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源仙尊 第672节

  毕竟他尚年轻,可太玄界的诸多故人却难免会垂垂老矣,若待自己登临绝巅时,那些有着仇怨的敌手、把酒言欢的挚友皆化作冢中枯骨,那这长生路上,岂非太过寂寥?

  念及此处,陈沐默然片刻,而后整肃衣冠直往师尊清修之处,意欲请教一下后续修行法要。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师尊竟然同样闭关未出,也不知在忙些什么。

  好在经青山师兄解答,师尊不会闭关太久。

  他也只好耐心等待,暂时停了下来,暂返洞府后,取出了积满贺讯的传音玉珏,一一回执故交新友。

  不过话说回来,他是不觉这闭关之时的时间变化,外间却是充实的很。

  就好比李邴,因为得了粱崇、祝晓的首肯,于一年前得到名额随山门参加了万竹盛会。

  而正如刘天池所言,此番秘境之行果成他道途转机。

  非但未遇险厄不说,反在万竹秘境中采得海量天材地宝,不仅助他直入元婴后期,更积攒下足够数十年打磨境界的资粮。

  待道基圆满之日,他便可为宗门立下功勋,转而再求取问道机缘……

  自恩师殒落道途黯淡,到如今元婴圆满近在眼前,不过短短春秋轮转。

  追本溯源,不过是当初那线机缘。

  昔年其师错失机缘,倒教他这做弟子的把握住了天时。

  纵是长生道人亦不免唏嘘:于他们这般修士而言,往往只需一缕机缘气运,便可抵过常人百年苦修……

  对此他深有感触,心中也越发感激赐予他良机的人。

  早在刚从万竹盛会回来之后,他便三度前往抚元洞天求见未果。

  直至三十六重宫贺钟齐鸣,方知灵源道兄功成出关。

  他当即马不停蹄地找到了长生道兄与刘师弟,一同前去面见了灵源道兄。

  期间他自是忐忑不已,唯恐因为之前不告而取的举止恶了陈沐。

  未料陈沐听罢前因后果,非但未露愠色,反若有所悟地轻叩玉案:“原来那缕因果线应在了此处显化……”

  虽不解玄奥因果之说,但见长生道人艳羡神色,便知此番机缘非同小可。

  而至此,他与灵源道兄之间的善缘终是了结,虽说心中难免感慨,可到底求仁得仁,倒也算得圆满结局。

  云阶月地间,四人几盏灵茶饮尽后,他二人之间的前尘往事,也皆作云烟散去……

  ……

  翌日天光初露,陈沐踏着晨霭下山,准备独自前去拜谒四师兄与六师姐。

  他二人为自己了结善缘,阴差阳错下助他得以冲破第三重玄关,此番因果若不行礼相谢,实在于心难安。

  只不过方行至洞天结界处,忽觉身后云海翻涌。

  他回首望去,但见抚元山巅紫气蒸腾,万千瑞霭交织成华盖,竟是师尊提前破关而出。

  “且来见我。”

  耳畔清音乍响,陈沐心念微转,暗道也罢,还是先去拜见师尊罢。

  他当即折返山径,步履生风,不消半盏茶便至山巅小筑。

  甫入静室,便见抚元子端坐青玉蒲团,鹤发间流转着三花聚顶的玄光。

  正含笑颔首道:“三重玄关尽破,倒是比老道推演的命数多出一重。”

  陈沐整肃衣冠,执弟子礼:“也是机缘巧合,四师兄……”

  待他说明其中缘由后,抚元子眸光闪动,似是颇为欣慰,顺势说道:“你这四师兄修的亦是真水大道,日后若有修行疑难,除却老道这枯坐之人,亦可寻他印证。”

  见弟子垂首应诺,老道话锋又转:“至于你这第二道果……”

  陈沐闻言心神微动,方要开口,却被抚元子抬手截住话头:“不必剖白。”

  “你纵是身负上古遗泽,或是得了天人馈赠,终归是你命中之缘。”

  “老道所求不过助你证得真仙道果,了却万年夙愿,其余种种,皆如云烟过眼。”

  紫檀炉中青烟袅袅,陈沐默然长揖及地。

  “然则……”

  抚元子话音稍顿,神色凝重三分,“第二道果终究惊世骇俗,你若欲行走红尘,当知藏锋守拙之理。”

  闻得此言,陈沐把眉一皱,这也是他近日来忧患所在。

  虽说因为第二道果的原因,先天壬水免去了暴露隐患,但这双重道果若教大能窥破,只怕仍要引来滔天劫数。

  或许真君以及大部分道君还察觉不到,可若是像师尊这般的散仙甚至真仙当面,那自己的第二道果便就无所遁形了……

  望着面露微笑的师尊,他眸中清光一现,再拜道:“还请师尊教我。”

  “哈哈哈!”

  抚元子当即朗笑三声,拂须颔首道:“是极,若有力所难及之事,尽可求助与为师,若不然,老道岂不成了摆设?”

  他屈指轻叩虚空,一缕澄澈水纹应声漾开,如镜湖折月般精准没入陈沐眉心。

  陈沐只觉好似初春雨露落在额间,清润微凉转瞬即逝。

  “这是……”

  抚元子没有着急解释,只喃喃说道:“其实替第二道果遮掩天机并非难事,为师虽位列散仙,却有把握布下真仙难窥的禁制。”

  “只是经由我遮掩,对你而言并非是一件好事。”

  “我无法时时看顾着你,唯有将遮掩之法化作你掌中青萍,方能令你在红尘劫浪中自渡。”

  抚元子语音稍顿,目光凝在弟子额间残存的水痕上。

  “此为仙术‘水中月’,乃是我潮生阁唯二的仙术之一,虽经老道删繁就简,可其仍存镜花水月的真意,颠倒阴阳之妙犹在。”

  “更关键的是,此术最玄妙处,在于以虚化实、借假修真。”

  “待你假以时日修至大成时,纵使真仙法眼如炬,亦难辨你水中倒影与天上明月孰真孰假……”

  檐角铜铃忽然叮咚作响,陈沐喉结微动,早已心神俱震。

  仙术……

  自踏上修道之途以来,他唯一一次与仙术产生交集,便是当年在蓬莱仙境与安庆真仙斗法之时。

  那式“焚元”仙术燃尽筋骨血肉的灼痛,连神魂都被赤焰舔舐的撕裂感,至今仍在识海深处烙着滚烫的印记。

  哪怕是后来又见识过紫宸层出不穷的仙法,却也再没有哪种手段,能如那次般刻骨铭心……

  而眼下,又一道仙术摆在了面前,还是让他修行!

  陈沐瞳孔微颤,指尖无意识地抚上眉间那道水痕。

  拜入潮生阁这些年来,他自然知晓唯有跻身道君境界方有资格修习仙术。

  如今自己不过初窥门庭便能得此机缘,分明是因着师尊的缘故……

  陈沐抬眸看去,不知为何突然觉得师尊的执念太强。

  他不问因果轮回,不计祸福劫数,仿佛只要能将弟子推上登仙长阶,纵使天倾地覆亦在所不惜……

  可越是如此,陈沐心中越如悬着千钧寒铁。

  修道数百载,他早非懵懂稚子,自然明白这般执念过深,于修行之道未必是福。

  尤其是对师尊这等已触摸到大道边缘的存在,若所执有谬,反噬之威怕是能摧山断海。

  即便自己确是受益之人,可陈沐非是无情之人,又怎能心安理得看着真心相待的长辈踏入歧途?

  “或许该寻个时机与师尊提醒一下……”

  而在他沉思之际,抚元子已将修行“水中月”的心得体会刻录在玉简之上。

  “好生感悟,不得‘镜花水月’第一重,便暂缓游历想法吧……”

  ……

第902章 灵舟错影

  云海层叠翻涌,万道金芒穿云破雾。

  陈沐自抚元洞天踏云而出,衣袂当风不过少时,便遥遥望见潮生阁悬于沧溟峰上的巍峨宫群。

  此去远行不知归期,临行之前,总该拜会一下四师兄梁崇与六师姐祝晓才是。

  毕竟一脉相连,先前无有机会还能说得过去,眼下若再视而不见,倒显得他不知规矩,甚至于八师兄与九师兄,如若不是凑巧出了山门,他也是要前去拜见一番的……

  玄荇宫位列北向,宫阙百里碧波潋滟,翠色浸染的湖水映着飞檐斗拱,却是好找的很。

  未有多时,他便来到了宫门落定,指尖凝出名帖递了进去。

  最先发觉的仍是值守道童,远远看见陈沐愣了一愣,似是没有认出他的身份。

  眼前人着素白道袍,眉宇间隐有道纹流转,分明是问道真君的感觉,可偏生三十六重宫名录中寻不着对应形貌。

  正犹疑间,忽闻琼楼深处鸾铃清越,两道虹霓破空而来。

  道童仰首望去,神情顿时一紧施礼拜下。

  “哈哈哈!”

  人未至,声先传。

  粱崇名士风范犹存,遥遥看向陈沐,颇为放荡不羁的高呼道:“可是陈师弟当面?”

  身侧祝晓罗袜生尘,嗔怪地以团扇轻拍道侣臂膀,转眸望向陈沐时,秋水眸中已是笑意盈盈。

  陈沐见状一笑,躬身施礼道:“师弟陈沐,见过梁师兄、祝师姐。”

  “哈哈哈……果是陈师弟!”

  粱崇踏云落下身形,几步凑到近前,伸手托起陈沐:“自家人,何需这些虚礼?”

  祝晓也是点头,美眸上下打量着陈沐,其中光亮愈发惹眼:“早闻师弟风采,今日得见,倒比传言更胜三分。”

  言罢,她侧身相引:“师弟快快请进。”

  粱崇也顺势一拉:“你我同门终于得见,今日当要痛饮几杯!”

  被两位真君左右相携而行,陈沐但觉足下云纹自生,廊间明珠次第明灭。

  远处隐约传来瑶琴淙淙,混着梁崇畅谈高呼的笑语,竟将肃穆宫阙染上三分红尘暖意。

  “来人,速速备宴温酒……”

  甫入殿落座,见梁崇又要张罗宴席,陈沐赶忙拱手劝阻:“师兄切莫费心,此番叨扰原是为拜会师兄师姐,稍后还要启程远行,实在不必操劳。”

  梁崇拂袖朗笑:“何时启程不是启程?偏就这般急迫?”

  他话尚未说完,祝晓已轻摇螓首道:“道途要紧,夫君莫要任性。”

  见妻子发话,梁崇转手取过紫砂壶,琥珀色茶汤倾入盏内:“既如此,以这‘九嶷云雾’为师弟饯行总不为过吧?”

  陈沐含笑适时举盏:“正欲讨教此中玄妙。”

  “哈哈哈……”

首节 上一节 672/76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