,就足以将他们的生存空间压缩的无以复加,最后绝望地等死。
吐蕃高原,地广人稀,要征服这种地方,没有捷径。
只能是采用带清征服准噶尔的办法。
但是这个手段有些好说不好听,所以陈绍没有明说,但是会和吴阶知会一声。
因为定难军出身就是西北。
崛起之后也没闲着,对着周围就是一顿拳打脚踢。
而定难军在北方和中原打出的战绩虽然彪悍,和他们在西北时候的战绩,还是没得比。
只是因为中原比较重要,对手更加强大,所以才更加震撼人心而已。
在西北那块地盘上,其他各番邦小国,是最早感受到定难军崛起的威慑的。
西州回鹘、黄头回纥、草头鞑靼、喀拉汗国、于阗...位于吐蕃附近的这些部落、汗国,早就都被收拾了一遍。
结局无一不是灭国。
吐蕃之所以能苟到现在,并非因为他们的武德比这些充沛,只是因为它没啥好东西,不值得打。
上述那些地方,要么是商道必经之地,要么出产玉石,要么想和商队抢生意。
吐蕃穷人有穷福,如今土地更加贫瘠,实在不值当去打。
现在,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成了定难军最缺的好东西(军功),所以也该轮到他们倒霉了。
相比较打其他战争时候,定难军都是堂堂正正,这次陈绍给吴阶下了密令。
让他将大军混在护农队中,趁机发动反击,要在这个秋季,对积石山以东的吐蕃,发动毁灭性打击。
陈绍如今大力投入海商,还没有见到回报,正是最穷困的时候。
到处都需要用钱。
此时来抢他东西的吐蕃,也算是撞在枪口上了。
----
萧婷翠罗轻衫,黛眉如雾,姿态优美。
垄断辽国皇后位置的萧氏,历来出美人,而且多有手腕高强者。
以前她在萧氏族中,并不算是身份显贵的一支。
但是如今契丹都已经亡了。
辽国萧氏后人,比她风光的还真不多。
轻轻走到窗前,缓缓推开菱花槅扇窗,对窗外的侍女说道:“来的是哪里的客人?”
“说是明州来的。”
萧氏点了点头,“不见,统统不见。”
商队插足海商,自然会触碰到很多人的利益,闽浙沿海私商集团就是其一。
这些人通过贿赂官员,形成垄断性海上势力,控制福州、泉州等港口的航运与贸易。
原本东海-黄海航线,与日本、高丽进行走私贸易,都掌握在台州周氏家族手里。
广源堂商队插入进来之后,已经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利益。
这群人惯会好勇斗狠,通过暴力手段排除竞争。
但是面对广源堂商队,他们不敢贸然动手,想着先礼后兵。
把商队纳入他们自己人,然后一起赚钱。毕竟商队掌握的丝绸之路,西域商道,也是他们垂涎三尺的好买卖。
但是萧氏根本不领情。
她浅浅一笑道:“真希望这些人胆子大一点,直接动手。”
这倒不是她乱说。
闽浙沿海的私商集团,希望能除掉她,继续实现海商垄断。
萧氏又何尝不想垄断。
都是做买卖的,‘垄断’两个字的含金量,自然不必多言。
而且陈绍不是心疼造船、培养水手的钱财么,要是把这些人给吞掉了,不知道要省下多少的钱财和功夫。
她招了招手,那窗外的侍女,走到窗下。
萧氏俯身,沉甸甸的胸襟搁在窗台上,托腮笑道:“你派个人去,把这些事,都说与那位曲大将军知道。”
侍女点了点头,领命而去。
萧氏又沉思起来,她在心中将几个有实力的商团过了一遍。
这些是真正的海上地头蛇。
他们每一家,都拥有富可敌国的财富。
刚开始的时候,或许是朝中某个权贵幸臣的走狗,比如刘继祖最早就是在河东给梁师成赚钱的。
但是随着赵桓登基,将赵佶的亲近之臣,全部清洗了一遍。
梁师成、童贯、王黼、朱勔、李彦...这些人死的都很突然。
他们明面上的家产被抄没,而这些为他们赚钱的家族,一下子失去了主子,鬼知道他们吞下了多大的好处。
野心这东西,是会无限膨胀的,他们原本或许也没想过,自己能赚这么多钱。
但是真拥有了之后,又会觉得这都是天经地义的事,自己还要去追求更多的财富。
萧氏伸出修长的玉指,在窗上轻轻敲击了几下。
她笃定这些人不会老老实实地看着自己侵夺海商的利润。
争斗或许早就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