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不服周 第64节

  他完全没有带兵冲进阳安关里面捞战功的心思!

  “元凯何不下令协同攻城?”

  石守信策马上前,疑惑问道。

  “胡烈命我在后面督战,不可违背军令。”

  杜预一板一眼的说道。

  石守信知道对方并不是因为这个原因而不进军,而是压根不屑于跟着胡烈混战功!

  不过石守信没有点破,只是骑在马上眺望不远处的阳安关。

  魏军已经如潮水一般冲进关城内,没有放火,但喊打喊杀之声传得很远,这里都能隐约听到。

  至于关内情况如何,不问可知,还在抵抗的蜀军会被一个一个杀掉,无一幸免。

  此战大局已定!

  “蜀国立国也有数十年之久,如今人心思变,雄关亦是如同纸糊。

  想来蜀国灭亡恐怕只在旦夕了。”

  石守信忍不住感慨了一句。

  实际上魏国也已经名存实亡了,三足鼎立的格局,到今天已经隐约要走到终点。统一天下的进程,已经开始加速,这是时代的呼唤!这是天下大势!谁也无法阻挡!

  “嗯,是啊,天下分分合合,英雄辈出。”

  杜预骑在马上,面色平静眺望阳安关点点头道,他这时候才来了一点谈性,之前都是要死不活的样子。

  “各领风骚数百年。”

  石守信补充了一句。

  杜预听到这话一愣,随即大笑道:“说得好,各领风骚数百年!”

  二人就像是两个看客一般,在阳安关外,看着胡烈带兵冲进城关,如同欣赏一场历史大戏。这一战的胜负,与他们无关,至少是在战功上无关。

  这种感觉,还挺微妙的。

  正在这时,西面烟尘四起,身后有一队轻骑飞速奔来!杜预连忙命大军结圆阵,弩手于军阵前排就位,准备射击。

  待轻骑队伍来到一箭之地外,石守信看清楚了,那是魏军的轻骑,领头之人,正是跟自己有过一面之缘的羊琇!

  “胡烈呢!”

  羊琇翻身下马,快步上前,语气不善。

  此时杜预和石守信也早就下马(要不然被人当靶子射),连忙上前和羊琇打招呼。

  “别废话,胡烈呢!”

  羊琇气急败坏问道。

  “胡将军带兵正在攻阳安关,我等列兵于此以为督战队,负责捉拿逃兵。”

  杜预上前对羊琇作揖行礼道。

  “谁让他攻城的!大都督没有下令!他这是乱军之罪!”

  羊琇双目圆睁吼道,不满之情溢于言表。杜预和石守信对视一眼,脸上都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

  此番伐蜀,最好是不要破阳安关,如果破了,那最好也是钟会亲自领兵来破!

  不如此,那就不算完美收工。

  听闻胡烈点兵出大营攻城了,钟会气急败坏,连忙派羊琇前来问询。

  “羊将军,实际上是阳安关副将蒋舒有意投诚,机会难得,胡将军已经来不及禀告而已。

  说是乱军之罪,言过其实了。”

  石守信出来打圆场说道。

  “哼,羊某亲自去问胡烈!”

  羊琇并非是不讲道理的人,知道跟石守信他们问不出什么来,于是冷哼一声翻身上马,策马前往阳安关毫不迟疑。等羊琇走后,石守信这才叹了口气。

  果然,内斗至少是从这里就开始了。

  今后肯定越来越精彩!越斗越带劲!

  “敢当,此战之后,蜀地门户大开。

  不如你求胡烈替你写一封信,就说你身体不适,无法入蜀,返回洛阳养病吧。”

  杜预好心劝说道。

  “此番有人举荐我从军,倘若溜回洛阳,只怕是不妥。再有……算了,不提也罢。”

  石守信无奈摇头,他来都来汉中了,哪里有回去的道理。

  不但是辜负了羊徽瑜的信任,也会让妻子李婉失望。

  他已经不再是两年前孑然一身的自己,凡事都要考虑家人。

  听到这话,杜预便不再劝说。他其实隐约感觉到一丝不妙,只是无法对石守信明言。

  他毕竟是司马昭的妹夫,知道的事情,可比石守信要更多一些。

  又过了一个时辰,胡烈之子胡渊,策马来到杜预军中,对他哈哈大笑道:“杜将军,石监军,我们已经拿下阳安关了,二位随某一同入关吧。今夜有宴会,好好放松一下。”

  他脸上洋溢着笑容,略有些得意。

  石守信和杜预二人对视一眼,随即点点头。杜预让麾下那一千多人在关外扎营,自己则是和石守信一起,跟着胡渊进入了阳安关。

第51章 impart

  阳安关城门附近,躺着一个披着札甲的中年将军,约莫五十岁,倒在血泊之中。

  此人身上中了十几箭,被射成了刺猬。腹部还插着一把刀,死状极为惨烈。

  胡烈等人都围在此人旁边,一言不发。或是兔死狐悲,或是司空见惯,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各不相同,千人千面。

  石守信和杜预二人来到城门口,进入人群圈子,就看到这个穿着蜀军军服,躺在地上看起来是一位将军的人。

  “胡将军,此人是谁?”

  石守信指着地上的死人问道。

  “阳安关守将傅佥,寡不敌众,力战而亡,死于搏斗。”

  胡烈无不感慨的说道。

  不同人面对同一件事,很多时候都会有不同的选择。

  蒋舒选择苟活,卖主求荣。

  傅佥选择忠义,力战而亡。

  很难用同一个标准去定义这到底值得还是不值得。

  卖主求荣固然不值得提倡,但在危急时求生乃是人的本能,无可厚非。

  死战不降固然值得钦佩,但如今民怨沸腾的蜀汉,真值得傅佥为之付出生命么?

  石守信想到了“人各有志”这四个字。

  “敢当,你是监军,你说傅佥应该如何处置?”

  胡烈有些犹疑的询问道。

  钟会没有开口,估计也不可能给出具体的指示。但是傅佥的尸体又不能扔在这里不管。

  “傅佥是战死的,厚葬他是为了安抚人心。

  汉中的军民,如果听闻死战不降的傅佥都能被妥善安葬,必定不会横生事端。

  石某觉得胡将军应该好好安葬傅佥,赦免其家人之罪,方为安民之策。

  倘若辱尸,或者将人头悬挂城楼以儆效尤,未免有些小家子气。

  本地或许有些人因此心怀惴惴,作出一些不可理喻之事。”

  石守信这番话可谓是说得明明白白,没有丝毫含糊。这也是大家都喜欢找他拿主意的原因。

  他就是一口唾沫一个钉,从来不玩虚的。

  胡烈点点头,其实他也正有此意,只是担忧钟会怪罪。听到石守信说得斩钉截铁,心中便有了底气。

  “来人,将傅佥厚葬了吧。”

  胡烈对亲兵下令道。

  不一会,便有魏军士卒将傅佥的尸体搬走,周围还有很多士卒在打扫战场,忙得不亦乐乎。

  “贤弟,走,吃酒去,吃庆功酒!”

  胡烈拉着石守信的胳膊哈哈大笑道,他身边的一些护军、牙门将、骑都尉都哈哈大笑,显然是知道胡烈是什么意思。现在他们都把石守信当做“自己人”看待。

  杜预和石守信作为第一次在军中参战的新人,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得一个劲的讪笑,跟在胡烈身后进入阳安关。

  这是一座依山而建的雄关,两侧山脉高大无比,想翻越其间简直难如登天!作为守卫蜀地的第一道防线,阳安关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自曹魏建国后,魏国有三次攻打汉中。前两次,连阳安关的门都没摸到,这第三次,居然轻而易举就拿下了此关。

  足见汉中之地,此刻已然收入囊中,也是数十年未有的大胜了。

  有此功劳,即便是今夜大吃大喝一顿,也是无伤大雅的。钟会哪怕知道,也不可能怪罪胡烈。

  因为有个词叫众怒难犯。

  众人一齐来到傅佥此前所居住的“汉中都督府”,只见并不宽敞的大堂内,已经摆好了桌案与跪坐用的小凳。

  胡烈大马金刀的在主座坐下后,对贴身的亲兵吩咐了几句,很快,陆陆续续就有亲兵把伙夫做好的饭食端了上来。

  虽然都是些韭菜啊,烤肉啊之类粗犷的饭食,主食也只有豆羹和发酵面饼而已,但这已经是军中难得的美食了。

  数量和花样都足够多,就是烹饪得很粗糙,不够精细。

  “诸位不必担忧,胡某已经列好了功劳簿,等会你们都一一过目,没问题的话,明日便派人呈给大都督。

  今日不谈军务,不谈政务,只讲那个……风月,对,只谈风月!”

  胡烈哈哈大笑道。

  别看蒋舒献出城池投降,乃是此番破阳安关头功。可是此人此刻居然不在这里,压根连上桌的机会都没有!

  败军之将,何以言勇,投降派的下场就是这样的,哪怕是能苟活,也别想什么飞黄腾达的事情。

  被人鄙视是自然的。

  石守信默不作声的吃着菜,反正这次的军功与他无关,越是开口就越尴尬。他环顾四周,发现前来通传的羊琇居然也在,而且喝酒喝得正高兴,一点都看不到之前的愠怒。

  他心中暗想:羊琇看起来年轻,对军中这些歪门邪道却是异常熟悉。

  酒过三巡后,胡烈的脸颊已经有些红润。他眯着眼睛对身旁的亲兵嘀嘀咕咕说了一通。很快,亲兵们就带了十多个美人进来了。

  穿着色彩鲜艳且款式各异的襦裙。

  她们的年龄也不不尽相同,有的明显已经嫁过人,发髻都盘了起来。有人却一看就是少女,估计也不过十六七岁罢了。

首节 上一节 64/9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