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真是害苦了朕啊 第374节

  蔡京都快被你累死了。

  当今官家虽然怯弱,对臣下毫无节制的讨好,但是他不乱花钱啊。

  每天吃喝还不如您这里呢。

  后宫嫔妃加起来,还不如您半年纳的多。

  朱皇后也是个节俭的,如今朝廷削减了禁军开支,又少了岁币这个大头,还裁撤了不少官员。

  你别管裁撤官员是不是因为党争,是不是被蔡京和魏礼趁机搞下去的,反正就是减少了开支。

  而且是大幅度缩减。

  又开源又节流...

  赵佶无奈地瘫坐在自己的软榻上,如今的他看上去,也没有了当初的雍容贵气,整个人怨气深重。

  此时的他,甚至已经想不起陈绍的模样,毕竟当初接见,他也主要是见李良嗣。

  陈绍一共也没说几句话。

  他当时一直低着头,没想到童贯竟然给自己带来了这么一个狼子野心的奸佞!

  想到此子的种种行为,绝对称得上是口蜜腹剑!

  ----

  太原城外,天气已经十分寒冷。

  已经将近腊月,用不了多久,就是新年。

  昨夜刚下了雪,廖峭生寒,阳光铺洒在人身上,没有丝毫暖意,仍是冷意沁骨。

  陈绍哈了哈气,手冷的有点僵硬,但还是骑着马回来。

  他想要让太原的人,瞧见自己是骑马回来的。

  所谓上行下效,提醒在太原的这些人,自己如今尚且没有开始享乐,大家也别急着懈怠。

  李唐臣等人,没有在外面设宴给他接风,因为大家也都知道,代王是个极其谨慎的人。

  他基本不会在外饮宴,就算是宴请手下,也都是在他自己安排的地方。

  在看到陈绍骑着马来到城下之后,一群官员上前,刚要开口,就听陈绍说道:“先回府吧。”

  刘继祖瞧见他冻得不轻,赶紧使了个眼色。

  大家让开道路,一起跟着陈绍的仪仗,来到代王府等待他出来。

  这次代王出行,圆满完成了任务,幽燕收回之后,北方这半壁江山,牢牢掌握在了定难军手里。

  而且其他人也说不出什么不是来,因为这些地方,都是他们打下来的。

  而且还因此,成为了中原的守护者。

  陈绍回府之后,一大群女眷在宅子里等候,将他簇拥进了种灵溪的院子。

  因为她们都习惯了陈绍在外出征,甚至把大家丢在西平府,自己在太原一待就是一年。

  此次也就是两个月不到,也没有哭哭啼啼的,反倒个个笑嘻嘻的十分热闹轻松。

  一众侍妾喜盈盈上前,陈绍让她们不要客气,和环环等寒暄几句。

  然后便来到李师师院子,李师师躺在床上,房间里暖流阵阵。

  她因为刚刚分娩,躺在床上休养,林娘子和陈绍点了点头,就退了出去。

  “这就是我们的女儿?叫什么名字?”

  李师师生了个女儿,陈绍其实心底有些失望,但没表现出来。

  这个时候,儿子越多越好,手下越放心。

  “乳名叫好好,大名等你来取呢。”李师师朝着陈绍开心一笑,因为刚刚生产,她的胸颈肌肤极是腴润,连露在外面的白皙香肩都是肉呼呼的。

  “我明日找几个进士问问。”

  陈绍看着旁边的小床,逗着还不会动弹的小娃,笑着说道:“怎么你还要养在身边?”

  “我想亲自照顾她。”李师师眼神中,露出一丝丝柔情,忍不住看向自己的小女儿。

  人越缺什么,就越想要奉献什么,李师师小时候被爹娘卖了,自己有了女儿就想加倍对她好。

  陈绍笑道:“漫说你如今身子不利落,产后要恢复个把月,就是好好的也不如人家有经验不是。”

  “想要疼爱女儿,等她大一些了也不晚。”陈绍说完,想要俯身去碰一碰女儿,想到自己一身风尘就算了。

  李师师听完,认真想了想,轻轻点头。

  挑帘进来的春桃在一旁笑嘻嘻地说道:“谁说都没有用,就你说了她听。”

  李师师伸手要握他的手,陈绍赶紧收了回来,“凉着呢。”

  “我倒忘了,郎君远行辛苦,还没用膳吧。”

  说完就吩咐丫鬟们去烧水,因为她和春桃都酷爱沐浴,陈绍特意差人在院子里修了个池子。

  等陈绍去沐浴时候,春桃眼珠滴溜溜的,李师师没好气地道:“赶紧走!”

  暖阁内,陈绍舒舒服服地坐在池子里,水汽氤氲,让他升起一股倦意。

  春桃进来,褪去外衣,露出一双裹着雪白绸裤的修长美腿,膝胫笔直,说不出的好看。

  她是越来越高挑了,陈绍瞧着她的小腿,春桃眉尖儿一挑,坐在池子边给他舀水浇下。

  陈绍舒舒服服地躺下,眼睛都难睁开,便吩咐侍女去通报一声,让外院那些官员散去,等明日到衙署一起议事。

  这个时代,出行绝对是一件耗费体力的事。

  陈绍再次为自己的决定感到满意,大军必须休整一段时间了。

  听着春桃叽叽喳喳的讲这段时间的事,陈绍慢慢地闭上了眼睛,沉沉睡去。

  ......

  ----

  太原府,衙署内。

  众多官员济济一堂。

  陈绍提出曲端要修海船,众官员也不甚重视,都在说云内开发的事。

  云内和幽燕不一样,幽燕那地方,是契丹主要的粮仓。

  良田并未荒废,农事颇为发达。

  在云内,则有大量的荒地。

  和草原接壤的地盘,也得处理好,一来是和他们互市,购买马匹牛羊,二来也得防备这些蛮人南下。

  毕竟他们可不管你强大还是弱小,快饿死了,只能下来赌一把。

  而且这些鞑子,和女真金国接壤的边境线也不短。

  须得防着他们投向鞑子。

  这些事颇为繁杂,需要派遣大量的人手,而且必须擅长处理这种事才好。

  幸亏陈绍手下,还有一些西夏原本的官员,有着充足的和草原鞑子打交道的经验。

  “对了,大王,那完颜拔离速如何处置?”李唐臣突然说道。

  完颜拔离速,没有从草原东撤,回到金国。

  这件事也让陈绍有些意外,他暂时没有动完颜拔离速的意思,留着或许有用。

  陈绍想了一会儿,说道:“这个人先别动,将来或许有用,反正他手里兵马就那一点,也不敢自己惹事。”

  尽管其他人不怎么上心,陈绍对海船的打造,还是很有兴趣的。

  他觉得自己这一路,和赵桓书信往来密切,应该可以提一提了。

  大不了自己再开出一些条件,与他好好谈一谈。

  大宋的造船技术不赖,若有图纸的助力,配合商队来运作此事,或许会给自己带来一些惊喜。

  如今广源堂的商队,等于是定难军这个势力下场经商,已经基本垄断了西域商路。

  若是能再开辟出海上商路来,财计问题将会得到很大的缓解。

  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自从独揽定难军大权之后,陈绍才发现钱是永远不够的。

  对于定难军这个势力来说,多少钱填进去,都吃得下...

  财计好像永远紧巴巴的。

  你新得一些钱财,马上就有更大的需求出现。

  “刘继祖。”

  “下官在。”

  陈绍说道:“你亲自去一趟汴梁,找官家求取图纸。”

  刘继祖或许是这里面,最重视这件事的了,因为他原本就是给梁师成经商的。

  闻言他也不推辞,拜道:“下官遵命。”

  曲端要是能进到密州,造船场的一切都是现成的,密州造船厂每年能造出五百多艘船来。

  仅次于明州。

  大宋的海运、海商也确实发达。

  ----

  进入腊月。

  汴梁下起了小雪。

  这次的雪不大,皇城宫殿里的琉璃瓦上、宫墙墙角等地方,渐渐堆积起了薄薄的积雪;一时间,皇宫仿佛被一层洁白的轻纱笼罩住了。

  赵桓这个官家,比他爹强,但你要说他是个好皇帝,那还真不是。

  他对治国,也没有多少兴趣,女真鞑子的外患没有了,他爹这个内忧也被控制住了。

  压在赵桓头顶地两座大山,一下子被搬走,让他颇有一种晕陶陶的幸福感。

  于是赵桓就有些怠政,平日里经常懒得上朝,就在宫里看看书、听听曲。

  教儿子读书写字,和皇后游园赏景。

  李纲等人说话他听;耿南仲来说什么,他也听;蔡京、魏礼的话,他也听。

  主打一个谁来听谁的。

  偏偏如今这几方势力,你别管他们立场如何,都是想要做实事的。

  今日赵桓正在赏雪里红梅,邵成章走过来,小声道:“官家,有太原来的刘继祖求见。”

  “太原?”赵桓闻言精神一振,道:“宣!”

  内侍和侍卫,将刘继祖带到延庆殿。

首节 上一节 374/4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