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烈文在一旁抽着烟说道,“要真是脑袋出问题,怎么样都正常,我原来在部队上,我们连长就是,五几年在北边,一颗炮弹在他旁边爆炸,当场就晕过去,醒来后一不认得人、二不记得事,但偏偏就记得怎么打仗,伤势好了以后,拿起枪就上战场开干,还知道怎么指挥,你们说怪不怪。”
杨传福立刻指着他,“哎哎哎,这个人也是,从哪里来的不记得,家在哪里父母亲人都不记得,偏偏还记得一些稀奇古怪的事。”
张长江瞄着他,“稀奇古怪的事?什么事?”
杨传福立刻把烟塞嘴里叼着,起身将篮子拿过来,然后打开,里面是一只大海碗。
不用说,满满一大碗甲鱼肉,还是刚才刘掬匠做的那一锅里盛起来的。
卢家湾三巨头一起俯身过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随后张长江看着杨传福,“这就是稀奇事?”
叶树宝把碗端起来看了看,仔细研究了一下,“这个东西,不会是甲鱼吧?”
肖烈文顿时一惊,眼睛盯着碗里的肉,“甲鱼肉?”
叶树宝直接用手拿了一块丢嘴里,随即两眼发亮,“虽然是冷的,不过味道还不错。”
然后看向杨传福,“真是甲鱼肉?”
杨传福咧着嘴笑道,“这就是我说的稀奇事,那个娃子别的不记得,偏偏记得怎么做甲鱼,……”
随即将昨天和今天的事都说了一遍,最后说道,“这不快过年了吗,有的小队是年前就清塘,有的是年后,他们清塘的时候,不知道要挖出来多少甲鱼,要是就这么浪费了,岂不是可惜?所以我就过来跟你们报告一下,看看这个做甲鱼的方法,要不要推广一下。”
甲鱼在这里被嫌弃了不知道多少年,却没想到竟然还是一道美食,经过6队今天这一波,估计要不了两天,那些嫁到6队的女人,还有女儿嫁到外面的家庭,肯定会把这个消息传出去。
所以杨传福第一时间跑来大队部,一来是邀功,二来都是乡里乡亲的,也让大家都享受享受福利。
第32章 要挣工分了
陈凡蒙着被子睡了不知多久,等醒来后,酒劲也就过去了。
有心想继续窝在被子里,却又担心晚上睡不着觉,而且也不知道现在是几点,到了做晚饭的时间没有,便起床穿衣服。
走出房门,抬头看看天,天空依然阴霾,还有一群鸟飞过,离得太远,他也看不清是什么鸟,反正不是鸽子。
其实把这鸟摆在面前他也不一定认识,他就知道麻雀、鸽子、鹦鹉、喜鹊、布谷、猫头鹰和白鹭,别的鸟不太熟。
伸了个懒腰,便往姜丽丽房间走去,想问问她知不知道时间。
这里连个钟都没有,确实很不方便,也不知道他们平时是怎么看时间的。
可还没等他走到门口,院门就被敲响,随即两扇门被推开,“陈凡、陈凡?”
陈凡转头看去,又是杨菊。
这时候姜丽丽也走了出来,看了看陈凡,再看看杨菊,站在一旁没有说话。
陈凡看着杨菊,还没等说话,就听见她喊道,“我爸让你过去开会。”
“开会?”
陈凡愣了愣,“开什么会?”
难道是学习会?
刚才姜丽丽还说生产队的冬天有很多会,没想到这么快就来了?
杨菊一边往里走,一边说道,“我爸没说,就让你快点过去。”
陈凡看了看姜丽丽,“那,小姜要不要去?”
杨菊顿时犯了难,“我爸也没说。”
得嘞。
陈凡转过身,对着姜丽丽说道,“为了安全起见,要不你还是跟我一起过去?”
姜丽丽想了想,“行,那我先跟伱一起去,要是没我事,我再回来。”
去了再回大不了白走一趟,可要是真有她,她又没去,那问题就大了。
她转身关好房门,跟在陈凡后面往外走。
不一会儿到了杨队长家,屋里坐着的还有刘会计、黄保管员和刘掬匠。
看到陈凡过来,杨队长对着他点点头,“坐。”
然后看了看姜丽丽,笑道,“这个事情小姜不用参与。”
“哦。”
姜丽丽的眼神明显黯了下去,勉强笑了笑,“那我先回去了。”
见杨队长点了头,她又看了一眼陈凡,发现陈凡正对着自己笑,心情顿时轻松许多,这才转身走了出去。
陈凡拉开椅子坐下,看着杨队长,“队长,是什么事啊?”
该不会又跟甲鱼有关吧?
要不然自己一个才来两天的新人,能参与什么大事?
杨队长抽了口烟,说道,“是这么个情况,今天咱们不是杀了甲鱼,全队都吃了甲鱼肉吗,大队部的张队长就叫我过去问了一下情况,他对你会做甲鱼,以及无私分享出来的做法,表示赞赏,并提出了表扬。
只不过呢,咱们卢家湾有12个生产队,现在只有我们6队吃上了甲鱼肉,其他11个兄弟生产队都还没有吃上,所以张队长就提出,我们是无产阶级的队伍,有什么好东西都要大家共同分享,不能搞吃独食。
意思就是把这个做甲鱼的方法,都教给其他队的人。会做这个甲鱼的呢,也只有你和刘师傅两个人,这个担子,也就要落在你们肩上。”
原来是这个事?
陈凡看了看刘掬匠,发现他表情没有任何变化,应该是已经知道,便转过脸对着杨队长点点头,“行啊,我没问题。”
顿了一下,他又问道,“那学做甲鱼的人什么时候过来?”
这种事情他有经验,搞培训嘛,肯定是把下面的人叫上来,教会他们之后,他们回去再教给其他人,这样效率更快。
可杨队长摇了摇头,抽着烟说道,“不是他们过来,这个事还要你们辛苦一下,到各个队都跑一遍。”
陈凡,o_o ?
自己过去?不是他们过来?
杨队长笑了笑,说道,“这个我也跟张队长讨论过,刚开始我也是提议让其他队派一两个人过来学,你们一次教完,他们再回去教,更节省时间。
不过张队长的意思是,这学艺的东西,最好是直接跟老师傅学,他们派人过来跟你们学,10分最多只能学8分,等回去再过一手,估计就只剩一半。
但是你们直接过去教,就不一样了,全队的人都可以过来跟着学、跟着做,那每个人都有7、8分,回头再互相交流一下,不说达到你们的水平,有个8、9分,还是可以的吧?
我想了一下,也觉得队长说的对,而且你们两个人分一分,一个负责5个队,一个负责6个队,然后一天去两个地方,也就是两三天的事,耽误不了多少时间,你们看怎么样?”
刘掬匠嘿嘿一笑,“大队长都发话了,那我肯定要去啊。”
陈凡跟着点头,“我也很愿意尽点绵薄之力。”
随即脸上露出几分难色,“只不过,……”
杨队长一看,心里想着,这是要提要求啊。
当即叭了口烟,笑着说道,“你是担心白忙活?这个你放心,李先生也说过,‘人民公社分配的原则还是按劳分配’,既然出了工,就要有工分,这一次你们不仅要劳动,还有大部分时候都在赶路,所以就不搞‘死分死记’,就按照‘按件记工’的原则,一个队算10分,跑5个队的,就记50个工分,跑6个队的,记60个工分。”
一听这话,刚才还半死不活的刘掬匠瞬间支棱起来了,“队长你放心,我保证完成任务。”
陈凡张着嘴,脑子里还在想,原来生产队的工分也有几种记法的吗?
等他听到刘掬匠的声音,这才反应过来,赶紧说道,“谢谢队长。”
送到手上的工分,他可不会发扬风格不要,更别说还有刘掬匠在旁边,如果他自己不要,让人家怎么办?所以连客气话都没说一声,直接应承下来。
现在就剩最后一个问题。
他满脸担忧地看了看几人,小声问道,“队长,不知道那些地方远不远?要是太远的话,我怕我走不动!”
昨天站在大堤上的时候,他就往远处看过,貌似最近的地方,也要走上半个小时呐?
走5、6个小队,得走到什么时候去?
第33章 合理分配
听到陈凡的话,杨队长脸色也犯了难。
闷闷地抽着烟,“这倒是个问题。”
如果是别人讲这种话,他指定拿大嘴巴子抽过去,就几步路的事,怎么就走不得?
可是昨天陈凡挑了几担水,全村都传遍了,这小子挑半桶水都晃晃悠悠,让人担心会不会从河堤上栽下去,力气确实小了点。
如果只是去近的两个队,他还能撑一撑,可是那几个远的小队就有点麻烦了。
尤其最远的1队和12队,最少也要走上两个小时,就陈凡这体格,能不能走得过去?还真不是个小问题。
整个卢家湾是一片类似于不规则三角形的地带,上头尖下面宽,两边都是河堤。整个生产队沿着两条河堤,从1到12这么排,正好绕一个圈。土地宽的地方,长度就短一点,土地窄的地方,长度就更长一些,保证每个小队的土地基本相等。又因为西边短东边长,从地图上看,底部划成一条斜线,所以1到5队在西边,6到12队在东边,数量也不相等。
其实整个南湖公社,就是一个被两条河围着的大垸,上头窄下头宽,中间就是公社所在地。
卢家湾在偏窄的那头,这一边也只有这一个生产队。
比较宽阔的另一边,面积相当于四个卢家湾还多,也就分成了四个生产大队,再加上有几百年历史的南湖镇,共同组成了整个南湖公社。
就地利位置来说,卢家湾6队和5队一样,都是最靠近公社的,这也是把知青点设在卢家湾6队的原因之一。
为什么不放在5队?
这只能怪5队的房子太好,一半都是卢家留下的青砖大瓦房,其他土房也都是近些年新建的,把知青点设在那里,怎么体现艰苦奋斗的精神?
于是距离公社不远,又全是土墙茅草屋的6队,就成了卢家湾知青点的最佳选择。
可现在要去的不是公社,……杨队长突然想到,自己去了大队部邀功,张队长会不会去公社邀功呢?
很有可能啊!
他瞟了一眼陈凡,再看看刘掬匠,心里突然有了个主意。
当即干咳一声,说道,“这样啊,小陈刚刚落了水,身体还没养好,走远路确实不太方便,老刘呢,是老社员了,熟悉环境,脚板也硬,就辛苦一下,跑几个远的队。另外呢,在分配上面,就多分老刘你一个,算你60个工分,怎么样?”
刘掬匠一听,顿时红光满面,连连点头,“没问题啊,只要陈同志没意见,我都可以。”
他坐在椅子上抽着烟,笑得合不拢嘴。
他不怕远,就怕少赚工分。
生产队进了腊月,几乎就没多少正经工作可以干,自然赚不到多少工分,现在有机会多挣10个工分,当然乐意。
陈凡也开心啊,不用跑远路,能省多少力气!
虽说少了10个工分,但靠这点工分也发不了财,相比解决自己身份问题,拉拢一下队里的社员,跟他们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才更重要。
看见陈凡这么好说话,刘掬匠也有点不好意思。
说起来自己都是跟他学的,反过来要占人家的便宜,确实不太像话,想了一下,他还是对着杨队长说道,“陈同志也不容易,要不还是分他几个工分,我少点也行。”
不等杨队长说话,陈凡就赶紧说道,“不用不用,一码归一码,干多少事、挣多少工分,这是原则问题,不能搞特殊。”
杨队长也摆摆手,“几个工分顶什么用,你要是觉得不好意思,回头伱把你的手艺教他两手,不就还回去了。”
陈凡也笑道,“这倒是可以,有机会还要跟刘师傅多学习。”
刘掬匠一想也对,这娃娃一看就不是干厨师的人,而且附近村民都只认自己,谁认他一个小娃娃?这样也抢不了自己的活,回头有机会教他做两个这里的特色菜,也算是还了人情。
嗯,就这么干!
见这个问题解决了,杨队长又说道,“那就这样,4、5、7、8、9这五个队,都是最近的几个队,就小陈去跑一趟,其他队就老刘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