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觉民也笑道,“哎呀,你怎么不早说呢,看把我给急的。”
顿了一下,又说道,“那咱们可以直接去地委啊,何必到县里碰壁?”
陈凡抿着嘴摇摇头,“这就是我说还要投钱的地方。从卢家湾过来,每天还有两趟公车,可是去地委,就要从县里转车,咱们跟县城和地委的司机又不熟,人家能允许咱们把鸡鸭鹅拉上车、或者放在车顶上弄脏?”
他看了看几人,正色说道,“我的想法是,最好是能在县城找到几个大客户,先赚一笔钱,然后再用这笔钱,建一个熟食作坊,到时候就可以走水路、直接给地委供应熟食。”
叶树宝顿时睁大眼睛,“熟食作坊?”
安全则若有所思,“走水路?”
陈凡看了看两人,说道,“南湖公社的菜市场里就没有卖熟食的,只有国营饭店里面有。刚才吃饭的时候,我也问过赵经理,县里的菜市场也没有卖熟食的摊位,同样要去国营饭店买,这就说明这是一个空白市场。
刚才我也说过,如果直接卖活禽,不一定能卖得出去,可是如果我们在菜市场里卖熟食,对外平价销售,不仅能赚更多钱,最重要的是能与菜市场公司的活禽摊位错开,不会引起他们的抵触,同时也能打开一部分市场。”
安全顿时恍然大悟,“所以你要先卖出去一批活禽,才有钱去搞熟食作坊。”
“嗯。”
陈凡点头笑道,“最好的结果,就是两条腿走路,一边给单位客户送货,一边自己制作熟食售卖,这样稳打稳扎,一步一个脚印,逐渐打开市场。
但是如果县里确实卖不出去,也没关系。
我刚才也考虑过了,我们可以先去南湖水运公司赊个旧的小型挂桨机回来,柴油机就用抽水的那台,把生产队的木船改造一下,做成快艇,走水路往地委直接卖活禽。
从水路到地委码头,大概是50公里左右的河道,如果划桨过去,要一整个晚上,可是开快艇,估计一两个小时就能到,而且装货也更多。
只不过买挂桨机要钱、烧柴油也需要更高的成本,还有木船也需要改装,活禽又没有熟食好运输,所以才作为第二选择。”
听到这里,四个人都明白了陈凡的意思。
先想办法卖活禽,赚到钱之后,一方面改装木船,另一方面建熟食作坊,这样就能避开活禽市场,打开一条销路。
至于说熟食好不好卖,那就要看做出来的东西好不好吃。以陈凡的厨艺,还用担心这点吗?
叶树宝这时候忧心尽散,两手紧握哈哈笑道,“走一步算三步,这条路不通,马上就有下一条,不愧是陈老师啊。”
安全也跟着哈哈笑了几声,等笑声停歇,他才说道,“最后一个问题。”
陈凡转头看着他,“做什么熟食?”
安全点着头笑道,“我肯定相信你的手艺,就是好奇。”
陈凡耸耸肩,“烤鸭、卤鸭、鸭脖子、鸭杂、烧鹅、卤鹅、鹅肝、酱油鸡、烧鸡、荷叶鸡、鸡杂,鸡鸭鹅能做的熟食多了去。
而且这个又不是工业品,咱们自己做好了拉出去卖,也符合生产队发展副业的政策,所以做这个绝对没问题。
至于价格方面,我们可以参考国营饭店的定价,只不过熟食肯定没有大师傅做出来的菜肴‘精致’,那么稍微便宜一点点,主管部门应该也会同意吧。”
安全连连点头,“同意,必须得同意,只要比活禽贵一点就行,毕竟是熟食嘛,不能和活禽卖一个价,至于比饭店里的便宜,只要理由充足、合情合理,物价部门也会适当通融,这个肯定没问题。”
张文良在一旁搓着手,对着陈凡笑道,“哎呀,听你说可以做成这么多熟食,我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然后看看其他人,“那就开始呗,抓紧时间赚本钱,先卖出去一批,赶紧把运输船和熟食作坊搞出来啊!”
叶树宝这时也精神抖擞,大手一挥,“走起。”
心里有了底,做起事来气势都不一样。
接下来两三天,叶树宝仿佛回到三年前,公社各个单位求着他买鸡鸭鹅的那段时间,头上的草帽像礼帽、身上的汗衫堪比衬衫、脚上的布鞋也穿成了皮鞋,似乎走路都带着风。
从早到晚穿梭在县里的各个单位之间,与他们的领导高谈阔论,畅谈鸡鸭鹅合作的美好前景。
我们有肉、你们有钱,我们供应肉,你们多吃肉,多好!
虽然来来回回就那么几句,但是经过一番辛苦奔波,跑完27家大大小小的单位之后,终究还是谈妥了15家大客户。
其中就有县卫生局、县卫生学校、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等卫生系统的7家单位。
所以陈老师在卫生系统的面子还是很足的,这不,哪怕从来没见过本人,这第一次见面,人家就号召所有单位都给食堂加两道菜。
从今往后,整个卫生系统每天向卢家湾生产队订购200只鸭、30只鹅,一下子解决了一大半的销量。
剩下的8家单位中,县建筑公司和农业和畜牧局两家单位订购的数量,加起来又占了剩下的一半。
县建筑公司不用说,本来就有邱师傅和马师傅做内应,在陈凡拿出第一稿《钢铁“水坝”》的小说之后,建筑公司总经理亲自出马作陪,先是一口气下了200只鸭子、50只鹅的大订单,之后又与卢家湾签订每天30只鸭、10只鹅的供货合同,并大笔一挥,先付半个月的货款,直接解决了卢家湾缺钱的燃眉之急。
一只鸭平均1块2,一只鹅平均7块5,单单这一笔,鸭子就卖了780块,鹅1500块。
荷包一下子鼓起来的叶树宝,整整笑了三天,硬是没合拢嘴。
另一个畜牧局肯这么大方,还是与陈凡有关。
别忘了,陈凡如今唯一一张正儿八经的证书,就是“乡村兽医资格证”,而且当初他在公社兽医站学习的时候,提出许多建设性的问题,畜牧局将这些问题归纳汇总,上报给了地委畜牧处,受到了上级的公开表扬。
而且养殖业本来就在畜牧局的管辖范畴之内,现在下面的生产队找上门来,他们当然要表示表示。
于是在没有其他“竞争对手”的情况下,畜牧局便也与卢家湾达成长期供货协议,只是畜牧局人不多,而且基本分散在下面各个公社,所以订购的数量不算多,每天10只鸭子、两只鹅,算是聊表心意。
剩下的6个单位,才是真正“不记仇、给面子”的好客户,只是他们表示初期合作,一下子不好买太多,和畜牧局一样,各家只预定了每天10只鸭、两只鹅,先看看情况,要是职工们反应还可以,再追加数量。
当然,没说出来的话,自然是如果反应不好,那就取消算了。
这一次来县里,总共3天时间,共完成一笔大单200只鸭子、50只鹅,其他日常供货单,合计每天300只鸭、54只鹅。
虽然比预期低了不少,不过卢家湾的养殖大业,终于向市场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第358章 租房子
孤峰县,长江边。
紧挨着长江大堤内坡的一处破旧小院。
红砖墙围成一座院子,里面是两座前后排列的红砖青瓦平房屋,每座房子前都有一个场坪。
只不过这两座房子显得稍微有点破旧,似乎很久没有人打扫过。
一个穿着灰衬衣、蓝色长裤,脚蹬皮鞋的三十来岁的中年人,带着安全几人里里外外的转悠,指点着说道,“这里的场坪只有一百多方,别看不大,却是用鹅卵石打底铺的水泥地坪,就是时间长了没人打理,个别地方长了些青苔,还有些车走多了出现的裂缝,只要打扫干净,稍微修补一下,就跟新的一样,比泥土地面好用多了。”
安全嘴里叼着烟,斜眼瞄着他,“水泥你出?”
那人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如果你不是我兄弟,我指定一巴掌抽死你。”
等他转过头,看见叶树宝脸色僵硬的样子,当即哈哈一笑,“叶叔,我要抽他,你紧张什么?”
叶树宝干笑两声,却没有说话。
这個人叫杜卫林,以前是和安全一起到南湖公社插队的上海知青,不过他去的是红星大队,而安全则是去了卢家湾。
后来安全有机会进县物资局工作,但由于还惦记着回上海,便将这个机会让给了他。
这个人情,杜卫林一直都记在心里,后来也将安全的事当做自己的事,甚至比对自己的事还上心。
只可惜他在单位里面不管后勤,职务也不算很高、说不上话,否则物资局也能成为卢家湾的大客户。
不过他还是帮忙牵线搭桥,仗着脸熟在后勤科长面前帮着说情,那几家签了订购协议的单位中,就有一家是物资局。
本来签完协议,就该赶紧回去备货送来,可是陈凡说要把熟食作坊建在县城,这样无论是给县里各个单位送货,还是以后开拓地委市场,都更加方便。
可怜叶树宝还没将钱焐热,就被陈凡给盯上,但是想想陈凡说的也有道理,只能给队里打了个电话,在电话里征得杨书记他们的同意之后,又让他们备货送过来,然后跟着陈凡满县城找合适的房子。
当杜卫林知道他们要在县里建熟食作坊,便将人带到了这里。
他继续给大家做介绍,“这套房子分成三个大间,每间都有40多平米,后面的那个房子跟这个一模一样,大小格局都差不多,不过后院的场坪就小一点,只有80多方,勉强够转身。”
带着众人转了一圈,再次来到前院,杜卫林笑着说道,
“这里以前是物资局的一个仓库,主要存放一些金属材料,因为距离码头不远嘛,也方便进进出出。金属材料没有气味也没有化学残留,不会影响你们做熟食。
后来我们在码头那边建了个更大的综合性仓库,这里就闲置下来,像这样的小仓库,另外还有三个,都挨着长江这一片,现在也都空着。除了一个储存化学材料的不合适,那两个都没问题,如果你们需要,可以去找后勤李科长谈谈,全租下来都行。”
叶树宝几人都看向陈凡,等着他来决定。
陈凡先是笑了笑,“谢谢杜哥。”
随即摇头说道,“我们的规模也不大,这里挺好的,暂时有这个就够了。”
听到这话,旁边站着的叶树宝立刻松了口气,他就怕一下子把摊子铺太大,万一要是不顺利,可不好收场。
这时陈凡又问道,“杜哥,不知道这里的租金需要多少钱?”
杜卫林不假思索地说道,“这个我不管,我也决定不了,要你们自己去跟李科长谈。”
安全在边上掸掸烟灰,说道,“那你总知道个大概数吧,也好让我们心里有个底。”
杜卫林看了他一眼,想了想说道,“我估摸着,十几二十块应该差不多。”
一听这话,安全顿时失声叫道,“十几二十块?伱怎么不去抢啊?!上海的甲类房子一平米也只要3毛钱,那可是甲类房、大楼房啊。普通的民房里外三间的也只要两块多钱一个月。就这个地方、这个房子,你敢说要十几二十块?”
见安全这么激动,杜卫林倒是淡定得很,“叫什么叫,你知道的我能不知道?”
顿了一下,他抽出一支烟点上,才继续说道,“你说的是居住房,我家就是25平米的房子,一个月2块5毛4,我阿姨家住的楼房,就在淮海路边上,50平米两房两厅也只要8块多钱,这个我比你清楚。”
随后吐出一口烟雾,正色说道,“在孤峰县,你要找宿舍房,简单,两三块钱一个月,我能给你找一间宽敞的套房出来。”
说着语气一变,幽幽叹了口气,“可是这里不是民房,你们也不是用来住的,而是用来搞副业用,那就不能按照居住房的价格算。”
陈凡眼珠微转,突然说道,“那,如果一半用来住呢?”
杜卫林看着陈凡,脸上浮现几分笑容,耐心解释道,“那也只能按照经营用房算,因为几乎所有租出去的房子,里面都住着有人,这个是不能分开算的。”
陈凡呵呵干笑两声,不说话了。
杜卫林看了众人一眼,指着不远处码头的方向,说道,“就刚才我们过来的时候,码头坡下面有个铁匠铺,你们看见没有?”
陈凡第一时间反应过来,“是不是郭家村修理铺?”
杜卫林点点头,对着他笑道,“看一眼就能记住招牌,果然不一般啊。”
他随即解释道,“那个修理铺里的铁匠,就是县城旁边郭家村的人,他找生产队开了个副业证明,到码头附近租了水运公司一间铺子,主要给驮马打马蹄铁。
他的那间铺子,每个月就要8块钱的租金,还得一次付一年。那个铺子才多大?摆个炉子、弄个锻造台就没多少地方了,连睡觉都只能弄两条板凳搁一块木板这么睡,睡醒了再收起来。再看看这里,前后两排100多平米的大屋,还有这么大两个场坪,……”
不等他把话说完,安全便嘀咕着说道,“刚才还说场坪小,现在就变这么大,变得还挺快。”
杜卫林满脸无语地看着他,也不说话。
安全干咳一声,“那人家还是靠马路的铺子,这地方也不靠大马路啊。”
杜卫林很是无奈,“要是这地方靠马路,还轮得到你来租?早就租出去了好不啦。”
陈凡在一旁憋笑,好家伙,上海话都给急出来了。
他抬起头看着杜卫林,笑着问道,“那,杜哥,有挨着马路的铺子出租吗?最好是靠近商业区或居民区的,或者人流量大的地方也行。”
杜卫林转身看着他,脸色颇为惊讶,“你们还要租铺子?”
旁边叶树宝和张觉民、张文良相视一眼,眼神里都有些无奈。
没错,菜市场公司那边终究还是没有谈下来。
说卖活禽,人家说抱歉,我们是正规单位,所有商品统购统销,不接受外来单位在这里售卖。
供货?也不行,我们的所有商品都有固定合作伙伴,而且是经过商业局审批过的,一般不接受其他单位插队。
除非上级领导特批!
好,那咱们搞差异化竞争,我们卖熟食给你们,你们自己弄个熟食档售卖,这样总可以吧?!
可是人家又说了,抱歉,菜市场只卖生鲜,要买卖熟食,你们找错了地方,应该去找县食品公司,看看他们收不收你们的熟食!
坦白说,那一刻陈凡挺无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