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实业巨头 第51节

  “有把握?”陈天福再次问道。

  “有!”陈志文点点头,私募基金,其实是很多国家金融风险管控的一个漏洞,因为它不像银行那样有着完整的风险管控,很多庞氏骗局,就是钻了这个漏洞。

  而对陈志文来说,未来几年,闭着眼睛都能赚五六倍的钱,哪怕10%的年利息,又算得了什么,而且还有一点,按照他所知道的历史,在未来几年,欧美的通货膨胀仍然压不下去,为了应对通胀,欧美央行还会不停的增加基准利率,也就是加息,再过几年,现在偏高的利息可能到那时候反而会偏低。

  也就是说,不考虑投资收益,现在高息吸纳资金,到未来几年反而算是低息了!就是这么奇葩。

  “好,那我尝试着先再提高一点利息看看。”陈天福点点头说道,做地产行业,本身就是一直在堵,强如置地其实也是一样,至少在早期是在堵的,而其他地产公司,也是一样,一半堵一半凭眼光。

  “只提高五年期的,两三年的就算了,要想办法让人们买五年期的基金。”陈志文接着说道,还款周期越长,对他越有好处,私募的资金还有一个优质的特点,那就是中间期间不需要还钱,比银行贷款要好的多。

  “好,你老头我拼一把。”陈天福点点头说道。

  “不会有问题的,放心。”陈志文安慰道:“那我们就走合作流程,这8个地皮给恒义开发,资金方面恒义负责,我和黄就等着一年后收钱了。”

  ……

  香港,信报总部:

  “咚咚咚”主编办公室内,敲门声响起。

  “进来。”主编沈一腾头也没抬,继续写着自己的东西,大声说道。

  “沈主编,我有一个大消息,是关于陈志文的。”来人名叫赵伟亭,进来后,很是开心的说道。

  “陈志文?你采访到他了?”沈一腾停下了手中的钢笔,连忙抬起头来问道。

  对于陈志文,所有的香港媒体都是爱恨交加,作为第一个收购四大洋行之一的华人,可以说是一度成为整个舆论的焦点,两个月前,各家所有的报纸都在报道陈志文的事情,也获得了非常好的销售成绩。

  但媒体最需要的,还是对当事人的采访,只是陈志文与很多香港富豪一样,根本就不接受采访,连在路上或者公司堵人家都不行,十几个保镖,敢靠近的记者无不是被挡住,有些过分的还被K了一顿,虽然不严重,但还是自己倒霉。

  “没有,主编你也知道,香港有些富豪就不喜欢被采访,陈志文肯定也是属于这一类了。”赵伟亭笑了笑说道。

  “那是看不上我们这些小媒体,要是国际媒体,人家肯定会去。”沈一腾轻轻摇了摇头说道:“你接着说。”

  “我一个朋友,在港府一个部门做文员,她今天听到了一个消息,陈志文准备成立一家名字叫做华港基金的慈善基金,据说会向里面注资一个亿港元啊!”赵伟亭笑眯眯的说道。

  “一亿港元?”沈一腾愣了下,脑子里快速想着有几个零,随后说道:“你确定?香港历史上还没有这么大金额的捐款,连靠近的都没有啊!”

  “确定,不过不是马上,而是分十年。”赵伟亭说道。

  “十年啊?这样就说得通了,和记现在负债这么重,没理由这个时候还花一亿做慈善了。”沈一腾很快就像明白了,说道:“看来,这陈志文是想将自己打造成香港大善人了。”

  “能做慈善,就算为了名又怎么样,一亿资金分十年,一年也有一千万了,可以帮助好多人了。”赵伟亭笑着说道:“这个消息还没有公布,我觉得我们第一步应该在明天把这个新闻放在首页变成头条,这个事很快全港都知道,还不如便宜我们。”

  “没问题,首版的位置我留给你。”沈一腾点头答应下来,又问道:“那你说的第二步是什么?”

  “第二步,我觉得我们应该主动与这个基金合作。”赵伟亭说道。

  “怎么合作?”沈一腾来了兴趣,继续问道。

  “我朋友说,这个华港基金在未来会在教育与医疗方面进行慈善资助,主要对象也是孩子,但我想,他们刚成立,是没办法知道哪些人需要帮助哪些人不需要的,但我们这些记者知道一些,如果我们能够提供相关的消息,肯定会有很大的帮助。”赵伟亭不慌不忙的说道:

  “这样做,一来我们不需要出任何成本,就可以提高我们报社的形象,二来,如果我们提供的信息能够为一些人获得帮助,那说不定我们未来采访的时候会方便很多,三来,这个新基金阵势很大,很有可能是陈志文亲自过问的项目,只要我们与新基金打好关系,说不定以后,还能与陈志文搭上一点关系。”

  “你倒是想的挺仔细的。”沈一腾不由得多看一眼眼前这个年轻人了。

  “沈主编,其实也是因为我小时候穷怕了,只是我自己没能力帮助其他人,但现在有着这样的机会,我也想尽一份力。”赵伟亭尴尬的笑道。

  “理解,能帮人的事,又对我们自己有好处的事,我们当然得做。”沈一腾点点头说道:“这样,你去电话找你在港府的朋友,多要点关于这个华港基金的信息,尽量快点,然后整理好给我,我做首版新闻也需要内容。

  后面的合作,我去跟老板谈,能和陈志文这样的华资巨头有合作的机会,他肯定也是愿意的。”

  “好,那我立刻就去。”赵伟亭迅速站了起来,随后就离开了主编办公室。

  (本章完)

第144章 一亿慈善轰动港岛

  第144章 一亿慈善-轰动港岛

  《1亿善款,香港首善诞生》

  信报的标题,似乎给人的第一感觉没什么吸引力,但标题下方,还写了100,000,000.00。

  无数的零似乎比标题还要更吸引人,引起了不少读者的注意,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香港是一座纸醉金迷的大都市,这么多的数字总是最能博人眼球。

  一亿港元,在香港是什么概念?

  香港目前的上市公司中,如果市值1亿港元,那可要在整个香港排名第87,如果用来投资,可以买下29%的长江实业股票,和合实业36%的股票,成为地产五虎任何一家大股东,即使是对英资财团,也可以购买13%的九龙仓股票,成为九龙仓最大的股东之一。

  而如果用来购买港岛的房产,则可以至少购置2000栋,任何一栋,都是一个收入很不错的中产阶层一辈子也难以企及的目标。

  香港现如今的普通工人,一年不吃不喝也就赚个2000港元,1亿港元,等于5万名工人辛苦一年的工资总和。

  “老板,《信报》还有没有了?给我来一份,再来一瓶饮料。”一名带着黑框眼镜的西装男走到一栋报亭前方,对着里面的老板说道。

  王东上班的公司,整个上午都在讨论这一亿善款的事,有羡慕的,有嫉妒的,后来又开始讨论陈志文的财富,直到老板突然出现,大家被挨了一顿骂后,才老实下来,而同事买的报纸,也被老板给借走了。

  作为办公室白领的他,倒也不是很在乎买报纸的钱,但香港报纸这么多,总不能每份都买吧,之前他一直买的是明报,这是看金庸小说带来的消费习惯,哪怕现在没新小说了,也一样。

  到了中午,就特意下来买一份信报。

  “来,这里还有最后几份,再晚一点就没了。”报亭老板龇牙笑说道。今天的生意很不错,报纸只要标题有噱头,就有很多人会来买报纸了,而天气虽然不如之前酷夏的时候热,但也还行,饮料也卖的差不多了。

  拿了报纸之后,王东找了一处大厦的阴处,便吃着面包饮料边看了起来。

  《信报》不只是用了头版来吸引读者,还有第三第四页,来描述整个香港的慈善历史,从几十年前的何东家族,到最近刚刚诞生的华港基金,香港历史上留下知名度的善款捐赠,都描述的一清二楚,何人捐赠、如何使用等等等等,以这一页报纸,足以看出,整个香港历史上,真正做善款的人基本上都是华人富豪,英资的也有,不过不是针对普通人,而是偏向与捐给政府部门、修建公共设施,里面的猫腻,懂的都懂。

  第五页则是详细描述了陈志文的商业帝国,从大家都知晓的和记黄埔,到远销美国的红牛饮料,以及一家员工数千人的美的电子公司、一家年贸易额破亿的星河贸易公司,以及这几年在工业地产领域非常出名的星河地产。

  美的的产品,大部分都是很普通,虽然销量也不低,但基本上没人在意,普通电器而已,能赚几个钱?

  而红牛则是很多香港人最关注的话题,这是香港乃至亚洲历史上最神奇的商业奇迹,一款本土饮料居然能够在拥有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的美国市场大杀特杀,走的还是高价路线,据说香港码头每天都有十几个集装箱运着红牛前往美国,一天的销量就破百万瓶。

  王东可是知道,一瓶红牛在香港售价2.5港元,这个价格在香港简直就是天价,连他这个白领阶层,也只是买过一次,特意留到一次跑步后再喝。

  别说,效果还真好,人立马就有劲了。

  这种暴利行业,数量还这么高,香港大众总算知道为什么一个年轻人,有能力收购四大洋行的和记了。

  “1亿啊!”王东想着自己的工资,有些叹息。

  【陈志文收购和记后还能拿出这么大一笔钱来做善款?看来真的是不缺钱,和记不对,是和黄,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了。】王东突然想到一点,自己应该想办法借着这个背后的信息来赚点钱了。

  只是和黄已经私有化了,那也只能买一些和黄旗下的子公司股票了,很多还处于非常低的低位了,特别是一些地产公司。

  信报上对和记黄埔最近的经营动向也有了大概的介绍,包括与长江实业的合作,大量曾经停工的项目再次启动,只是不知道和黄与长江的合作方式是什么样的。

  选了一会,王东找到了自己的目标——都城地产,这是一家在九龙有着不少地皮的地产公司,早年被和记收购,随着和记进入危机,加上地价暴跌,也导致了它几乎破产,现在长江实业接手不少项目后,停工项目已经启动,据说已经在开始预售物业了,不过股市之上仍然没有什么动静。

  确定目标后,王东将报纸一收,饮料罐扔到了附近的草丛里,转身便往着证券交易所的方向跑去。

  “一亿港元,好大的手笔啊。”长江实业公司内部一间办公室内,李嘉成看着报纸笑着说道。

  “不过是文字游戏罢了,十年投入一亿港元,可能是第一年,也可能是最后一年,这差距,可就大了。”对面一人也跟着说道,他是长江实业的业务部门经理盛永能,也是长江实业内部,李嘉成最信任的人之一。

  “也对,以现在地产市场的情况,再过几年,和记黄埔的价值,足以让任何人眼红。”李嘉成叹息着说道:“可惜,要是我们当初能够收购就好了。”

  “陈志文敢收购和记,甚至后面还合并了黄埔集团与屈臣氏,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他的红牛饮料能够在美国市场大卖,每天产生的现金流足以让香港任何公司眼红,银行也是看重这一点,才默许和记被他收购,否则,不要说我们,就是地产五虎加起来一起收购,都不一定能成功,债权银行那边根本通不过,就算通过了,我们也会背负极大的负债,资金这么匮乏的情况下,我们也没能力来重启和记的那么多地产项目,最后极有可能被拖下水。”盛永能摇了摇头说道:

  “据我所知,陈志文在收购和记后,还额外从海外调集了3亿港元资金进入和记,也就是说,就算我们不与和记合作,陈志文也有能力短时间解决和记的负债压力,让和记的项目重新运转,资金重新流动。”

  “也在我预测之内,没有足够的把握,陈志文这个人不可能强行收购负债这么严重的和记,更不可能还在负债的时候就进行私有化以及合并子公司。”李嘉成点点头说道。

  “有了足够的资本,就可以稳住和记,他与我们一样,看好地产市场与股市在未来的复苏,现在就只剩下等待了。”盛永能有些感慨的说道:“真要是地产市场恢复到72年底的状况,陈志文这一次的回报,就能赚几十亿港元了,香港历史上,可真是前所未有啊。”

  “可惜我们没有足够的资本。”李嘉成叹气说道:“如果我早生十年,十年前就有现在的资本,那绝对可以收购和记,甚至当年的恒生银行也不是不可能。”

  “是啊。”盛永能赞同道。

  “好了,不说这些没意义的事了。”李嘉成笑了笑,说道:“我们与和记的合作,现在有多少项目了?”

  “一共正在开发的有11个项目,还有16个项目还在商讨收购价格,和记那边要价有点偏高,我们还在谈。”盛永能回答道。

  “他们要多少?”李嘉成问道。

  “比我们的心理底价要高10%。”盛永能说道。

  “那稍微谈一谈,我们让个5%或者6%,先把项目拿下来再说,拖的太长,时间也是成本,还有,现在地价开始上涨,拖一个月,可能就不只5%了。”李嘉成想了想说道。

  与和记的合作,双方早就定下了哪些项目可以合作,随后双方再单独定下自己的价格后再重新谈判,这种模式自然是和记希望卖个高价,长江希望可以买个低价,于是谈了一段时间,几个成功,还有十几个未谈妥。

  “李生是担心其他华资也会进场凑热闹?”盛永能深理老板心,问道。

  “不排除这种可能性,我拉着和合实业一起,其实就是为了少一个竞争对手,再一个就是能够增加我们的运营能力,降低风险,但华资中还有很多其他地产公司,而和记手上的地皮太多了,我们现在与和记合作的,不过是一小部分罢了,还都是一些位置不算非常好的。”李嘉成无奈说道。

  “我倒是不觉得陈志文会在与其他地产公司合作。”盛永能说道:“和记手里还有很大地皮,这些可都是荒废着,以前祁德尊不舍得分享,但现在我们与和记的合作模式,以陈志文的聪慧,完全可以以同样的方式与我们或者其他华资合作,但现在连消息都没有,足以说明他没这个想法,他能提供的合资开发项目数量,应该只是为了能够稳住和记的现金流,只要能够保持这一点,对他可能就足够了。”

  “也是,就算一直不开发,剩下的大量地皮,等几年再开发也能多赚几倍的利润。”李嘉成点点头说道。

  “看来他的思维跟英资一样,想着囤物业赚钱,却想不到,不停的快速开发新项目,利用银行资金快速发展,才是发展最快的方法。”盛永能笑了笑说道。

  “也未必,也许是有心无力罢了,和记内部可没有那么多地产开发方面的人才。”李嘉成说道。

  “也有可能,如果是这样,我们当初想着利用开发和记手上地皮来套利的计划,估计执行不了多长时间了。”盛永能有些可惜的说道。

  李嘉成道:“是有点可惜,但能够收购和记,又岂是一般人,再说,就这二十几个项目,开发好了,我们分个几千万也是没问题的,如果地价再涨一涨,上亿也有可能。

  太古在宝马山道赛西湖那块地谈的怎么样了?”

  “还在谈判中,太古的要价又退让了500万,但我觉得还是能压一压的,我想压到8000-9000万之间的区间。”盛永能说道。

  “那块地我还是很看好的,要稳妥一点。”李嘉成想了想说道。

  北角位于中国香港东区中部,也是香港岛最北的地区,虽然偏了点,但毕竟是在港岛,价值还是不低的,而太古集团在这里的一片地,面积高达86.3万尺,面积之大,在如今的港岛,可以说是非常罕见,如果拿下,开发成住宅,再加上他预估的地价上升,利润会非常高。

  “太古集团现在准备大规模开发太古城,急需资金,所以也表现的很迫切。”盛永能笑了笑说道。

  “太古城啊。”李嘉成无奈笑了笑摇摇头,太古城的地皮,绝对是香港第一住宅,位于港岛之上,附近商业配套很不错,离市区也不远,又靠海,面积又大,足有一百多万尺,但英资太古,居然不敢从银行融资,反而卖起了其他地方的地皮来为太古城项目筹集资金,赛西湖这块地就是因为这个才出售。

  “我听说,陈志文的地产公司星河地产,在太古城买了两栋楼盘。”盛永能笑了笑说道。

  “纯粹的投资,的确不错。”李嘉成想了想笑道:“如果他真这样,我们以后开发的楼盘,倒是可以第一个问他了。”

  “哈哈哈,也是,这样也能增加我们回本的速度了。”盛永能点点头说道。

  “尽快拿下赛西湖这块地,最近港府准备拍卖的地皮中,有好几块我也看好,资金这一块要周转快一点,不然我们就会错过很多好机会了。”李嘉成接着说道。

  地产市场的资金,只要周转的快,利润就越高,如同一笔资金,三年开发一个项目与开发三个项目,结果自然大不相同。

  “好,我会尽快拿下太古这块地。”盛永能点点头说道。

  香港的舆论再一次被炒热起来,丽的电视台与TVB也都在黄金时间挡的新闻中播放了此事,各家媒体又很快进行了转载,一些英文报纸也同样关注了此事,连港府的喉舌大公报也进行了褒奖的评价,将陈志文评价为新一代成功人士的代表,同时也鼓励更多的人可以参与慈善,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外界对于陈志文的华港基金还在不停的讨论,但陈志文却已没有在意,因为从美国来了一位他等待已久的客人-——菲尔·奈特。

  (本章完)

第145章 上钩的耐克

  “欢迎来到香港,奈特先生。”星河集团总部,陈志文对着数月未见但却消瘦不少的菲尔奈特笑着握手说道。

  “陈先生,你好,叫我菲尔吧。”菲尔奈特也露出职业般的笑容,笑道。

  “好,菲尔,也请叫我艾瑞克吧。”陈志文点点头,带着菲尔奈特来到一旁的休息室。

  前段时间一次改造后,将附近的几个办公室全部吞并了,这间200多平米的办公室,有着办公区、会议区、休息区、卫生间、储藏室以及后部一个单独的卧室,会客的时候感觉大气了很多。

  “奈特先生,您需要什么样的咖啡?卡布奇诺、拿铁、康宝蓝、浓缩咖啡?”一旁的助理安琪微笑着说道,因为菲尔奈特不会粤语,三人也都是说的英语,安琪可是知道,自己老板对眼前这个人是非常看重的。

首节 上一节 51/2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