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饭馆通北宋 第141节

  “嘁!寻常食客能给你送匾?”一私妓老鸨嗤之以鼻,“我家姑娘天天接客,怎不见有人给我送哩?”

  立时有人揶揄:“你家姑娘又不是什么贞妇烈女,送牌匾作甚?”

  众人哄笑起来。

  吴铭轻轻摇头,街坊邻居闲话多,他并不愿掺和其中,只抬头观赏悬于檐下的那块匾额。

  他不懂木工,但也能瞧出这块匾额并非顶级规格,起码没有贴金。

  诸如七十二正店和大相国寺的匾额都贴了金的,即用一种金箔贴饰将匾文贴成金字,以起到画龙点睛之效。

  当然,这便是另外的价钱了,且工序也更为复杂。

  等以后做大做强了,倒是可以请个木匠据此匾另制一金字匾。

  除了匾额,还有一件器物无法从现代带过来,吴铭想在本地寻个木匠代为打造。

  吃午饭时,他随口问:“东京城里首屈一指的木作坊是哪一家?”

  谢清欢不假思索道:“自然是永济坊的喻家木作,喻言喻作头乃一代名匠喻皓之后,曾有‘东京第一塔’美誉的开宝寺斜塔便是喻家所建。”

  “曾?”

  “此塔已于十二年前失火焚毁。”

  吴铭恍然,怪不得没听说过。

  不过,开宝寺正在修建的这座新塔倒是鼎鼎大名,正是屹立千年不倒的开封铁塔。

  他微微颔首,不再多问。

  他要做的这个东西,放眼整个东京城,兴许只有这位喻作头能造出来,只是造价多半不菲,多攒点钱再说。

  饭后,按惯例该去浴堂巷洗澡。

  李二郎却期期艾艾道:“吴掌柜,谢铛头,要不……你们先去?某还有事要做……”

  “你又要去勾栏听曲儿?”吴铭一眼看穿。

  “哈哈!”李二郎尬笑两声,“吴掌柜慧眼如炬……”

  “行了,你想去便去,我又不会拦你。”

  拦也拦不住。

  望着李二郎急匆匆奔向瓦子的背影,谢清欢忍不住摇头叹气:“这个李二郎,有这闲钱不如给我,琴乐音律我也略知一二……”

  略一停顿,抬眼看向师父:“师父若想听曲儿,弟子也能清唱两首,一曲只消五十文。”

  “……你诚心讨打是吧?”

  “弟子不敢!”

  谢清欢嘴上说着不敢,脖子却伸得老长,恨不能把脑袋递到师父眼皮底下。

  吴铭既好气又好笑,拿起帷帽扣在她脑袋瓜上,轻斥道:“关门!”

  闭了店门,师徒俩径往浴堂巷洗澡不提。

  ……

  有了上回的经验教训,这个旬休日,苏颂便没再造访吴记川饭,省得再吃闭门羹。

  闲来无事,便去拜访喻作头。

  得知匾额已经送出,苏颂大喜,重提上回的约定:“你我二人不如中元节去那吴记一探,如何?”

  中元节休假三日,吴掌柜多半又会推出节日限定美食,已经错过七夕,断不能再错过中元!

  喻言一口应下。

  他虽然从未听说过这家食肆,但有欧阳学士和苏大官人“力荐”,想也知道非同一般,是得去见识见识。

  ……

  转眼又一日。

  “吾儿!”

  吴建军到店的第一件事,便是要一睹醉翁亲笔题写的匾额。

  “挂上了已经。”

  “不能取下来吗?”

  “可以但没必要,我给你画一个就完事了。”

  吴铭扯一张纸,先画个方形,再把匾额上的文字复制粘贴进方形里,且保留原格式。

  吴建军盯着鬼画符般的图案看了半晌:“你豁(忽悠)老子……”

  “我儿豁!这叫竖匾,竖匾就是这个样子的,只不过老欧阳写的是繁体字,反正你也看不懂书法,知道长什么样就行了。”

  吴建军没有反驳,因为反驳不了,他更关心另一件事:“这玩意儿能慢递过来吗?”

  “这我咋知道?你要是问匾额能不能历经一千年不坏,只要保存得当,当然可以。”

  唐代的匾额现存实物寥寥可数,但宋元时期保存至今的匾额较多,当然,其中多数都已经过多次修复和翻新,不再是当时的原貌。

  开门做生意!

  歇业一日后,吴记川饭的客流量并未减少,相反,因张关索守擂成功,还引了些新客人来。

  铁牛如今也算是个不大不小的“明星”了,拥趸越来越多。

  用现代的话说,哥哥代言的食肆,粉丝自然要鼎力支持。

  本是冲着哥哥来的,到店后先是被门上的匾额一震。莫看店小且陋,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得欧阳学士题匾于此,斯是陋店,满堂生辉!

  再一尝吴掌柜的手艺,无不拍案叫绝,更兼铁牛哥哥侍奉左右,这体验,怎一个爽字了得!

  睡完午觉起来,师徒俩正在后厨筹备晚上的套餐,李二郎忽然推门而入:“吴掌柜!狄小官人来了!”

  “没开张呢,让他酉时再来。”

  “狄小官人说要同吴掌柜商谈乔迁宴的事宜。”

  “下次记得把话说完……”

  吴铭立刻迎出门外。

  双方见礼罢,请人样子进店详谈。

  狄咏将食盒递给李二郎,仍要五百文的卤味和小酥肉,来都来了,自然不能白来,顺便带些吃食回去。

  吴铭笑问:“小官人已经迁回旧邸了?”

  “暂未,左右不过是这两日的事。我先来把这事定下,以免吴掌柜届时有别的安排。”

  “那便是下个旬休日?”

  “正是。家父欲置十桌宴席,家宴一桌,宾客九桌,共八十人左右。宾客以武人为主,无甚讲究,只须肉多、量大、管饱……”

  狄咏将父亲的嘱咐如实转达。

  吴铭默默记下桌数和人数,至于对菜品的要求,上回在大相国寺,狄青已经当面告诉过他。

  和醉翁家的寿宴不同,这回显然是合餐制。

  “这是爹爹的要求,我却有个不情之请:还望吴掌柜将家宴那桌做得讲究些,除却大鱼大肉,也要有千丝豆腐、松鼠鳜鱼之类的菜。”

  狄咏挤眉弄眼,一副“你懂得”的模样。

  吴铭笑着点点头。届时宴饮,狄咏自然是坐家宴那桌,这小子分明想吃点好的,满足他!

  狄咏已经开始馋了,真不知吴掌柜又会掏出什么绝活来。

  他咽口唾沫道:“吴掌柜只须备菜,其余事宜由四司六局打理。武人的饭量很足,一顿能吃十几个馒头,因此菜量宁多勿少,花样不少于十种。五千钱每桌,十桌五十贯,吴掌柜的酬劳亦包含在内,不知可够?”

  “足矣!”

  吴铭的酬劳若按十贯算,去掉以后,每桌仍有四千钱,够够的了。

  两人大致谈定,李二郎也已将盛满卤味和小酥肉的食盒拎出。

  狄咏笑道:“暂且这般定下,反正我每日都会来贵店用饭,若有变动或吴掌柜有所疑虑,随时再商量。”

  “好!”

  狄咏付讫菜钱,拎起食盒,告辞而去。

  送走人样子,吴铭立刻转身回到厨房,查看两界门。

  果然,新的订单已经出现!

  【你有新的上门做菜订单,请确认!】

第201章 意料之中的奖励

  伸手轻点,确认!

  界面随之跳转。

  【订单详情:狄青邀请您上门烹制乔迁宴。】

  【时间:至和三年(1056)七月廿日。】

  【地点:敦教坊狄青府宅。】

  【是否接单?】

  【是】【否】

  【请于24小时内决定,超时未接视同拒绝。】

  【温馨提示:不接订单仍可上门做菜,但无法使用异地传送功能,亦无法获得额外奖励。】

  没什么可犹豫的,接单!

  【您已成功接单!】

  【请于时限内完成以下任务:】

  【1.按客户的需求置办乔迁宴;】

  【2.获得用餐者的一致好评。】

  【任务奖励:欧阳修题写的匾额一方(吴记川饭),永久绑定店主本人,可用慢递的形式寄至现代(寄出前是否翻新视匾额的破损程度而定);不可出售、不可转借,且遵循自动回收机制。】

  【温馨提示:慢递过程不可逆,奖励物品一旦寄至现代,便无法带回宋代。请谨慎选择寄出的时机。】

  【本单为同城订单,无须异地传送。】

  奖励果真是欧阳修的匾额!

  快哉快哉!

  吴铭回川味饭馆把这事给老爸一说,吴建军乐得直拍手:“怎么样!我就说肯定能寄过来!”

  忽然又想到什么,笑容随之消失,叹气道:“欧阳修昨天才把这块匾额送给你,你今天就寄过来是不是不太好?”

  “当然不可能今天寄,这块匾额吴记川饭还要用呢,挂在门口不仅引流,还能震退闹事者,现在街坊邻居都以为我是欧阳大学士罩的,咱也狐假虎威一把。”

首节 上一节 141/16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