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凭借一个魔戒的影响力,也想把美利坚的主力媒体掀翻?当真是异想天开。昂科想着。
不光是他这么想,其余媒体也这么想。开玩笑,即便是总统,他们都是想骂就骂,何时道过歉?
“顾陆先生特别邀请我来华夏游玩,是我的荣幸。”说话者是一个头发卷卷的,还是络腮胡,穿上西装也不像个斯文人的中年男子。
“我很喜欢彼得先生的《罪孽天使》,我记得这部电影好像是获得了第61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银狮奖吧。”顾陆说,“还有恐怖幽灵,视觉效果真的非常好。”
眼前的人正是彼得·杰克逊。
即便在平行世界没拍摄出指环王三部曲,彼得依旧是挺有排面的导演。擅长视觉效果的他,是罕见的受主流奖项青睐的恐怖导演。
“能得到顾陆先生的喜爱,我十分感动。”彼得说,“顾陆先生的作品在我们新西兰销量很好,《南极争夺战》甚至还入选了我们新西兰的初中教科书。”
主要是《南极争夺战》入选了大嘤的教科书,新西兰是属于跟随脚步。
“彼得先生有看过我最近发布的新作《魔戒》吗?”顾陆询问。
“当然,”彼得点头,“我个人很爱奇幻,《魔戒》非常精彩。特别是每个种族的文化。顾陆先生,什么时候发布一个中土大陆的历史作品合集吧。”
“有机会一定,”顾陆开门见山的问,“彼得导演喜欢奇幻的话,有没有想要拍摄一部奇幻电影?比如把《魔戒》拍摄成电影。”h
“嗯?”彼得肯定知道,毫不认识的大作家邀请他是有事商议,但完全没想过,是要影视化魔戒!
魔戒第一部投资是蛮大的,但同样也别小看顾陆穿越八九年来,累积下来的庞大资本。
电影的事暂且说到这里。
《魔戒》在国外如此火热,在国内呢?
魔戒在国内的销量很喜人,但内容出圈程度远远比不上欧洲,甚至对于小说内容的讨论,比不上霓虹。
“感觉魔戒的背景挺壮观,那个大Boss索伦,精英迈雅,并且他还出现在第二纪元,魔戒的故事是第三纪元。那么第一个纪元的故事是?”
“迈雅就是半神之子,从伊露维塔在时间诞生之前就创造的,所以肯定牛逼。伊露维塔就是中土大陆版本是上帝,全知全能的造物主,哈哈哈我本来想说是作者意志的化身,后来想想作者的化身应该是咕噜……”
“顾陆好像总喜欢客串自己书里不好的角色,比如被异化的精灵咕噜,被砸碎的储蓄罐顾陆,智商很低的小鹿,这个喜欢是不是和昆汀喜欢在自己电影客串死得很惨的龙套有异曲同工之妙?”
“总算有真正的大长篇了,之前还看到互联网上有人说顾陆驾驭不了大长篇,现在看来,只有想写和不想写的区别。”
没错的,就是这样,聊着聊着就歪到作家本人身上了。这也和奇幻题材在华夏的受众并不算大有关。
别说哈利波特——哈利波特的关键词是魔法、校园,而不是奇幻。
况且,哈利波特也是因为电影才在国内传播开的。
第518章 国内装不下了吗?
“我这不是要转行去娱乐圈了吧,又是《流浪地球》,又是《魔戒》,今年还想把抽到的东三省版《情书》搞出来。”
顾陆想着。
文娱不分家,文字是所有娱乐形式的源头,影视剧、动漫和游戏改编,大多都源于文字。
思考片刻,咕噜大王想清楚了,这是发展途径上必然存在的衍变,没有脱离刚开始的目标。
而他是两手准备,一方面多搞点能进入各国教科书的,打下文学知名度。另一方面利用第七艺术,扩大大众知名度。
什么叫文学知名度呢?拿顾陆自己举例子,他一直以为罗曼·罗兰的人物传记书写是超过茨威格的。因为学过《名人传》。实际却是后者领先。
“本来的想法是没有彼得·杰克逊这位原导演,那就找之前有拍过奇幻大片的导演。”顾陆想着,这样才尽可能保证自己的小钱钱不打水漂。
毕竟每年几千万上亿,攒钱还是挺辛苦的。
“有点小问题需要解决,郭哥只有国内监制检验,国外剧组的门道,不知道懂不懂。”顾陆不相信外国佬,他也预备找时间把郭大法约出来。
投拍《魔戒》,还是请个门道清楚的人最好。
“但这个要不……还是算了。”顾陆打消心中的想法。拿到驾照的他想开车自驾游,虽说刚拿到驾照的实习期,不能独自上高速,但周琳是有四年驾龄的老司机。“红旗也不是房车——就算是房车,还要倒灰水箱,挺麻烦的。”
名气到顾陆这地步,一举一动都会被注意。
而顾陆为了避免麻烦,就减少在公共场所露面的次数。像是魔戒在各国的签售会,拒绝了百分之九十。
没拒绝的是国内场,以及法兰西场,后者是书籍取景地,也是欧洲销量最高的国家。
“意呆利,那就不去了。”顾陆这样说,即便意呆利给出十分好的条件。
可刚挂断电话,就有个外国电话打进来,看看归属地,是意呆利。
一段叽里咕噜,紧接着是中文翻译,“顾陆先生您好,我是前面有过见面的雷诺·安尼奥。”
“噢,雷诺先生,很感谢上次的招待。”顾陆说。
“我们才应该说抱歉,意呆利之行没有让顾陆先生满意。”雷诺说,“最重要的是,没有让顾陆先生找到创作灵感。”
意呆利真就细节做得很好,很多外国领导人给他打电话,也会请翻译,但都是英文翻译,主要用英文交流。
“《魔戒》特别精彩,我也是忠实读者,所以得知了顾陆先生会来法兰西举办起签售会的消息。”雷诺说,“如果时间充裕,我们意呆利会举起双手欢迎顾陆先生再次到来。”
再度邀请?但顾陆思考着怎么拒绝了。
只是拒绝的话还未说出口,雷诺就接着说,由翻译口诉,“尼禄、卡利古拉等戒灵,都是我们意呆利的历史人物。我们也很荣幸,顾陆先生对我们国家历史感兴趣。”
雷诺不傻,更进一步,意呆利肯定有聪明人,能看出戒灵是意呆利历史上暴君名字,是一种报复。
可那又如何呢?
意呆利可不会像大嘤曾经威茅斯一样头铁硬刚,和一个誉满全球的作家作对,没什么好处。
因此,即便知道咕噜大王是报复,依旧是感谢。换个思路,黑红也是红嘛。
“好好好,那顾陆先生就好好考虑。”
在雷诺的努力下,顾陆坚定的态度软和了,结束时表示“有时间就来”这类模棱两可的话。
“莫登,四十多岁了吧?写奇幻作品这么多年——真是努力不敌天赋。”雷诺心里想着,莫登真是废物。
如果不是莫登一天到晚炒作说顾陆是“小莫登”,他也不会做出这举动。游客和钱都被隔壁法兰西挣了,可恨!
魔戒为咕噜大王带来的不单单是销量和名气,还有两个名誉教授的头衔。
你瞅瞅,顾陆还在读研,就已是伦敦大学和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的名誉教授了,语言学方面的。
忘记说了,四月中旬还爆发出精灵语和世界语之争。
世界语都知道吧,前面介绍过,拉扎鲁·路德维克·柴门霍夫为不同语言人群交流提供便利的语言。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有两千多万人当第二语言使。
“精灵语,虽然是为了小说创作能创造的语言,但语言强大的逻辑性,远胜于世界语。唯一值得提及的是,创始人顾陆先生,应该多发布一些精灵语的语言。”有读者这样说,“所以魔戒的后续,以及前传,什么时候发布?”
有读者这样说,学习世界语的注意到前半段内容,而读者群体注意到的是后半段内容。
严格来说,精灵语的种类太多,并不是一种,从简单易学来说,被世界语吊打。
即便如此,能够提出这种讨论,就是对精灵语的肯定。正是如此,顾陆获得语言学的名誉教授头衔,都认为没什么大惊小怪。
跨入五月的时光,咕噜没闲着,一周功夫,把《与魔的搏斗》(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尼采)写完。
“璐哥,帮我校对一下。”顾陆说。毕竟是直接发给外国人,错字什么的还是不要有了。
他口中的璐哥,是魔都人民出版社的校对编辑。前面校对魔戒工作中,加了顾陆微信,方便随时联系。
“哇,顾老师你创作激情也太旺盛了吧,魔戒热度还在延续诶!”
“德意志的初中教材改版今年就要实施了,时间挺赶。我也拖了一个多月了,还是懒。”顾陆说,“麻烦璐哥了。”
上次去柏林,参加青年严教委员会的会议,好像还是魔戒刚面世。
当然严教委员会的人也没催促,因为在他们看来,好作品打磨个几个月很正常。
好家伙,一开口就是上外国的教材,逼格太高了。璐哥作为魔都人民出版社的老编辑,一直知道顾陆很强,没想到还是低估了对方。
国内的教材,是已经装不住您了吗?
”不麻烦不麻烦,能提前看到顾陆老师的作品,我是非常开心的。”璐哥回应。
第519章 白描
“好好好,真的好!”璐哥一拍桌,颇有茶馆说书人的味道。
对于他的反应,编辑部没人在意,因为这才哪跟哪,更夸张的反应也都有。
见没人理自己,璐哥接下来的话也不好阐述,恰逢社长路过。
他马上说,“简社长,我终于明白你为什么说顾陆老师是当代的短篇小说之王。白描太逆天了,可以比肩朱自清老师。”
什么是白描呢?百度搜出来的结论太广泛,和当前璐哥特指的一类写作技巧有点出入。
他口中的白描,更准确说是通过描写动作,就能够让人知道人物当时的心境。古典文学中,有《水浒传》《三国演义》是这类代表作品。
璐哥认为水浒能摆列为四大名著,很大程度就是施耐庵逆天的白描能力。
而当代作家代表人物则有朱自清和莫言,举个前者的例子:“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例子来自大多数人都熟知的散文《背影》,是“我”眼中,父亲去买橘子的动作描写。最精彩在“显出”二字。
真不是阅读理解,当你知道这篇文章背景之后,显出这个词突出了“我”对父亲的小怨恨,有种现在装什么装的味道,可父亲确实老了,内心对责备也没太重。所以用词不是“好像”,也不是“似乎”。
这就是顶尖白描,也是福楼拜口中,作家的责任就是找到对角色最契合的词语。
“呵呵,那确实。当代无人出其右,我指的是全球。”简社长说。
短篇之王系列丛书已出版了,毕竟这项目也数月了。果不其然,这套书并未拔高顾陆的地位,相反热度一般。
也只有业内人更在意,还激发了不少讨论(老一套,顾陆太年轻)。可读者们,更在意魔戒。
“也是,感觉十九世纪盛产短篇小说巨匠,往后就……”璐哥说,“我也好久没看到这么经验的白描了。”
“小顾的白描能力,从十六岁写聊斋新义时就展露无遗,我印象深刻的还是他一个……”
诶,突然忘记了,明明记得很清楚啊!简社长卡壳,最近老是忘记东西,但又不想承认,最后撂下一句:“很多作者对文字的敏感超出常人,这一点小顾是二十一世纪以来最具有天赋的”,而后他三步并两步,钻进办公室。
不是,社长你多问一句啊,比方说“为什么突然有这个想法?”
璐哥眼睛都像是黏在社长背上,半晌才恋恋不舍地收回。行吧,他先把校对完的《与魔的搏斗》发回给作家。
强大的分享欲得不到释放,真憋屈。璐哥戳字,一般来说,男生没有做指甲的习惯,不会戳得屏幕噼啪作响,但他这是太激动。
[文笔太强了,我看到尼采篇,忍不住鼻子一酸,写出这种文字,作者也犹如被魔附身一样吧。光是尼采篇,《与魔搏斗》就足以使之不朽。]
[而荷尔德林一篇,感觉文字有点怪异?我在校对时,总感觉是我没有理解文字。]
璐哥没有谈及对克莱斯特篇的看法,明显是无感。
顾陆瞧了瞧,专业人士还是有专业人士的水准。确实如此,尼采篇是最精彩的,地球被七个国家选为教材。
“可能是韵律问题,写荷尔德林时,我参考了《浮士德》,中文还是无法表达出浮士德这类诗篇的感觉。”顾陆回应。
[璐哥:那就正常了。顾陆老师真是大作家,以浮士德为目标。不过想来也是用心的表现,因为毕竟是写给德国教材的。]
他没想过顾陆看的是英文版浮士德,还是德语版,也没进一步思考是什么韵脚。因为自打创造精灵语这一出后,人们基本不会在语言方面对顾陆有什么质疑。
又聊了两三句,就结束了聊天,顾陆把文件发送至青年严教委员会的邮箱,他是不会把文章翻译成德语的。德意志这么大?难道还找不到个好的汉学家?
“现在德国那边还没上班吧?”顾陆瞥一眼时间。
那边慢六小时,当下华夏时间上午十一点。
况且看稿子的不仅是委员会的主席奥尔、副主席柯尼斯,其余好几个委员会成员都要看。
这不是在选一个刊登在报纸上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