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过客4251 第238节

说完之后,松室孝良稍微停顿了一下,见梅津没有继续发问,便接着讲了起来:

“因为早年曾与冯遇祥有过不少交往,所以知晓了一些消息,最初冯桑决定复出时,似乎有与赤露联络的迹象,不止一次对手下透露过此事。

但察哈尔同盟军还是失败了,事后我们也没从中发现赤露出手的痕迹,便以为此事只是不了了之。

但现在看来,所谓的同盟军,甚至于在此之后的吉鸿昌与方振伍,都极可能只是赤露和支那赤党打出来的幌子。”

类似的想法,其实关东军这边早就有过猜测,毕竟日本安插在中国内部的情报人员实在是太多了,除去实行了严密反情报措施的土共根据地外,这些日本人在其余地方,几乎可以说是畅通无阻。

从最开始冯遇祥决定发起同盟军,到他与各方的联络,基本都暴露在了日本的眼中,所以知道苏联曾有插手此事并不算难。

但很显然的是,或许莫斯科拿出了一些资金作为支持,但应该可以确定,苏联并没有从外蒙向冯遇祥提供过物资和人员支持,所以当时的关东军参谋部也并未将其放在心上。

或许是赤露发现从外蒙支援的风险太大,因而直接选择了放弃,又或许是两边并未达成最终的信任,甚至莫斯科不愿因此与帝国爆发冲突也极有可能,毕竟中东路都要卖了,再退几步又如何呢,这些便是参谋部对此的猜测。

“幌子?有意思,松室桑,把你的想法,全部说出来吧,不许有任何隐瞒。”这时梅津美治郎也提起了一点兴趣,饶有兴致地看了看眼前这位大佐。

“哈依!”松室孝良也不是没有向上级提交过类似的报告,但因为多伦的失败,参谋部对他抱有怨言的人不在少数,败军之将的话语自然不会引起多少关注。

毕竟军官和士兵的损失还能勉强算是小事,可当这件小事发生在那些蒙古王公的代表眼中时,就远没有那么简单了。

说得严重些,这极有可能削弱内蒙实力派对关东军的认可程度,进而影响到帝国向草原扩张的进程。

将来无论是将蒙东纳入满洲国,还是将其独立为傀儡,帝国都必须付出更多代价,才能够挽回在这件事情上丢失的脸面。

至少相比于关东军在东三省剿匪时的损失,此事在政治上的失分明显更加厉害。

若不是身为贵客的梅津在司令官面前美言了几句,事后哪怕松室去了齐齐哈尔,也极可能被同僚给排挤到一旁,彻底断绝政治前途。

虽然这背后的细节梅津美治郎没有与松室明说,但作为最起码的回报,松室孝良也不可能有半点隐瞒,他还指望着梅津将来能够扶他一把呢,此时不努力争取一个好印象,那岂不是脑子有问题。

此外,也是源于对自己的信心,受到参谋部的再三忽视之后,松室大佐也渴望得到认可:

“在察哈尔同盟军发起之前,我们在支那北方关注的势力,除去张汉卿的东北军外,就是转移到陕省的赤军。

尤其是四月份,陕北赤军东渡黄河,与晋省的阎西山爆发冲突,虽然事端很快就平息了下来,但据晋绥军的内线反应,这股赤军的实力颇为可观,恐不在常凯申的遭殃军之下。

根据支那赤党与阎西山的协议,这股赤军战后似乎并未回到陕北,而是进入了晋东北的灵丘县,以赤党发展地盘的能力,此地必然大有文章。”

这些信息自然不是松室一个人搜集而来的,说到底他只不过是个大佐,没得资格直接获取其他部门的情报。

所以松室一方面依托自己的人脉,从夏日两条线上不断摸索,另一方面也凭借之前的经验,对已有内容进行适当推理,才有了这些结论,当然算不上完全正确,但在梅津看来,多少有些可取之处。

只是梅津美治郎已经花了不少心思,肯定想挖出更多东西出来:“这些情报,我已经从本部那边知晓了,松室桑,如果你只有这点想法,肯定是不够的。”

“明白!阁下的要求,一定能得到满足!”松室孝良也不指望就能简单混过去,也幸亏他在此之前已经下了不少功夫,准备工作做得充足,才有了这时的游刃有余。

“因为察哈尔同盟军的存在,帝国将注意力都放到了这十万杂牌身上,却忽略了与其相隔一条平绥线的赤军,导致在过去的半年里,对方已经开始坐大,并且大概率发展到了铁路以北的地区。

我推测,这次出现在多伦的匪徒,必然出自于这股赤军之手,而且他们的背后,很可能还有赤露的身影。

甚至于,从外蒙到张桓,或许还存在一条不为帝国所知的渠道,无论是飞机还是火炮,将来都可能从这里运到支那内陆。

不,大概此事已经在发生了,那日出现在多伦的爆炸,以及两架铁甲车的失利,仅凭支那赤党在华北的实力,是不可能办得到的!

如果继续调查下去,对于解答我们一直存在的疑惑,赤露是如何对支那进行干预,肯定大有帮助!

虽然在南方、西北乃至满洲,都少不了赤露的影子,但显然华北的赤军,最晚出现,根基也最为薄弱……”

随着红军的日益壮大,这股势力自然也引来了不少关注的眼光,尤其是他们诡异的物资来源,虽然大部分列强都猜测这是苏联搞的鬼,可别说切断这些渠道,就是找出它们存在的证据,都毫无头绪。

所以相比于某个局部的一点小小损失,日方高层对于赤露的插手显然更为重视,而马上就要成为扩张总战略先头军的梅津美治郎司令官,自然对此提起了更多兴趣。

随着松室孝良继续深入阐述他的想法,梅津的念头愈发地坚定下来,无论在华北的赤军到底是怎样的存在,只需确定对方是赤露深入支那的触手,那他就必然有义务将其彻底铲除!"

第四百七十三章 “友军”助剿

34年3月,随着梅津美治郎的上任,好不容易安静了几个月的华北驻屯军司令部,又开始活动起来。

按照之前几届的惯例,梅津首先在津门设宴,邀请会见了一批“社会名流”。

当然,这些不过是例行公事而已,真正的戏肉还得等到15号,这天上午,在梅津的盛情款待之下,一位刚刚从南方赶来的贵客来到了司令官的私宅。

一行人进入客厅,从现场的布置可以看出,为了此次会客,梅津确实做了不少准备,而且他灿烂的笑脸上也没有半点咄咄逼人的味道,只是在言语之中,稍稍地带着些许强势:

“何君,此趟实在是辛苦了,来,请坐。听闻你在东京生活了数年,恰好这次我来津门,特地带了日本最好的厨师随行,不知这些料理是否合你的口味。”

“梅津君客气了,想必你带来的厨师,手艺肯定是最正宗的,阔别多年,我也多少有些想念了。”

何应钦是贵省人,早年曾在日本留学不少时日,而且上的也是陆军士官学校,所以日语说得还算流利,现在是私人场合,为了方便起见,他便直接用了日语交流,对于梅津拿出日式料理接待,就更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了。

至于他是否对这些料理真有兴趣,这就仁者见仁吧,反正大家不过是客套而已,正好由此为引子,谈论起了各自在东京的经历。

相互聊了几句后,感觉双方关系也渐渐活络了起来,何应钦便直接开门见山地把正题说了出来:

“梅津君,上次你派代表过来,提出贵方查到了苏俄与赤党在华北的往来,并愿意与我们合作,共同围剿赤军,请问现在可否详谈一二呢?”

“嗯,确有此事。”梅津美治郎先是吃了一口刺身,然后点头笑道:

“根据我们的调查,赤露应该是从外蒙派出飞机,用以支援华北的支那赤军,不仅如此,就连满洲一带,似乎也有他们活动的踪迹。

实不相瞒,我们皇军已经在这些匪徒手上,小小地吃了点亏,因此必须要给他们一个教训!

对于这件事情,无论是本土,还是关东军,都颇为关注,赤露和满洲匪徒的问题,我们来解决,轻而易举。

但涉及到华北赤军的问题,关东军行动不便,驻屯军兵力不足,所以只能来请何君帮忙了!”

梅津的这番话说得很是诚恳,何应钦听得也很是舒服,虽然在心头深处还有那么一丁点膈应应,但很快就被不自觉地压制了下去。

话说,今年元旦一过,在综合了多番情报之后,梅津美治郎终于认可了松室孝良的猜测,赤露与支那赤党,确实对帝国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无他,这几年关东军所面临的匪患,那诡异的后勤补给根本就没法解释,连续打了两年弹药都还没打完,后勤水平比支那正规军都强了,这必然是有赤露在背后支持,实在可恶!

但对此关东军也没有什么很好的办法,前面说过,他们已经加强了满洲国与赤露远东边界的巡逻,可东北那疙瘩,漫山遍野的老林子,根本不可能防得住,甚至连发现都发现不了。

若不是一些驻军曾提交过报道,夜晚山间多次出现了诡异的声响,再与这次多伦爆炸的事件结合起来,日本人才终于恍然大悟,原来对方是用飞机在夜间运输补给。

虽然这里头还是存在许多疑点,比如仅仅只是飞机的话,运量绝对不可能满足那些匪军庞大的需求,说是杯水车薪都是乐观的。

但不管怎么说,现在总算是找到了一条思路,哪怕暂时还没法切断这些空中补给线,可既然知道敌人的补给能力有限,关东军的剿匪也更有自信了。

之前的些许失利,不过是轻敌而已,现在只需上下一心地重视起来,一定能够捣毁赤露的阴谋!无论是大本营还是关东军,也包括梅津美治郎,大抵都是这么想的。

至于所谓的请求帮忙,其实就是让国党派出军队围剿华北的赤匪,毕竟正如梅津所言,在《塘沽协定》签订之后,关东军进出长城肯定会有所不便,对内对外都是较为麻烦的政治问题。

虽说对于所谓的停战协定,日本人这边其实都是当作一张废纸,但此时正是夏日关系的缓和期,哪怕只是装个样子,也得把戏演足了才是。

说到底,在如今关东军控制的东北四省,日本人立足尚未稳固,还没能力轻举妄动,要知道前者的总面积已经达到了128.5万平方公里,是日本本土面积的3倍有余,蛇吞象肯定要承担消化不良的副作用。

何况就其国力而言,野心勃勃的日本,毕竟只是一个较为落后的工业国,放在东亚或许可以欺负一把周边的封建、半封建政权,但到了扩张的时候,难免会心有余而力不足。

同时,九一八之后,东北的民众也一直在激烈反抗,因为有了程刚的插手,整个东北平原附近的山区林地,都有游击队在活动。

这些抗日队伍,或多或少地接受了土共的指挥与领导,时不时还能得到一定的补给,哪怕他们暂且没有反击之力,但只需维持其存在,也能给关东军带来不小的麻烦。

因此,日本人自己人知道自家事,他们现在需要用些时间来巩固新占领区的统治,必须选择暂时性的战略收缩,自然不可能看晋察冀的红军不顺眼,就直接派兵过来围攻。

更何况华北这块肥肉,也不是小小一个日本可以独自享受的,如果操之过急的话,万一会引起欧美列强的剧烈反应,把他们给惹毛了,没人想面临相应的后果,至少梅津就不愿承担这份责任。

当然了,对于这些复杂的国际政治问题,金陵政府既没有那个能力,也没有那个心态去把事情想得那么远。

所以不管日本是提出停战还是合作,只要不是打仗,不会丢脸,那么所有人都会先松一口气再说。

反正剿赤嘛,这不是遭殃军的头号大事么,皇军能够在这个问题上与国党站在一起,并且还尤为尊重咱的意见,这就已经很知足啦!

于是,刚刚从金陵赶回来,得到了常委员长亲自指示的何应钦,可是相当自得地向对方给出了答复:

“梅津君大可放心,赤党乃是我们共同的敌人,但凡围剿一事,绝对不在话下,不过此事关系到双方合作,我这里还有不少细则需要商讨……”

其实在此之前,果日双方也不是没有合作过,当初吉鸿昌、方振伍率领的察哈尔同盟军余部,在平绥线以北活动时,就曾遭遇过他们的两面夹击。

当时的关东军,直接以非武装区不许出现武装团体为由,先对吉、方所部予以警告,然后再派出兵力驱逐,直到这些部队退出日方控制范围之后,他们方才撤退。

而国军这边则是生怕引起误会,一直将己方的军事活动控制下协定界限之内,并特地请来日方代表居中协调。

虽说那次军事合作,硬是在中国自家的主权领土之内,打出了两国合作的架势,但何应钦却丝毫不以为意,甚至在战后盘点中总结道:“联络确实,分工明确,空地配合娴熟,日方助力甚多”。

而且根据何应钦自己的记录,整个作战过程似乎相当“和谐”:

“经我军与日军确实联络,包围压迫,日方虽仍不允我军向战区附近取攻势,但连日以日陆炮、空军均向方吉残部施行轰击,我军则在重要地区严密截堵。”

幸亏的是,红五军团在晋察冀部署在一定程度上策应和保护了吉鸿昌的这支队伍,虽然这里因为土共的内部矛盾,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囹圄,但结局终究是好的。

当然了,国党也不是没想过把活跃在晋北的共军一并消灭,但说得好点,是凡事有个先后,难听些就是力有未逮。

遭殃军在南方都打不赢共军,到了局势更加复杂的北方,还真不敢轻举妄动,除非能有“友军”协助,那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因此,等到1月底时,当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委员长何应钦,收到日方的再次合作邀请时,都没有想着先向金陵汇报,便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随后常凯申也没有出乎谁的意料,当即回电:

“既赤匪已窜入热察,对日可说明,因此种匪类成性,中央不能负责,任其处置。”

只不过,可能是想到其他方面的战略部署,常凯申又将何应钦从北平喊了过去,一直等到一个多月后,何委员回到北方的第一件事,便是向日方传达常委员长的计划。

""如果仅仅只是在华北一地进剿,以赤匪的狡猾,恐怕难以伤其根本,上次我们也曾打算杀到晋北,还曾与阎西山有过联络,可惜他却对此心生顾虑,不肯出力。

贵方与阎西山素有往来,想必可以好生劝他一劝,若是继续看着赤党在华北坐大,恐怕我们都只能坐立不安。

此外,赤匪在北方的巢穴,还有西北的陕甘一地,这里就由我们来负责……"""

第四百七十四章 凯申公的叮嘱

或许是终于找到了共同语言,短短不到三天的时间里,何应钦与梅津美治郎就达成了双方合作的初步意向,并大致确定了两边的分工。

这可以说是一条未曾设想的道路了,与历史上一年后双方签署《何梅协定》的场面不同,这回日方可是给足了面子,说够了好话,而且板子又不是打在自己身上,何应钦哪里会舍得拒绝呢。

一个是精诚合作(共同剿匪),一个是步步紧逼(何梅协定)。

此时握手庆祝的二人,或许都没想到,他们坐在一起进行的首轮正式商谈,在两条时间线上的差别会如此巨大。

不过出现这种差别其实也很合理,《塘沽协定》签订不到一年,因为自身的消化不良,日本的侵略活动本就出现了暂时性的“缓和”。

大规模的武装进攻基本停止,关东军从山海关、古北口等长城要隘撤出,东北和关内也实现了通邮和通车,甚至就连夏日两国从原来的公使升格为大使,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美好”。

所以在“华北事变”与《何梅协定》还没有发生之前,何应钦和他背后的金陵政府,真心觉得双方可以是合作的。

“何君,此次行动,时间紧迫,还希望我们,都能尽快做好准备。”签署完一份刚刚起草的备忘录后,梅津笑着对何应钦说道。

“这是自然,我明日就启程返回金陵向常委员长汇报,这是我们双方首次历史性的合作,肯定不敢有半点拖延。”何应钦也跟着点头应道。

“如此便好,届时如果贵方有什么需要,也请尽管开口,我们皇军一定鼎力相助。”梅津美治郎看起来也颇为满意:

“对了,还有件事情需要提醒何君,如果不出所料的话,此战中可能会有赤露的飞机出没,你们若是力有未逮,关东军可以为之代劳!”

关于红军飞机的情报,对于国党和日本来说,都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但因为国军自身的航空队本就十分拉胯,而红空军也因为燃料、人员方面的限制,一直尽量收着手脚。

在占据了己方的空中优势后,并没有使劲去外头展示自己的力量,而是闷头搞起了建设,培养后备队伍。

所以在外界看来,果共战争中发生的空战,多少有点菜鸡互啄的意思。

而且长期以来,因为在工业化中占得了先机,无论是西方列强还是日本,都对中国有着极其其深厚的歧视。

可以说这些家伙下意识里就觉得,赤军的装备不可能对他们构成什么威胁,若有,那一定是赤露搞的鬼!

前两年发生在江城的炮战也是一个极其经典的例子,没人会真的关心红军的那些火炮是哪来的,反正一股脑推到苏联头上准没错,一时间还搞得莫斯科在远东外交场上颇为被动。

当然,对苏联而言,这未尝不是一种幸福的烦恼,至少看到英国人在那急得直跳脚,总比之前被人直接忽视,毫无存在感的局面更爽快些。

正因如此,最近在东北偶尔出没的夜航飞机,也被梅津下意识地推到了苏联头上,后者毕竟是老牌的工业大国,哪怕相比于西欧列强还略有不足,但多少还能够解释。

首节 上一节 238/3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