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范进,我中举后的大明风华 第164节

  百分之三,可能都过万贯了。

  严监生现在主要靠田产和几家店铺赚钱,花几十年时间攒了十来万贯的家私。

  若是现在帮着范记车行做事,自己家的店铺田产收入又不会降,反而一年多几千上万贯的收入,可能十年不到就能攒下十万贯的家底,这样的好事,严监生的性格怎么可能放过?

  当然是立刻答应下来,都不带丝毫犹豫。

  严贡生有些懵懂,以他对自己兄弟的了解,也是明白了这百分之三的股份花红,必定是高的吓人。

  当下也是道:“俺也接,范修撰,俺也接了。”

  范进笑道:“你却不是经营的材料,不过你的事我也有安排,只要你用心做,每年拿的钱不会比你兄弟少多少,此后你想吃肉便吃肉,想置衣袍便能置衣袍,还能把你卖掉的祖产田亩陆续给买回来。只是有一宗,你得搬到范家庄这边来,家小也得接过来。”

  严监生的家人随他接不接,而且严监生必定是要到处巡行,不可能一直呆在范家庄这边。

  而严贡生的家小则是必须得接来。

  范进会用自己亲领的一部亲卫,挑选出几十个为核心人员成立一个情报组织,名称就叫探事司,分为听风,算风,驭风三组。

  听风,在各处,前期就是京师和广东各处搜集情报。

  有大组长和各处的小组构成,外围人员就是大户人家的仆役,酒楼的伙计,范家自己车马行的人,还有当地脚行和官府的衙役,帮闲,地方上的总甲等等。

  这些人,在这个信息相对闭塞的时代是掌握信息最多的一群,可以用利诱威逼的办法使其入局,成为范家的外围成员,为听风组收集各种情报。

  这一次范进是察觉了对方的阴谋,包括郑县尊和姚家,谢家,还有高要的海盗,大股流民,对方是下了一个又一个的套。

  现在范进已经完全知道,自然是可以破解,此后很有可能还会有人设计针对,不可能次次运气好,象郑县尊那么得瑟,跑来范家试探,被范进用相面知心知道了对方的全部计划。

  设立探事司,用听风组的内围人员负责指挥,收买大量的外围人员收集情报,这是最快速的成立自己情报组织的办法。

  算风组,则是挑一些老成持重,精明谨慎的人员,把汇集过来的情报进行归纳和分析,最后加以确定后才上报。

  如果一年内听风组成员有几百人,几年后可能是几千人。

  这么庞大的组织,相关的情报收集可能比锦衣卫还要专业,情报内容无比冗杂繁复,没有专业人员进行归纳汇总分析,范进或是相关人员总不能把这些情报都一条条看下来?

  那怕是没有被人针对弄死,自己看情报就得累死了。

  算风组,就是一个辅助机构,听风组是耳朵,算风组就是大脑了。

  而驭风组,就是要挑一些心狠手辣,身手高强,江湖经验丰富,且最好是积年海盗,手头有过人命的狠人。

  这样的人再带一批部属出来,分布一个个小组在各处。

  这是因为范进被屡次针对,已经动了杀意。

  正好老朱还有几个月寿命,老朱在,范进最多是听风和算风,不敢驭风。

  老朱驾鹤西归之后,驭风就可以开始了。

  只要听风和算风确定有对头在阴谋设计布局,驭风组就可以出手杀人了。

  杀其人,毁其家,灭其族!

  这些都不是不行。

  总不能老是被动挨打!

  范进现在半年净收入近三十万贯,此后只有增加不会减少。

  明年可能就是百万贯的收入,此这么多钱养兵,按现在大明官兵每月给粮一石的标准,范进可以买二百四十万石粮,足够养兵二十万,这样的财力,除了增加护卫力量,准备打造水师之外,布局情报特务机构,也是一件早就该着手进行的事了,现在做,都是嫌晩了。

  范进也是怀疑,朱棣早就在洪武年间就有自己的情报机构。

  建文帝和建文身边的臣子,武将,朝廷部署,朱棣都一清二楚。

  在起事时,燕王府对北平驻军和武将是否会归顺,或是忠于朝廷,都是相当清楚和明白。

  在南军将至攻打北平时,朱棣飞速至大宁,宁王促不及防,被夺其军,连人身自由都被朱棣给剥夺了。

  要是朱棣对宁王府和大宁没有情报收信,没有安插细作,不可能做的这么顺溜。

  有姚文孝在,还有算士袁珙,卜士金忠,朱棣麾下并没有什么纯儒大儒,反而是一群和尚,算士,卜士,你说朱棣是被动谋反,此前毫无心思,谁信?

  严贡生这廝,机警醒目,胆大心思,无赖外皮,正适合帮着组建听风组。

  至于算术组,得找个极聪明又谨慎不爱抛头露面的人。

  驭风组,就得在陈德等人中找一个了。

  三组配合,但又分开行事,范进不可能把这么一个要紧的机构,交给一个人来打理。。

第二百四十八章 入圈套

  安顿严家兄弟之后不久,范进便是连续写了几封急件。

  有往京城的急奏,交代下去,必须在两天内送到,递送到通政使司,送入宫中。

  还有写给广东都司的都指挥使司王诚的信件。

  另外就是给布政使司金涛,按察使梁临,以及府~城蔡府尊的信件。

  蔡府尊的任期也快到了,他在任职内做的比林县尊不逊色分毫,广州府和下属各县的太平景像,蔡府尊也是居-功至伟。

  这一次吏部和地方考评,蔡府尊也是得了第一等的卓异考评,再过一段时间新知府上任来接掌府尊大印,蔡府尊就直接到京师,先到吏部报道,然后就得看朱元璋的体能和精神怎么样了,要是都好,这样考评卓异的四品知府,老朱是很有可能单独引见看一看,确认其才干,谈吐,风仪,经历,当面看过后,老朱要是满意,吏部授官时可能就是往-京官上先考虑。

  若是老朱没精神体力,这个机缘就错过了。

  可能是和其余来述职的四品官员一起面君,寥寥几句之后就叩头辞出。

  接着就是按流程,三年考选在卓异,肯定是要升官,或是四品京官,或是从三品的地方官职,这个就说不准了。

  地方四品到京师为四品,这就是升官了。

  如果是到清流衙门任职,就是不光升官,还升了阶层,对未来仕途大有帮助。

  范进是第一阶等的词林官,从六品官职放到地方,升为正五品长史,如果不是因为封建论,老朱要在广东搞个王府当试点,这个任职,对范进来说不是什么好消失。

  翰林修撰,熬资格也能熬到翰林学士,开坊升到四品,十年到侍郎不是什么难事。

  这也是几十年后大明文官的标准的升迁路线。

  模板很多,以张居正最为明显。

  张居正二十三岁中进士,科举排名是第九,已经是考的极为靠前了。

  但张居正没有正式入翰林院,那是一甲前三名的特权。

  张居正为翰林院庶吉士,三年散馆之后,张居正才正式留在翰林院任职。

  老张考中进士是嘉靖二十六年,其间十几年时间,只请过一年的假回过江陵探亲,其后所有时间,都是安心呆在翰林院之内。

  官职也是从翰林庶吉士,到翰林检讨七品,再到侍讲,侍读,侍讲学士,侍读学士。

  一直到嘉靖四十三年,十七年的时间过去了,张居正一直在翰林院里打卡上班,没干过一天别的差事,十七年的时间,官职也就是爬到了六品侍读。

  好象仕途很不利?

  其实所有人都明白,小张居正熬成了中年张居正,这位一直是很多人关注的储相人选。

  没错,一个七品,六品官职的小官,就是被视为储相之选。

  原因很多,一是张居正文才过人,神态不怒自威,极有威仪,令人不知不觉折服,被他影响。

  其次就是多次上疏涮声望,这是翰林的本职工作,谁都不能怪他。

  其三就是有个好老师徐阶,一直替张居正宣扬涮声望。

  这样隐忍了十七年,一直到嘉靖四十三年时,张居正才加官右春坊右谕德和国子监司业,升官了。

  更重要的是,徐阶推荐张居正为裕王府侍讲,这是给未来天子当老师,也就是铁定的未来内阁大学士成员了。

  这个布局和为官经历,是大明中后期标准的阁臣之路。

  其后张居正就开挂了,三四年时间从六品火箭般的升到了礼部侍郎,然后在徐阶扶持下直接入内阁,成为大明文官中最顶尖成员中的一员。

  范进若是留在翰林院,明初时的政治格局,升官速度只快不慢,甚至几年到四品,三品,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倒是蔡府尊,多半到不了京师为京卿四品,而是会被放出去,到地方为从三品官职。

  不论是左右布政使参政,或是正三品按察使,或是都转运盐使司的正三品转运使,三品文职这时候大抵就是这些。

  现在还不是几十年后,英宗前后,巡抚制度和总督制度先后确立。

  求鲜花0

  巡抚虽是四品,但权责远在二品布政使之上,更不要说其余三品,四品的官职了。

  而总督不光是地方二品,也例兼京师的兵部尚书,有的巡抚能兼侍郎,那便是正三品官职,兼右佥都御史的,则是正四品了。

  此时的大明,朝气蓬勃,但也是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地方上的三司彼此制衡,扯皮,导致各行其事。

  这一次的事件,若是有总督或巡抚,范进只要禀报给一人知道就行。

  反正出了大事,总督或巡抚处置的不好,则自然有朝廷追责。

  为了自己的乌纱帽,也得好生把事情给办好。

  如果地方官员扯皮,怠政,也会有巡按御史来处理。

  从建文年间,派出夏原吉等多名官员到各地巡视,由此出现了巡抚和巡按制度。

  几十年后成熟,巡按制度伴随了大明二百多年。

  官品只有七品,但却是能牵扯三四品的高官,甚至知府级别,根本不被巡按看在眼里。

  位卑权重,以小制大,也算是大明祖制之一了。

  毕竟现在的给事中制度,也就是朱元璋一手创立出来。

  做完这些事,范进又是派出陈德亲自跑一趟高要,交代清楚,接下来该怎么办。

  与此同时,城中各家都是派出了人手。

  范家则是购买了大量的木头,芦席,砖石等物。

  开始在范家庄一带的河堤和荒地之中,开出数百亩的地方,先夯实地基,然后挖开排水沟渠,打井,接着按一纵一横这样的布排,开始修筑窝棚,给流民们居住。

  住处,食堂,水井,排污,茅房,井井有条。

  很多城中的士绅都是大开了眼界,魏文谦等人自是对范进的规划大加赞赏,极为敬服。

  连郑县尊都假惺惺的跑了过来,踏看过后,还特意见了范进一面,当面夸赞。

  范进却是知道,此人内心所想是何内容。

  他以为范进已经入了圈套。

  很快就要吹响号角,开始猎杀了四。。

第二百四十九章 大肆扩张

  短短几天时间,范家庄对面的大片荒地,直接变换了模样。

  这些地,有些是范进的,也有些是别家士绅的。

  在郑县尊的帮助之下,范进也是把这一千几百亩地都买了下来。

  反正是些河堤荒地为主,少量的田亩也是旱田,产量不高,范家庄沿官道两岸成了一个整体,除掉官道外,对面也可以建立巡逻和警备路线。

首节 上一节 164/20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