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原来是这样!我明白了!
石监军,您真是足智多谋啊!”
刘钦差点没兴奋得蹦跶三尺。
“只要派人拿着这篇《寒梅赋》,送到大都督案头,那么他就不会追究我们不攻黄金围的事情了。因为柳隐通过这篇赋已经说得很明白,他宁死不降,只等刘禅的诏书。
大都督最喜欢跟名士结交了,看到这篇《寒梅赋》必定爱不释手,怎么可能追究责任呢。”
石守信耐心解释道。
刘钦这回是真的服气了,他原以为,所谓监军就是来军中找茬的,没想到石守信博学多闻,还很有手腕,许多难事到他手里,就这么顺利解决了。
“都是小事,柳隐也不容易,我们逮着他去死磕,确实没必要。我曾经亲历阳安关的陷落,当真是出力少,功劳多。
人和人不能比,事和事不能比。”
石守信此刻心情很好,随意提了一嘴。
此刻他即使是提起阳安关时的糟心事,也没有感觉很难受。因为都已经过去了,人要往前看才能进步。
“唉,是啊,人和人不能比。”
刘钦摇头叹息道。
正在这时,亲兵通传有人来送信,指名道姓要交给石守信。
刘钦一脸好奇问道:“这信专门交给石监军呀,是什么信?”
石守信摊开双手,表示自己亦是一无所知。他和刘钦一起来到军帐外,就看到面相跟羊祜有几分相似的年轻人,手里捧着两个木盒子。
都是带铜锁,缝隙封火漆,正是卫瓘当初交给他的同款!
只不过一个盒子上写了个“钟”,另外一个写了个“邓”。
“石监军,鄙人羊暨,羊祜是我叔父。这次朝廷让我来送信,将这两个盒子交给您。朝廷要求您将这两个盒子其中一个送到汉寿,给钟会。另外一个送到阴平,交给邓艾。
我叔父问您有没有书信要带回家的,我返程的时候给您带到洛阳去。”
羊暨对石守信毕恭毕敬的,显然他知道对方跟自己的叔父羊祜关系匪浅。羊暨在羊祜军中公干,自然是不可能不知道羊祜的人际关系。
刘钦有些意外的看了石守信一眼,他也没想到这位石监军,居然跟泰山羊氏的羊祜一脉这么熟。
石守信本想让羊暨带一封信回去给李婉,但想想自己这一趟的行程,什么汉寿啊,阴平啊,那都是前往蜀地的山地和险要关隘。
一路奔波不在话下,更不提有钟会这种敌意满满的人。
还是,不要让自己的夫人担心吧。
石守信放弃了写信的念头,对羊暨温言问道:“羊公到褒斜道了么?要不然不会让你来送信。”
听到这话,羊暨赞叹道:“叔父说石监军智勇双全料事如神,今日一见果然盛名之下无虚士。确实如石监军所说,叔父担任中领军,已经带着一万禁军屯扎褒斜道。另有贾充带一万禁军屯扎傥骆道。”
果然,司马昭对钟会已经深度防范!堵住两条路,即便是伐蜀大军反叛,也进不了关中。
即便是在蜀地造反成功,大概也要学诸葛亮一次次北伐。
石守信不动声色点点头,对羊暨说道:“我写一封回执,盖上印信,你带回去向大将军复命吧。”
羊暨点点头,对石守信作揖行礼,非常客气。
天龙人嘛,对有本事的人总会多一些尊敬的。但这不代表他们碰到其他看不上眼的人,也会这么客气。
等写完回执交给羊暨,对方已经离开大营后,石守信的脸色这才阴沉下来,只是没有任何过激的举动。
这种木盒子的出现,意味着送的是重要信件。上次自己顺利把信送到长安,这次司马昭也是如法炮制。
好用的人就往死里用,自身无足轻重又徒之奈何。除了无能狂怒外,石守信也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
许久之后,他才平复了心情,卸掉了戾气。
石守信看着桌案上摆着的两个木盒子,还是老规矩,先拆盒子后看信!
石守信取出工具,先拆钟会的盒子,里面有一封司马昭的亲笔信。内容也不复杂,说的是暂时同意钟会不收兵的请求,但是希望他能够主动一些,寻找蜀军的破绽。
其他的都是朝廷的委任状,给钟会加官进爵的文书。
石守信脑中瞬间闪过几个字:郑伯克段于鄢!
他将信件誊抄了一份,封好第一个盒子,然后拆第二个盒子,这是送给邓艾的。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这盒子里就一封书信,空空如也,不像是钟会那个盒子里面塞得满满当当。
这也是司马昭的“亲笔信”(盖上了私人印信),在信中司马昭呵斥了邓艾一番,询问他为什么没有把姜维拦住,以至于现在姜维跑剑阁去,把钟会军前进的道路给挡住了。
斥责了邓艾之后,司马昭又命令他带兵返回沓中,让诸葛绪的兵马接管阴平,不要再瞎折腾了。
简单的说,就是司马昭在表达了对邓艾用兵的不满之后,让他不要浪费时间钱粮,先撤回去再说吧!
也就是让邓艾回沓中洗了睡!
其间厚此薄彼之意,已经无须多说,跃然于纸上。
“邓艾看了这封信,更不会把钟会当回事了,嫉妒会让人面目全非的。”
石守信叹了口气,大致猜出司马昭到底想干什么了。
这位坐镇长安督战的大将军啊,就是害怕钟会联合邓艾一起割据蜀地,所以必须在他们之间制造“不共戴天”的矛盾!
捧钟会而贬邓艾,在拉傻子入坑的同时捧杀老硬币。
这一手拉踩玩得无甚稀奇,当事人却很难从局里跳出来。
石守信啧啧感慨,随后继续誊抄书信,还愿木盒。
办完这一切后,石守信收拾好一切走出军帐,就看到孟观正在无聊的拿着一根草筋斗蛐蛐。他看到石守信出来了,连忙起身站好,脸上闪过一丝尴尬。
“你辛苦一趟,和我一起去一趟汉寿。”
石守信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
汉寿是刘备起的名字,原名葭萌,即包括葭萌关在内的周边一系列地盘,比一般的关隘要富裕不少,本地有一定的产出。
如今钟会正是屯扎于汉寿,跟姜维于剑阁对垒。
“石监军,大将军看您送信稳妥,就把您往死里用啊,太欺负人了。”
孟观愤愤不平说道。
“世道难道不就是这样的吗,有什么好抱怨的?”
石守信瞪了孟观一眼,转身就去整理行装。
刘钦在一旁看得心塞,却是不好多说什么。石守信苦是苦一点,但他岳父是御史中丞李胤,还跟羊氏的人相熟,别人前程好着呢。劳碌都是有回报的。
刘钦有些自怨自艾,他这个无依无靠的小角色,还真没资格同情石守信。说不定拿下的战功会被权贵分润,将来不知道要摸爬滚打多少年才能出头。
第65章 八月一号上架
RT,近期更新会减少,等一号开始爆发,顺便冲一下月票榜。
30万字是上架门槛,不能再多发章节了,规矩就是规矩,也不是我定下来的。
下个月一号五更,之前的存稿也会陆陆续续发出来,到时候都支持一下吧。
第66章 跑路
“哎呀!”
正在卧房内绣肚兜的李婉,被手上的针扎破了。一旁伺候的吴婶连忙将她的手指含在口中吮吸,闹得李婉羞红了脸。
一时间也没了绣花的心情。
正在这时,门外传来细狗的声音:“大娘子,有人送信过来了,还送了一大堆金银细软。”
嗯?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啊!
李婉立刻警觉起来,对吴婶吩咐了一声。很快,吴婶就推门而出,然后拿着信进了卧房。
送礼的人已经离开了,没有说自己是谁家的人,只说见信便知。
李婉看到那个被折成鲤鱼形状的信封,心中瞬间明白了什么。她让吴婶离开,自己悄悄拆开信,才读了一页,就吓得面色煞白。
信上说,羊氏子弟羊琇,打算利用伐蜀的机会,送老同窗及远房表哥司马炎一件“礼物”:石守信的项上人头。
现在司马昭已经被封为晋公,司马炎就是晋世子。纳妾一个官宦之家出身的寡妇,不是什么难事。
司马炎或许做不出这样丧心病狂的事情来,但是羊琇却是一点都不在乎的。相信事后司马炎也不会感觉内疚。
他自己不下手,别人替他下手了,他也不会说什么。
这封信正是羊徽瑜写来的。这个消息则是辛宪英在得知儿子要做什么,反复权衡后告知羊徽瑜的,比知道的时候晚了许久。
现在通知石守信已然来不及了。
羊徽瑜在信中说:
司马昭加晋公后,天下就已经是他们的了,以前不可能的事情,现在皆有可能。
想讨好他们的人,也会络绎不绝。司马炎就是未来的皇帝,谁都知道他当年想你想疯了,不排除有人为了讨好他献媚,而做出一些丧心病狂的事情。
你的美姿容我看了都动心,更何况是司马炎呢,希望你不要掉以轻心。
羊徽瑜还说:下个月她会在羊氏祖宅内,以司马家遗孀的身份,邀请一些兖州范围内官员家的夫人和小娘子来聚会。你带一个贴身的仆从过来,假装是我的远房表妹,等聚会结束后,就不要回洛阳了,其他的我来安排。我本不想出此下策,但叔子(羊祜)已经带兵在外,管不了这件事。
反正你来得越早越好,我可以多一些准备。如果你要来的话,就去叔子在洛阳的宅院,会有人送你们来泰山郡奉高县。如果不来的话,马上把信烧掉,不要落人口实。
看完信,李婉陷入沉思之中。
去,还是不去呢?
这可能是个陷阱,甚至可能信都不是羊徽瑜写的。然而去了有风险,不去同样不安生。徐莹差点被迷奸的遭遇,让李婉感受到了世家天龙人的可怕。
司马昭已经被封为晋公,或许真如羊徽瑜所说,改朝换代不是进行时,而是已经做完,只不过还有块遮羞布没有扯下来罢了。
她决定相信羊徽瑜一次。
李婉走出卧房,拉着吴婶的手低声吩咐道:“明日我们便启程去泰山郡,现在换一身男装去羊祜家。”
“家里的田宅,财帛,粮秣,牲口都不要了?佃户们也都不管了?”
吴婶一脸惊愕问道。石守信和李婉小两口这几年攒下一点家业不容易,哪能这么任性啊!
“都不要了,身外之物而已,带上孩子,带点细软就上路。”
李婉摆摆手,态度非常坚决。
她又写了封信交给细狗,让细狗去一趟关中,给父亲李胤送信陈述此事。
目前的局面李婉确实很担心,她丈夫和父亲都不在洛阳,甚至连羊徽瑜和羊祜也不在。真要有歹人做什么事情,她连个帮手都找不到。去一趟泰山郡,比留在洛阳稳妥。
……
从黄金围出发,快马到汉中最西面的关隘阳安关,石守信和孟观二人花费了两天时间。
等抵达阳安关的时候,他才得知钟会果然已经带着大部队前往汉寿。汉中的魏军兵马共分为三块,由李辅总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