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真是害苦了朕啊 第341节

  ----

  女真西路兵,陆续抵达。

  幽燕河北边界,顿时成了双方盘肠血战的战场。

  两边都有一种等待许久的感觉。

  以前是女真鞑子攻打云内防线,做梦都咬牙切齿,希望定难军从云内防线出来,大家真刀真枪地打一仗;

  后来是定难军攻打五回岭防线,也被这要塞天堑,折磨得不轻,恨不得女真鞑子赶紧滚下来,大家冲撞厮杀一番。

  如今终于是达成目的了。

  小规模、大规模的战斗,从未停止。

  站在女真人的视角看,这支定难军,实在是太好战了。

  被他们咬住,就再也不会松口,非的是拼个你死我活不可。

  以前扮演这个角色、拥有这个风格的,可是他们女真自己。

  尽管不愿意承认,在面对上这支兵马时候,很多的女真甲士心中确实涌出了畏惧的情绪。

  虽然已经离开了白山黑水十多年,也不用再渔猎为生,但是女真人还是能看出,那些定难军朝着他们杀过来的时候,眼中的光彩,分明就是把自己当成了猎物...

  这也是为什么,女真人喜欢称呼他们为西蛮子。

  在女真人眼中,真心觉得定难军实在是野蛮,连死都不怕还不野蛮?

  养成定难军的独特气质的因素有很多。

  比如他们中很多都是宋夏百年之战的参与者,从生下来,就是听着父兄讲述战事长大。

  占定难军很大比重的银州兵中,横山诸羌本就是尚武不怕死,你女真人当年也就是被辽国压迫,逼着你们下海捞珠,上山捉鹰。

  可横山诸羌呢?

  他们被西夏逼着打仗送死,被大宋连年围杀,自己内部也是争斗不休,每隔几年就要造反西夏....

  生存条件比女真还恶劣。

  最重要的是,他们还具备了一点,有从龙之功在头顶照耀着他们。

  这对中原汉人来说,就是最好的兴奋剂,属于是世间最顶级的诱惑。

  恰好陈绍这个人,他又是真的有功必赏,上不封顶。

  定难军中的大将,如吴阶、曲端、吴璘甚至包括韩世忠,哪个不是从小兵升起来的。

  这几个有爹有娘就算是好的了,宗族家族根本没有给他们半点助力。

  如今世上,包括女真金国在内,再没有第二家能做到了。

  还有就是定难军从陈绍开始,就没有喝兵血的习惯,军饷也足够,军中纪律一点点慢慢变严。

  以上种种共同作用下,造就了定难军的独特气质。

  韩世忠此时已经压到了永清,在新城和宗翰鏖战的,是李孝忠所部。

  也就是夏州兵团。

  此时在李孝忠的帐中,小种和他对面而坐,探讨着前线的战事。

  小种一直觉得,陈绍麾下几员大将,这个李孝忠最好。

  两个人很多看法,也都不谋而合。

  来到前线这段时间,小种确实被定难军震撼到了,不管是后勤还是他们动辄就拉出一支支野战骑兵军团的本事。

  尽管早就知道西北不缺战马,但还是让小种足够眼馋。

  被定难军马场淘汰,充作驮马的那些,在他们军中都是些宝贝。

  好在如今是阵地鏖战,步卒也有很大的用处。

  此时有人进来,说是有胡马窥营。

  两人一起出来,来到瞭望楼台,俯瞰下去。

  天风浩荡,四下而顾,山川河流,尽入眼底。

  宗翰遣出的哨探小队在道中出没,拉出一道道的烟尘,一个个辽东大马在烟尘中跳动。

  而在他们身后,就是绵延的深沟高垒,军寨重重,还有数千民夫,还在热火朝天的赶工。

  大队车马,如一条细线一般不住从东面源源而来,将大量粮草辎重补充到战场中来。

  种师中心胸开阔,指着窥营的胡马道:“这定然是女真营中的大人物。”

  李孝忠点了点头,这些鞑子虽然着普通衣甲,不张旗号仪仗,尽力不引人注目。

  但是几十骑同时出现,人人都是高头骏马,李孝忠如何不知道来人定然是女真军中重将,前来瞻看军势。

  他们的位置保持的很好,弓弩箭矢轻易射不过去,估计射过去了,穿透力也不足。

  其实要是一般的对战,比如说以前宋辽、宋夏之间,双方就大致维持着一个骑兵威力警戒幕。

  一个两军之间大约十几里距离的缓冲带,各自往来巡逻警戒。

  偶尔甚至能听见互相骂几句村话,或者对射一两箭。

  但是此时不一样,定难军不和你打默契仗,你要是敢靠近,我是定然要选锋冲杀的。

  果然,定难军中,很快就涌出一大队骑兵。

  前来窥营的宗翰等人,也是马上撤走。

  马背上的宗翰,脸色越发难看,定难军果然就如军报里说的一样,如同疯狗一般,见了女真甲士就要撕咬上来。

第240章 归心

  容城,种家军所驻守的城池,位于幽燕和河北交界,临易水而建。

  种师中站在城头,看着远处扬起的烟尘。

  此时正有无数鞑子,朝着这里奔袭而来。

  纳虏看着近在咫尺的城池,心中豪情万丈,自己要是立下这北上的第一功,足以取代死去的完颜银术可的地位,成为宗翰的心腹爱将。

  为此他也不是没有准备,提前在后方,早就被占领的河北州府内,搜捕出不少的百姓。

  准备用他们惯用的那招。

  对于女真兵马的到来,早就决定在河北战死的种师中,没什么好惊骇的。

  本来就知道鞑子战力强,自己死战的机会,应该会有很多。

  但是种师中希望自己能多打几场,为中原做出最后一点贡献,也不枉生在种家这等门第之中。

  可是打着打着,他就越发的忿恨,这群狗鞑子实在不是人。

  你们女真灭辽兵锋极盛,又有兵力优势。和俺们大宋军汉,刀对刀枪对枪的打过就是。

  驱赶这些百姓来填城做什么?

  此时再看定难军的战绩,种师中若有所悟。

  童贯伐辽以来,燕地一战,生灵涂炭。

  代王本来可以等金国肆虐河北,他再下令定难军东进作战的,甚至可以在云内停住。

  但是他的定难军始终顶在第一线,这个时候种师中才有些明白了陈绍的心思。

  真为夺宋?就让鞑子打到汴梁,他们再出战。

  真为权位,直接带兵以勤王的名义,杀尽东京,重演董卓、朱温旧事又有何难。

  为什么要遣兵四出,自己在太原苦苦支撑局面,将兵马顶在最前线。

  丝毫没有保留实力,见到女真鞑子就往死里打。

  代王他就是不想辽人灭国的惨状,重演在大宋土地上!

  他是为了百姓,为了大宋的百姓,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理由可以解释了。

  自己以前,绝对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种师中这种人,傲气很重,他根本不会听你辩解,只能是让他自己亲眼见到之后悟出来。

  此番他来之前,想的都是定难军和大宋的事,尽管知道要来打女真鞑子,但却没有把鞑子放在第一位。

  此时看到他们汹涌而入,这大宋百姓,遭致的了空前大劫。

  种师中突然记起,关于女真鞑子在灭辽时候,驱赶辽人百姓扑城的传闻。

  竟然是真的....

  按照鞑子的惯例,驱生口攻城,也要慢慢在城外集结。

  然后发起一浪高过一浪,纯用血肉生灵填开一条通途的总攻势。

  可如今鞑子却没有这个时间,宗翰就传令这些四下劫掠杀戮的女真各部,搜罗一部分,就驱之一部分上路。

  把人赶到城下,就驱之攻城,到得多少,就填进去多少。

  这样攻势,自然不比集中发动效率高,且填进去的性命更不知道要多出几倍。

  可这死的都是南朝百姓,宗翰有什么好心痛的?

  就看是守军箭矢多,还是南朝百姓人多!

  不论如何,哪怕将这片土地化成一片血海,也要在一两日内,将这座容城破开。

  南面烟尘卷动,烟尘之下,已经隐隐而见一条人浪缓缓而来。

  眼睛尖利一些,就可以分辨出这条不住涌动的人浪,正是成千的河北百姓!

  这些百姓衣衫破碎,步履蹒跚,每一步挣扎而前似乎都要竭尽全身气力。

  其实他们已经过了近一年的亡国奴日子,但是苦难并没有停止,而是越发的残酷。

  在他们人潮之中,就有女真骑士穿梭往来,但有人力竭倒在地上。就随手一刀砍下脑袋。

  甚而在队尾就无缘无故斩杀落后之人,只为了驱赶震慑,有人想去扶起那些摔倒之人,女真鞑子干脆同样斩杀。

  在这样的暴虐之下,这些落入女真鞑子手中的河北百姓哭喊着艰难向城门方向挣扎。

  而在他们身后,已经不知道留下了多少尸首!

  以往这一招,百试百灵,鞑子每次攻城都是如此。

  甚至有些城池,因为不忍心屠杀本族百姓,而被鞑子乘势破开城门。

  种师中目眦欲裂,但是却无可奈何,他也不知道该不该下令射箭。

  突然,有人高声道:“打开城门!”

  种师中猛地转头,却见来的是李孝忠。

  “开城?”

  李孝忠点了点头,“打开城门!”

首节 上一节 341/4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