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夜晚观影
夜晚的瑞金,虽不至于灯火通明,但因为今天日子特殊,中心广场上还是特地拉来了电线,几盏瓦亮的电灯泡,将黑暗从这片大地上暂时驱逐,同时也照耀在这些青年男女的身上。
所谓的中心广场,其实只是大家的俗称罢了,不过就一片平整好的煤渣地,周边一圈正好围绕着学院、图书馆、医院等单位,平时若有什么娱乐活动,都会选择在此举办。
拜大环境所赐,夜里来到这里的大部分都是年轻人,即便是学院的老师,一般也就三十岁上下,整个组织从一开始本就充满着青春的激情,可以被视为全中国最有活力的存在。
而今晚的活动更是再符合年轻人的需求不过了,看电影,在这个庆典结束后的夜晚,大家普遍都难以入眠,于是索性从仓库里找出了库存的电影胶片,打算好好地放上一遍。
唯一不太方便的一点,就是这回的人数超出了计划,大批外地的干部和群众听到消息之后,也迫切希望过来凑个热闹。
结果使得先前预先的筛选措施彻底泡汤,然后把整个广场挤得严严实实的,连坐都没得地方坐下,但这依旧没有浇灭大家心中汹涌的热火。
面对这人挤人的场面,组织者不得不拿出扩音设备,扯着嗓子肃清会场纪律,人群中一部分军队出身的同志,也自觉地站了出来。
从晚饭后开始,一直折腾了将近一个小时,总算差不多安静了下来,没有出什么大乱子,正好这时天色也黯淡了下来,于是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下,电影终于开场了。
现在自制电影还不多,仅有的几部目前仍在剪辑当中,所以一直以来放映的,都是以苏联电影为主,而且大多还是20年代的老片。
好在这个时代的观众胃口都很不错,基本不会挑食,面对电影这种新鲜玩意,只要能够稍微看得下去的,都能让人全神贯注乃至眼睛都不眨地看完全程。
既然今天是开国庆典,那么自然也要选择一部应景的影片,为了纪念十月革命十周年的同名电影《十月革命》,就成了不二之选。
电影刚一开始,正是一群工人、农民打扮,有男有女的苏联民众,齐心协力推倒沙皇雕像的场面,接下来又用一系列的蒙太奇手法,将整个革命前后的历史剧情逐一展现。
若是对这段历史有过了解的观众,即便之前已经看过了好几遍,再来看时仍然无比激动,书本中的描述与眼前的画面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让人心潮澎湃。
而对于那些文化基础不高的观众,或许并不能完全看懂其中每个画面所代表的含义,但是激昂的背景音乐配合震撼的革命场面,还是不由给人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
另外,为了发挥出影片的宣传效果,程刚当初还特地在里头附加了大量的字幕和旁白。
本来这时期的电影,就喜欢用黑底白字的全幅字幕来补充情节信息,他则是将这一特点继续“发扬光大”,使得原本只有一百来分钟的影片,直接扩充到了两个小时。
刘翠儿一群人同样也在场下,她们和其他过来观影的女同志一起,被安排在了靠前的位置,虽然仍得站着,但好歹不用那么拥挤。
因为精力全都集中到屏幕上的缘故,原本叽叽喳喳聊个不停的众人,从来到场地后就自觉地停了下来,而等影片放映时就更是紧紧地闭住了嘴巴,即便有些地方看不明白,也只在心里头默默地记下来。
就这么两个小时过去了,一些体质较弱的女生,站久之后小腿已经有些发麻,但直到电影的画面彻底停下,她们方才稍稍地松了一口气,利用周遭不太宽裕的空间简单活动了一下身体。
“翠儿老师,你之前看过这部电影吗?我有些地方不太清楚,等会能不能向你请教一下?”
同样松口气的还有赵红花,不过她主要是心里轻松了下来,影片中的内容对她来说略微有点深入了,但好奇心又驱使她想要求根问底,好在身边有人可以解答。
“好,等会你直接问我就好了。”刘翠儿大方地回应道,因为记忆力还算不错,她现在某些科目的知识储备其实已经达到了高中水平,用来给其他人答疑,实在太简单不过了。
不过正打算继续说下去,刘翠儿忽然发现电影在短暂的停顿后,很快又开始放映起来,只能拉了一把赵红花,“咦,等下,电影还没结束呢。”
“难道是又开始放新片了么?”刘翠儿嘴上没有说话,心里则自个猜测起来,按照她先前的回忆,这部片子确实到这里就已经结束了。
使用胶片放映机播放的影片,因为一盘胶卷容量有限的缘故,往往需要分成好几个盘,一个播完后再由放映员手动进行更换,很显然,这回重新上映的,就是刚刚换上来的新盘。
不过新盘上的内容并非另外一部电影,而是继续着十月革命的主题,但从画面还有声音来看,明显就能发现前后的不同。
实际上,这就是程刚最新鼓捣出来的辅片,大约三年多前他就开始在根据地有计划地放电影,但最初的规模并不算太大,观影的群体也以党内同志为主。
后来随着电影越来越受到群众的欢迎,观影层次也在不断下放,但限于接受水平,很多时候大家都只能看个热闹,尤其是对于那些苏联电影而言。
甚至之前还出现过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员,在电影放完之后私下对其进行解读的情况,因为其讲得似乎还有那么点道理,居然引发了不小的风波。
后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不止是在影片中添加了大量通俗易懂的字幕和旁白,有时还会由专人在旁播音进行补充。
但这些都是临时手段,简单起见,程刚干脆就有针对性地搞了一批辅片,同时也作为当下新生电影人的练手之作。
辅片的核心思想,就是把宣传权牢牢地抓在自己手上,尤其这种与苏联有关的内容,绝不允许让其他人私自解释。
既要利用好苏联的榜样作用,为新诞生的苏区鼓气加油,又要防备那些只会照抄的留苏派,打着苏联的旗号肆意妄为,这里的尺度必须得把握清楚才行。
正如在这个问题上,李润石跟程刚所说的一样,“宣传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占领”——实际上最开始可能是程刚抄的后世语录,但又被李润石用了起来。
其实李润石非常清楚程刚的情况,因为未知的原因,这个未来的年轻人对于苏联的观感并不是很好,甚至还带着点说不清道不明地恶意。
但因为程刚在这方面隐藏得相当严实,所以能够看出来的人并不多,当然哪怕瞒得再厉害,也躲不过李润石的眼睛。
对此,这位眼光深远的领导人就曾与程刚解释过,要认识到目前党内的现状,在大多数同志还没有树立起对自身力量的信心之前,苏联这个牌匾可是有着相当强大的作用。
所以你不去用,人家就会用,到时候吃亏的还是自己,其实程刚的很多做法已经体现了这一点。
比如他一开始就用所谓的“苏援”给自己当护身符,哪怕从一开始他就没有承认此事,可组织内部依旧对其投鼠忌器。
这些都是前话了,回到本次的辅片来,其中补充的内容,基本来源于先前数次观影后的调查,把大家普遍存在的疑问,使用图表、画册等形式,进行了简单地分析。
这样生动形象的宣传方式,无比要比普通的演讲高效得多,所以一经推出,就受到了所有人的欢迎。
又是二十分钟过去了,这场电影终于落幕,大家也纷纷有组织地撤离了会场。
“红花,你现在还有问题吗?”因为要送赵红花去临时宿舍的缘故,两人结伴而行,刘翠儿忽然想起了刚才落下的事情,于是连忙问道。
赵红花则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嗯,本来还有的拉,不过看完后面那段,现在差不多都懂啦。
剩下的内容,我想自己先好好整理一下,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就写信给你好了,可以吗?”
“当然可以啦,欢迎还来不及呢。”刘翠儿大笑道,她也在为一个新笔友的诞生而欢喜不已。
第三百四十三章 水路行程
“东西都带上了么?别落下什么了。”
第二天,瑞金城南的新码头边,即将离开这里的赵红花挎着大包小包,和前来送别的刘翠儿站在一起。
中午她们几人就从新区出发,一路走到码头后,刘翠儿又帮忙整理了一遍行李,最后再提醒了这么一句。
“嗯,都准备好了,翠儿老师,真是麻烦你了。”赵红花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道,不只是送行,就连她身上这一大半的东西,其实都是上午由刘翠儿带着大家去买的。
“说的什么话,大家都是朋友,互相帮忙有什么大不了的,何况今天正好放假,要是我还上着课没时间就算了,有时间过来搭把手不是很正常么。”刘翠儿大方地笑了笑。
“对了,等回去了一定要记得给我写信呢,地址都给你留着,不要忘了哦。”
“嗯嗯,不会忘的。”赵红花肯定地点点头,虽然从年龄上看,对方比自己要小上几岁,但在她心里,却是将这位小老师视为姐姐般的存在。
这或许是因为天赋加上多年的锻炼,使得刘翠儿表现出了超乎现有年龄的干练与成熟,也难怪她会成为根据地第一批自己培养出来的初中生。
其实赵红花也不差,在这个时代,能够靠自己写信的人依旧少得可怜,再考虑到信纸、笔墨、邮票的花销,两个年轻人相约成为笔友,甚至还能被视为相当上档次的活动。
在以往和将来,这都是城里少数人的专利,也只有在深耕了数年教育,又大力发展轻重工业的根据地内,才能将这一活动普及到乡镇一级。
即便如此,赵红花好歹也是体制内人员,具备一定的‘学历’,并且能够拿到较为稳定的收入,否则也不可能做到这点。
实际上,刘翠儿也是她交到的第一个笔友,在之前她只听说过这回事,偶尔也会收到公家传来的信件,但对她而言私人交流还是个新鲜事物,所以同样是既好奇又兴奋。
从井冈山到瑞金,这些原本只能被困在旧社会中的年轻人,在坚持不懈的教育投入之下,逐渐从牢笼之中走出,迈向了他们之前从未想象过的未来,与那些上层阶级的同龄人们站在了一条起跑线上。
不待两人继续寒暄,码头旁停靠的客轮已经拉响了汽笛,因为庆典的缘故,原本一周两次的轮船改为了一天一次,但若是错过了今天,就得再待上一夜,到底还是有些不便。
刘翠儿帮忙把行李搬上了客舱,显然舱内已经挤满了要离开的人们,大家一部分穿着各色制服,有军人,有工人,也有学生,另一部分则是当地人打扮,但不管是谁,在拥挤的船舱内,大家仍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看得出,这艘所谓的客轮其实就是货船临时改造出来的,地上还残留着不少的黑漆漆的煤灰,因为本身没有动力,所以严格来说应该叫做拖船。
与之类似的还有三艘,通过铁链一节一节地连接在一起,就像火车车厢一般,而打头的则是一艘正经的机帆船,刚才的气鸣声正是由其发出来的。
条件确实是简陋了一些,大家都是站在甲板上,上头顶着个竹编的棚子,周围则只是挂了一排排的草帘,为了采光还拉起了小半,结果就是四面漏风,偏偏一月份的赣南冷风吹得还有点狠。
赵红花之前过来的时候也是坐船,知道路上可能会有点难受,所以一上来就挤到了边缘的位置,冷是冷了点,起码没有那么闷了。
好在的是,这艘船上安排的都是女同志,虽然好像进了麻雀窝似的吵个不停,但也避免了不少尴尬。
没过多久,随着一阵嗡嗡的轰鸣声,最前头的机帆船喷出阵阵黑烟,接着又陆续传来嘎吱嘎吱的响声,大家方才感觉到整艘船开始挪动起来。
刺耳难听的噪声,很容易就勾起了大家内心的惶恐,这也是无法避免的事情,毕竟他们也很少见识这些陌生玩意。
很快,舱内的工作人员站出来适时地安慰了几句,这原本就是拉煤的货船,十几吨的煤炭都承得住,挤上百来号人肯定没得问题。
这也是大家的要求普遍不高,虽然环境在后世看来已经相当恶劣,但相比于步行走上百八里路,还是坐船更加方便一些。
拉着帘子,赵红花依依不舍地跟刘翠儿挥手告别,直到再也见不到对方的身影,这才停了下来。
这条由南向北穿过瑞金的河流被称为绵水,又叫做壬田河,一般水深1-1.5米,若是洪汛期还要更高一些。
前不久的第三次反会剿,红军就是利用这条航线,在短时间内运输了转移了大量兵力,打了敌人一个出其不意。
当然,现在是一月份,河流不可避免地陷入了枯竭,而且上游的水库目前都还只停留在纸面规划上。
所以船只行驶在上面,自然要相当的小心翼翼,万一若是搁浅了,很可能整条航路都得堵塞。
而且和以往的拉货不同,这可是载着人的客船,一旦在水上出了什么差错,这几百号人可就不好办了。
执行这次运输任务的负责人,是一老一少的搭配,老的那个四十来岁,原先是赣江上还有点名气的船老大,后来被人耍了手段,不光是把安身立命的老船给丢了,就连自家好不容易攒下的田地也被夺了大半。
红军占领瑞金之后,四处搜寻会驾船的人才,经过当地老百姓的推荐,这才找到了回老家准备养老的此人,多番动员下来,他方才选择了与红老壳合作。
本来船老大也只以为对方不过是小打小闹,毕竟绵江这条小河,放在水脉纵横的赣南,实在算不上什么交通要道。
但是几年的功夫下来,船老大亲眼见证脚下的船只,从简陋的小舢板变成了好几十吨的机帆船,要知道,在工业落后的内陆地区,即便赣江上头也很难见得着这些玩意。
所以自觉已经抵达了人生巅峰的船老大,不仅把家中子侄一个脑地全部送进了红军的学校,还想法设法厚着脸皮地给这几个娃儿,要来了几个进修名额,一心一意想着让后辈们跟红军长官学手艺学技术。
除此之外,在见识到红军手中掌握的那些深奥又丰富的知识后,他也彻底熄灭了敝帚自珍的想法,对于组织上安排过来配合工作的小娃娃,更没有了轻视之心。
至于这些担任副手的年轻人,他们的人生轨迹就简单多了,大部分具有参军经历,即便到了现在,不管他们平时承担了什么任务,仍然都算在海军编制之内。
虽说目前的红色海军连大海都没有见过,但起码架子是早早就搭建起来了,并且人员还在不断扩充当中。
当然这么说也并不是很严谨,这半年里中央苏区的闽西根据地,一直在不断向东扩张,如今最新的地盘距离沿海的章州已经没有多远了。
新占领的村镇肯定没得老根据地那么稳固,所以暂时不可能在那里深入发展。
但利用当地的有利条件,派出一支精干队伍乔装打扮,以商船的形式进行海上训练的计划,已经进入实施阶段。
而且其余扩充的海军人员也没有被闲置,除去单独的航海专业外,这支部队同样还需要大量专业人才,机修、火炮、乃至航空,先不管现在有没有条件,至少先划在里头再说。
只是这样并不算太大的胃口,依旧会引发其他兄弟部队的不满,因为人才总是匮乏的,划给你了那我就少了,妥妥的零和博弈。
好在红色海军也不是吃闲饭的,陆战天下第一可是苏维埃的光荣传统,这支四不像的军队与其说是海军,还不如说是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综合性部队。
当然这一切都还只是一个雏形,回到绵江上来,排成长列的船只一路缓慢地航行着,起伏的波浪使得甲板上的乘客也跟着不断摇晃。
但江面毕竟不是海面,大家顶多只是感觉到了略微的不适,不至于到呕吐的程度,也幸亏如此,否则舱内的空气只会变得更加污浊。
当晚,经过近半天的飘荡之后,船队一路顺江而下,终于抵达了会昌,在这里乘客们也将迎来分流,需要北上的走贡江前往于都,南下的则走湘水往上游航行一段,再转陆路。
此外,从南边的州田运来的新鲜井盐,也将在会昌中转,并在此被分发至根据地的每一处角落。
一切是那么的普通,却又不简单。
第三百四十四章 盐矿的故事
(12点20再看,正在修改中)回昌城,这座被红军统治了两年多的县城,如今已经整个中央苏区当中数一数二的商业重镇。
之所以会有这般结果,首先是回昌本来就得天独厚,南北西三条水路汇聚于此,一地的商贸环境可以直接影响到赣、闵、粤三省。
然后更重要的,其实还是州田盐矿的开发,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自古以来江西尤其是赣南地区,食盐都严重依赖外来运输,这里的老百姓们可以说吃了上千年的海盐。
众所周知,只要是人就不能不吃盐,尤其对于以农耕为生中国百姓来说,食盐的重要性甚至比粮食还要高上一筹。
而红军的处境又决定了但凡自身不能生产的紧缺物资,必然会收到敌人的严密封锁,所以州田盐矿无疑是一剂极为到位的强心剂。
当然,仅仅如此还是不够,如果州田盐矿一开始并非由红军掌控,那么最终的结果,或许只是养活了几个满脑肥肠的土豪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