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是想让翰林院的人都听见:别拦,拦了就是同伙!
兵丁们一窝蜂地冲进院内,四下顿时鸡飞狗跳,一片嘈杂。
翰林院里像是炸开了锅:
“你们干什么?”
“这是翰林院!”
“滚出去!成何体统!”
看着平日清静的翰林院乱成一团,许纯平脸色煞白。
他死死地瞪着厄尔奎:“厄尔奎大人,此事,翰林院绝不会忘。”
厄尔奎却嬉皮笑脸地回应道:“许大人,这可怪不得我!”
“我好声好气地让你们交人,你们不但不交,还阻挠办案!”
“这要是公事公办,按照律法,我早就该抓人了。”
“可是,我不但没动手,还给了你们机会!给你们一个台阶下!”
“您这,丝毫不领情,不念我半点好儿也就罢了,反而还倒打一耙!”
“您这么颠倒黑白,好坏不分,这么做是不是不太厚道啊。”
他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让许纯平的威胁显得苍白无力。
就在这时,前面传来一阵吵闹声。
只听有人怒气冲冲地喊:“柏舟兄他们不是罪犯!他们是堂堂翰林院的官员!”
“他们是出于义愤,替天行道惩治奸伪!”
“有没有罪,得皇上说了算!”
“你们敢抓人,我们绝不答应!”
不少人也跟着一起附和:
“对!我们不答应!”
“要抓就把我们一起抓走!”
“有我们在,休想胡乱抓人!”
“滚出去!这是翰林院,不是你们撒野的地方!”
听到这嘈杂的喊话,厄尔奎脸色一沉。
他万万没想到,这帮书呆子还真敢跟他叫板。
他看向许纯平:“许大人,您可是翰林院的掌院,就不管管?”
许纯平冷着脸,袖手旁观:“翰林院的院务我负责管理,但这种仗义执言的事儿,我管不了。”
顿了顿,又意味深长地补充道:“我也提醒大人一句,这些人都是历届三鼎甲。”
“他们是朝廷培养的未来的栋梁!”
“若是闹出来什么岔子,你是无法给朝廷交代的,怕是也担待不起!”
厄尔奎听出话音里的威胁,也不理会许纯平,径直走向人群。
就见人群中间,十几个年轻翰林正和士兵对峙。
站在最前面的,是一个二十多岁、相貌英俊的六品编修。
他情绪激动,说话也是掷地有声:“圣人教导我们,路见不平,当仗义执言!”
“柏舟兄等人所为,正是践行圣人之道!”
“他们不但无罪,反而有功!”
“你们要抓他们,就把我们一起抓走!”
“要不然的话,我等绝不容你们在翰林院胡来!”
这六品编修一呼百应,越来越多的人站到被围的吕柏舟身边,看那架势,像是生死与共。
“大人,那个就是吕柏舟,”手下低声对厄尔奎说,“带头拦的叫张廷璐,是……张英大学士的二公子。”
听到这话,厄尔奎心头一紧。
翰林院果然藏龙卧虎,这位张家二公子,是真敢扛啊!
眼看场面越来越乱,他知道此刻必须得快刀斩乱麻,不能再拖了。
想到隆科多的交代,他一咬牙:
“大周律,杀人者死,包庇者同罪!”
“本官再给你们最后一次机会:让开!”
“要不然,就把你们全部带走!”
可这群年轻的翰林不但不怕,反倒情绪更激动了:
“恨不能与柏舟兄一同行事!今日能同甘共苦,也是我等的荣幸!”
“要抓就抓,少废话!”
“我们绝不后退半步!”
厄尔奎看向许纯平:“许大人,下官的命令一下,可就无法挽回了。”
“您是不是劝说一下?”
许纯平置若罔闻,把头一扭,理都不想理他。
厄尔奎冷哼一声:“动手!捉拿杀人犯吕柏舟等人,阻拦者同罪!”
士兵一拥而上。
不管他们以后会有啥反应,反正今个儿,他厄尔奎把人抓到了。
他自个儿的差事办成了,至于剩下的,让隆科多大人接着头疼去吧。
张廷璐等人没想到他们真敢动手,又惊又怒,有人挣扎着想冲上去理论,却三两下就被撂倒了。
张廷璐更是被捆了个结结实实。
眼见同僚被抓,有人悲愤地大喊:
“步军统领衙门擅闯翰林院抓人,欺人太甚!”
“我们要告御状!我们要叩阙!”
第372章 太子监国第二铁律
乾熙帝嘴上说是静心祈福,但是京城里有什么风吹草动,他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而对于隆科多的求见,他也没有拦着。
只不过当隆科多见到他的时候,乾熙帝穿着一身素色的道袍,很是给人一种清心寡欲的感觉。
看到隆科多,乾熙帝就板着一张脸训道:“不是早就给你说了吗?有什么事儿直接去找太子。”
“偏又来打搅我为先皇祈福,你这胆子也太大了!实在是罪不可恕!”
听到乾熙帝的责怪,隆科多不但没害怕,心里反而更踏实了。
他太了解这位皇帝了——乾熙帝真要是不待见谁,根本就懒得开口。
有时候,可能还会捧杀你一下。
越是骂你,越是把你当自己人。
像现在这种情况,如果不是乾熙帝有意放他进来,他连门都摸不着。
“陛下,臣也不想来打搅陛下,只不过这事儿,事关重大,不给陛下亲自回禀,奴才心里不踏实啊!”
“还请陛下恕罪,奴才也是谨慎过头了。”
听隆科多如此一说,乾熙帝摆了摆手,语气缓和了一些:“行了,别在我这儿耍小聪明,你记住,下不为例。”
说到这里,他就不再吭声,而是直接目视着隆科多。
这意思很明白,有什么事儿快说。
隆科多赶紧接话:“陛下,奴才是来禀报关于抓捕打死田文静那批官员的事儿。”
“这件事牵扯太大,奴才不敢自作主张。”
“我也请示太子爷了,太子爷说,一切按律法去办!”
说到这里,隆科多迟疑了一下道:“奴才本想讨个手谕,太子爷却说,有律法就按照律法办,不必多此一举。”
听到太子的做法,乾熙帝嘴角微微一扬。
太子没有直接做出指示,而是甩出来一句“按律办事”,单从这一点而言,乾熙帝就觉得太子处事高明,这步棋走得不错。
真要是指手画脚,反倒过早地把他自己推到风口浪尖,早早就失去了进可攻、退可守的优势。
“朕说了,在朕祈福期间,外面的事儿都要听太子的。”
“隆科多,你可记住了?”
听乾熙帝如此一说,隆科多赶忙应道:“奴才记住了。”
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打定主意:该给乾熙帝汇报的,一件都不能少!
正要告退,梁九功捧着一封折子走了进来。
他瞥了一眼隆科多,然后毕恭毕敬地把手中的奏折朝着乾熙帝一送道:“陛下,请您御览。”
乾熙帝接过来一看,竟是太子送来的奏折。
说的正是隆科多刚禀报的那件事。
乾熙帝忍不住露出了一丝笑意——
太子能这么快就主动汇报,看来,这个逆子还没有得意忘形,心里还装着自己这个老爹。
心思转了几转,就朝着隆科多挥手道:“你退下吧。”
“以后有急事来不及报朕,就听太子的。”
听到这话,隆科多心头一震。
作为乾熙帝的心腹兼表弟,他太明白乾熙帝这句话的分量了。
这足以说明,乾熙帝对于太子是实打实的信任。
他也不敢多话,匆匆退了出去。
刚刚走出温泉行宫,迎面就来了一行人。
在紫禁城里,隆科多横行惯了,可是在这里,他得夹起尾巴做人,加倍小心。
毕竟,这里住的人,没一个是好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