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吸功大法开始 第229节

  大明改革的最关键这一战,最终还是徐信获得了胜利,开海禁、兵事改革、移镇藩王、整肃吏治、丈量田亩、清查兼并、移民边藩开发九州之外……

  一件件大事被徐信做成,走上正轨,这个过程之中,徐信用无数反对者的性命树立了自己的威严,让自身权势和威望达到顶峰,同时也让大明达到真正的盛世年景。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两样还是做不到,就算是现代也都是有小偷小摸,除非人心里都没了阴暗,无欲无求,那才有可能。

  但除了这两样之外的其他,大明境内的百姓人人有衣裤和粮食,吃饱穿暖,造反没了环境,一切宛如梦幻……也就是做到了这种程度,徐信开始萌生退意了……

  实话实说,徐信干到这种程度,但并不是后续就没什么事可干了,真要深究起来,还有很多具体的方面需要把控,比如殖民体系建立,对于官员的深入改革、分权……等等诸多方面。

  徐信在这些只是立了个大框架,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但他没兴趣继续干下去了。

  因为他觉得自己干到现在的程度已经够了,真要事必躬亲把大明往着现代去发展,那他要忙的事情就更多更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都不够。

  毕竟大明和现代差了好几百年,制度完善、点科技树这些,都是需要用年来当计算单位的,他就算有这么多时间,但凭什么啊!

  他徐某人会帮老朱家打工的,是实在看不过底层百姓过得实在太差。

  他初来大明的时候,能够随便看到路边底层百姓与乞丐那无助迷茫的眼神,以及街角倒毙的尸骨,那时的大明各项制度虽然还未走到崩溃的边缘,但已经是问题多多,需要一个人去变。

  徐信会花几十年干这些事,那时因为他有这个时间和能力。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既然金手指让他醒的这么早,他有足够的时间布局,又是王阳明这么个身份,那么当一回“圣人”又何妨。

  但他干到现在,立功和立言已经做到顶峰,大明在他的操持下转向从所未有的盛世,并且他还将后续发展的框架都搭好了,各项计划都排到百年后了。

  后继者只要按照他的计划认真实施把控,至少还能再让这个盛世继续上行一百多年,那个时候就算再什么由盛而衰,这个大明也早已打破了两三百年的王朝周期律。

  他徐某人做到这份上,干的事情已经够多了,还有必要继续下去吗?给别人打工,最后收获的终究是别人,他徐某人可不干赔本的生意。

  所以做到一定程度后,他就决定要急流勇退。

  毕竟,他毕生的目标,从来不是权臣摄政,而是修行……

  不过吧,这急流勇退也得讲究方式方法,不能他自己直接突然的去提。

  徐信现在的位置,身边汇聚了一大群拥护者,他随意的说一声退,那么受损的利益者就很可能要来反噬他。

  当然了,他想再进一步,也是不可能的。

  徐信已经是摄政,实际权力比某些开府仪同三司加九锡的家伙还要更大,他再进一步,那不就是黄袍加身?

  但他要真的这么干了,难度大大的,因为现在是盛世年景,你想要在盛世换天……那可比单纯的起兵谋反都难的太多。

  百姓吃饱穿暖的年景,你造反篡逆就是逆大势而行。

  他徐某人为这盛世干的一切事情,都会成为造反的阻力,甚至跟随他的那一批人,也大多会成为他的反对者。

  徐信打压了礼教发展《王学》,因为他真正做到了大公无私,让大明发展成了盛世,所以收获了一批最为坚定的支持者。

  这些人把他视作信仰,在他做正事行正道的时候,是他最大的助力,但若他造反,他们的信仰崩塌,迎接徐信的就是众叛亲离。

  所以说,朱佑樘给朱无视那一道遗旨就是纯粹的废纸,徐信若是造反,有没有那道圣旨,他都是众叛亲离,大概率失败。

  这既然已经在一个公司干到了“顶点”,那么徐信当然是想着另起炉灶,不能一直给别人打工啊!

  当然了,还是以前的那一句话,这个“退”也要讲究策略,不能他自己脑袋一热就想着退。

  所以在正德七年之前,徐信就已经开始布局,首先就是针对小皇帝。

  这些年小皇帝逐渐成长起来,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城府,喜怒不形于色。虽然依旧是对徐信分外恭敬,但徐信从各个渠道都能感觉出,他已经有了亲政之心。

  特别是,小皇帝还曾经试探过徐信,在他大婚的那天,徐信和太后并列坐着,代表着他的“高堂”。

  那一晚,小皇帝喝的很多,最后借着酒劲问徐信。

  “王先生,朕什么时候才算长大了啊!”

  当时徐信的回答是,等到陛下有了子嗣之后。因为他能看出,小皇帝先天不足,这辈子怕是难有子嗣,不趁着年轻的时候多努努力,只怕以后……

  皇帝大婚之后,对于政事越发的热衷,他跟着徐信学习理政已经有了好些年了,对于政事已经能够做到独立处理,徐信交给他的很多事情,他都干的非常完美。

  皇帝大婚之后,徐某人若是愿意交权让皇帝亲政,那个时候的正确做法,应该是逐渐再转过权力,然后自己退居二线什么的。

  但徐信的选择却是……开始打压小皇帝,一次次给予他限制,告诉他要想“长大”,必须先有孩子,激起小皇帝逆反的心思。

  顺水推舟的平稳传承是一件好事,但对徐信来说,并不是一件最优的选择。这个位置本就属于小皇帝,他要看看朱厚照能忍到什么程度,要他自己来抢,靠他自己建立属于自己的威严。

  徐信这般不断刺激,但也没忘了对小皇帝的教导,像是他的百年计划,都是教授给了朱厚照,而他徐某人,也是早早布局了后路。

  七年,正德七年,他终于等到了自己需要的那个契机。

  就在前些时日他得到消息,小皇帝密诏曹正淳和朱无视,在太后、曹正淳等人多番劝解下坚持己见,要真正开始试着从徐信手上夺权,不愿继续干只享乐不做事的“刘后主”。

第463章 陛下何故谋反咳咳,乱政!

  2024-07-17

  第463章 陛下何故谋反……咳咳,乱政!

  紫禁城,乾清宫。

  “皇儿,母后还是觉得,你行事太过贸然、孟浪了。”

  “虽然王太师专权,但他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为大明好的,有他保驾护航,我大明蒸蒸日上。”

  “而且太师说的也没错,皇儿你成婚也有多年,后宫嫔妃数量不少,但却一直没有……”

  太后张氏一直苦口婆心的劝解皇帝,她是最不愿意皇帝和太师发生冲突的人,她觉得现在这样的朝堂就很好。

  皇帝虽然没有事情干,但却并不是没有了权力,相反还有更多时间陪伴她,而且因为太师主政大明蒸蒸日上,皇帝的名声也不差,真犯不着自己站到台前,多在后宫繁衍子嗣才是大事。

  皇帝继位已经有了七年,太后对先帝的后宫要求高,独宠,但对自己的儿子却不会这样要求,对于女人方面,她一向都是随着皇帝的性子,甚至可以说是年年都在选秀,给皇帝充实后宫。

  这么多年下来,皇帝的后宫却一个都没生,朝廷内外都很着急,徐信让朱厚照先紧着生孩子,太后也是认可的。

  “母后!朕只是想有所作为……”

  二十多岁的小皇帝沉声说道,太后和曹公公、皇叔朱无视对视之后,全都流露出无奈之色。他们也都认为,现在并非皇帝向太师拿回权力的时候。

  太后想皇帝先有后代,名正言顺的亲政。

  曹正淳是想维持现在的局面,他已经熟悉了徐信当老大,双方合作的很好,他也巴不得一直这么合作下去。

  至于朱无视,目前他自己的势力发展不够,不觉得这是皇室夺回权力的好时候。

  他们三人都劝过皇帝,但朱厚照一意孤行,谁也没有办法。

  “陛下!太师来了。”

  乾清宫外传来小太监的声音。

  “什么!”

  皇帝的眼中掠过一丝慌乱,他年少时也有做过些荒唐事,被徐信教训过,更何况这一次干的事情……虽然有些想法,但还没完善,现在才刚开了个头,徐信就找过来了,他怎么能不慌。

  “宣太师。”

  不过皇帝毕竟已经继位多年,也算有了城府,很快就调整好情绪,从容的扬声宣召徐信。

  “陛下!太后!”

  徐信来到乾清宫,看到皇帝和太后的时候稍微行了一礼,至于曹正淳和朱无视,他们应该向他这位太师先行礼才对,可不能坏了规矩。

  “太师寻朕,有何事?”

  朱厚照看了眼徐信手上拿着的一沓奏本,心中慌得一匹,但表面还是装的淡定。

  “陛下何故……乱政!”

  徐信凝视着朱厚照,差点就来了一句,“陛下何故谋反!”

  不过仔细想了想,他拿的又不是高澄的剧本,这么说不合适,所以说了四个字之后,静默的时间有亿点点长,最后说了乱政两个字。

  因为皇帝在这些奏本上干的事情不合规矩,算是在乱政了。

  “太师,这是要降罪于朕吗!”

  皇帝看着徐信放到桌案前的一些奏本,也并没有辩驳,他走正道确实没理由从徐信手上要回权力,就只能“乱政”了。

  但实际上,朱厚照并没有真做什么霍乱朝纲之事。只能说,程序不合规罢了,当中有操作空间。

  “陛下想要亲政,须先得我认可。”

  徐信平淡的说道,朱厚照一听这话,脸顿时黑了下来。

  “老师,朕继位已经七年了,那些年您叮嘱之事,朕也办的妥帖,自认能力也是足够……”

  朱厚照心里有些怨气,徐信前些年一直都在培养他,要一直这样培养过度也好啊,但等到他能力足够又在打压,这让他无法接受,已经享受过权力,又如何再愿放下。

  “我并未否认过陛下的能力,但陛下您要知晓,做多错多。我这位太师正值春秋鼎盛,还能担待,那让我继续做诸葛亮,陛下当刘后主,不好吗!”

  徐信淡淡的瞥了朱厚照一眼,后者的脸色更黑了。

  “太师,非是朕要逆您之意,朕也知道,您秉政当权,能让大明更好,但朕是皇帝,继位七年的皇帝。”

  “我是您的学生,不愿庸碌一生,不想一直当阿斗……”

  皇帝说到后面,不再称呼朕,而是自称我了,情绪激动,真情流露,表情管理都不到位了,心中的委屈苦楚一下爆发,差点哭出来。

  “寿儿,朝堂之上我独揽大权,你现在与我掣肘,何其不智,可有想过失败的后果。”

  徐信看了眼朱厚照,又看看朱无视、太后张氏和曹正淳。

  “太后,曹公公和神侯,也是支持皇上的?”

  “守仁,寿儿是本宫的孩子。”

  太后看看徐信,又瞧瞧自己满脸委屈的孩子,最后叹息一声说道。

  “太师,老奴,是天家的奴婢。”

  曹正淳向着徐信躬身一拜,虽然和徐信合作的很好,但他毕竟是个太监,是天家的奴婢,在人前必须无条件听从皇帝和太后的,而不是做正确的选择。

  大明的太监,不能选择背叛天家。

  “王兄,陛下已经长大了。”

  铁胆神侯朱无视说了这样一句话,模棱两可,看似在支持皇帝,但实际上和什么都没说差不多,随时都可以再接一句,您是陛下的长辈,有些事情还需长辈做主之类的。

  “太师,仲父,我不想一直无所作为,寿儿没想一下就亲政,但还请您给我机会证明自己……”

  “陛下决定了。”

  “不后悔!”

  徐信认真的询问朱厚照。

  “仲父,请您给我权力。”

  皇帝又是重复了这一句话。

  “曹公公,召集京中可参加朝议之文武百官,于金銮殿大朝会,议陛下乱政要权之事。”

  徐信平淡的吩咐道。

  “这……太师,此事,不合规矩,礼法……”

  曹正淳一听徐信要这样开大也是懵了,这是要议皇帝之罪?并且一刻都等不了?都不到明天再召开大朝会,而是今天就开,不是早朝的时间,把文武百官都汇聚起来,这……

  “我的规矩就是规矩!”

首节 上一节 229/6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