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四喜把帖子和书信递过来时,身形在灯火下摇曳着。
这年头蜡烛可不便宜,一捆十支就要二百二十文,一次买一捆让三文钱,范进都是一买一百支,一次省个几十文。
要是那种雕绘图案的红烛,一支就是五十文。
而五十文用来买灯油够买一坛子了。
普通的百姓人家,就是用灯油,亮度差,而且冒烟,有异味,熏眼。
别的事情,范进都能忍,就是这晩上屋里太暗他有些受不了。
长期在昏暗的油灯下看书,怕是早早就把眼看坏了。
这年头打磨水晶眼镜的产业也是有的,但很难打到合适的,价格更是昂贵,很多官员都配不起,看书写字眼都要趴到桌子上去了。
范进的玻璃工坊,将来迟早也是要制眼镜,还有望远镜,现在还不急……
一屋一次点十支蜡烛,这样的奢侈整个京城怕也12不多,只有少数的权贵府邸才会有这样的豪奢之举。
就算这样,范进也就是勉强接受,在他看书的桌案上直接点着两个烛台,每个烛台上插着三支蜡烛,这样的亮度才差不多够用了。
范进拆帖子时,潘帱也是摇头晃脑的拿着本书进来,每晩皆是如此,标准的“借光”。
韩克忠和郭子卢几个也住在同个院子,他们也和范进交谊不浅,但肯定不及潘帱,也没这小子厚脸皮。
“文进兄。”
范进看潘帱一眼,笑道:“你自家随便,还是在看史料?”
“可不是。”潘帱抱怨道:“我们一群翰林检讨,没别的事,就是跟着几个大佬修改元史,别说修史了,他娘的那些北虏鞑子的名字都不好记,又臭又长。”
元史其实早就修好了,是当年老儒宋濂在朱元璋的命令下,领着一群旧元大儒和官员修订完成。
但修的太快也是麻烦,毛病很多,所以新入职的翰林就在几个侍读和侍讲学士的带领下一直在修改润饰,把明显的错漏改掉,也会补充新的史料,或是把词气不通的文章修改润饰。
当年修史的宋濂水平还是相当的高,但追随修史的人员就良莠不齐了。
现在改写的全部是翰林,读书人的精英,不过这也是极为浩大的工程,数不清的传,记,表,私人笔记,书信,墓志铭,都要拿来彼此印证。
因为有时候人说的话,写的信,未必就是事实,很可能是粉饰自己,或是帮同党中人掩饰失败。
这工作很无聊,而且看不到结束的希望,就是干几年后算是积劳,可以升官到修撰或侍讲。
清流,特别是词林官,升官是相对要难的多。
“对了,咱们入职的俸禄今日发下来了,估摸着也是要到了。”
范进叫他吵的没法看帖子,正巧院门处一阵喧闹,当下笑道:“好吧,我们去看看。”
官俸这东西,范进两世为人还是头一回领,所以也是兴致颇高的样子。
这时候房门纷纷推开。
范进看到各人都是捧着本书,屋里都是点着油灯。
虽然八股文都被抛到脑后了,这帮子读书人中最顶尖的精英也没有放纵自己。
京城的书店极大,经史子集文人文集,诗词歌赋和笔记小说应有尽有。
比如郭子卢手里拿的就是昭明文选,韩克忠手里拿的似乎是韩昌黎的诗集。
大伙儿不必继续打磨八股文章,终于也是有闲心看这些以前没功夫看的闲书,更进一步打磨自己的学识学问了。
很多名家,大家,都是在科举之后开始往自己有兴趣的地方发展。
或是如前七子那样沉浸于诗,或是象王阳明那样龙场悟道,沉浸于哲学思辩。
又或是对琴棋书画感兴趣,成为一时名家。
少数的就是对实学杂学有兴趣,地理学,水利学,农学,天文学等等。
不过在大明,这些实用杂学的水平越来越低,主要还是因为南宋时被北虏打断了文明的进程,包括数学的发展和进步,明朝的数学几乎是重头再来过,很多东西几乎失传了。
最少在范进眼里,现在这些小伙伴都很出色和优秀。
但缺乏哲学高度的思辩,在自然科学上兴趣缺乏,宁愿沉浸在文选之类的文章里,考据每一个通假字的真实含义,也没有兴趣去研究哲学,逻辑学,算学。
更对地理,生物,动物,植物,矿物等学科,毫无兴趣。
甚至这年头医学也是贱业了,因为元时把医生和僧,道,尼姑等混为一谈。
所以现在的读书人都自己研究一下医术,不叫那些庸医给坑了就行,挂牌行医被视为操持贱业,被人瞧不起。
总之一切有用的实学,都没有人喜欢。
大伙儿都在“务虚”。
这叫范进有些失望,也有些着急。
从哲学,自然科学,军事,政治,经济来643说,明初时大明和西方还处于同一条起跑线上。
但在百年之内,大明就开始落后了。
到明末之后,更是落后几十条街。
主要就是上层出了问题,普通人其实就是需要精英推动着向前。
西方也就是那一小群精英推动着向前发展。
而大明这边,情形实在是不容乐观。
范进看到的这可是翰林院的同僚,大明最精英的一群读书人啊。
……
“见过范老爷和各位老爷。”
送俸禄的是户部的胥吏,见面先磕头,起身后这个胥吏笑道:“实在抱歉,今天要发的俸禄实在太多,咱们几百人带着力夫和大车,从早晨发到晩上,到诸位老爷这里已经是有些晩了,再过一会,宵禁鼓声都要响了。”
这个人是个书办,浑身油滑气息,范进也不愿和这些滑吏多说什么,只点点头道:“不妨事,辛苦你了。”
“不敢,小的什么样人,敢说辛苦。”
户部书办笑着又躬身一礼,接着便是吆喝道:“快点,翰林院范老爷,潘老爷,郭老爷,韩老爷,陈老爷,五位老爷,共三十八石粮,赶紧的!”。
第一百七十一章 十石月俸
范进的月俸是十石,翰林侍讲和大理寺正,詹事,丞,侍讲,司业,太常寺丞,尚宝司丞,太仆寺丞,六部主事,太医院判,都督府经历,京县两位知县,俱是月俸十石。
而陈安生,潘帱,郭子卢等人是月俸七石,因为他们是翰林检讨,是从七品。
而魏文谦,李宁,符铭,余存谅等人,反而是七石半,比翰林院的这伙多半石粮。
因为他们是在六部或各衙门观政,没有实职,一律算是正七品待遇,和行人司正,都给事中,监察御史,五府都司,通政司经历,都察院都事,太常博士,京县县丞,府推官,知县,都是拿的一样标准的俸禄。
几辆两轮大车推着如山般的粮包慢腾腾驶进院子,户部书办指挥,力夫们搬抬,一包粮就是一石,正好一百二十斤。
户部的书办要当面过称,被范进等人阻止了。
开玩笑了,一群翰林看着小吏当面过称,检查俸禄粮的重量,传出去大伙儿还要不要脸面了?
这是预料中的事,户部的这个书办一脸笑容,检视过后,叫范进等人一一画押,公事就算完结了。
户部的人走后,吴四喜和吴七斤找来一杆抬称,量了一下。
“果然少,这一包少十一斤。”
“这包少七斤。”
“这包少九斤。”
称了十来包,几乎每包都要少一些。
范进笑道:“这是没办法的事,你们打开看看,看看沙砾和石子多不多。”
众人连续拆包,发觉谷子还算是干净……南边这里发俸禄是发的谷子,北方就是麦子。
反正都是带壳,要吃的话自己找人舂米,去一层壳是糙米,去掉芽衣就是精米了。
洪武年间的物价要便宜的多,一石粮在三百五十文,银子四钱不到这样。
两石粮还不到一两银子,很便宜了。
崇祯年间受灾的地方,几十两银一石粮,江南都卖到五六两银一石粮,粮价相差十倍或几十倍,那就是标准的战乱年间了。
但就算不是战乱,永乐之后大明的粮食一般也就是五钱一石谷子,一两银子两石,要是精粮的话更贵一些。
历朝历代,粮价最稳定和便宜的还是两汉时期,其次是唐朝和明朝。
宋朝的粮价要稍贵些,因为不禁土地兼并,加上铸钱多,货币流通广,经济发达,所以粮价一直偏高。
甚至两宋的盐价也是一直偏高,最少是比明朝高多了。
清朝就不提了,收入低,粮价高,论生活水平和肉,蛋摄入,按食货志的记录,清朝在任何一个指标上都是倒数第一。
潘帱醒悟道:“如果不叫这些滑吏占些便宜,下一次可能就是从地下扫出来的脏污粮食了~?”
范进笑道:“正是,你也不能说扫出来的粮食就不是粮食了?咱们这些新翰林,在百姓眼里是文曲星君,在这些户部滑吏眼里就是暂无实权的无用清流官,你看送俸禄咱们都是最后一批,如果和他们发脾气,斤斤计较,下一次不光是迟,粮食也会是脏污不堪的,价格直接打个对折。”
韩克忠怒道:“真是可恶滑吏,咱们要不要上奏?”
郭子卢道:“这一点小事也上达天听,你当陛下真的这么闲?”
南北榜事后,大伙儿算是和解了,不过到底还是有些嫌隙,有机会的话,总会互相贬损几句。
“那找户部堂官呢?”
“官易治,吏难治啊。”陈安生道:“皇上也知道的,所以此辈很难升迁,叫他做一辈子滑吏去罢。”
范进笑道:“这就是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大伙也不必生气了,俸禄到手是好事。”
范进对这十石谷子毫无兴趣,潘帱也无所谓,他家在南海县也算乡绅世家,不差这几石谷子。
但对韩克忠和郭子卢,陈安生三人来说,这俸禄就相当要紧了。
他们当举人之后直接来应试,也没有接受多少投献土地,家境都不算太宽裕。
一个月七石谷子,一年八十四石,等于是近三十亩地一年的出产,甚至还要多一些,因为土地要交纳赋税,或是遇到灾年,这些俸禄却是实打实的下发,看着沉重的粮包,几个家境贫寒的士子心情相当不错。
朱元璋定的俸禄很低,和两汉没法比,也远低于唐宋两朝。
但在洪武年间,百废待兴之时,其实待遇也不算太差。
最少养家糊口是肯定够了。
不够的是官员间的应酬,程仪,馈赠,还有养师爷的钱。
但在老朱看来,你没事应酬个鸟?
你要不应酬,老老实实办公事,你要师爷做什么?
而且洪武年间是实物发放,就是发粮食,多少石就是多少石。
宝钞是额外的赐物,也不一定就发宝钞,有时候就是“.给大银两个。”
到了永乐年间,靖难之役打的国库精光,还要兴军讨伐安南,营造北平宫禁,造大报恩寺,反正钱粮不够了。
所以从永乐年间开始发本色一半,折色一半。
折色就是把粮食折成银两和宝钞。
当然事实上肯定是只发宝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