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夺嫡,我真不想当太子 第332节

  等他看清楚来人的时候,隆科多暗自庆幸,觉得自己这次低调对了。

  因为来的不是别人,正是他老爹佟国维。

  隆科多赶紧上前行礼:“儿子见过父亲!”

  佟国维朝着隆科多扫了一眼,然后淡淡的道:“不用多礼了。”

  顿了顿,又打量他两眼,语气不咸不淡地道:“你还算是孺子可教。”

  这话要是别人说,隆科多非得翻脸不可。

  毕竟,他都快四十的人了,就连儿子都要成亲了。

  还孺子可教,这不是侮辱人么。

  但是佟国维这样说,他就只能憋着。

  毕竟这是他老爹。

  老爹说自己孺子可教,莫非是指自己来小汤山行宫回禀的事儿?

  隆科多心里有数,低头应道:“父亲的教诲,儿臣时刻记在心中。”

  佟国维点头道:“你能记住最好。”

  “记住,往后做事,一定要一心一意,这样才能够平稳。”

  说到这里,佟国维头也不回地朝着行宫内走去。

  老爹这是话中有话啊!

  隆科多仔细揣摩了一下“一心一意”这四个字,越想越明白。

  老爹这是提醒自己,老老实实替皇帝办事就行了,别想着脚踏两只船。

  啧啧!

  老爹教训自己倒是一套一套的,可家里真正“左右逢源”,脚踩两只船的,怕是另有其人吧。

  正胡思乱想,就见一个穿着盔甲的武将慌里慌张地跑了过来。

  从那人有些慌乱的神色中,隆科多第一时间觉得出大事了。

  要不然也不会如此急匆匆的来到温泉行宫。

  “出什么事了?”隆科多随口问道。

  那穿着盔甲的男子快速的道:“翰林院的翰林叩阙伸冤,还有不少太学生跟着。”

  “我来的时候,都已经去午门了。”

  “现在……现在应该已经到了。”

  翰林院叩阙,太学生声援,这声势造的,还真的是大手笔啊!

  隆科多心里暗自有些庆幸,幸亏自己来了这小汤山行宫,要不然,这烫手的山芋,怕是要落在自己手里啊。

  他刚想再问几句,那穿着盔甲的男子已经进了宫。

  隆科多犹豫了一下,并没有立即走。

  他觉得发生了叩阙这样的大事,乾熙帝说不定要召集他商议,毕竟他是乾熙帝的心腹。

  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乾熙帝这儿居然没有丝毫动静。

  就好像真的在闭关祈福,这个消息,他根本就没有听到似的。

  等了半个时辰之后,隆科多只好坐上自己的马车朝着京师而去。

  他是步军统领衙门的负责人,现在京师出了这等事情,他如果不在场的话,有些说不过去。

  文臣叩阙,从前朝开始,就是一种让皇帝头疼的事情。

  前朝的那些皇帝,无论是道君皇帝还是他的孙子,面对叩阙这等情况,就两个选择。

  要么是好言相劝让人把叩阙者劝走。

  要么就是直接祭起自己的强力手段——上廷杖!

  在道君皇帝看来,没有什么事情,是一顿廷杖解决不了的。

  如果有,那就来两顿!

  翰林院的翰林和数百名太学生汇合之后,浩浩荡荡的朝着紫禁城而来的时候,沈叶就已经得到了消息。

  他刚刚给乾熙帝写完了奏折。

  奏折的内容很简单,除了请安之外,就是自己这一天处理的大事小情。

  这看似是普通的工作汇报,但沈叶却清楚它的分量。

  这也是他前世之中的经验。

  早请示,晚汇报!

  这两点虽然简单,但只要做好这两点,基本上就不容易翻车,这是他前世总结出来的保身法则。

  乾熙帝表面上是在斋戒,在沈叶看来,这位便宜老爹要的是坐山观虎斗的效果。

  作为一个监国的太子,除了能够按章办事外,更得勤汇报。

  最好是每天都干了啥,事无巨细,该汇报就汇报,让老爹心里有数。

  “把这份奏折让人以最快的速度给陛下送去。”

  沈叶朝着有点慌乱的周宝看了一眼道:“另外,你把张英和李光地等人都请到毓庆宫来。”

  周宝见太子这么镇定,心里也踏实了。

  他答应一声,就跑出去请人。

  张英和李光地等人来的很快,毕竟一下子出了这么多的事情,他们也很想和太子见一面,商量一下怎么办。

  “臣等见过太子爷!”张英等人毕恭毕敬的行礼。

  沈叶摆手道:“张大学士,李师父都不用多礼,周宝,看座。”

  周宝非常麻利的将两个绣墩搬了过来,两个人谢坐之后,就分别坐在了沈叶的两边。

  “张大学士,李师父,现在翰林院的翰林带着一些太学生叩阙,两位觉得该如何处理?”

  张英和李光地两个人来之前,就已经想过了太子要问的问题。

  此时听到果然是叩阙的事情,两个人都有准备。

  不过他们并不急着开口,都想先听一下对方的意见。

  见两个人都不开口,沈叶就知道两人的想法,他直接点名道:“张大学士,你怎么看?”

  张英被点了名,稍微迟疑了一下道:“殿下,臣觉得这件事情应该慎重。”

  “无论是翰林院的翰林,还是太学的学生,都是朝廷重点培养的栋梁之材。”

  “这一次他们叩阙,也是事出有因。”

  “以臣之见,应该以安抚为主。”

  “若太子殿下同意,老臣愿意出去和他们见一面,劝他们回去好好读书。”

  “对于他们的诉求,微臣觉得也应该适当满足。”

  听到这话,沈叶的目光中就闪过了一丝冷意。

  这个张英,说的话怪好听,什么叫“适当满足”?

  真要是依了他,恐怕那些打死田文静的人,全都要放出来了。

  这个老奸巨滑的臭老头儿不明着说,这般含含糊糊的。

  看来,他是想要瞒天过海,给自己来一个既定事实呢。

  沈叶并没有对张英的意见进行点评,而是朝着李光地道:“李大人怎么看?”

  “太子爷,臣以为这件事情不能纵容。”

  “可以让翰林院掌院学士和太学祭酒过来,把他们的人领回去。”

  “动不动就来叩阙,这种举动,臣觉得不能纵容!”李光地的话,斩钉截铁,掷地有声。

  沈叶稍微斟酌了一下,就朝着李光地道:“那就传他俩过来。”

  “另外,既然这些翰林和太学生来了,那我就见见他们,听听他们要说什么。”

第373章 代理皇帝的考察期

  听说沈叶要去见那些在宫门外跪谏的臣子,张英和李光地两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太子这举动,也太离谱了!

  一国之君怎么能亲自去见那些叩阙的人呢?

  这不纯粹是自找麻烦吗?

  你瞧瞧道君皇帝他老人家,从来都是让大臣去劝,大臣劝不动,再换太监上——

  当然,是带着廷杖去“劝”的。

  太子虽然还不是皇帝,但是毕竟是监国太子,那就是代理皇帝。

  虽然张英和李光地意见不太一样,但眼下这个节骨眼儿上,两人对视一眼,还是决定得劝一劝太子。

  不为别的,就因为这位太子身后,还坐着乾熙帝呢。

  乾熙帝当了多少年皇帝,什么样的场面没见过?

  处理这种事,早就是驾轻就熟了。

  即便他没亲身经历过叩阙,该怎么应对,心里也门儿清。

  反正不至于像太子爷似的这么冒失。

  现在,这个“代理皇帝”居然要亲自去见那些闹事的人!

  呵呵,这不是明摆着自己往火坑儿里跳吗?

  要是他们不知道也就罢了,乾熙帝怪不到头上。

  可是,一旦知道了他们在场却不拦着,那乾熙帝绝对饶不了他们——

  这位主子,可不是什么心慈手软之人。

  “太子爷,这种事您最好别亲自出面,交给臣等去应对就行了。”

  张英吸了口气,沉声说道。

  李光地也赶紧接话:“是啊太子爷,这些叩阙的人都有主官管着。主官要是带不走人,就治主官的罪。”

  “您这一见,反倒助长了他们的气焰。”

  听了两个人的劝,沈叶却笑了笑:“都是臣子,见一面也无妨。”

  “再说了,我见他们,又不是要答应什么,就是沟通一下,做到仁至义尽。”

首节 上一节 332/34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