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真观初立,根基尚浅,如新苗初长,需广结善缘,尤需……强援。”
他目光投向陈沐离去的方向,深邃难测:“陈小友看似问道初境,然其根基之深厚,道法之玄妙,远超同侪,更难得的是,其背后……乃是真正的真仙道统!”
“今日赠他道术,结下善缘,看似付出,实则是为栖真观未来,埋下一份不可估量的因果助力,此非小气之时,当以大气魄待之……”
……
第977章 日新月异 声名鹊起
一道遁光撕开云层,陈沐踏云而归。
北风猎猎,卷动他素白广袖,下方连绵山势如墨龙蜿蜒,回雁峰那熟悉的轮廓已遥遥在望。
数日飞遁,他的心湖却如古井无波,唯有三仙谷中因果纠缠、道术玄妙,在心间反复推演。
甫一落在峰巅青岩之上,恰逢旧月将沉未沉,西天尚余一痕清冷。
东方地平,朝阳却已如熔金喷薄,刹那间万道金芒刺破薄暮,泼洒而下。
万仞青山披上金甲,云海蒸腾,流霞翻涌,其势磅礴雄浑,直欲将天地重开。
陈沐负手独立峰顶,沐浴在这开天辟地般的晨光之中,心神为之所夺,脑海中自然而然地跳出四个字来:“日新月异”。
三仙谷一战,他以问道初境之身,仗道法玄奇,道果奥妙,力压中境,周旋圆满,乃至于得东烛仙君青眼,可谓一时风头无两。
然则盛名之下,隐忧暗藏。
世间神通,从无真正“不破”之说,只看对手能否寻隙而入。
而此番手段尽显,若落在有心人眼中,便如将自身道途脉络置于人前。
如是一味固守旧法,不思变通,短时或可恃强,可时日推移,有心之人必能寻得克制法门。
是以,水涨,则船需更高。
变通之道,无非二途,或以自身玄功为基,融会贯通,推演新法。或广纳百家,修行新术,常备奇兵。
前者需水磨工夫,非朝夕可成,后者则如新得之“东明烛照”,虽玄妙非凡,只是眼下亦非参悟良机。
当务之急,唯在“叩关”!
一念及此,心头杂绪暂扫。
恰在此时,两声清唳穿透云霞,两道迅疾蓝影自山腰洞府掠出,正是陈蓝、陈白。
二鸟远远望见峰顶那熟悉身影,目中皆是惊喜交加。
“是真君回来了!”
二鸟心花怒放,忙敛了修行,振翅乘风,须臾间便飞至峰顶,敛翼落在陈沐身前古松虬枝之上,恭谨垂首:“拜见真君!”
陈沐目光扫过二鸟,见陈蓝周身灵光内蕴,青羽流光,气息比离去时更为凝实深邃。
陈白虽仍显稚嫩,但妖气纯净,根基稳固,显是未曾懈怠。
他微微颔首,露出一丝嘉许笑意。
“陈蓝,”他目光落在那体态更为修长优雅的青蓝大鸟身上,“你禀赋奇佳,出世未久便臻四阶妖王之境,实属难得。”
“然问道之境,非比等闲,乃叩问天地大道之门径,你如今修为,不过初窥门径,切不可因眼前小成而生懈怠之心。”
陈蓝肃然,清脆如少女的声音透着坚定:“真君教诲,陈蓝谨记于心,绝不敢有负真君再造之恩!”
“好。”陈沐满意点头,“福生论道之事已毕,因果已了,贫道暂不离山,待我此番闭关突破之后,你可常来洞前请教。”
“你我虽道途有别,可大道同源,触类旁通,或可为你省却些摸索之功。”
闻听此言,陈蓝眼中喜色更盛,当即俯首再拜:“谢真君厚爱。”
陈沐又勉励了陈白几句,嘱其循序渐进,打好根基,随后不再多言,转身步入山巅那座古朴洞府之中。
静室幽深,隔绝尘嚣。
陈沐挥手布下层层禁制,灵光流转,将内外彻底隔绝。
他在蒲团上盘膝坐定,双目微阖,心神沉入识海深处,不过片刻,便已古井无波,再无一丝涟漪起伏。
“东烛仙君之因果……当可助我连破两重玄关……”
低语声在静室中消散。
陈沐不再迟疑,自袖中取出一枚龙眼大小、氤氲着浓郁生机的碧绿丹药,纳入口中。
丹药入口即化,转瞬化作一股温和却磅礴的暖流散入四肢百骸。
随即,他手掐玄奥法印,心念微动。
霎时间,识海深处,那道与栖真观,与东烛仙君紧密相连、金光璀璨的因果金线骤然显现。
金线嗡鸣,磅礴浩瀚的因果之力被引动,如天河倒灌,与体内丹药之力交汇相融。
两股沛然巨力在陈沐体内经脉中奔流不息,却又被他强大的元神精准驾驭,徐徐引导,循着玄功路径运转周天。
渐渐地,他周身毛孔舒张,竟有丝丝缕缕的金霞透体而出,将整个静室映照得一片辉煌。
眼、耳、口、鼻七窍之内,亦有柔和金光浮动流转。
乃至头顶之上,氤氲紫气升腾缭绕,凝聚不散,隐隐显化出大道符文虚影。
而第五重玄关的壁垒,在这内外交攻的沛然伟力冲刷下,悄然发出细微却清晰的碎裂之音,道道裂痕蔓延开来……
……
光阴荏苒,三月时光弹指而过。
岐州三仙谷,昔日战场废墟早已不见踪影。
在东烛仙君的意志下,一座座气势恢宏、道韵盎然的宫观楼阁拔地而起,依山傍水,霞光缭绕,瑞气千条。
巨大的山门以万年玄玉雕琢而成,上书三个古朴苍劲,蕴含大道真意的大字——“栖真观”!
今日,正是栖真观开观立道,昭告玄都的大典之日!
谷中人头攒动,祥云汇聚。
玄都各州大小宗门,世家,散修巨擘,无论心中作何想法,面上皆派出得力门人或亲自前来,献上贺礼。
是以一时间,仙乐阵阵,灵禽飞舞,场面之宏大,为岐州近千载所未有。
福生、两仪两观旧人,如今皆着崭新的栖真观道袍,面上混杂着激动感慨与一丝尚未完全消弭的复杂。
齐云素、陶峰变、罗封等长老位居前列,神情肃穆而自豪。
许榕、郭子喆、吴氏夫妇等新晋供奉长老亦在席间,腰间悬挂着象征身份的栖真玉牌,气度从容,眉宇间难掩意气风发。
他们偶尔目光扫过观礼人群中几个面色尴尬的身影,嘴角便勾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那几人正是当日大难临头,毁约离去的青屿等人。
此刻眼见许榕等人摇身一变,成了这新兴仙门、有散仙坐镇的栖真观长老,青屿等人心中悔恨交加,艳羡之情几乎溢出眼眶,却也只能强颜欢笑,暗自嗟叹机缘弄人。
然而,今日最惹人议论纷纷,目光探寻的,却非是栖真观本身,亦非那高坐云台,气息渊深如海的东烛仙君晏空……
“那位力挽狂澜的陈沐陈道友,今日竟未到场?”
“听说是婉拒了栖真观的盛情相邀,仍在自家洞府清修……”
“啧啧,这位道友当真是……淡泊得紧啊!如此扬名立万的场合……”
“嘿,你懂什么?这叫真人不露相!人家是真有本事,何须借此场合彰显?”
“说的是啊!你们可知当日详情?问道初境啊!阵斩中境大修!更在问道圆满的齐云素前辈手下硬撼许久而不败!这是何等惊世骇俗的战力?”
“何止是不败!我听一位从三仙谷出来的道友说,那陈沐道友神威凛凛,道法所指,连齐前辈都不得不暂避锋芒,若非东烛仙君及时现身,结局犹未可知!说平分秋色,绝不为过!”
“嘶……碧落潮生阁竟出了如此人物?当真是底蕴深不可测……”
“那可不!据说其师承更是神秘莫测,连东烛仙君都曾特意问候……”
……
席间议论声嗡嗡作响,无论真心赞叹还是心存疑虑,一个名字被反复提及,其声威随着栖真观有意无意的宣扬,以及无数修士的口耳相传,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飞出岐州,席卷整个玄都修真界。
“陈沐”二字,短短月许,已成玄都问道境修士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存在。
碧落潮生阁问道初境修士,阵斩中境,力敌圆满!
不过,传言越是传播,便难免有所夸大。
例如细节愈发夸张,战绩愈发煊赫,甚至衍生出诸多离奇版本。
有人言之凿凿说其乃上古仙人转世,有人猜测其得了某位隐世大能的真传,更有甚者,将栖真观立派之功也分润其半……
只不过无论世人如何作想,信几分,疑几分,陈沐这个名字所代表的实力与神秘,已如一颗骤然升起的耀眼星辰,实打实地烙印在了玄都修士的心头……
……
玄都北境,雷云终年不散之地,劫雷古池宗门深处。
共影殿内,空旷高阔,唯有几座法坛悬浮,符文流转,引动着丝丝缕缕精纯的雷霆精气。
两道人影高踞于主位法坛之上,气息沉凝,隐有风雷之声相伴,下方,一名弟子正躬身禀报。
“……栖真观开观大典,声势浩大……各方云集……那陈沐虽未到场,但其名……其名已传遍玄都……”
弟子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将外界沸沸扬扬的传言,尤其是关于陈沐力压问道圆满的说法,小心翼翼地转述出来。
“什么?!”
左首法坛上,一位面容苍白、眼窝深陷的男子猛地睁开双眼,眸中电光一闪即逝,霍然起身,“你说什么?碧落潮生阁那小子……力压问道圆满修士?!这如何可能?!”
他声音拔高,带着难以置信的惊怒,几步跨下法坛,逼近那禀报的弟子,气息压迫得那弟子几乎喘不过气。
“师……师叔息怒!”
弟子脸色发苦,冷汗涔涔,“弟子……弟子也未能亲见那位陈真君,是在大典宴席上,听……听一位交游广阔的散修道友所言……传得……传得甚是厉害……”
苍白男子,劫雷古池长老,雷殛真君雷珩,脸色变幻不定,震惊与疑虑交织。
问道圆满与初境之间,乃是天堑鸿沟!
纵有绝世神通,法宝傍身,也绝难逾越!这传言……荒谬!
“呵。”
一声略带沙哑的嗤笑自右首法坛传来,打破了殿内凝滞的气氛。
另一位身着紫纹雷袍,面容冷峻,眉骨处一道蜿蜒雷痕尤为醒目的修士缓缓睁开双眼,正是冬一。
他周身气息比之前更加躁动凌厉,显然修为又有精进。
“雷珩师弟,你着相了。”
冬一声音平淡,“传言么,三人成虎,添油加醋乃是常事,力压圆满?不过是无知者夸大其词罢了。”
“估计是那齐云素终究忌惮其出身,未尽全力,陈沐小儿能在他手下撑过几合,借机扬名,已算侥天之幸。”
他缓缓起身,紫袍无风自动,猎猎作响,目光透过敞开的殿门,投向那铅云低垂、电蛇游走的远方天际。
“不过,”冬一话锋一转,语气微沉,“大出风头却是为真。”
“短短数十载,从一介元婴蹿升至能与我等问道修士争锋,更在栖真立派这等大事中攫取偌大声名……此子成长之速,确乎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