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落难王子,打钱 第270节

  而雷泰利亚的铁蹄,在失去了金穗城大军的掣肘后,在米尼西亚的国土上,将更加肆无忌惮地奔腾践踏。

  而在这个过程中,巴格尼亚防卫军和克里斯做了什么?

  克里斯只做了一件事情,他把玩家给派了出去,除了不能主动攻击雷泰利亚军之外,一切都让他们自由行动。

  而巴格尼亚王国的防卫军,则继续留在大营内蹲坑。

  没办法,缺乏骑兵部队的克里斯现在就像是以前的大宋,虽然有着重步兵优势,蹲坑能赢,野外与游骑兵优势的敌人打遭遇战的话,那就是纯粹在自寻死路了。

  所以,克里斯不敢把主力部队派出去。

  这样,即便雷泰利亚人起了歹意,要将巴格尼亚人给吃下,那他们顶多只能咬得到玩家这样没什么肉,还特别硬的硬骨头。

  因为没有骑兵部队,克里斯也注定无法参与到雷泰利亚击溃米尼西亚人的收割当中,甚至他们打起来后,防卫军就连旁观看戏的资格都没有。

  腿短,追不上啊。

  这也是为什么克里斯执着于勒索雷泰利亚人的战马原因,并且因为硝田交易的存在,他已经派了信使过去要求塞巴在交付战马时,最少要有一千二百匹母马,以及一千二百匹未阉割过后的公马。

  这样未来的巴格尼亚王国,就能利用这两千四百马种,建立起一个大型马场,日后就能有自己的战马来源了。

  ……

  “查尔斯还是跑掉了?

  真可惜,我们差一点就能抓住一位国王了”

  在军帐内的塞巴诧异的听到这个消息,他有些遗憾的叹了一口气,然后他扭头望向边上佩伦。

  “巴格尼亚人有什么最新的动向?”

  “并没有,殿下,他们的大部队还是呆在军营内没有出去,而至于小股部队……有两支打着不同旗号的小部队去了奥姆杜尔,占领了港口。”

  “这不是什么大事,我们也是时候召集部队,完成与巴格尼亚的硝田交易后,全军返回雷泰利亚了。”

  塞巴点了点头。

  “抢劫了近一个多月的时间,贵族们应该心满意足了。”

  塞巴的话音刚落,一名风尘仆仆、穿着皇家信使特有纹章罩袍的骑士便在卫兵的引领下,未经通传便疾步踏入军帐。

  骑士单膝跪地,双手恭敬地捧上一个密封的、带有雷泰利亚帝国皇室金鹰徽记的信筒,声音因长途奔袭而沙哑。

  “三王子殿下,皇帝陛下的急信!”

  帐篷内的轻松气氛瞬间消散。

  佩伦立刻上前接过信筒,检查封印无误后,迅速呈给塞巴。

  塞巴的眼神锐利起来,他接过信筒,熟练地用小刀挑开火漆封印,抽出里面薄薄的信纸。

  信的内容异常简洁,是皇帝那特有的、不容置疑的笔迹。

  塞巴:

  奥姆杜尔之讯已悉。

  硝田之得,远胜千里沃土。

  善后速归。

  ——父

  短短三行字,塞巴却看了许久。

  他那张总是带着冰冷算计或嘲讽神情的脸上,罕见地浮现出一丝如释重负的、真正发自内心的笑意。

  “殿下?”

  佩伦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塞巴的表情,试探地问道,他从未见过塞巴王子因为一封信而露出如此……放松甚至带着点愉悦的神情。

  塞巴将信纸递给佩伦,后者迅速扫过,脸上也立刻被巨大的惊喜和敬佩所取代。

  “陛下圣明,殿下神算!”

  佩伦激动地低呼。

  “陛下果然洞悉一切,硝田才是帝国真正的命脉,殿下您力排众议,促成此交易,实乃不世之功!”

  他看向塞巴的眼神充满了狂热。

  皇帝陛下的认可,无疑是对塞巴此次南征决策的最高褒奖。

  佩伦非常清楚,塞巴当初顶着多大压力,放弃了唾手可得的攻城战果和贵族们更渴望的土地,转而选择了看似“吃亏”的技术交易。

  现在,这一切的远见和隐忍都得到了帝国最高意志的肯定。

  塞巴站起身,走到悬挂的地图前,手指轻轻拂过巴格尼亚军营的方向,最终停留在那几处标记着硝石矿藏的区域。

  皇帝的信,不仅是一份认可,更是为他后续行动扫清了所有障碍。

  “传令给各个贵族。”

  塞巴的声音恢复了惯常的冷静,但其中的那份轻松和笃定却挥之不去。

  “全军,即刻停止一切劫掠行动,各部迅速收拢部队,清点战利品,救治伤员,修复装备,准备拔营。”

  他顿了顿,目光投向金穗城的方向,那里现在只剩下象征性的雷泰利亚旗帜在飘扬。

  “通知驻守金穗城的部队,象征性地留下帝国旗帜即可,不必留守,所有人随主力一同撤退,这座城,现在对我们毫无价值。”

  接着,他的目光转向巴格尼亚军营。

  “派出正式使节,携带我的印信,前往巴格尼亚军营面见克里斯。”塞巴的语气带着一丝公事公办的疏离。

  “通知他,雷泰利亚帝国信守承诺,我军将于三日后开始按协议撤离,分批交付战马,请他做好准备,按约定时间、地点,交接人质和硝田相关技术。

  告诉他,我方技术人员已在途中,不日抵达,负责技术转移事宜。”

  佩伦迅速记录着命令,脸上洋溢着兴奋。

  “遵命,殿下!

  陛下明鉴,硝田在手,帝国的火药产量将翻倍增长,假以时日,什么巴格尼亚,什么米尼西亚残部,都将在我帝国的火炮轰鸣下化为齑粉!

  殿下此功,利在千秋!”

  塞巴没有理会佩伦的恭维,他走到帐门口,掀开帘幕。

  外面,雷泰利亚军营已经因皇帝的信使到来而隐隐骚动,士兵们虽然不明就里,但也能感受到上层气氛的变化。

  远处,巴格尼亚军营依旧如沉默的巨兽般盘踞。

  “硝田……”

  塞巴低声重复着这两个字,嘴角的弧度带着冰冷的满足。

  他放下帘幕,转身走回帐中,开始部署具体的撤离和交接事宜。

  雷泰利亚帝国的铁骑,在米尼西亚的土地上掀起了一场毁灭性的风暴后,即将带着丰厚的战利品和一份足以改变大陆力量格局的技术,如同退潮般有序地离去。

  留下一个满目疮痍、濒临崩溃的米尼西亚。

  在这一次战役过后,巴格尼亚王国将会有着自己的马场,有稳定的战马来源,而雷泰利亚帝国有硝田,拿到了火器时代的门票。

  唯有米尼西亚王国挨了一顿毒打,国土被战火烧了一遍,还丢失了最少三个边境行省。

第371章 百废待兴

  在夏天到来之前,克里斯迅速完成了与雷泰利亚人的交易,巴格尼亚防卫军--新轮换过来的兵团成功接管了米尼西亚王国的杜尔、奇维列夫卡两个行省。

  在将奇维列夫卡行省与雷泰利亚帝国交界的要塞接管之前,雷泰利亚军也将最后一批战马交给了克里斯,其中两千四百匹种马也完全交付,没有多一匹,也没有少一匹。

  健健康康,完完整整。

  克里斯很欣赏塞巴的守时、诚信,他向来是吃软不吃硬的人,既然对方如此讲信誉,那么克里斯也不寒碜,交易中的所有东西,他都会完整交给对方。

  克里斯现在站在奇维列夫卡行省边境要塞的城墙上,俯瞰着刚刚插上双头鹰旗帜的土地。

  夏日的热风带着草木的气息,也裹挟着战后残留的、若有若无的焦糊味。

  远处,雷泰利亚帝国派出的、由炼金术士艾尔弗雷德率领的使团,在一队精悍的巴格尼亚步兵“护送”下,正沿着尘土飞扬的道路向内陆进发,目标是巴格尼亚腹地那庞大而令人生畏的硝田。

  克里斯嘴角微扬,这步棋走对了。

  塞巴的诚信换来了他的“慷慨”,而这份“慷慨”背后,是赤裸裸的实力威慑。

  克里斯计划让雷泰利亚人先走到铁砧要塞,然后坐蒸汽火车进入国内。

  有了好东西就要展示,你不让别人知道你的能耐,那么他们就会看低你。

  让雷泰利亚人看看巴格尼亚的战争潜力,让他们在舔舐伤口时多一分忌惮,少一分躁动,对他消化新领土至关重要。

  城墙下,一队被扣押多时的雷泰利亚贵族,个个面色红润,甚至有人明显发福,正略显笨拙地爬上马车。

  他们被“好吃好喝”地养了半个春天的时间,如今终于被克里斯信守承诺地放归。

  看着他们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被俘的屈辱、以及对未来的迷茫的复杂情绪,坐着马车回归雷泰利亚边境,克里斯眼神平静。

  除此之外,还有五千多雷泰利亚士兵,其中三千是玩家攻打一号大营时的战俘,他们罪恶不深,刚好可以现在释放回去,并且不需要赎金。

  这些人是塞巴守信换来的“添头”,是维持表面“体面”的一部分,放他们回去,或许能让雷泰利亚国内某些蠢蠢欲动的复仇派稍微冷静点……至少,克里斯释放了足够的“善意”信号。

  “殿下。”

  刚从国内调过来的年轻官吏-亚历克斯登上城墙,行礼后汇报。

  “塔维茨基行省新上任的总督发来急报,春耕已全面完成,新征募的‘蓝旗军’辅助兵团训练进展顺利,地方治安良好,税收也已开始正常征收,总督请示下一步方略。”

  克里斯点点头,对这个消息并不意外。

  塔维茨基是他第一个吃下的行省,有整个冬天和春天的消化时间,加上“蓝旗军”这支由本地人组成、但效忠于巴格尼亚的武装力量作为基层触手,已经初步完成了从军事占领到有效统治的转变。

  它不再是负担,而是巴格尼亚伸向米尼西亚腹地的前进基地和稳固后方。

  “命令塔维茨基总督。”

  克里斯语速不快,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蓝旗军主力移驻杜尔行省东部边境,协助防卫军维持秩序。

  同时,从国内抽调至少三成的基层税吏、治安官和农事官,火速派往杜尔和奇维列夫卡,我们需要人手,塔维茨基的成功经验,现在需要快速复制到新行省,尤其是那两个烂摊子。

  至于塔维茨基的农业税……还是暂时免了吧,免税三年。”

  杜尔行省和奇维列夫卡行省是烂摊子,实际上塔维茨基也没好到哪里去,说是恢复正常的生产,但是就克里斯看来,也就那样。

  现在搞什么农业税,不仅收不上多少税,还会打击蓝旗军的生产积极性,何必呢?

  克里斯又不缺那点农业税,缺粮的话,完全可以花钱购买,蝇头小利没必要斤斤计较。

  他的目光必须要投向更广阔的远处。

  况且,政府给底层民众花钱,也有利于经济循环,一毛不拔,反而出现财富不均匀的坏处。

  比塔维茨基更糟糕的,无疑是奇维列夫卡行省,紧邻雷泰利亚,整个冬天和春天拉锯战的主战场之二。

  雷泰利亚人虽然撤走了,但留下的是一片狼藉,村庄被焚毁,农田荒芜长满杂草,道路两边挤满了面黄肌瘦、目光呆滞的难民,以及腐烂的尸体。

  他们失去了家园和存粮,像无头苍蝇一样游荡,成为巨大的不稳定因素,恢复生产、安置难民、重建秩序,每一项都刻不容缓。

  不过奇维列夫卡虽然惨,但至少城市和港口的主体结构还在,重建的基础尚存。

首节 上一节 270/2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