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我是猎人 第7节

  正好利用这个时间来做些馒头备着,这么多的白面啊,不吃还真对不起自己的肚子,这两天光吃窝窝头了,那口感真心不敢恭维,必须要改善一下,做人嘛,不就为了一口吃的,能吃好那就更爽了。

  先看了下四周,方圆内没有红点,这里已经远离公社,深入山林了,安全。

  然后昨晚收刮来的厨房用具就派上用场了,先用搪瓷盆装满白面,加入泉水后开始和面,一连和了三盆,放着醒面。

  再四下里找些块石头垒起两个灶台,放上铁锅,从空间里拿出一捆柴火,先烧一锅的热水。

  把剩下的小野猪肉全剁碎,除了猪头和两猪腿留着,其他的都下锅汆烫,半熟后捞起,把水倒掉,再下锅加料爆炒,然后加水加糖、酱油等调料,盖上锅盖焖炖。

  这边把醒好的白面揉切,放蒸笼上锅蒸。

  等收了一次泉水后,馒头也蒸好了,虽然形状大小不大规整,还有好多开裂的,这卖相会被厨师打,但总归是成功了,面香四溢,忍不住先吃了个,香嫩绵软,是这个味。

  拿出个箩筐洗干净,把五十多个馒头放进去收起,然后继续蒸。

  分三次把三盆白面全蒸了,收获一百六十多个馒头,这些够吃好几天,不用再啃窝窝头了。

  野猪肉也熟了,手艺不咋的,勉强可以下饭,算了,以后自己还是不要出手为妙,好食材还是要让何雨柱来烹饪,人家毕竟是食堂的大厨。

  先是想到闫埠贵,现在又想到何雨柱,赶紧仔细搜索前身的记忆,还真与四合院这部年代剧相符,自己这是穿越到年代剧里来啦。

  呵呵,这就有趣了,明天回轧钢厂好好看看。

  忙碌一上午,王向东总算给自己备好了粮草,白面馒头配炖野猪肉,好日子到来了。

  吃饱了就开始干活,把东西都收拾好,王向东切换鹰眼开始狩猎,两个多小时收获了两只野兔和三只野鸡,还意外打到一只狍子。

  都说村镇附近的山里猎物很少了,猎户进山都少有收获,那是针对其他猎户,像王向东这样开挂的就是例外了,别人漫山遍野的到处搜寻而不得,他一看地图上的红点就直接过去上手打了,这能比吗?

  这只狍子是落单的,狍子之所以被猎人叫做傻狍子,是因为狍子的好奇心很大,它在受惊吓跑走后会返回原地,想看看是什么东西吓跑它。

  在鹰眼地图上看这只狍子还是朝着王向东的位置移动,等于是被王向东给守株待兔了。

  王向东把猎枪和猎物都收回空间里,今天出山可不能让人看见,否则就说不清了。

  顺便清点下收获的物资,现在有两头大野猪,一个小野猪头,一只狍子,四只野兔,四只山鸡,一只老母鸡,五十多个鸡蛋和一筐山菌。

  盘算着交上一头野猪,一只老母鸡和三十个鸡蛋,分出几只野兔山鸡送领导,剩下的暂时先留着。

  王向东是吃饱了再回到姐姐家,这时天快黑了,他提着一个布袋进了姐姐的家。

  “舅舅,这里头是馒头吗?”于小铁第一个凑了过来,这嗅觉好灵啊。

  “你是狗鼻子吗?嘿嘿,晚上吃白面馒头。”王向东惊讶的捏了捏他的小鼻子。

  “小东,哪来的馒头啊?”挥手赶走“哦哦”乱叫的两孩子,王秀珠连忙问道,这年头乡下普通人家哪吃得起白面馒头,最多做点二合面三合面的馒头。

  “路过公社国营饭店,这些馒头没蒸好,半价处理了,我瞧着也不多,就全买了。”王向东随口编道。

  “这也忒难看了,你确定是饭店做的?”王秀珠拿出一个馒头看了看,一脸的不信,饭店里的大厨会做出这般惨相的馒头。

  “指不定是哪个临时工做的,管他呢,不偷不抢的,好吃就行,我吃过了,你们赶紧吃,小军,闻闻,香不香?”王向东不禁脸红,连忙转移注意力。

  “香,太香了。”于小军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行了,一人吃一个,剩下的明天吃。”王秀珠见布袋里有二十多个白面馒头,这可不能一餐全造了。

  没办法,困难时期,绝对要精打细算,家庭主妇的精明都体现在吃穿用度上了。

  第二天王向东一直睡到被两小孩吵醒,嬉闹了一上午,吃过午饭后就背着背篓,后座放着装鸡的笼子,王向东骑上自行车告别了姐姐,已经收获多多了,先回轧钢厂,其他地方下次再去了。

  红星公社与红星轧钢厂属于共建的,关系密切,所以公社的供销社里设有厂里的专门采购点,但下面各个大队就需要采购员下去采购了。

  王向东顶了大伯的岗后进入采购科,通过请教同事才了解到采购的具体情况,原先划片这里的采购员陈德利就很细致的传授经验给他,甚至还亲自带他下乡实践了一回。

  王向东的大伯叫王家栋,是轧钢厂最早期的一批工人,早年在保卫工厂时被弹片伤到下身和大腿,不能生育加上瘸腿,所以也就一直单身,在厂里做门卫十多年了。

  王家栋是老资格,每月能拿六十多,又是单身,吃穿不愁,身体还是不错的,不过却没存下多少钱,王向东后来才知道他一直在资助退休的老工友和街道里的贫困户。

  王家栋没有儿女,对王向东姐弟俩是极好的,在王向东父亲王家梁过世后更是疼爱他了,要求王向东每周都要进城来看他,住上一天两天的,因为老王家他这一房就只王向东一个独苗了。

  王家栋其实早就留下书面遗嘱,自己走后一切都归王向东,所以王家栋去年底出意外去世后,王向东很顺利的顶岗接班了。

  王向东骑行了近两个小时才来到轧钢厂,自行车停在正门前。

  红星轧钢厂是个万人大厂,厂区面积很大,分东南西北四个区,北区还有条铁路,专为进出运输钢铁原材料和成品钢锭铺设的,有三个大门,南区是正门,拱形的大铁门上五个金色大字和迎风飘扬的红旗彰显着时代的特色。

第14章 李怀德与何雨柱

  这时轧钢厂下午已经上班了,王向东下车给走过来的两保卫人员递上大前门。

  现在自行车后座上铺上两块木板,一个大麻袋横放且牢牢捆绑在上面,里头自然是装着大野猪了,鸡笼和装蛋的篮子就挂在两边车把上,背篓里的东西换成了装着野兔山鸡的几个布袋,这些都是王向东进厂前准备好的。

  “东子,这次下乡收获满满啊。”

  “麻袋里装着啥好东西啊?”

  “嘿嘿,运气好,运气好,刘家洼大队打到一头大野猪,我费了好大功夫才把它收购来,明天你们有口福了。”王向东挠头瞎编道。

  不说野猪是他自己打的,一方面他是不想太过张扬,另一个就是考虑到钱的问题,采购来的那钱是到大队,若是他自己打的,那钱就是他的了,就怕有人眼红啊,刚穿越过来就被伏击了一次,有后遗症了。

  “看这模样有三百多斤,那明天怎么着也能吃上口野猪肉啊。”

  “来来,我们帮你推进去,看你满头大汗的。”

  两保卫热情的帮着把车推到行政楼下等着,王向东先上了二楼,楼梯口左边一排有六间办公室是采购科的,他敲门进了采购三科科长的办公室。

  “科长,我回来了。”

  王向东顺手把两个布袋放到办公桌脚。

  “向东回来啦,看伱满头大汗的,采购到啥了这么兴奋啊?”

  采购三科的科长张强看了一眼布袋问道。

  “这次撞大运了,刘家洼大队民兵打到一头大野猪,我费尽口舌才把它包下,这次还收到一只老母鸡和三十个鸡蛋。”王向东兴奋的汇报道。

  “大野猪,好啊,好啊,向东你是好样的。”

  张强一听到大野猪立马拍桌站起来,很是激动。

  “那这是?”张强绕过桌子时指了指布袋。

  “科长,你也知道我原本就是个打猎的,这次下乡顺便进了趟山,运气还不错,也打到两只野兔,这可不是收购的,是我亲手打的,请科长和李副厂长尝尝野味,感谢领导对我的关怀,李副厂长那边您帮我带过去。”王向东连忙解释道。

  “哟呵,身手不错啊,既然是你自己打来的,那我就不客气了,正好我也要把这好消息给领导汇报一下,你拿上跟我一起去。”张强点头说道,还特意看了王向东一眼,心想这小子这趟下乡有进步啊,心思开始活跃了,嗯,上道了。

  两人上了四楼,敲门进了副厂长李怀德的办公室,张强上前一番汇报,王向东则默默的把布袋放在桌脚边,然后退到张强身后。

  今世的王向东终于见到后世年代剧里的第一个角色,李怀德,李副厂长,中等身材,笔挺的蓝色干部装,梳得油亮的黑发三七开着,五官端正,正儿八经的神态,一点也看不出有坏人像,所以人不可貌相啊。

  “必须的,必须给向东通报表扬,走,我们一起去看看。”这边李怀德听了汇报很是开心,面带笑容的看着王向东,满意的点头肯定。

  李怀德是前年刚升上副厂长,分管后勤这块,正好是在困难年头,困扰的就是粮草啊,现在所有的厂矿企事业单位都一样,计划内的物资不断缩水,计划外的就抢破头。

  所以他把采购科从后勤处那单独拎出来,自己直接领导,其实关键还是这里头的油水多,所以采购科的科长可以直接找他汇报工作,不必通过后勤处的几个正副处长了。

  现在到处都是物资紧缺,明天就是过小年了,这小年之后就算过年,都得备年货了。

  而国营肉联厂现在只紧着要害部门,工厂企业和学校等基层单位基本断了供应,食堂有一个多星期没供应肉菜了,工人们意见越发大了,这一下弄来一头大野猪,真是解燃眉之急啊。

  看到两保卫人员守在自行车旁,李怀德点头表示肯定,大手一挥,几人就跟着朝第二食堂走去。

  轧钢厂总共有四个食堂,只有第一食堂提供三餐,它是为保证住厂和值班的职工吃饭问题,另外三个食堂就只供应午餐,当然还有不少职工是回家吃饭的。

  轧钢厂四个食堂以南区的第二食堂最大,而且这里还有领导专门招待客人的小食堂,也就是通常说的小灶,同院的何雨柱就在第二食堂。

  跟着李怀德进了第二食堂,张强也把食堂范主任给叫来了,而王向东也见到了后世年代剧里的第二个主要角色何雨柱。

  跟剧中的人物形象差不多,黑壮黑壮的,这时候应该才二十四、五岁,但看起来却是一幅三十多四十的老成相,笑起来一脸的褶子。

  等到卸下麻袋拉出大野猪时,围观的众人一阵欢呼,手掌鼓得通红,厂里已经半个多月没见到猪肉了,这时各个眼里冒精光。

  李怀德又是一通慷慨激昂的交代后就和张强走了,领导总是很忙的,食堂的范主任就接管剩下的事宜。

  “东子兄弟,这回搞到大货啊,大家伙总算有口肉吃了,你这能耐越发大啦,哈哈,你这新来的比那些老油条强多啦。”

  这时何雨柱的大嗓门出声了,还是大大咧咧口无遮挡的。

  “托范主任的福,托柱子哥的福,侥幸侥幸,来,先抽支烟。”

  王向东笑着给范主任、何雨柱及后厨的几位师傅递了烟。

  以前王向东打到的猎物基本上都送到这里来,与后厨的人大多熟悉,跟何雨柱接触更多了,一个四合院的,大伯住前院,何雨柱住中院,这时更是想起以前还时常让他帮忙炒个野味啥的带回大伯家吃。

  何雨柱几人一起合力把野猪上磅称重,毛重三百一十斤,王向东报价每斤七毛再搭三十斤粮票,这是整猪的价,如果只是野猪肉,那一斤得一块往上了。

  老母鸡一只两块,鸡蛋三十个三块。

  王向东不想围观杀猪,就跟着范主任去了他的办公室,把背篓里最后一个布袋给放下,这里头是一只山鸡。

  范主任先是推辞,王向东又是同样的一番说辞,然后范主任就笑纳了。

  接着就把票据开好,撕下后面两联递给王向东,总计有两百二十二块钱加三十斤粮票。

  王向东看着数据有些懵,怎么都跟二有关啊,难道自己就这么犯二。

  “向东同志,谢谢你对食堂工作的支持,这可是我个人对你工作的肯定,希望你能再接再厉,为厂里为食堂采购更多的物质来。”

  范主任嘴里说着鼓励的话,从抽屉里摸出几张票据塞进王向东口袋,不容推辞就把他送出门外,王向东只好谢着离开了。

第15章 采购三科

  第十五章采购三科

  把篮子麻袋塞进背篓放在后座上,王向东推着自行车回到行政楼下,票据还得领导审批签字后才能拿到财务科报销。

  “科长,我想申请个稍微大点的交通工具,像三个轮的有吗?您看这一趟下乡的收获自行车差点装不下,又推又骑的可把我累坏了,我还摔了几跤,您瞧,我这头都磕破了。”

  王向东递上烟后开始诉苦了。

  ”你小子什么时候开始抽烟啦?”点上烟后张强就问道。

  “没办法,搞采购哪能不抽烟啊,抽根烟还能缓解疼痛,您瞧我这后脑勺。”王向东把脑袋转了过去。

  “呦,还真受了伤,等会就去医务室看看。嗯,你反映的也确实是个问题,这三轮嘛,我得问问运输队,这样,我先批你两天假,在家好好养伤,这条烟是我奖励伱的,这张手表票是李副厂长奖励你的。”

  张强边说边从抽屉里掏出一条牡丹和一张票,直接递给了王向东。

  “谢谢领导的关心,那我就不客气了。”

  王向东知道这是领导收买下属的手段,当然了主要还是看在那只大野猪的份上,况且自己刚才也送了东西,这时不要白不要,礼尚往来嘛,当领导的也不能只进不出吧。

  出了科长办公室,王向东拐进旁边的采购三科科室,这里是他们三科集中开会的地方,也是采购员交流信息互通情报的场所,里头只有一张办公桌,还有就是三排长椅。

  办公桌后坐着的是三科的会计员郑英,三十多岁,她是负责三科所有采购员的工作量的统计。

  这里就要说说轧钢厂的采购事宜了,采购部门隶属后勤处,现在是分管副厂长直接领导了,采购一科和二科是负责工厂生产的原材料的采购,一科跑城里,二科跑城外各地。

  采购三科是负责工厂后勤物质的采购,一半跑城里,一半跑城外,搞计划外的采购,采购的物资五花八门,都是为后勤保障提供的服务。

  每个部门都有它的规章制度,不说其他的,采购三科的相对简单些,每个人只要完成自己对应职级的采购任务就行,考勤方面就宽松多了。

  采购员属于干部编制,按办事员职级划分,最低十二级,属实习期,转正后就是十一级,王向东现在就是十一级。

  采购员的采购任务与职级挂钩,十二级每月采购量为三十块,十一级三十五块,逐级递加。

  别以为采购到三十块的物资很容易,这年头的钱很大,一个鸡蛋原先只要五、六分钱,现在要一毛钱了,三十块能买三百多个鸡蛋,你要跑多少个公社大队才能收到三百多个,跑不死你才怪。

  那换采购其他的,行,比如去买鸡,一只鸡一块多到两块钱,十几二十只鸡就完成了,可乡下人家谁卖你啊,除非不下蛋的老母鸡,还得你运气好赶巧了,要不就被别的采购员收走了。

首节 上一节 7/16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