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他率兵包围了白羊王和楼烦王,一举将敌人击败,成功抢回河套地区这块地盘。不仅如此,卫青还活捉了匈奴数千人,抢得牲畜上万头。但是在他的领导下,此战中汉朝的士兵却几乎没有损失。
公元前124年,卫青又率3万人马夜袭匈奴右贤王所在地高阙。汉军到达时,右贤王正在喝酒,他怎么也想不到卫青竟然会率兵到达此处。
于是汉朝再打一场有准备的仗,匈奴开始历经一场没有准备的逃亡。此次战后卫青俘虏了匈奴15000人,连10余个匈奴小王也没能从卫青手下逃脱,只有右贤王带领几百名士兵突围逃走了。
接下来卫青攻打匈奴的战役中又多了一个身影——他的外甥霍去病。俗话说外甥像舅舅,从霍去病的军事才能上看,这话可一点不假。
公元前123年,年仅十八岁的霍去病就跟随他的舅舅卫青一起出征匈奴。这是霍去病第一次参战,在卫青的授意之下,他只能率800骑兵在一座小山上开启观战模式。
就在卫青率军大获全胜,匈奴右贤王趁乱逃跑时,霍去病明白时机来了。他当即率军向匈奴逃兵追去,然而他没想到血王的军队没追到,反而让他得到了伊稚邪单于大刑父若侯产的位置。
于是霍去病向极若侯产的部落进发,到达部落时正赶上匈奴人的祭天仪式,他让部分士兵混入祭天仪式中并趁机放火。
在匈奴人因大火陷入混乱时,再率军向高处冲下,就这样获取并率800人斩敌2028人。不仅直接送极若侯产归西,还顺道俘获了匈奴单于的姑父,立下大功。
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再次率兵出征,至此他主打的是一个闪电攻势,仅仅6天时间他就行军千里,灭亡五国,平均一天干掉一个国家。
随后霍去病率兵前往皋兰山与匈奴主力决战。这一战他直接斩杀匈奴折兰王、鲁侯王,打得匈奴浑邪王节节败退。
第204章 爱旅游的皇帝们
随后汉军休整之后再度出击,他们在霍去病的率领下深入匈奴腹地2000多里,出其不意地向匈奴浑邪王、休屠王发起进攻。
这一战汉军以伤亡3000人的代价歼灭敌人3万多人,还缴获战利品匈奴王5位。
公元前119年,霍去病再度率兵玩起了匈奴消消乐,他歼灭匈奴7万多人,一路打到了狼居胥山,还在此处举行了祭天大典。
在汉武帝、卫青、霍去病三个大魔头的强强联手之下,此战过后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
如果说匈奴是汉代宿敌,那突厥就是唐代的心腹大患。但在天可汗李世民看来,突厥不过是个不起眼的小国,闹得厉害了,顺手灭掉就是了。
公元626年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提前送太子李建成去地府过清闲日子,自己顶替老爹坐上皇位。
但这一次皇位更迭却让DTZ看到了趁火打劫的机会,DTZ吉利可汗率20万大军直逼长安,驻军渭河北岸。
同时还不知天高地厚地让自己手下大将执失思力去威胁李世民。
李世民也不是被吓大的,他先是扣留了执失思力,随后亲自率六员大将来到渭河南岸与DTZ展开骂战,将DTZ背信弃义、攻打唐朝的黑历史全都抖了出来。
同时唐将尉迟敬德趁突厥不备,在泾阳之战中大获全胜,突厥名将阿史那乌莫在此战中差点被俘。突厥既不占理也不占上风,于是只好退兵。
然而突厥的退兵并没有让李世民放松警惕。他废除臣子不得带武器上殿的规定,每天在显德殿训练士兵。
同时奉行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一政策与DTZ吉利可汗的政敌突利可汗结盟。
此时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公元629年,李世民终于等到了久违的东风,DTZ竟然主动出兵袭扰河西。得知消息后,李世民果断派出六路大军向DTZ进发。
公元630年,唐朝名将李靖率3000兵马孤军深入,吉利可汗闻讯远逃。可他没想到李靖带来的不止能征善战的将士,还有舌灿莲花的间谍。
在间谍的操作之下,DTZ大将康苏密归降,吉利可汗只能一退再退。没想到他这一退就退进了李靖的埋伏之中,吉利可汗在李靖大军的打击下惨败,只能向唐朝请降。
随后李靖与徐世勣两军会合商议之后,他们决定与其让吉利可汗投降,继续养虎为患,不如直接拔掉他的爪牙。于是李靖开始放大招,他让苏定方率200唐军乘雾突袭。
此时的吉利可汗见唐朝的使者前来以为唐军放弃,没想到他刚一回神唐军就到了离DTZ军帐极有7里的地方。在浓雾的遮掩下,吉利可汗不知唐军人数,只能仓皇出逃,李靖则看准时机率军追击。
一战就俘获了突厥10万多人,不久后匆忙出逃,身边仅剩数十人的吉利可汗竟然迎头撞上了唐将李道宗的军队,随即被唐军擒获,可谓是出逃逃了个寂寞。
而DTZ的土地也随着他的战败被唐朝纳入版图,至此DTZ灭亡。
【盘点历史上那些爱旅游的皇帝#历史#小知识#皇帝】
不爱上朝爱旅游,历史上总有一些皇帝不愿意待在皇宫里,只想跑出去看看自己统治的大好河山,有时候甚至还会死在路上,留下无数奇闻异事和一段段未解之谜。
那么历史上都有哪些皇帝爱巡游呢?他们到底是为了国事还是为了享乐呢?本期视频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历史上那些爱旅游的皇帝。
第一位就是秦始皇嬴政。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分天下为36郡,车同轨,书同文,收天下兵器铸金人十二。
自认德兼三皇,功盖五帝,于是称始皇帝。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至义山刻石记功。齐鲁儒生商议封禅泰山,泰山是五岳之首,而封禅泰山是帝王的最高荣誉。
但是由于年代久远,当时的儒生早已不知道具体的流程仪式,因而为了如何封禅争吵不休,秦始皇索性把他们全都赶走,自己搞了个封禅大典,在泰山上刻石立功。
当时有个叫徐市的方士上书称海上有三座仙山,上面有仙人居住。于是秦始皇就派徐市带着几千童男童女前去寻找,然而徐市一去不回,了无音信,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未解之谜。
次年秦始皇再次东巡,途经博浪沙时遇刺,凶手逃之夭夭,这个凶手就是韩国贵族,日后的汉初三杰之一张良。不久又出现天降陨石,有人在上面刻了七个大字:“始皇帝死而地分”。秦始皇大怒,将周遭百姓全部诛杀。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最后一次出巡,在丞相李斯的建议下带上了少子胡亥,途经沙丘时,秦始皇去世,终年50岁。李斯和赵高矫诏立胡亥为皇帝,三年后秦朝灭亡。
第二位是隋炀帝杨广。公元581年,隋朝灭南陈统一中国,结束了300多年的分裂时代。10年后,23岁的晋王杨广随军第一次来到南朝,被江南的繁华景象吸引。
相传南陈后主陈叔宝的宠妃张丽华美艳动人,杨广想将她收入房中,却被张丽华严词拒绝,杨广恼羞成怒,就以红颜祸水为由将她斩首。
一代美人香消玉殒。隋文帝派杨广坐镇江都,也就是今天的扬州,从此杨广就与江都城结下了不解之缘。杨广登基后下令开凿运河,沟通南北,后世称之为京杭大运河,又称为隋唐大运河。
大运河的开通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不仅加强了南北沟通和交流,维系中央政权的统一,在运河两岸也兴起了多座商业重镇。在隋朝时,这些运河城市以江都最为繁华。
杨广在位时三次巡游扬州,每次都会带上一大群人,宗室贵族、文武百官,再加上随行的宫女、太监,人数高达一二十万。船队浩浩荡荡,足足有200余里长。杨广所乘坐的龙舟有四重,高40-50尺,长200尺,都用金玉装饰,俨然是一座移动的宫殿。
除此之外,杨广还两巡塞北,三至涿郡,每次出游都是在沿途各地建造离宫,集游玩享乐。虽然这些出游也有政治考虑,但是更多的还是为了满足杨广的穷奢极欲。
在三征高句丽失败后,百姓们再也无法忍受杨广的穷奢极欲,纷纷起义造反,战火迅速点燃全国。
杨广却离开了洛阳,再次南巡到扬州,而且想在江南长久待下去。公元618年,宇文化及发动江都之变,刺杀杨广,不久,隋朝灭亡。
第三位就是明朝朱厚照,明朝最会玩的皇帝。这位仁兄在历史上可是出了名的不务正业,不住皇宫,住豹房,不上朝,爱打仗,想像老祖宗永乐大帝那样横扫漠北。
可是大臣们却担心皇帝会像他太爷爷朱祁镇那样被蒙古人俘虏。在宫里怎么玩都可以,万一出去有个三长两短可怎么办?
但是朱厚照还是带着人偷偷跑出关外,可是关的却不敢给皇帝开门。任凭陛下如何软硬兼施,没用,直到大臣们赶来才把朱厚照领了回去。
几个月后,朱厚照再次跑出关区,这一次他成功了,还和达延汗的小王子打了一仗。回到BJ后他给自己论功行赏,自封威武大将军,镇国公,俸禄5000担,还让六部给他建造官邸,发放俸禄。
没过几天,朱厚照又跑出关去巡游,把皇帝当成了兼职,沉溺于威武大将军的角色不可自拔。有一次朱厚照在山西遇到了一位歌女,对她一见钟情,让她做威武大将军的夫人。
这位歌女就是刘良女,朱厚照身边的人都尊称她为刘娘娘,而传说中的李凤姐就是以刘良女为原型。公元1519年,朱厚照收到消息称宁王朱宸濠在江西造反。
朱厚照兴致勃勃准备御驾亲征,但是又收到消息,叛乱已经被王阳明剿灭。朱厚照故意隐瞒了第二个消息,以御驾亲征为由要去南巡,但是朱厚照怎么也没想到这会是一场死亡之旅。
朱厚照南巡,闹得沿途州县鸡飞狗跳,朱厚照身边的宠臣狐假虎威,横行霸道,惹得民愤无数。
由于叛乱已经被平定,为了让皇帝过把瘾,朱厚照身边的宠臣竟让王阳明把宁王再放出来,再让他作乱一回。
王阳明哭笑不得,把宁王交给太监张永,激流勇退了。公元1520年,朱厚照在南京接受献俘,他先把宁王从牢笼里放出来,又让人把宁王抓住,算作自己平乱,心满意足地回BJ了。
然而在回BJ时朱厚照突然落水,从此一病不起,半年后朱厚照病死了,享年31岁。
第四位就是清高宗弘历,也就是乾隆皇帝。乾隆登基时有康熙、雍正两朝奠定的基础,国力进入鼎盛时代,经济繁荣,府库充实。
江南作为赋税重地是清朝的经济命脉,因此得到了康熙、乾隆两代皇帝的重点关注。
康熙六下江南为的就是笼络江南官绅视察水利工程,乾隆也想效仿祖父康熙六下江南考察民情,此外还想一览江南的繁华风光。
自公元1751年至公元1784年,乾隆6次南巡江南。此外还有多次东巡和西巡游览天下名胜,留下了各种奇闻异事。传说乾隆是海宁陈氏之子,因此借着南巡的名义回乡探亲。
虽然是野史记载,但是乾隆在南巡时多次停留在海宁陈氏家中倒也是事实。
其实海宁陈氏是江南著名的名门望族之一,号称一门三阁老,六部五尚书。乾隆为了笼络江南官绅,自然也不会漏了海宁陈氏。
在戏曲演绎中,乾隆下江南艳遇无数,但是在历史上乾隆在出巡时没遇见艳遇,倒是没了两位皇后。乾隆的前两任皇后,一位在东巡途中离世,一位在南巡时与乾隆决裂,其中原因众说纷纭。
有的说因为皇后那拉氏反对乾隆朝歌妓,又说是因为皇后反对皇帝封令贵妃为皇贵妃,因而愤然剪发决裂,乾隆自此之后不再立皇后了。
虽然乾隆出巡初衷是为了政治目的,而不仅仅是为了个人享乐,但是每次出巡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掏空了国库,沿途官员为了在皇帝面前露面,极尽免费之能事。
虽然乾隆一再告诫当地官员不要骚扰百姓,但是各级官员都对此视若无睹,造成了严重的铺张浪费。乾隆晚年感叹道:“朕六下江南,接劳民伤财以外,没有半点用处。”
【建文帝到底去哪了?#历史#小知识】
建文帝到底去哪里了?公元1402年的那场大火让建文帝朱允炆从此失去了踪迹,成为明史上的悬案。
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和结局,就连他的存在也被朱棣刻意抹除。那么朱棣有没有派人去找建文帝?建文帝最有可能藏身于哪里呢?本期视频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建文帝的下落之谜。
建文帝朱允炆出生于公元1377年,是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之子。公元1392年,懿文太子朱标病死,
朱元璋立年仅16岁的朱允炆为皇太孙,并次年发动蓝玉案,大肆诛杀功臣,为皇太孙能够顺利登基铺平道路。然而功臣问题解决了,藩王问题又成为朱允炆的心腹大患。
众所周知,朱元璋出身贫寒,其父母、兄弟姐妹在他登基前都已离世。
因而朱元璋对亲情非常看重,对自己的儿子们也非常溺爱,将他们都册封为藩王,分封各地,目的是拱卫皇室。但是对于年轻的皇太孙朱允炆来说,这些飞扬跋扈的叔叔却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登基。在登基的第一年,朱允炆便开始削藩,周、齐、湘、代等王相继被废,其中湘王自焚而死,给诸王心理上造成很大的震动。
公元1399年7月,朱元璋第四子也是实力最强的藩王朱棣以清君侧、靖内难之名起兵造反,并于三年后的公元1402年兵临南京城下。
谷王朱橞打开金川门迎接燕王入城,随后皇宫就突然燃起了熊熊大火,等到火势扑灭时,建文帝已经消失了踪迹。
第205章 奴隶皇帝石勒
按照明朝的官方说法,也就是朱棣及其子孙的说法,这场大火是建文帝无颜面对燕王,因而在皇宫放了一场大火,以死谢罪。
建文帝皇后马氏、太子朱文奎也跟着一起死了。朱棣对着烧得已经看不出模样的尸体痛哭流涕地说道:“侄儿为何如此?”
哭完以后,朱棣下令将建文帝夫妇以帝后礼安葬,没有谥号,没有庙号,没有陵墓。就这样,建文帝在政治意义上就成了一个死人。
那么建文帝真的是死了吗?虽然朱棣一再对外宣称建文帝是自焚而死,但是仍然堵不住天下悠悠众口,就连朱棣自己也不相信建文帝是真的死了。
在明朝中期关于建文帝下落有一种说法非常流行:朱棣为了寻找建文帝派出了两路人马,一路是郑和下西洋,在海外寻人;一路是胡濙巡游天下寻找新人。
然而郑和下西洋耗资巨大,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宣扬国威、扩展朝贡贸易,就算想找人也只能是顺路找找。胡濙奉朱棣之命巡游天下,名为寻找仙人,实则是访查人心向背。
朱棣得位不正,忧虑人心不服,于是派人去查访民心如何。公元1423年,胡濙突然在半夜求见朱棣,汇报完毕后,朱棣的反应是“以此使事”。
那么这个“一”真的是建文帝吗?倒也未必。根据大学士李贤为胡濙撰写的墓志铭,朱棣怀疑太子朱高炽背地里搞阴谋,于是派胡濙去调查。
在知道太子依然澄清孝敬后,朱棣长舒了一口气,不再怀疑太子。
那么胡濙有没有找到建文帝呢?没有人知道。此时建文帝的母亲、弟弟和妹妹都已经死于幽禁之中,幼子朱文圭被囚禁在凤阳不见天日。
建文帝对朱棣皇位的威胁已经不复存在,但是也有好事之徒想借着建文帝的名义图谋造反。公元1416年,蜀王朱椿派女婿进京向朱棣告发谷王朱橞图谋不轨。
朱棣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谷王竟然放出风声说自己王府里有建文帝,想以拥立建文帝为名推翻朱棣。然而这个所谓的建文帝实际上却是蜀王的三儿子朱悦燇。
因为犯错被父王责罚,所以私自跑到叔叔谷王府。谷王就在侄儿身上大做文章,说他就是建文帝。这个蜀王吓坏了,连忙让女婿去找朱棣举报。
朱棣派人将朱悦燇送回蜀王府,将谷王废为庶人,并且嘉奖了大义灭亲的蜀王。在这次事件后不久,朱悦燇就去世了,年仅二十五岁。
随着朱棣的离世,他与建文帝的恩怨也终于宣告终结。继任的明仁宗下旨释放了一些建文忠臣的家人,使他们不再世代为奴。
然而建文帝的行踪依然是下落不明。公元1440年,一个叫杨应祥的老和尚在广西到处和人说他是建文帝。
当地官员连忙把此事上报朝廷,发现这个和尚并不是建文帝,因为建文帝此时应该是60多岁,而这个和尚却有90多岁,年龄不符。后来这个和尚被人打入天牢,死于狱中。
明英宗后下令释放建文帝的家人,建文帝的小儿子朱文圭被释放出来时已经50多岁,不识牛马。放出来以后很快就死了。
建文帝的弟弟朱允熥还有后代,但是最迟到明宪宗时也已经绝嗣了。此时建文帝就算还活着也已经90多岁了,距离靖难之役也有60多年了,社会风气相比明初更加开明,各路野史也纷纷问世。
建文帝的下落也成了热门问题,有人说他出家了,有人说他出海了,众说纷纭,没有人能知道答案。
那么小伙伴们认为建文帝究竟去哪里了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从奴隶逆袭称为皇帝的励志人生#历史#皇帝#小知识】
中国古代最低贱者莫过于奴隶,他们无权无势,甚至自己的性命都做不了主。然而晋朝时期就有这样一个奴隶,一路升级打怪,最后甚至逆袭做了皇帝,他就是石勒,历代皇帝中起点最低的一个。
那么石勒是怎么完成从奴隶到皇帝的三段跳,建立后赵政权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奴隶皇帝石勒的发家史。
公元302年,并州闹饥荒时,石勒当时正好在并州做佃农。眼看着就要吃不饱饭,他果断辞职跑路。跑路途中,石勒遇到了一个熟人郭靖。
乍一见面,他就忍不住向郭靖倒苦水,吐槽自己忍饥挨饿的经历。吐槽到一半时,石勒灵光一现,想到了一个赚钱的好法子,借口饥荒引诱胡人西周谋生,待他们上道后就趁机将他们抓起来当作奴隶卖掉。
就这样,石勒和郭靖一拍即合,做起了奴隶买卖。盯上这笔生意的还有一个大人物,东瀛公司马腾。比起石勒,司马腾获取奴隶的方法可谓是简单粗暴,他选择直接绑架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