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60年代,苟出富贵一生 第17节

  “行,曾支书,大队长,什么时候办手续呢?”

  “我们现在去知青点,房子建好之前,你先住在知青点吧,

  待会你把行李都安置好了,我们就大队部办理手续,土地证明的话没这么快,

  还需要上报给公社,等公社审批盖章了,才能给你。”

  “好的,那就给各位领导添麻烦了,

  等明天我去公社买了物资回来,请各位领导好好吃一顿,还请各位领导一定要赏脸啊。”

  “哈哈,我们的工作就是为人民服务,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王知青不要放在心上。

  而且现在粮食多精贵啊,哪能让你请吃饭呢,这个不行,坚决不行。”

第28章 青砖瓦房

  王援朝温和对着几位村干部笑了笑,也不去反驳,而是开口说道:

  “曾支书,大队长,

  既然我来到了红旗大队下乡,就要融入到大队里面来,

  以后我在村里的村民肯定是要多走动的,

  这人情往来嘛,就是要你来我往的,总不能只有你们来,而我不往的,没这个道理嘛,

  而且我父母虽然去世,但是他们留给我的抚恤金和每个月的生活补贴可不少,请大家吃顿饭,还是没有压力的。

  明天晚上,我请几位领导吃顿便饭,喝点小酒,几位领导还请赏个面,咱们就这么说好了哦。”

  “那好吧,既然王知青都这样说了,我们还拒绝的话,那就显得我们不团结同志,不溶于群众之中了。”

  “哈哈,是啊,既然王知青这么客气,我们一味地拒绝,那就显得太生疏了,不利于我们的工作开展啊,

  王知青,那我们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行,那就明天晚上咱们一起喝点。”

  “行啊,不过王知青,你这酒量行不行哦,咱们曾支书可是千杯不醉的,咱可不能几杯下肚就不行了的哦。”

  “哈哈,那不,那不,明天我肯定舍命陪君子,一定让几位领导尽兴而归。”

  几人边走边聊,几位村干部进了知青点的院子就站在院子里等着,

  王援朝提着自己两个麻袋进了男知青的房间。

  知青点男知青的房间是一个大房间,里面有一个南北贯通的大炕,

  王援朝一看这个大炕,心里一声“哦豁”,这大炕不得睡个十五六个人呀,

  幸好自己机灵,早早就选择自己建房出去住了,这要等到明年知青大规模下乡之后,

  来自天南地北的这么多人住一个房间,不得天天打架啊。

  还好自己是红旗大队来的第一个乡下知青,这里还没有知青败坏过名声,

  村里的老百姓对于知青还是看稀奇的多,还没人对知青有坏印象。

  这就让王援朝很爽了,能够让王援朝更好的融入到红旗大队的所有村民中来了。

  把麻袋放到房间后,王援朝也不急着收拾,而且出了门,跟着几位村干部,来到村里大队部,把购买宅基地的钱补上之后,拿着会计开好的条子之后,

  出了门继续大队长聊了起来,

  “大队长,我这宅基地是确定下来了,但是建房子这事,我是一头雾水,啥也不懂,

  不知道咱队里,有没有懂建房的人呀,而且我这刚来咱大队,也没个熟人,

  所以我想干脆我直接出钱,请大家帮我把房子建起来。

  你帮我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呢?”

  大队长接过王援朝递过来的烟,点燃后,心里这个美呀,这大前门不愧是干部烟啊,抽着就是淳,“吧唧”一口后,说道:

  “王知青,你这房子是想建泥砖房呢,还是想建青砖瓦房啊?”

  王援朝跟着吸了一口烟,没有进肺,又直接吐出去说道:

  “大队长,我这房子,我打算建一间住房,一个厨房,一个柴房,一个洗澡房,一个厕所,还有就是房子前面的门廊,还有外面的围墙,

  如果建泥砖房,大概需要花多少钱,

  青砖瓦房大概需要花多少钱啊?”

  “你这房子建的不大,刚好实用,如果建泥砖房的话,刚好建房的材料队里都有,比较便宜,花个6-70块钱,应该可以建好。

  如果建青砖房的话,那就比较贵了,

  虽然咱们队里有土窑烧青砖,但是那价格也不便宜,

  主要还是你建的围墙大,还要求高,

  所以我估摸着如果建青砖瓦房的话,我估摸着得要个170-180块钱,才能够建的好。”

  王援朝听到这个价格,表面上大吃一惊,迟疑了一会后,才说道:

  “大队长,我是主动响应国家号召,主动报名下乡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

  既然来了,我就肯定要安安心心的在这里扎根下来的,

  既然做好的长期留在这里的准备,

  我想了一下,还是觉定把房子建扎实一点,免得到时候房子建了没多久,又要缝缝补补。

  所以我打算直接建青砖瓦房,还请大队长帮忙牵一下线,我直接出钱,请人帮我建房。”

  大队长点了点头,然后说道:

  “行,我弟弟就是队里专门建房的,这十里八乡的房子,他没少建,

  王知青如果相信我的话,晚点我带他去知青点找你,你们自己商量着来,怎么样?”

  王援朝一脸信任的看着大队长,说道:

  “大队长,你可是政府任命的干部,是专门为人民服务的领导,

  我咋还能不相信你呢,

  那大队长,我先回知青点收拾一下房间,在知青点等你啊。”

  “先不急,你们知青第一年,国家有粮食补贴,每个月35斤,

  正好我带你去把你的口粮领了,

  你是打算一次性把一年的口粮领了,还是打算每个月领每个月的呢?”

  “每个月都去领一次,挺麻烦领导们的,

  我就一次性都领了吧。”

  “好,我去拿下仓库的钥匙,叫一下会计。”

  一年的口粮,420斤粮食,还挺多的。

  其中粗粮占多数,细粮占少数,红薯,土豆,玉米粒就占了370斤,细粮有50斤,

  王援朝前生今世,都没做过面食,所以让大队长把白面都换成了大米。

  分了三次,才把粮食抗进知青点。

  然后留了一袋红薯,一袋玉米粒,一袋土豆放在厨房,其他的粮食放进了空间。

  忙好粮食之后,王援朝把行李放在大炕上,

  从空间里找出搪瓷盆,去知青院的水井里打了一盆水。

  又从行李里找了条旧手巾当抹布,然后就开始清扫大炕和擦房间。

  知青点的院子,是大队新建的,大炕上面只有零散的一些灰尘,三两下就被王援朝清理干净了。

  然后开始打扫屋子里窗户和厨房,等王援朝打扫干净自己需要活动的区域之后,

  又仔细的看了看,自己需要住个十来天的房子,觉得还行,虽然房子里面简陋,没有任何家具,餐具等物资,但是王援朝也只是过度一下,把搪瓷盆放进空间后,王援朝走出房间,来到院子。

第29章 敲定

  在院子里面站着等了一会人后,见大队长还没带人过来,

  于是王援朝开始在知青点的院子里转,

  男女知青的房间在院子的两边。

  都是泥土房,房顶是用草铺的。

  院子正中间有口井,井上有轱辘,这让知青点用水很方便。

  院子里已经有不少杂草,从大门口通向正屋有一条青石板铺成的小道,方便大家进出。

  厨房里面有砌了两个泥巴做的大锅灶,一个人腰高的案台,灶台旁边一个放柴的空间,里面啥厨具也没有,空荡荡的。

  逛完院子之后,见大队长还没带人过来,于是进了房子,把家里带过来的旧垫被和传单在炕头铺好,就往炕上一躺。

  坐了七天七夜的火车,王援朝现在整个人身上都有一股酸臭的气味,

  可是现在王援朝明面上只带了两个麻袋进村,

  知青点现在厨房里没柴没锅,根本没法烧水,而且连水桶都没有。

  所以现在王援朝还不能进空间里面洗澡,要不然容易被人发现不正常。

  结果躺在炕上的王援朝,一倒下就睡着了,等大队长叫醒的时候,

  太阳都已经在慢慢落山了,

  “王知青,这是我弟弟胡正武,队里的房子,基本都是他建的,手艺没得说,

  你的房子,和他聊就行了。”

  王援朝感激的冲着大队长笑了笑,又递了根烟给两人,才开口对胡正武说道:

  “胡同志,你好,我要建房子的位置,大队长和你说了吗?”

  “嗯,我哥已经和我说了,在北角的那个山脚下对吧?”

  “嗯,是的,

  我打算建一间住房,一个厨房,一个柴房,一个洗澡房,一个厕所。

  住房的话,我希望面积要大一点,最好有个三十多平米,砌一个大一点的火炕,房间里面还要砌一个火墙。

  住房的窗户,我希望做大一点,照现在的两个窗户大做,全部安装玻璃,这样住房屋内的光线会好很多。

  这些房子我打算建的时候连在一起,在所有房子前面,建一个两米宽的门廊,方便下雨天和下雪天进出。

  院子的话,我希望能够建三米高,还有就是沿着山脚下的平地建,院子我希望建大一点,这样我好在院子里面种菜。

  你觉得怎么样?”

  胡正武听了王援朝的要,轻松的点了点头,说道:

首节 上一节 17/4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