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过客4251 第287节

而程刚则第一时间将钻井设备放置在了对应位置,从延长油田调拨来的石油工人,更是早早在红军的护卫下进驻了此地。

不到半年的功夫,玉门油田的第一口油井便能够稳定产油,今后土共的油料供应终于有了切实的保障。

但与西北相比,华北的情况就太过复杂了,此事还得从日军留在八达岭的那数千兵力说起。

在日军主力不得不沿坝上草原逃回察北的时候,这支好不容易“打通”了交通线的残部,早已在战役中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所以上峰对其的命令也是尽快穿过八达岭进入北平,然后在华北驻屯军的接应下原地休整,等待下一步的命令。

然后整件事情就变得非常奇妙而有趣了,总计不过五千人的日军,其中实实在在的鬼子兵还不到两千,在红军眼中无非就是包顿饺子的事,可到了宋哲原手里,就成了一块烫手的山芋,偏偏还死粘在他的手上不动。

说得更明白一点,就是日本人极不要脸地将这支残部,以暂作休整的名义变相地编入了华北驻屯军麾下,使得日军在华北的兵力顿时就膨胀了好几倍。

甚至于北平某些恬不知耻的政客,居然还发起了慰问活动,拉来了一批医生护士为重伤的小鬼子治疗,当然这其中大半都是日籍,但也有少数脑子拎不清的中国人参与。

这和红军的优待俘虏完全是两码事,面对被俘的日军士兵,红军医护人员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确实会为其治疗伤情,但直接给手持武器的敌军治病,就当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此时的华北局势,还真就是这么复杂。

第五百五十三章 昭和养鬼

“汨罗渊中波涛动,巫山峰旁乱云飞;

昏昏浊世吾独立,义愤燃烧热血涌。

权贵只晓傲门第,忧国此中真乏人;”

“怎么样,我这首歌唱得应景不?”2月底,北平香山,程刚一个人唱完这段之后,眺望着远处的大街上正在巡逻的日本兵,自问自答,接着忍不住冷笑了一声。

二二六事件,又称“帝都不祥事件”,在历史上发生于36年2月26日,程刚给这个世界带来了不少变化,尤其红军在去年底和日军的一战,更是在日本国内掀起了不少波澜。

但总的来说,目前的程刚或者说土共还没法对日本本土施加大幅影响,所以这颗大炸弹最后还是拖到了今年,只不过提前了一个月左右而已。

既然如此,二二六这个名号肯定也就不复存在了,当然事件本身还是换汤不换药的,依旧那副老样子。

因为信息流通不畅,加上日本国内有意的封锁,等消息传到中国这边还耽搁了不少时间,正巧让得知此事的程刚挑在了2月26号这一天,专门抽出空闲来独自“纪念”一番。

关于日本东京发生的叛变,国内自从开始传播这条新闻之后,便是众说纷纭,各种小道消息乃至臆测谣言层出不穷。

而趁着这次机会,土共的广播电台适时地推出了一档时评节目,专门点评世界各地发生的大小时事。

关于这个广播电台,自从32年正式成立成之后,期间虽然因为技术、成本以及战争环境等原因,断断续续暂停过几次,但总的来说还是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作为土共向外发声的喉舌之一,红军每次大规模行动,广播电台都会在第一时间阐明自身立场,外界的许多媒体往往都需要收听并转载共党的电台消息,才能及时抢得一手新闻。

不过因为30年代初世界电子技术还比较落后,国内就几乎是电子产业的荒漠,基本所有收音机都需要从国外进口,至少也得进口核心元件。

所以收音机还属于相当昂贵的工业奢侈品,市场存量不多,而且仅限于一些较为发达的大城市分布较为广泛,像土共这样一直将无线广播和收音机用于基础教育事业的,完全就是蝎子拉屎——独一份。

所以究其影响力而言,广播电台还没有迎来全盛时期,只是随着世界技术水平和生产力的提高,变得越来越普及了。

这点从最近土共的时评栏目就可以看出,甚至程刚走在北平街头的时候,耳朵比较灵敏的他都能听见街旁的胡同人家里,有人在放着这个广播。

倒不用奇怪会如此,毕竟时下国人了解国外事务的渠道极少,各路媒体上充斥了太多似是而非的内容,与资料充沛、逻辑到位的共党点评相比,那差距简直是云泥之别。

说白了,“帝都不祥事件”就是日本陆军部分皇道派青年军官,率领千余名士兵对政府及军方高级成员中的统制派与反对者进行刺杀,最终政变遭到扑灭,这么一件事。

只不过有别于先前数次类似的案例,往往青年军官刺杀政府要员之后,法院都会选择从轻发落,这回的主谋起事者几乎全部被判处重刑。

这些非公开审判的外界暂时都无从得知,但是有着“特殊渠道”的土共,反倒可以说点起码像那么回事的消息,比如有多少领导人物被处以死刑,又有多少人被判处监禁之类。

当然这些内容不可能完全准确,像是历史上因为镇压不力而被撤职的香椎浩平,早在去年12月底就因为作战失败被直接退出现役,也就不可能在离开第六师团之后回到本土担任东京警备司令官。

——不过就他个人而言,这两个境遇好像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至于本时空与历史上的其他不同之处肯定还有不少,甚至很有可能去年的晋察战役,就是本次事变提前爆发的主要诱因之一,见到皇军居然连中国军队都打不过了,那群中二爆棚的青年马鹿,不可得急得跳脚了?!

总而言之,土共宣传部门在伍翔宇的领导下,从程刚那里接手了一批历史资料,然后修修改改再掺杂点私货,弄成半真半假的模样,倒也成了个迅速拓宽影响力的独特法宝。

甚至就连关东军司令部那边,最近也时常会收听共党的广播,以此和他们了解到的本土消息进行对照,二者越是大差不差,他们就对共党或者说赤露越是忌惮。

当然这些只是旁枝末节,土共这边关心的主要还是此次事件对于未来中国局势的影响,简单点说,大战已迫在眉睫。

叛变失败之后,日本陆军中的皇道派势力就此衰落,军方对于政府决策的影响力也大大增长,显然从此之后,日本就彻底走上了法西斯主义的道路,也就是离死不远了。

真要说起来,日本这个国家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明治维新后的几十年走得实在是太过顺畅。

仅仅只是一些武士暴动就促成了整个国家的变更,固然少去了很多波折,为日本的崛起抢得了时机,可是这同时也导致日本国内的封建残余并未被彻底铲除,并且直接转化成了更加棘手的财阀集团。

于是不管日本的发展多么迅速,其成果大部分都得被那些财阀占有,底层民众的生活压根就好不到哪里去。

为了生存,男人唯一的选择就是去当兵,女人则只有沦落为妓女,日本崛起的这几十年,同时也是日妓愈发猖獗的时期。

对于这些现状,中国国内对此有深入了解的人不多,倒是土共一直在借着这个案例教育内部,必须以强有力的手段铲除封建残余,否则哪怕暂时无事,将来也必然无穷后患。

不过在对外宣传方面,说实在的,从提出这一策划开始,程刚就没指望能在最近几年里影响到多少日本人,那些家伙大多是群被洗得一塌糊涂的榆木脑袋,不撞南墙是不会回头的。

就拿这“帝都不详事件”来说,那些发动叛变的青年军官,居然还真愿意相信天皇会对建制派以及其背后的财阀集团进行清洗,然后建立一个颇具日本传统的“平民-天皇”二元式结构,简直幼稚得可笑。

甚至就连他们辛辛苦苦发起的政变,从头到尾只有几个连队的士兵参加,若不是因为还有充当派系斗争棋子的作用,可能都没法掀起这么大的波浪。

而且缺乏理论指导的反叛者,唯一拿得出手的操作就是杀人,杀内阁,杀议员,却无法提出具体的改革方案并参与改革,所以从一开始便注定了失败。

现在的日本,资本矛盾无法调和,底层民众穷困潦倒,大地主、大资本家、华族、议员等等特权阶级却依旧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

从名义上说,日本天皇的存在确实是对低层、财阀、军阀各个阶层的一个约束,但天皇也是人,裕仁那家伙压根就不可能站在平民那边,出身底层的叛变者们,自然也得不到他们所希冀的,来自天皇的“眷顾”。

“豪阀但知夸积富,社稷彼心何尝思!

贤者见国衰微征,愚氓犹自舞世间。

治乱兴亡恍如梦,世事真若一局棋!”

一首《昭和维新之歌》送给所有的昭和死鬼!

最后再祝愿将来日本的平民子弟再也不需要去当炮灰,也不用因为生活所迫去出卖身体,大家都老老实实地宅在家里当豚,多好的。

怀揣着这种报复性的恶意,程刚面带微笑地走下了山头,他的时间可是非常宝贵的,毕竟得抓紧把那些冥顽不灵的家伙送去当鬼呢!

第五百五十四章 再闹华北

“轰!轰!轰!”深夜,一连串巨响忽地打破了北平城的宁静。

“八格牙路!”城外的好几处日军营地内,传出了满是慌张的怒骂。

“哎,这世道,什么时候能够安宁一会啊。”躺在床上的老人,被陡然声响惊醒之后便再无睡意,只是忍不住叹了口气,然后就不知又回想起了什么。

而就在城外响声传来后不久,日本人在城内的营地也跟着闹腾起来,从传来的声响就听得出规模绝对不小。

动静一直持续了将近两个小时,最后终于赶在拂晓之前渐渐停了下来,这才让城内那些整个后半夜都在提心吊胆的民众,稍稍地松了口气。

不过这口气还是没法松下太多,因为这战火虽已平息,可战后却尤有一劫。

等到天色刚亮,好不容易躲过一劫的鬼子兵,就开始不长记性地跑到大街小巷上四处搜查,闹出了偌大的场面。

见到战火暂时没有波及到自己,北平城内的百姓在感到庆幸之余,也变得小心翼翼起来。

毕竟光是听那动静就知道,只怕这回小鬼子吃的亏不会少到哪去,后头怕不是又要打杀不少人来泄愤了,谁也不敢去触那个眉头。

只有一点很是奇怪,原本那搜捕至少应该持续个两三日才对,可这次那些鬼子兵不过搜了半天就出城去了,剩下顶替上来的北平警察,自然是出工不出力,搞得雷声大雨点小。

但日本人的积威摆在那里,城内还是没人敢多作造次,就这么沉默了一整天,直到第二天中午,消息才逐渐传开,果不其然,这次又是共军下手对小鬼子的营地来了场夜袭。

具体战果如何没人知道,听得几个胆大的说,似乎有几处离得远的营地,里头的小鬼子已经全都死光了。

甚至还有不怕死的闯进去看了下,居然从犄角旮旯里摸出了几杆三八大盖,只是再多就找不到了,约莫已经被共军给搜刮干净。

当然了,能够做出这等操作的八成都是江湖上的汉子,普通老百姓一般很难打听到他们的消息,所以流传出来的信息大多是以讹传讹,当不得真。

不过鬼子营地被共军给灭了这件事,却十有八九是真的,且不说此事前年就发生过一回,单是昨日去打扫战场的29军将士,就多多少少流传了些许消息出来。

话说,让29军掺和进来其实并非日本人所愿,毕竟他们这次的损失可是不小,若是让那些原本还算老实的中国人知道了,怕是得无端搞出什么隐患来。

但这次不同于去年,去年共军只是打了一个丰台大营,华北驻屯军还可以从北平城内以及津门等地调拨兵力过来镇场子。

甚至只要找几个浪人在外头一站,那些中国人和中国士兵,就压根都不敢靠近,所以外界或许能猜到日本人吃了点亏,可却不知道具体损失有多少。

可现在情况就有点不一样了,北平周围的几处大营,许多都是《辛丑条约》之外,日军用各种手段强占过来的,如今几乎被共军全灭。

包括日军在东交民巷的驻屯点,也被不知从哪飞来的炸弹炸塌了半座营房,以至于天亮之后,日本人一时半会压根都分不出手脚,就连刚开始撒出去搜查城内特务的士兵都被撤了回来。

但这并不是主要原因,毕竟放在以往,哪怕只是小猫两三只也能镇得那些中国人不敢轻举妄动。

更何况所有人都知道,近的津门,远的东北,日军用不了几天又能派更多的士兵过来,这时候触了人家霉头岂不就是找死么?

偏偏还真有不怕死的,29军38师师长张自中,亲自带着部队过去帮日本人“打扫战场”,这透露出来的意味,可就让日本人开始头疼了。

小鬼子自己知道自家事,当中国人不再惧怕帝国时,以华北驻屯军区区数千的兵力,实在没法形成多大的威慑。

而在共军崛起之后,大动刀兵的代价也让日本军部开始犹豫起来,至少不能像过去那般,理直理气壮地恐吓了。

所以这回38师就变得尤其嚣张,甚至于师长手下的一群营团级军官也身先士卒,“抢”着给那些日本兵收尸,甚至还很是友善地“接待”了几名日本浪人过来做客。

而北平城内传播出的消息,十成里至少有六成是38师的将士无意间说漏嘴,方才散出去的。

这已经不是找死了,而是赤裸裸地没把日本看在眼里,若是在以往,都不用日本人亲自动手,上头就得先把人给撤职了,说不得还要再关到牢里。

就这还是属于爱护属下的,否则让小鬼子给抓了去才是真的生不如死,或者不要脸的,为了明哲保身就直接把人给绑了送过去赔罪,也不是不可能。

但此次张自中明目张胆地和日本人作对,却是没有一人敢与他说句重话,就连老上司宋哲原,也只是好言好语地派人过来劝了几句,让他稍稍注意点分寸,不要搞得其他同僚难办。

为何会有如此天壤之别般的差异,无非还是这些人畏于共党的威名罢了,人家连日本人的营地都敢端掉两回,要是哪天不小心惹恼了那群红脑壳,那被打上门来的就是他们了。

至于张自中有没有站到共党那边,反倒并不重要,现在谁不知道全中国最抗日的就是共党,那广播里也老是再说,只要愿意抗日的同胞通通欢迎合作。

既然如此,张师长敢站出来掉日本人的面子,无论事先有没有和共党通气,后者肯定是要保上一把的。

不知不觉中,华北就已然成为共党和日本角力的场所,被夹在中间的政客和军阀,若是不早点靠上一边,到最后估计难逃被生生挤死的命运。

再一想到去年共军在晋察打的那场大胜仗,个别心思比较活泛的人士居然开始扼腕叹息,恨自己没有抓住机遇。

这回让张荩臣(张志中字)抢着给共党示了好,哪怕是为了千金买马骨,人家都得好生款待一番,后面投靠过去的可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咯。

当然能有这种想法的,大多也是向来不愿与日本人同流合污,而且又和共党没有多大冲突的,在见到日军吃了大亏之后,便考虑是不是要“良禽择木而栖”了。

至于那些早就靠拢皇军,自知没有退路可言的,还有痛恨赤色主义,不容有半分妥协的,此时肯定早就急得直跳脚,然后逮着共党和张志中使劲骂街。

其实土共这边也没有来到张将军会表现得如此毅然决然,真要说起来,如果按照外界印象里的政治光谱,张志中甚至可以算是偏向日本的那一批。

这主要也是29军为了在华北立足生存,有意识地在军中将领里形成了“硬软”两种派系,也就是所谓的“红白脸”。

以至于外界纷纷谣传:“张将军是亲日的,冯将军是抗日的”之类的言论。

从历史上张志中的表现来看,他的许多举动应该主要还是为了应付日本人,以求保住29军的基本盘,同时免得日军过早入侵。

而从本心来说,张志中肯定是有意抗日的,所以在土共派出人员与其接触后,双方很快就达成了默契。

这次红军派出好几路纵队前来华北异地作战,没有地头蛇帮忙遮掩动静的话,很容易暴露行迹,让日本人过早发现,其中张志中就参与了不少工作。

以日本人在华北的情报能力,估计要不了多久就会查到这些手脚,所以张志中选择此时跳反也能够理解,土共肯定要想办法把人保下,同时也算是在华北扎下一根钉子。

这次红军闹出的动静不可谓不小,但只要仔细研究之后就能看出,将来的场面只可能越来越大,直到一方彻底落败为止。

就不知到时是谁胜谁负,又需要折腾多少年了,明白这点之后,原本还打算留在北平的人们,纷纷开始考虑要不要另寻出路,赶紧逃离这块是非之地。

第五百五十五章 准备作战

最先离开北平的,主要是前不久参加了“胜利大游行”的北平学生。

首节 上一节 287/3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