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范进,我中举后的大明风华 第143节

  “你小子也莫高兴的太早。”

  朱元璋却是回过头来,警告沈王道:“范进和地方官府先替你修造王府,朝廷拨给钱粮,地方征发徭役,都不是容易的事。然后要替你建三护卫,接着你才能相机度势,看看有没有机会,若无机会,或是弄到兵祸连接,小心你不但不能裂土临民,弄不好王位不保!”

  这是极为严厉的警告,也是朱元璋在托付后事的感觉。

  毕竟沈王之国是在广东,一离开三千里,一年一朝不太现实,三年一朝的话,沈王之国以后,朱元璋是没有信心再挺过三年。

  事实上,一年之期他都没有什么信心。

  近来身体连续下滑,今天这种好状态,十几天里未必有一回。

  多半时间就是神智昏昏,没有胃口。

  所有迹象都在表明,圣寿将尽!

  沈王身形一震,伏地叩首道:“儿臣一定谨慎小心,没有把握绝不会擅启边衅。”

  朱元璋面露满意之色,沈王虽幼,但性格其实偏于老成,看着嘻嘻哈哈没正形,其实老成稳重,可以放心。

  范进在沈阳下跪时,长为王府长史,当然也得陪着。

  内心也是明白,这不光是对沈王的警告,更是对自己的警告。

  大范围允许塞王拓边,朱元璋现在没有这心气了。

  主要还是年纪老迈,撑不起这波澜壮阔的大范围的进取了。

  这又不是国初之时,大体上获得前宋范围的领土,还有燕云十六州以后,朱元璋没有停止进取的脚步。

  辽东,甘肃,云南贵州,大体都是陆续花了十年左右的时间平定。

  期间明军坐船北上,招抚沿鸭绿江到黑龙江的大小部落,建立了奴尔干都司。

  又多次派大军北上草原,拓地千里,建东胜卫和大宁都司。

  在西南也是征伐诸多不驯服的土司,直到剩下的土司遵守大明律令,服从王化为止。

  十五不征之国,主要是在中期之后,天下渐定,为了养民力,同时也害怕后世子孙无端征伐,如杨广那样虚耗大明国力,朱元璋才有十五不征之国的谕旨。

  同时也是吸取了前元的教训,元时征服南宋之后,又征安南等诸国,损兵折将,未有寸进。

  两次征倭,损失更是惨重无比。

  诸多原因,才使朱元璋开始收束征伐的步伐,开始稳固内政,同时在国内大砍大杀,将刀子对准了为自己开国的功臣们。

  所以朱棣都是遗憾。

  内圣外王,对外扩543张,以亲王裂土临民之策对外,当年那些功臣和骄兵悍将分给诸王使用,那就可以保全性命了。

  到现在这时候,朱元璋感觉自己命不久矣,当然不可能全面放开。

  万一乱了,老朱再一崩,大明搞不好完犊子了。

  正好,韩王和沈王都要之国。

  原本是在开原和沈阳,现在正好放在西南两广云贵地方,看看他们能不能在短时间内折腾出什么好的效果出来。

  如果有效,那就可以陆续放开别的塞王进取,整个大明的格局,也就会完全的不同。

  “好了,咱受用了范进你的果酒,总得给你点好处,给些什么好呢?”

  范进笑道:“臣谢皇上,臣只请皇上赐一副字即可。”

  范进也是害怕。

  老朱一开口,直接给大银两个。

  就算是官银漂亮,五十两一锭,还有龙凤图案,那也不至于。

  一百两银子,在范进眼里有什么意思。

  还不如要老朱一副字更合算。

  “咱的字委实一般,不过范进你要,写就是了。”

  朱元璋的性格,可从来不是忸怩的人。

  笔墨纸砚,很快伺候好了。

  朱元璋大步至案前,略一思索,开始提笔写字。。

第二百一十一章 积善人家

  “积善人家。”

  朱元璋的书法,质朴大方,笔锋如刀,完全就是字如其人,一看之下,就是极为霸气的感觉。

  论书法成就,其后帝王,大约就是成化帝能比一比。

  雍正帝的字,也差不多算个名家。

  崇祯帝的“九思”两字,也是看着豪迈大气,但骨架偏软,究竟还是小气偏狭了许多。

  以范进现在的水准,很容易就看的出来,老朱的字,写的确实出彩。

  老朱自己看了一眼,笑道:“这画字,赐给范进你的母亲,可悬于门首,给你范家添些声色风光。”

  “臣多谢皇上。”

  范进这一次着实感激。

  老朱的性格,喜欢某人时,就是真的想的细致周到。

  这一副字,母亲得了,还不知道会如何喜欢。

  对范家来说,也是难得的荣耀。

  比敕修牌坊,意义相差不多。

  朱元璋看了范进一眼,白眉一挑,笑道:“咱看你此前叩头谢咱,多半口不应心,这一次倒是真诚的多了。”

  范进汗颜,同时内心警惕,帝王心术到了极致,和相面知心的效果怕也是真的差不多了。

  象老朱这样的开国帝王,一生不知道和多少人杰打过交道,看人知心的本事,怕也是炉火纯青了。

  当下叩首道:“臣替母亲高兴,替族人高兴,是以没了平时的养气功夫,请皇上恕罪。”

  “怪不得,咱知道你是早年丧父,是你娘一手带大你的?”

  “皇上说的是,臣是母亲一手带大的。”

  “哎,咱却是少年时父母和兄长们都去了,你也不容易啊。”

  老朱感慨一句,又道:“既然如此,你能回广州当官也是好事,多多孝顺你娘亲罢。”

  在一旁按刀侍立的郭英都是眼眉一挑。

  这范进还真是得了皇上缘法,就算是诸多皇子亲王,能和皇上这么闲话家常的也是不多。

  想一想,也就释然。

  范进这年龄,这才学,这能奈,皇上也是替身后之事布局。

  多施恩,以使进大明更加忠心些儿。

  将来成为重臣,为国之栋梁,常思皇上的恩典……

  朱元璋再写,便是赐范进的了。

  因过雕鞍见马肥,迎风振鬛试霜蹄。

  试将旧日弓弯看,箭入弦来月样齐。

  写毕,力透纸背,字体苍凉,意态豪迈中带些凄怆。

  这是英雄老迈,但又不服老啊。

  虽不及苏东坡和辛弃疾那样文字更具渲染力和艺术性,但老朱的这首诗,在帝王诗里也算是极为出彩了。

  接下来便是落款,除了年月日外,当然是不书姓名。

  只写“御笔”二字。

  至于说是哪位皇帝,你不会看日期?

  难道同时期还有两个皇上?

  是以帝王御笔,只题“御笔”二字。

  或是风骚一些,用自己的别号刻印章也行。

  象康熙的体元主人。

  还有乾隆的无数印章,什么十全老人之类。

  反正又没有人敢仿冒。

  这一首“思老试壮”写完,朱元璋的精气神也是明显倾颓了不少。

  掷下笔,老朱感慨道:“现在写一副字都费力了,早前一天批几百上千奏折,咱都不带休息一下的。”

  “皇上有了圣寿,还是要好好保养身体。”

  范进此时此刻,对眼前的老朱是真有一些说不出的感觉。

  不管老朱怎么不念旧,不恤下,残暴嗜杀。

  但这位皇帝,确实是唐宋之后,汉人最为出色的一位英雄君王。

  两汉的酷烈和大唐的恢宏,一切在安史之乱后被打断了。

  中国古典文明的发展,在宋人之后也被打断。

  朱元璋纯布衣,提三尺剑荡平天下,又尽量恢复汉官威仪和典章制度……虽然还是有些不伦不类。

  比如范进提的内圣外王,实封实土,在大唐绝不可能实现,因为大唐靠的是关拢贵族,本身能打的武夫足够,用不着亲藩出去南征北战,开国之后,大唐宗室都养在京师,在外就是被流放,随时可能被赐死的命。

  而宋就是极端内敛保守,范进的提议根本不可能被任何一个阶层认可。

  也就是大明,开国不久,又有诸王为塞王掌兵权,处于保守和进取两可之间的特殊时期……

  朱棣靖难成功之后,多次北上征伐,征缅甸,征安南,设交址布政使司,庞大的宝船舰队下南洋,擒杀好多个小国国主,还有多个小国国主自动到大明来朝觐……

  这些都是明初特殊时期才有的现象,中期之后,就剩下被北虏来回骚扰了。

  “.咱回去了。”

  朱元璋从书案前起身,竟是一个踉跄,差点儿没站稳。

  范进心中一动,说道:“皇上恕臣无礼,臣有一套强身健体的拳法,皇上不妨打着试试看。”

  范进好歹是武宗半圣。

  要说给朱元璋延寿几年几十年,那是胡扯。

  但打出一套健体强身的拳法,给老朱延寿一段时间,使得他精神体魄强健一些,这好歹还是办的到。

  朱元璋笑道:“咱知道你骑射功夫不错,还会养身拳法,怎地不早说?”

  要是范进说有延寿仙丹,老朱怕是立刻要叫人叉出去。

  健体的拳法,这自是毫无问题,朱元璋也是笑吟吟答应下来。

首节 上一节 143/20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