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战派最大的悲哀,不是朝廷不信任他们,而是朝廷放手让他们去干,但是真的打不过。
主战主战,真让你打了,你得能战啊!
如今的局势,和后来的赵构不一样,那时候岳飞才算是真的主战派,因为人家有一战之力,还能打胜仗。
事实上,完颜宗望也很着急,他自己孤军深入,也怕被截断了后路。
以前他们女真甲士,天下无敌,纵横寰宇,未尝一败。
根本不怕被堵住,大不了打出去就是。
但是宗翰的失败,还有太行山的失利,都在警告他们,如今有一支能够威胁到他们的兵马。
而且他们离得不算太远。
如今女真人提出的条件,大宋基本都接受了,双方只是在一点上有分歧。
完颜宗望要的金500万两、银5000万两、绢100万匹、牛马1万头,宋廷全都同意。
并且真的在认真筹集。
而以张邦彦和赵构为人质,他们也答应了。
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以黄河为界,宋廷同意了一大半。
唯有太原无法割让。
因为不在他们手里。
完颜宗望希望以此为理由,再欺虐宋廷一把,趁机索要更多好处。
甚至是迫使宋廷和陈绍决裂,但是这一点,他显然高估了宋廷。
他们不敢和女真硬抗,同样也不敢得罪陈绍,因为定难军出关以来,也打出了自己的威严。
所以完颜宗望还在施压,同时也是在冒险,游走在尽可能多的讨要好处,践踏宋廷尊严的同时,也极力避免被陈绍给截住后路了。
距离他抛出自己的最后的条件,压迫软弱的宋廷让步妥协不远了。
事实上,宋廷的尊严,也确实是一步步被他给瓦解了。
这次要金银牛羊,第二次兵临城下议和,干脆就要公主嫔妃了。还明文标价:妃嫔1人抵银1000两,公主1人抵银500两,宫女1人抵银100两。
花厅内,陈绍当着众人下令,让应州兵马增援蔚州的灵武军。
然后让人以自己的口吻,要求追究蔡攸在河北的所作所为,不杀不足以平河北民愤。
义正词严地对朝廷说议和的坏处,明确表示定难军反对朝廷和女真议和,此举有违国体。
这时候外面突然响起了沙沙声,李唐臣说道:“这雨来的好急,节帅不如在府上用膳之后再走。”
“会不会太叨扰你了。”
“不会不会!”
陈绍点了点头,就带着一群手下,在李唐臣府上用膳。
他本人暂时还不方便在这种酒宴上久待,需要回去休息,就拜托好友刘继祖来代为招待。
西北地区民风剽悍,聚宴时候,不如中原这般规矩大。
刘继祖等人,见陈绍和手下谈笑之间,十分随意,也都暗暗留心。
要是按照中原地区的规矩,以陈绍的身份,就单独坐在上首的小几上。
此时却是一群人,时不时端着酒杯,凑过去和他商量什么。
陈绍脑子里想的事很多,有些累了,有时候他会在每天睡觉前,把今天没解决的事,提笔记录下来。
眼看今日要喝多,而大事特别多,陈绍赶紧招手,让人扶他去书房,借用纸笔记录。
刘继祖一听,不敢怠慢,起身前去安排。
他对着带路的丫鬟使了个眼色,后者朝他微微点头。
大虎跟着陈绍,在丫鬟的引路下,往书房走去。
刘继祖搓着手,在后面看着他们的背影,有些局促和紧张。
许进正好出来,看着刘继祖的模样,笑道:“都安排好了?”
刘继祖赶紧点头。
许进叹了口气,说道:“我们定难军一切都好,唯一的隐患,就是节帅他无子。”
刘继祖连连点头,心中不禁多了些畅想。
此时在李府的书房内,稍微有些昏暗。
檐下一串串的水线滴落下来,溅起水花;潮湿干净的空气;朦朦胧胧的远景在雨幕之中;
沙沙的、叮咚的雨声,不同于人群的嘈杂,雨声很轻很安静,也不同于寂静的晴天无声之中让人感到十分寂寞。
走到门口,大虎突然伸手拦住了陈绍,眼神瞥向地上。
只见地面,有两串脚印,湿漉漉明显是刚踩上的。
陈绍笑了笑,“这脚印很小,应该是女子的,八成是丫鬟。”
大虎跟着他进到书房,就瞧见书房内,并肩站着两个少女。
其中一个高挑的美少女正站在前面,长长的襦裙婀娜的身段、丰腴的胸、美丽的脸蛋、如云的发鬓,她低头垂目,一脸的羞涩与局促。
后面那个稍微矮了一些,身材婀娜,有一张娇俏可爱的鸭梨脸。
“我们来服侍节帅研磨。”
个子高的瓜子脸儿,十分妩媚,莫名地让陈绍想起春桃来。
好久不见春桃,他心里十分想念,每次有公干的陈绍都托人捎回去些礼物。
也不知道她们收到之后,会不会也和自己一样开心。
大虎用审视的目光,冷冷地看了两人一眼,没有看出危险来。
陈绍眼神一动,问道:“你们是?”
此时却是身后那个娇小玲珑的少女,笑着说道:“我是李玉梅,这是刘采薇,我们的爹爹让我们来服侍你。”
陈绍点了点头,既然是李唐臣和刘继祖的女儿,那就没什么危险。
而且他们的想法,自己大概也猜得到,肯定是又在惦记自己没儿子这件事了。
这事八成是问过许进了,许进的心思,比他们还热切。
陈绍大概也能理解,并且也努力过了。这件事说起来真的蛮重要的,不是手下人瞎操心,对定难军来说,这是重中之重。
是自己的一大责任。
陈绍从心底不抗拒,而且还很配合,何况抛开其他所有,这件事本身就很爽。
比如今晚,大概率又能一箭双雕。
他坐在椅子上,开始想今日的事。
每一桩,每一件,都仔细再思索一遍。
把自己如何处理的,记录下来,明天再看看,或许会有些不同的想法。
包括李、刘二人,把女儿献给自己,该如何定位,他都一笔一笔记了下来。
两女也是豪门出身,家中奴仆如云,生下来就是被伺候的,根本不怎么会服侍人。
两人傻站在那不知该干嘛,只是偷偷看陈绍写什么。
待看到自己两人的名字,后面还写着生个儿子,两女羞涩的不轻,互相看了一眼,又一起低下了头。
她们本来就是闺中好友,家世差不多,长辈关系又好。
没想到,如今要伺候同一个男人。
以前在闺中私下说体己话时候,倒是偷偷畅想过未来的夫君,只是那时候打死她们也猜不到这种情况。
最后,陈绍写下宋廷中的几个人名,提笔又写了一个‘杀’字。
他的字写的不好,歪歪扭扭的,唯独这个字,写的竟然十分有杀气。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心里的杀意很重。
开个单章说几句
首先和大家道个歉....
八月份眼看就要过去了。
这个月的更新了二十八万六,平均每天九千二百字...
更新的数量还可以。
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每天都拖到很晚才开始码字,导致最后为了赶进度,匆匆码完。
有些剧情就很粗糙,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些错误和漏洞。
所以我打算在九月份,每天上午完成五千(十二点之前发一章),晚上五千(二十点之前发一章),这样就有足够的时间打磨剧情,不至于忙中出错。
欢迎大家监督~
再说说成绩吧!
因为大家的支持和包容,均订涨了很多,上架首订只有600,如今马上两千均了。
再次感谢大家!
希望九月份大家继续支持,我也能比八月更进步一点。
第188章 气度、用人
太原城中,数百人马俱披重甲之士,隆隆前行,兵刃森然挺立。
城中百姓早就很熟悉了。
见他们进城,大家也都没有什么惊恐,毕竟这些人马在城郊驻扎了半年有余。
而且他们一向很低调,不会祸害百姓。
说起来,在金兵南下,人心惶惶的时候,正是他们的到来,给了太原以安宁。
至于大宋,如今的大宋已经丧失威望。
河东路经略安抚使兼知太原府张孝纯,态度很暧昧,他不走,也不出来反对。
如今太原的很多官署,都已经人去楼空,对大宋忠心耿耿的,都离开此地回到汴梁。
有意加入定难军,奔个前程的,则都选择了留下。
李唐臣、刘继祖这一类太原豪绅地头蛇的族中子弟,开始进入衙署,虽然没有朝廷的任命,已经开始行使官府权力。
陈绍也给他们列了名单,上报汴梁走个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