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60年代,苟出富贵一生 第16节

  谁家大人,会把闺女嫁给这知青啊,

  把闺女嫁过去喝西北风吗?”

  “那也不是这么说,大队长媳妇不就喜欢俊的吗?

  她们家的小辈,长的俊的在家待遇就好,长的差的待遇就差。

  而且大队长媳妇,最喜欢她们家的福宝了,

  这城里来的知青,长的这么俊,大队长媳妇肯定会愿意她们家福宝嫁给这知青的。”

  “嗨,还别说,家里条件但凡好一点的话,我也愿意把这么俊的知青领回家,

  哪怕啥也不干,光看着他着模样,人就舒畅了。”

  王援朝自然听不到,路边大小娘们的窃窃私语,坐着拖拉机穿过大队的村落,

  红旗大队的房子,都是沿着村里主干道的这条泥巴路建的。

  王援朝看着沿路两边的房子,整个红旗大队,有一半人家都是青砖大瓦房,户户都带了个大院子。

  这样的条件,在这个时代的下乡,条件可是好的有点夸张了。

  来到大队村落的北边,就到了知青点,

  曾进宝把拖拉机停在,三个干部打扮的人和一个老农民打扮的人的旁边,熄了火之后,跳下车说道:

  “大伯,王知青接到了。”

  这时,队里的支书领着其他三人,伸出双手笑呵呵的走到刚下拖拉机的王援朝身前说道:

  “咱们大队,终于有城里的知识青年来帮助我们农村建设了,

  我是红旗大队的村支书曾进军,欢迎王同志。”

  王援朝见到这么客气的架势,哪里敢摆谱啊,赶紧伸出双手,主动向前握住村支书的手,感慨的说道:

  “几位领导好,我是知青王援朝,既然选择了下乡支援农村建设,

  以后我就是队里的一颗螺丝钉,

  领导们指哪,我打哪,坚决服从领导。”

  和村支书握完手之后,王援朝和其他三位村干部快速的握手。

  然后快速的拿出大前门,一人给递了一根烟,

  几个烟枪点燃烟后,边站着抽烟,闲聊加深相互了解了起来。

  王援朝边聊天,边在外面看了看知青点的院子,

  很快王援朝就确定在院子两侧有两座房子。

  都是泥土房,房顶是用草铺的,看着有点新,应该刚盖了没多久。

  王援朝心思转的很快,等和几位村干部聊了一会天,相互有个基本了解了之后,

  快速扫描完知青点,突然话锋一转,说道:

  “曾支书,大队长,我下乡当知青,是来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是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

  我看了这个知青点的院子,应该是大队新建好的,这让我感觉到惭愧和不安,

  我父母都是军人,我是在军人家庭长大,虽然我父母现在牺牲了,现在是烈士遗孤,

  但是我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不接受群众的一针一线,

  而且我既然选择下乡当知青,就做好了融入到当地,融入到群众当中来的。

  而且我们下乡的知青,国家还有补助。

  所以我有个请求,希望几位领导能够考虑。”

  既然来到千里之外的陌生地域来求生存,王援朝自然不会迂腐,能够往自己身上贴金,王援朝自然是不会放过。

  村支书和民兵队长,都是军人出身,听到王援朝同样是军人出身,还是烈士遗孤,心里瞬间就非常有好感,

  也不计较王援朝刚见面,就提要求这事了,开口问道:

  “王知青,你有什么请求,说说看,如果不是很过分的请求,我们大队还是愿意提供帮助的。”

  王援朝又赶紧给各位村干部递了根烟后,说道:

  “曾支书,大队长,我是真心想要扎根于农村,想要来为国家新农村建设出一份力的。

  要不然我也不会放弃大城市的生活,把户口资料迁移到这里,报名来参加知青下乡。

  所以我希望曾支书和大队长,能够把我当成队里的居民,能够给我批一块宅基地,

  我不想接受队里花钱建造的房子,也不想接受群众的一针一线,更不希望获得特殊待遇。

  我打算和队里所有的居民一样,建一个自己的房子,正式融入到大队里面来,当一个真真正正的红旗大队村民,请各位领导能够同意。”

  曾支书和大队长,民兵队长,妇女主任几人相互看了一眼,觉得王援朝不愧是军人出身,这觉悟好高啊。

第27章 宅基地

  几位村干部,平时大家大多都是和大队的居民打交道,

  村里的这些人就怕没得便宜赚,有便宜赚还不往上杆子冲啊。

  而且王援朝说的本来就有道理,人是来红旗大队下乡的,户口资料都转过来的,可不就是红旗大队的居民了嘛,

  作为红旗大队的一员,本身就可以申请宅基地建房的,这个请求本身就不过分。

  沈支书看了看王援朝身上的一身正气,觉得王援朝觉悟高,不愧是军人培养出来的孩子。

  几位村干部,稍微眼神对视了一下后,就都微微点了点头,由沈支书开口说道:

  “王知青,既然你有这么高的觉悟,这么好的品行,

  我们自然也是愿意成全你良好品德的。

  不过现在大队里村子两边的宅基地已经没了,

  如果你要自己建房的话,可能需要建在村口,或者靠山脚的地方了,不知道你是否愿意。”

  下乡的知青点,王援朝是不想待的,到时候全国各地来的知青,挤在一个院子里,生活不方便不说,幺蛾子肯定不会少。

  虽然现在红旗大队里自己一个知青,这么大的知青点院子,就自己一个人住,

  但王援朝了解历史啊,明年就是知青强制性下乡,大规模下乡的第一年了,到时候来红旗大队的下乡的知青那是一点都少不了。

  而且自己起码要在红旗大队生活十多年,搞个自己的房子,好好收拾装修一下,早修建,早享受,挺好的。

  于是王援朝四周环顾四周环顾了一下,然后指着知青点大院更北边的位置说道:

  “曾支书,大队长,你们看看那个角怎么样?

  离知青点这里估计也有3-400多米的样子,

  刚好两座山的下面,前面是一条河和通村里的路。”

  曾支书几人顺着王援朝手指的方向看了过去,瞬间就知道是哪里的,

  曾支书犹豫了一下后,说道:

  “王知青啊,你看的这个地方,离山脚太近了一点,而且还这么偏僻,离大队居民区也太远了一点,

  你一个人住这里,怕是不安全呢。”

  王援朝身体有空间秘密,反倒是希望自己住的偏僻一点,人少一点,于是含蓄的冲着几位村干部笑了笑,说道:

  “曾支书,大队长,房子建在山脚下我不怕的,

  到时候院子的墙建高一点,如果真有野兽冲下山,只要不能直接冲进我家里,刚好是给我送肉吃,

  毕竟我是出生在军人家庭,从小就跟着父辈练的,

  野兽伤害不到我的。

  刚才我也知道了,现在大队的宅基地很少,

  我也不希望我刚来大队下乡,就抢占村民们的宅基地资源,

  选择这么一块离大队远一点,大家都不要的地建房,也能让几位领导的工作好做一些。”

  沈支书只是比较欣赏王援朝的精神和态度,以及对军人之后的认同。

  现在见王援朝心里已经确定了,也不在继续劝王援朝了,于是说道:

  “行,那我们现在过去看看这快地吧。”

  几位村干部哪里对自己大队的地不熟悉啊,现在过去,只是让王援朝看看实地,让王援朝再确定一次,别到时候选了又后悔。

  一行人来到王援朝刚才远的宅基地的位置,

  王援朝心里估算了一下,这里离知青点大概距离400米左右,离大队居民区最近的房子,距离差不多有8-900米左右。

  周边没有其他房子,位置很是幽静,这块平地的面积有不小,

  北面,东面都靠山,南边就靠着红旗大队的生命之源清玉河。西面就是通往大队的路。

  这块平地的面积也不少,王援朝估摸着有个两亩多地。

  王援朝看了一圈后,走到几位村干部身边,满意的说道:

  “曾支书,大队长,这快宅基地我觉得很满意,后面靠山,前面靠水,宅基地的面积也很大,到时候我把院子的围墙修高一点,安全上也有保障,

  曾支书,大队长,建房子的时候,我能不能把用围墙把这快地都从山脚下围起来?

  这样的话,我就能够把这快地都挖出来,在院子里面种一些菜,能够自给自足了。

  当然,我肯定是不会占队里便宜的,这块宅基地,我需要补给队里多少钱,就是多少钱,我肯定补足的。”

  曾支书几人听到王援朝的话后,没有立刻表态,不过还好村里的干部,除了大队会计不在,其他几位都在,

  于是曾支书说道:

  “王知青,我们几位先商量一下,待会再和你说怎么样?”

  王援朝又拿出烟,给几位村干部递了一轮烟后,说道:

  “好的,曾支书,给你们添麻烦了。”

  等了一会后,几位村干部走过来说道:

  “王知青,我们大队给村民批宅基地,都是按照人头免费给村民批地的。

  但是你选的这块平地,占地有2.5亩左右,

  虽然这快地没有村民选,但如果你要把这快地都围起来,就远远超过村民批地的面积的,

  刚才我和几位村干部商量了一下,

  觉得你一个人住在这里,不自己种点菜自给自足的话,也不行。

  所以我们商量了一下,你的宅基地超过的部分,我们按照10块钱一亩的价格批给你,

  你如果要把这块平地都围起来的话,需要补给队里20块钱的土地费,你觉得怎么样?”

  王援朝想了想之后,果断的点点头,说道:

首节 上一节 16/4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