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白月光的舔狗?退退退 第123节

  “当然,你们要是不想跟我们生产一样的衣服,我这里可以帮你们找设计师设计,不过人家设计师也是要收费的。”周立伟又补充道。

  他想的是,如果销售不交给他,就不能从中谋取点利益。那他也要从其他地方多少赚点,不能白忙活一场。

  杨长春摆手,“就先听你的,跟你们生产一样的衣服,销路你也帮忙找找。”

  周立伟点头,“行,既然这样的话,你这边就要跟手底下的人说好,要全按照我说的做,不能擅作主张,也不能消极怠工敷衍了事。”

  “这个放心,谁要是敢不听你话,阳奉阴违,我就将他拎出来,陪我练练手。”杨长春将胸脯拍得啪啪作响,保证道。

  周立伟嘴角抽了抽,这当过兵的人,就喜欢用拳头说话。不过很多时候,这招也好使。

  “但那些库存怎么办?周兄弟,有没有办法将库存解决掉?”

  杨长春知道,这库存是个大问题,要是能将库存销掉,也能回笼一大笔资金,厂子也才有机会盘活,将以前的窟窿都给填补上。

  周立伟轻叹一口气,“库存我大概看了下,量还不少。容我先想想办法。不过,你得告诉我一个底价,我也好心里有个数。”

  杨长春从办公桌的抽屉里拿出一个统计表,递了过来。

  “周兄弟,这些衣服的成本和数量上面都有记录,你看一下。”

  周立伟接过认真看起来,这份表格记得比较详细,每个月生产的某个款式某个颜色的衣服是多少,成本多少,出厂价又是多少,都记得清清楚楚。

  一看库存总数,周立伟倒吸了一口凉气,21.5万件?

  “这么多?”

  杨长春道,“是啊,我接任厂长的时候,厂子就出现了这种情况,积压到现在,库存就有这么多了,现在车间还在生产,数量每天都在增加。”

  周立伟很是无语,都这样了还在生产?

  从他接任厂长之前就是这种情况,他接任厂长都有一年多了。

  可想而知,这时间也不短了。

  这么几年了都没人来管管,还任由这种事情发展?厂子里的人到底在干什么?

  不过旋即他又想通了。以前的国营单位就是这样,职工从来不担心自己的饭碗问题,厂子有没有事似乎跟他们都没关系。

  在他们的认知中,厂子是永远不会有事的,他们的工作也是铁饭碗。

  事实也是如此,计划经济下,各个厂子生产什么都是计划好的,要是东西卖不出去,厂子效益不好,上面也会拨款扶持,不会轻易让厂子垮掉,让工人的工作丢掉。

  所以,厂子的效益到底如何,大家并不关心,也没任何危机感。

  制衣厂就是这样,下面的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上面的人勾心斗角,争权夺利,甚至巴不得杨厂长做不好,上面追责将人调走,能将厂长的位置腾出来。

  继续看报表,他原本不想再说啥的,不过,当看到他们的生产任务时,还是忍不住问了句。

  “这每天要生产什么衣服,都是你做的决定?”

  杨长春摇头,“不是,我对衣服不懂,都是生产部的主任决定的。”

  周立伟淡淡道,“看样子,你们生产部的这个主任也是个外行啊。”

第209章 这么好的机会,肯定要搞啊

  “怎么说?”杨长春问道。

  周立伟将表格放在桌子上,指着上面道,“你看这处。5月份生产蓝色工便服5000件。6月份生产灰色工便服5100件。7月份又生产蓝色工便服4850件。你不觉得这有问题吗?”

  杨长春叹气,“我们也知道有问题,但这也没办法,纺织厂那边只给我们赊这种布料,没别的布料,想做别的衣服也做不了。”

  周立伟彻底无语。这显然是很多人联合起来在糊弄他这个厂长,可这个门外汉,还当真了。也不去想别的办法。

  “行了,我知道了,接下去布料我联系哈市那边解决,你们先不要再拿这种工装布了。”

  杨长春咧嘴,露出了一口白牙,真的很想将这个厂长的位置让出来,直接给周立伟。

  “好,谢了,周兄弟。”

  周立伟抬手,“你先别急着谢我,我看这上面写着一件衣服的成本价是1块9,出厂价3块。这么多衣服,杨厂长想以什么价格销出去?”

  这时候,周立伟也不叫他杨哥了,现在不是讲交情的时候,何况他们根本就没交情。要不是他搬出罗副市长,正好自己也有那么一点想法,他肯定懒得理这么个乱摊子。

  杨长春苦笑,“周兄弟,这个衣服只要能销出去,就是亏一点也是可以的。”

  “杨厂长,你给我一个底价,我心里有个数。”

  杨长春想了想,艰难开口,“1块7吧,不,再低两毛也行。”

  “行,我想想办法。”

  价格这么低,周立伟还是有点信心的。

  供销社这种衣服价格一般都在5块5左右。要是自己扯布做,光布料至少都要两块多。这种布一尺8毛,做一件衣服至少一米布,就得2块4,加上裁缝手工费,总共就差不多要4块钱。

  所以,周立伟觉得,只要衣服的价格低于4块钱,衣服还是好销的。

  何况制衣厂以前只拘泥于志河县内的市场,没想过将衣服销出县以外的地方。但周立伟不一样,他想的是市里、省城,甚至京都以及其他地方的市场。

  听见周立伟松口,杨长春激动地站起身,

  “周兄弟,真是谢谢你了,走,去国营饭店,我请你吃饭。”

  周立伟忙推辞,“不了,我回去吃,跟家里人说好了的。”

  早上的确有跟云秀约好,中午要回小院吃饭。云秀还答应了给他做红烧肉的。

  杨长春还以为他要回公社,哪里肯同意。

  “这都快到饭点了,你回去至少要一两个小时,走,今天咱俩必须得喝一杯。”

  周立伟笑道,“我今天就住在县里,借住在一个朋友家里的。”

  “是吗?那这样,晚上我们再一起吃个饭。”

  周立伟见他将话说到这个份上了,也不好再拒绝,“行,不过得明天晚上,今天我还有点事。”

  杨长春担心周立伟是在敷衍他,还特意问了地址。准备明天下班后亲自去找人。

  将人送下了楼,见人上车驶离了制衣厂,才回了自己的办公室。

  到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拨了一通电话出去。

  很快电话接通,杨长春扯着大嗓门道,“罗副市长,成了,成了,他真的答应了。”

  “对对对,正如您说的,觉悟很高,也有责任心,我一提出来,他没犹豫就答应帮忙了。”

  “对了,他还说让我找几个专业的会计整理一下工厂的财务报表。罗副市长,这个您得帮帮忙,我上哪里去找什么老会计啊。”

  “啥?易秘书明天亲自带人过来?好好好,那太感谢了,要辛苦易秘书了。”

  挂断电话,杨长春重重呼出一口气,“这厂长真特妈不是人干的事。”

  这边周立伟出了制衣厂,没有直接回小院,而是去了邮局,他也要打几个电话出去。

  第一个电话打给的是陈达。

  “喂,陈哥,找你帮忙。县里制衣厂现在积压的一批工便服,数量不少,找到了我。我想问问,哈市那边有没有哪个厂子要给工人换厂服的,就一个成本价?”

  他早在仓库看到那些库存后,就有推销给各大厂子做厂服的想法了。

  电话那头,陈达笑了,虽然没有明说成本价多少,但他也明白了,这价格肯定不高,很划算。

  “呵呵,你小子。知道了,我去问问,明天你再打个电话过来。”

  “行,陈哥,谢了。”

  挂断电话,周立伟又拨通了祁光荣的电话。跟他说了这个衣服的事情。

  不过在邮局不好说的太露骨,只能问道,“祁哥,你那边能销么,成本价?”

  旁边邮局的工作人员竖起了耳朵,已经两次听见这个年轻人说成本价了。

  那这成本价到底多少啊?是不是比供销社便宜很多?

  要是比供销社便宜,她也想搞两件。

  祁光荣跟他早就十分默契,自然听明白了他的意思,价格肯定很低。这么好的机会,自然要搞啊。

  “当然,先搞个5000件。”

  “行,我知道了。”

  跟祁光荣说好,他又将电话打到京都的家里。

  接电话的正好是周国强。

  “爸,家里都好吗?”

  “都挺好,你在那边怎么样?”

  “我也很好。现在我除了农机站的工作,公社还成立了一个合作社,也是我负责。今天县里的制衣厂还聘请我做了他们厂子的顾问。”

  听着儿子的话,周国强满怀欣慰。

  “好好,你现在出息了。”

  “呵呵,爸,你儿子能不能有大出息,就看您这次帮不帮我了。”周立伟在他老子面前说话,明显比平时要放开了很多。

  “帮你什么?”周国强问道。

  于是,周立伟又将制衣厂的情况大概说了一遍。

  “爸,别看是杨厂长找我帮忙,其实是罗副市长给他出的主意,我也不好推辞,就接下了这个工作。我想着你们厂子每年都要给工人准备厂服,爸,您看能不能也帮忙消耗一些,就一个成本价?”

  工作人员差点脱口问道:成本价到底是多少啊?

  一直说成本价,又不说具体数字,真是急死她了。

第210章 蚊子腿再小也是肉

  “臭小子,我们厂子的厂服都是跟京都服装一厂合作的。你让我怎么突然跟人家说不合作了。”周国强为难道。

  “您就实话实说呗,就说今年您儿子我插个队,明年你们再继续合作。”

  周国强思忖片刻,“这事我不能立马给你答复,我得跟咱们一厂和三厂的厂长商量一下。”

  “好嘞,老爸,帮忙跟几位厂长伯伯好好说说,咱们这个小地方的一个厂子想要存活不容易,相信由您说,他们会理解的。到时候我回京都了请他们喝酒。”

  两人说完正事,周立伟又和老妈老妹聊了几句才挂了电话。

  电话刚一挂断,那位一直在偷听的女工作人员像作贼似的往四周看了看,凑近一点压低声音问,

  “这位同志,你刚才说的那个工便服成本价是多少?能不能给我换两件?”

  周立伟眼睛一亮,这散户也是潜在客户啊,蚊子腿再小也是肉不是。

  满口答应,“行啊,大姐。”

  从口袋里掏出电话费递了过去,特意将一张一块的和一张两块的留到最后,在这三块钱上敲了敲。

  同样压低声音,“成本价。”

  他自然不可能将真正的成本价告诉这位大姐。不然他怎么从中间赚取差价。

  赵萍心领神会,顿时一喜,这个成本价确实便宜。比自己扯工装布找裁缝做一件衣服还便宜。

  “你等一下。”

首节 上一节 123/4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