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朝陪我刷短视频 第158节

  它比鸟铳的杀伤力大,比佛朗机更便于携带,因其射击时的样子形似猛虎蹲坐,故得名虎蹲炮。虎蹲炮在设计中弥补了许多外国火器的缺点,相比同时期洲欧的迫击炮要先进许多,可以说那时候国产火器的水平遥遥领先全世界。

  明武宗又让戚继光训练冀州、昌平、保定等地的士兵,总兵官以下的官员都受戚继光的节制。1573年,北虏小王子与董狐狸谋划进犯,向明朝廷索要赏赐,遭到拒绝,于是二人在喜峰口烧杀抢掠。

  戚继光得知后率兵前往平乱,差点活捉董狐狸。戚继光镇守的蓟门固若金汤,北虏无法攻入,于是转而进犯辽东。戚继光率兵增援,协助辽东守将李成梁将其击退。戚继光也因功被朝廷封为太子太保,后又晋封少保。

  但随着朝廷内阁首辅张居正病逝,戚继光被朝廷调往广东。三年后,御史张鼎再次弹劾戚继光,戚继光因此遭到罢免,回乡后病逝,享年61岁。

  ——“最佩服的名将,能文能武,又会发明创造。”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文能提笔安太难下,武能马上定乾坤。”

  ——“他的军队除了武器,其他的已经很接近近代化了。”

  ——“这伤亡比简直就是恐怖,无情屠杀。”

第165章 朱厚照与朱厚熜

  【明朝最会玩的皇帝,不住皇宫住豹房,一口气看懂朱厚照的一生。#明朝#朱厚照#历史】

  要说明朝最会玩的皇帝是谁,那非明武宗朱厚照莫属。他15岁当皇帝,却不肯老老实实上朝,而是自封威武大将军,整日梦想着带兵打仗。

  他不住皇宫,住包房,每天琢磨着怎么溜出宫,还经常甩开群臣外出游玩。本期视频就让我们按照时间顺序一起走进明武宗朱厚照的一生。

  朱厚照是明孝宗朱佑樘与张皇后所生的嫡长子。明孝宗是中国历史上最专情的皇帝之一,一生只娶过张皇后一个女人,夫妻二人同吃同住,宛若民间夫妻。

  夫妻两人生有两子一女,长子即是朱厚照。女儿和小儿子早夭,只有朱厚照长大成人。因此,孝宗夫妻对这个儿子倾注了十分的关爱。

  朱厚照就这样无忧无虑地长大。年少的朱厚照非常聪明,老师教他的东西总是很快就能学会。按理说他应该成为一个很好的皇帝,但是他周围的太监却毁了这个聪明的孩子。在朱厚照看来,这些玩伴要远远比那些满口“知乎者也”的老先生要可爱很多。

  无忧无虑的日子总是短暂的。1405年,明孝宗朱佑樘突然病逝,15岁的朱厚照登基为帝。但是朱厚照并不太适应皇帝这个新角色,他只知道以后再也没有人能管得了自己了,每日纵情享乐,时常出宫玩耍,还喜欢舞刀弄枪,亲骑马射箭,荒废了朝政。

  朱厚照身边的“八虎”也由此走上了前台。所谓“八虎”是指以刘瑾为首的8个东宫随侍太监。为了讨好朱厚照,太监们每天都会进献鹰犬歌舞等戏。当时的东宫被人们戏称为百戏场。

  年幼的朱厚照不能抵御这些诱惑,逐渐沉溺其中,学业和正事当然也就荒废了。八虎靠着陪朱厚照玩乐而得到宠幸,一步登天,开始插手朝政,其中以刘瑾的权势最大。这自然引起了文官集团的强烈不满。不久他们就联合上书要求皇帝严惩八虎。

  这个把朱厚照吓了一大跳,他不理解这些玩伴为何会这么不招文官们的待见。而八虎也没有坐以待毙,在朱厚照面前痛哭流涕。在这么一哭二闹之下,本就犹豫不决的朱厚照也心软了下来。第二天刘瑾就把这些觐见的大臣整了一顿。

  自此以后,八虎的气焰更加嚣张,刘瑾权倾朝野,甚至还得了一个外号“立皇帝”。但是刘瑾也没高兴几年,一场藩王叛乱将为他敲响了丧钟。

  1510年,宁夏的安化王叛乱,朱厚照派太监张永和明臣杨一清前去评判。在评判的过程中,杨一清发现这场叛乱的导火索是刘瑾要整理军团,引发当地官员欺压士兵等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让安化王能够聚众造反。

  杨一清对刘瑾乱政早已心怀不满,恰巧董爷与刘瑾有过节,于是两人一拍即合,谋划扳倒刘瑾。回到BJ以后,张永找了个机会向朱厚照控诉刘瑾的诸多罪状,朱厚照全当没听到。

  张永又说,刘瑾要是篡位了,陛下您又该去哪里呢?一语惊醒梦中人,朱厚照连夜下旨逮捕刘瑾,交由法司议罪。前去抄家的锦衣卫在刘瑾家中搜到了盔甲、弓弩等物,朱厚照大怒,下旨将刘瑾凌迟处死。

  然而刘瑾虽死,朱厚照却没有从此静下心来当一个好皇帝,而是在宫外建了一个豹房,每日在豹房玩乐。这豹房里养的可不止豹子,还有老虎、鹰犬等珍禽异兽。当然,在豹房享乐还是远远不够的,他时常微服出巡,甚至还跑出关外去玩。

  这可急坏了内阁一帮大学士,守关的将领也不敢开门,万一皇帝出去遇见蒙古人,出点事可怎么办?内阁大学士追上了朱厚照,朱厚照闷闷不乐地回京,但是下一次他们就追不上皇帝了。

  朱厚照从小就喜欢骑射打猎,一直希望向永乐大帝一样,武征漠北,驰骋疆场。他自封为太师镇国公威武大将军,还起了一个假名朱寿。朱厚照还下旨让六部官员给威武大将军朱寿发放俸禄和官印,还建了一个官邸。

  六部官员也是哭笑不得,谁让这位主是皇帝呢?没办法,不得不听啊。1517年,蒙古鞑靼首领小王子率军进犯,朱厚照这次成功跑出了关外和小王子在应州打了一仗。小王子不知道对面是何方神圣,只知道对面的明军越战越勇,自己难以招架,无奈之下只好下令退兵。

  此后小王子再也没有进犯明朝。朱厚照十分高兴,回朝论功行赏,没想到一回来就被文官觐见的奏章淹没了。朱厚照却依然我行我素,仍时不时跑出去玩。两年后,宁王朱宸濠造反。当报及文书送到朱厚照这里后,朱厚照摩拳擦掌,准备亲自去江西讨伐宁王。

  但是还没等朱厚照兴奋多久,又来了一封奏章,告诉朝廷,宁王之乱已被王守仁平定。王守仁其实那位著名的王阳明,门下弟子众多,在明朝中后期具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阳明心学更是远播海外,先后传入了日本、朝鲜等国。

  王守仁所提出的最为著名的主张就是知行合一,事实上王守仁也确实身体力行地做到了。宁王叛乱后,王守仁仅用35天就平定了叛乱,俘虏了宁王朱宸濠。

  但是朱厚照却失望万分,他本想亲自抓住宁王的。这时朱厚照身边的宠臣出了一个馊主意,让王守仁将宁王释放,然后让皇帝再抓一次。王守仁哭笑不得,索性把宁王交给太监张永,让张永摆平这件事吧。几个月后,朱厚照来到明朝的留都南京。

  上一个去过南京的皇帝是明宣宗朱瞻基,距离朱厚照的时代已有百年之久了。这一路上朱厚照可是没少折腾,闹得沿途鸡飞狗跳。在南京的祝祭仪式上,朱厚照让人把宁王放了出来,然后又下令将宁王再抓回去。

  这样一来也算是朱厚照亲自评判了。此时的朱厚照却不知自己的生命已进入倒计时,在回BJ的路上,朱厚照意外落水,之后就重病不起。

  1521年,朱厚照在豹房驾崩,终年31岁,庙号武宗,葬于康陵。在朱厚照死后,明朝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很聪明的皇帝,但就是爱玩,应州大捷这一战的打法不是一个笨蛋能打出来的。”

  ——“没打过一场败仗,豹房相当于是自己的势力,宦官牵制文官,文官控制不了这个皇帝,直接让他落水了。”

  ——“听说刘瑾第一天凌迟没有死,回到牢房还喝了两大碗稀饭。”

  【最爱当神仙的皇帝,一口气看懂明朝的修道皇帝,朱厚熜的一生。#明朝历史#朱厚熜】

  当皇位和父母只能选一个的时候,你会选择哪个?但是明朝最会玩、也是最爱修仙的皇帝,在位45年间,既有名将名臣开创嘉靖新政,又有奸臣佞臣激起民变。

  本期视频,就让我们按照时间的顺序一起走进明世宗朱厚熜的一生。

  朱厚熜出生于湖广安陆的兴王府,他的父亲朱佑元是明宪宗的第四子。明武宗朱厚照驾崩后,由于没来得及留下子嗣,朝廷只好按照族谱的顺序来到湖北寻找。

  当时只有15岁的兴王世子朱厚熜被立为大明朝的新皇帝。朱厚熜可以说是人在王府坐,皇位从天上来,突如其来的惊喜直接把他砸晕。于是他带着小伙伴陆炳开开心心地来到BJ当了皇帝。然而刚到北京城外,他就高兴不起来了。

  朝廷的官员请朱厚熜从东安门进宫,先住在文华殿,然后选定黄道吉日登基。这让朱厚熜非常不高兴,因为这是给皇太子登基准备的,自己是来当皇帝的,又不是要来当太子的。朱厚熜坚持要从大明门进宫,两方僵持不下,陷入僵局。

  最后还是张太后出面,让群臣在郊外劝进,然后迎接朱厚熜从大明门进宫登基。这回朱厚熜才老老实实地走完了登基的流程。

  在向张太后叩头行礼之后,改年号为嘉靖,首辅杨廷和总算松了一口气。但是他还不知道的是,这位由外藩入继大统的少年天子可比上一任皇帝朱厚照难对付很多。一场皇帝与文臣的角力赛即将拉开帷幕。

  朱厚熜的皇帝宝座还没坐热乎,礼部尚书毛澄就上了一份奏章,请皇帝任孝宗为皇考,也就是父皇,而朱厚熜的亲爹朱佑元在宗法上就只能当朱厚熜的叔叔了。

  此外,朱厚熜的母亲蒋氏还在世,若是认了孝宗为父皇,那朱厚熜也就得认神母张太后为母后,自己的生母也就只能叫伯母了。

  看起来皇位和父母似乎只能二选一,但朱厚熜却想全都要。然而朱厚熜面临的对手是饱读圣贤书的文官集团,要是讲起宗法伦理,只有15岁的朱厚熜哪能说得过他们?

  这时候有一个还在礼部当实习生的进士尚书说,杨廷和他们的要求是无理取闹,陛下您的皇位合理合法,不需要认别人当爹。

  这个进士叫张璁,考了8次科举才考中进士。时年四十七岁的张璁见小皇帝不愿听从文官们的意见,就上书支持皇帝,而且给皇帝提供认亲爹当爹的理论依据。朱厚熜非常高兴,自己终于有帮手了,而杨廷和却不以为然,大笔一挥把张璁打发去了南京。

  张璁垂头丧气地去了南京以后,却找到了另一个帮手桂萼。之后王阳明的弟子方献夫等人也加入其中,纷纷上书支持皇帝,认亲爹为父皇。

  双方引经据典,大吵特吵,而首辅杨廷和却敏锐地意识到了一个事实,皇帝毕竟是皇帝,无论文官如何朝嚷,朱厚熜大可以充耳不闻,就算这些人全都撂挑子不干,朱厚熜也能迅速补充上去。反正天下读书人并不是都关心皇帝认识谁当爹,表面上只是名分之争,实际上是权力之争。

  杨廷和急流勇退,致仕归乡,而他的儿子杨慎却年轻气盛,带着一群文官要在左顺门拦截刚回BJ的张璁和桂萼,想用物理方式解决掉这场争论。

  然而张璁没有经左顺门进宫,桂萼倒是走左顺门,但他一看到杨慎带着几十个人在左顺门那里转悠,当即拔腿就跑。杨慎的计划落空,但是他还没有放弃。在一次朝会后,他鼓动大家在左顺门哭闹,这里还包括七八个高官高官。

  朱厚熜被这架势吓傻了,随后又无比愤怒。他出动了锦衣卫前去镇压这些大老爷,看见皇帝要动真格的,连忙跑路,而带头的杨慎就倒了霉,不仅被揍了一顿,还从BJ流放到云南。

  历时三年的大礼仪之争以嘉靖的胜利宣告结束,张璁、桂萼等议礼功臣也顺理成章地入阁辅政,推出了一系列革新措施。

  包括完善科举和教育制度,裁撤冗官冗员,缩减宗室外戚特权,取消各地镇守太监以及解决哈密危机,保证了西北的稳定。

  然而随着张璁的失宠,夏言被害,严嵩登上了首辅之位,政治风气开始败坏。1542年,首辅夏言被严嵩排挤,失去了朱厚熜的信任,被革职闲居。严嵩入阁辅政,进入明朝最高权力中心不久,宫女杨金英等人在深夜行刺朱厚熜,史称壬寅宫变。

  ——“练得身形似鹤形,半夜宫女勒脖颈。“

  ——“这一次刺杀,直接让嘉靖老道慌了,从此不上朝了。”

  这次行刺虽然失败了,但是却让朱厚熜从此不入皇宫,也不再上朝,而是搬到西苑整天炼丹,修道。6年后,夏言遭到严嵩的诬陷,被朱厚熜下令当众处斩,这是明朝历史上唯一一位被斩首的首辅。死后严嵩和他的儿子严世蕃在朝中更加肆无忌惮。

  1550年,蒙古俺答汗南下劫掠,明朝竟一路打到了北京城下,上一个打到北京城下的还是100年前的瓦剌。当时京北还有于谦指挥,打退了瓦剌。

  这一次俺答汗在京北城外劫掠了8天,最后得到明朝答应贡品的要求后才扬长而去,大明朝颜面扫地。严嵩作为内阁首辅也负有不小的责任,然而严嵩却把兵部尚书推出去当了替罪羊。

第166章 张居正和小万历

  杨继盛不满严嵩和他的儿子严世蕃祸乱朝政,愤然上书弹劾严嵩十条大罪。结果遭到了严嵩父子的残忍迫害,在狱中受尽酷刑而不屈服,最后被当众处斩。

  自此以后严嵩父子气焰更加嚣张,但是随着倭寇被戚继光打得抱头鼠窜,不敢再犯,朱厚熜对严嵩父子也厌烦起来。加上严世蕃要为母守孝,暂时离开官场,已经80多岁的严嵩也有些力不从心了。这时候司礼监徐阶也抓住皇帝的心理,找来道士蓝道行为朱厚熜占卜,表示上天的意思,只有除掉奸臣,任用贤臣,才能天下大治。而奸臣自然是指严嵩父子,朱厚熜深以为然。严嵩父子聪明一世,最终却因为玄学而走向末路。1562年严嵩被勒令退休,三年后严世蕃被处斩,严嵩被剥夺所有家产,靠着在墓地捡贡品度过余生。

  然而严嵩父子倒台并没有让明朝的社会矛盾缓和多少。皇帝依然炼丹修道,土地兼并依然严重,百姓生活也日益艰难。这时候海瑞的一封奏疏戳破了朱厚熜的美梦,他在治安疏中列举了朱厚熜如何荒废朝政,导致各种弊政丛生,继而又写了一句在当时看来大逆不道的话:“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余财也”。朱厚熜大怒,下令把海瑞打入天牢。但是还没来得及判决,朱厚熜就死了,终年60岁,庙号世宗。大名鼎鼎的张居正即将闪亮登场。

  【一口气看懂明朝首付张居正的一生#明朝#历史#张居正】

  我非相,乃摄也。他是中国历史课本上的钉子,大明王朝最后的大腿。推行改革,强行为明朝续命70年,然而在他死后家人却被抄家迫害,甚至被活活饿死。

  本期视频就让我们按照时间的顺序一起走进明朝第一首府张居正的一生。

  张居正出生在湖广(今北湖省)JZ市的一位秀才家中,因出生于江陵县,所以又被人称为张江陵。张居正自幼就非常聪明,是当地远近闻名的神童。

  23岁时以二甲的成绩金榜题名,之后又被选为庶吉士,在明朝中后期的内阁大学士,几乎都是庶吉士出身。但是张居正的志向却不止于此。当时正是明世宗嘉靖年间,皇帝躲在西苑炼丹修道,严嵩父子结党营私,把朝廷弄得乌烟瘴气,张居正深感不满。

  然而他年纪太轻,如何能斗得过老谋深算的严嵩?这时候另一位内阁重臣徐阶向他抛出了橄榄枝。在徐阶的指导下,张居正在翰林院潜心读书。

  他见朝政腐败,边防废弛,忍不住出言进谏。然而把奏章递上去以后,就如泥牛入海,再也没有回音了。

  1562年,掌权20年的严嵩终于被徐阶扳倒。三年后,明世宗下旨将严嵩之子严世蕃处死,并将严嵩抄家。时年40岁的张居正也被徐阶推荐给裕王朱载垕讲课,朱载垕是明世宗最年长的儿子,未来的皇位接班人。

  他和侧妃李氏生了一个儿子朱翊钧,也就是后来的万历皇帝。张居正入裕王府讲课后就认识了这个古灵精怪的小皇孙。1566年,明世宗驾崩,裕王即位登基,张居正作为从龙之臣也顺利入阁辅政。而首辅徐阶与高拱的矛盾却日益尖锐起来。

  在朱厚熜死讯传来时,高拱作为首辅第一时间得到消息,于是甩开包括徐阶在内的内阁同僚找来张居正帮忙撰写遗诏,高拱知道以后非常恼火,从此就将张居正和徐阶视为政敌。而徐阶也不甘示弱,找了个机会把高拱排挤,迫使他辞职回家。

  没过几年,高拱再次入阁,报复了在家乡养老的徐阶,坐上了首辅之位。张居正冷眼看着内阁的政治斗争,他知道自己早已被高拱记恨。如果不做出反击,那下一个倒霉的就是自己。

  这时候太监冯保的出现让张居正看到了一个突破口,冯保掌管东厂与高拱不和,张居正主动结交冯保。两人一起谋划驱逐高拱。1572年,明穆宗朱载垕去世,只有10岁的皇太子朱翊钧即位,改年号万历。

  由于年纪太小,所以日常政务都需要由内阁处理。而张居正与高拱的政治斗争也进入白热化阶段。冯保向李太后进言说,高拱对小皇帝不敬,10岁孩子如何能治天下?李太后一听就生气了,下旨把高拱赶出了BJ。

  张居正胜利了,但这还远远不够。在次年的王大臣案中,张居正和冯保是罗织大狱,让高拱一家永世不得翻身。但是最后因为王大臣临时翻供而草草了事。至此再无人能威胁到张居正的地位了。

  自明世宗朱厚熜赢得大礼仪之争开始,明朝就开始推行革新,除了秦代弊政,使明朝焕发了新活力。然而随着朱厚熜沉迷修道,纵容严嵩父子乱政,政治风气逐渐败坏,边防军事荒废,社会矛盾日益严重。

  张居正掌权后继续推行改革,为了整顿吏治,清理贪官污吏,他推出了考成法,严格审查各地官员是否遵纪守法,有效执行朝廷政令,裁撤了一大批冗官冗员。

  在整顿官员队伍的同时,张居正也没忘了国防大事。他重用戚继光、王崇古、李成梁等名将整顿边防,与俺答汗议和,解除了明朝的边防危机。

  1577年,张居正要求各地重新清丈土地,为改革税制做好准备。4年后,张居正开始推行一条鞭法。所谓一条鞭法就是将百姓要承担的徭役、赋粮全部折成银子,这样既方便了朝廷收税,减轻了百姓负担,也让国库收入大幅增加。

  一条鞭法在嘉靖年间就在一些地方试点实行,到了张居正这时才在全国推广开来。张居正的改革有效地缓解了明朝的社会矛盾,给明朝又强行续命几十年。

  然而随着掌权日久,张居正也日益专横起来,对政敌肆意打击。他甚至还说过这样一句话:“我非相,乃摄也。”这句话要是传到小皇帝万历耳中,不知道他会作何感想。

  然而张居正权势再大,却也有一个无法撼动的东西——礼法。也就是在张居正要求清丈土地的那一年,张居正的父亲去世。按照礼法,张居正要回乡守孝27个月。

  张居正自然是不愿离开官场的,于是他想到了夺情,所谓夺情就是由皇帝下旨让张居正继续工作。这本来也没啥困难的,万历才15岁,哪能应付得了那些铺天盖地的奏章,于是他下旨要张居正继续留守岗位。然而谁也没想到这个旨意竟成了一个导火索,点燃了文官集团的怒火。

  他们早都对张居正的专横非常不满,见张居正连回乡守孝都不愿意,心中都非常愤怒,于是搬出各种圣贤书大道理,把张居正说得十恶不赦。万历哪见过这架势?

  而张居正则饱经骂战,把上述的人都打了板子。然而父亲死了,作为儿子不回乡守孝,怎么也说不过去,于是张居正做出让步,回乡守孝49天,了结此事。但是此事的后遗症非常严重,这将在张居正死后显现出来。

  1582年,张居正病重,万历特别下旨将张居正晋升为正一品太师,成为明朝极为罕见的文官活太师。9日后张居正去世,终年58岁。

  史称文忠。半年后文官集团纷纷上书弹劾张居正,万历下旨抄家。前去抄家的锦衣卫不仅把张居正的家产洗劫一空,还逼迫张居正的家人们再交出藏匿的200万两白银。张居正的长子不堪受辱,自杀身亡。

  事情闹大以后,万历连忙叫停。在清算了张居正之后,明朝又会发生哪些故事呢?刚刚亲政的万历为何又不想上朝了呢?我们下期再看。

  ——“据说他有一个五十多平米的大轿子,是真的假的啊。”

  ——“不好说,虽说是野史记载,但以他的性格也未必没有。”

  【大明王朝又一不上朝的皇帝。#明朝#历史知识】

  不和亲,不纳贡的大明朝为何会走向灭亡?万历皇帝对明朝灭亡负有多少责任?他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创造了万历三大征的辉煌战绩,击退了本日称霸亚洲的野心。

  然而,却被许多历史学者认为是明朝灭亡的开始。本期视频就让我们按照时间的顺序一起走进万历皇帝朱翊钧的一生。

  万历皇帝朱翊钧是裕王朱载垕的第三子。由于明世宗朱厚熜迷信“二龙不相见”的说法,所以朱翊钧从出生开始就对他的皇祖父没有什么印象。

  但即便如此,长大后的朱翊钧也遗传了祖父的很多秉性,比如在位时间很长,并且常年不上朝。在朱翊钧4岁那年,明世宗朱厚熜驾崩,裕王朱载垕即位,史称明穆宗。由于朱翊钧前面的兄长夭折,因而朱翊钧顺理成章地被立为了皇太子。

  明穆宗在位6年后驾崩,年仅10岁的皇太子朱翊钧登基,改年号万历,由此开始了他的统治。

  由于皇帝年纪太小,无法独立处理朝政,因而内阁大学士与司礼监太监的职权就变得格外重要。大学士张居正便联合太监冯保一起对抗当时的首辅高拱。

  冯保仗着自己深受李太后与小皇帝的宠幸,在李太后面前进谗言说高拱对皇帝不敬,密谋拥立藩王,还在内阁发牢骚。

  李太后和小皇帝当即就下旨把高拱赶出了京城。张居正升任首辅之后,靠着李太后的信任和冯保的支持,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重用戚继光等名将整顿边防,平定叛乱,清丈土地,推广一条鞭法,使得年幼的万历皇帝对张先生非常敬重。

首节 上一节 158/19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