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我是猎人 第6节

  “吃肉,中午吃肉啊。”

  “行了,别打扰你舅,慢点吃。”

  王向东坐在桌边撑着下巴琢磨起来,这次倒是收了不少东西,哪些要给厂里,哪些自己留下。

第11章 同学少年

  王秀珠见状拉过孩子坐到一边,和她婆婆吃着山梨,商量着把野猪腿和猪心给安排了,先切一些中午炒肉,剩下的还是腌起来过年吃为好。

  “向东来啦。”

  一声招呼打断了王向东的思绪,是姐夫于有城下课回来了,他很是热情的给添了茶水。

  于有城长相斯文,中等身高,体型偏瘦,穿着中山装,一副书生气。

  他一直以来都很是佩服自己的眼光,老婆漂亮不说,还给自己生了两儿子,再有就是他这个小舅子了,几乎每周都给他家带肉食,谁家能有这样的娘舅。

  自己爹娘为啥在自家呆的时间最长,而轮到两兄弟时老是嫌弃,住不了几天就回来,说着是帮忙带孩子,还不是自家的伙食好,今年过年还得在自家过。

  而且小舅子现在进城当了轧钢厂的采购员,往后自己要仰仗小舅子的地方多着呢,得巴结着。

  “姐夫好,你先吃个山梨润润喉,我问你个事。”

  “好啊,你有事尽管说。”

  “是这样的,我来时在后街看到一户人家,那大门被封条贴着,咋回事啊?”王向东好奇问道。

  “伱说的是门口有两石狮子的那户吧,具体啥情况我不大清楚,只是听小道消息说这户卢姓人家原先可是本地大户人家,这些年里头的曲曲折折我也不好描述,总归是被查封了。”

  于有城一边吃着山梨一边应道。

  “哦,我也只是好奇这么一问,没事,不好说就不用告诉我。”

  没打听到啥消息,王向东也无所谓。

  中午王秀珠多炒了两盘肉菜,白菜猪肉和爆炒猪心,让两小孩吃得满嘴流油,小肚子涨涨的。

  王向东吃饱后就去小睡一阵,见姐姐要去供销社了也说了声去找楚云,然后两人一起出门。

  楚云是王向东读初中时的好同学好朋友,王向东生性内向,朋友不多,在老家时受到王大牛的照顾,所以对王大牛很是佩服尊重,视同兄长。

  而在公社读初中时也受到楚云的关照,同桌三年,两人都不是读书的料,玩耍倒是能凑到一块,学生时代的友情都是从玩伴培养起来的,他们两也可以说是臭味相投吧。

  生在猎户的家庭,王向东打小喜欢打猎,跟着上山下河,小露身手就让同桌的楚云羡慕不已,于是两人时常结伴混迹于附近的山里,抓野兔掏鸟窝的啥没干过,当然屁股没少被打。

  王向东初中毕业后回老家跟随老爸和王大牛打猎,而楚云逛荡了一年后就被他老爸托关系弄进酒厂当学徒工,两人关系依旧,时不时的王向东在周末出来找他聚聚,当然带着野味来了。

  王向东老爸和大伯都是好酒之人,可买酒得有酒票啊,所以他就经常蹭楚云的了,每周都从他那里买到几瓶二锅头带回去孝敬老爸和大伯。

  红星公社之所以出名是因为有红星酒厂,四九城本地两大名酒是红星二锅头和通州窖酒。

  红星酒厂建在红星公社的西边,占地面积挺大的一个国营酒厂,有两百多号员工,是当地最大的工厂。

  厂址建在河流的上游,水源充足,对面又是广阔的农田,原材料供应丰富,所以前些年红星酒厂的效益很好。

  这两年受灾情影响,红星酒厂的二锅头产量锐减,粮食大幅减产了,真没有多少余粮拿去酿酒啊。同样的销量也大幅下滑,大家伙饭都吃不饱,哪里还喝得起酒啊。

  王向东没进红星酒厂的大铁门,楚云这小子有门道,他是在酒厂外头的门市做售货员,悠闲得很。

  门市里很清淡,估计下午开门后还没人来买酒,王向东走进去敲了敲柜面,“喂,拿两瓶二锅头。”

  中午没睡饱的楚云一上班就趴在柜面上打盹,被突然叫醒顿时有些烦躁。

  “喂什么喂,不懂叫同志吗?”

  睁眼看到是王向东时,马上笑骂道:“卧草,你小子啥时回来的?我以为你进城了就忘了我呢。”

  “哪能呢,以后买酒还得靠你,呐,给你带点好吃的。”

  王向东笑着把一个布袋放柜面上,里头装着十来个山梨。

  “诶,这个好,最近嘴里淡出鸟来,正好解解馋。”

  楚云打开布袋一瞧,马上掏了个出来,拿衣角擦了擦就咔擦一口咬上了。

  “我说楚云,你小子是不是谈对象了?”

  “哪了哪了,你都不急我急啥,不对,这不是好话,你比我大一岁,怎么着也得你先,而且你现在进城了,媳妇就更有得挑喽。”

  “你还不从实交待,我姐都看到你带一女孩去的供销社。”

  “啥啊,那才不是我对象呢,街上碰到的同学,肖晓芳,有印象吗?那时候额头上好多痘痘。”

  “没印象,念书那会儿我都没跟女生说过话,不能搭理她们,她们只会影响我打弹弓的准度。”

  “吹吧你,说的好像你念书很认真的样子。”

  “我说的是打弹弓。”

  “那有没有哪个女生不会影响你打弹弓啊。”

  “还问,早都说没有啦。”

  “我就是不信,哈哈。”

  两人嬉笑的闲聊着,王向东很喜欢这样的随心交流,后世的他同样是个孤僻内向的人,也只上到初中,也有两、三个要好的同学,也能这样开心的交谈,嗯,那时还有个朦胧暗恋的女班长,这点比前身强。

  同学间的友情都是在不断的交往中巩固和加深的,要是离散了没往来了,那交情也就慢慢的淡了,消散了,多年后也就成了路人。

  所以同学朋友间的友情要靠多联系多走动来往来维持的。

  然后两人聊着各自最近的情况,抽烟打屁嬉闹,一个下午很快就过去了。

  从楚云那里蹭到了一些酒票,王向东掏钱买了九瓶二锅头,是用绳子捆扎起来可以手提的,看着他快速的捆扎还是有技巧的,反正王向东学不来。

  约好了下回再一起喝个酒,王向东提着酒离开了,途中找了个小巷收起来,他可不想被姐姐念叨。

  没想到被禁了,只好改了再发,真不好改,第一次遇上这样的,有些慌。

  求收藏,求推荐。

第12章 收刮

  吃过晚饭,王向东陪着姐姐姐夫说话,又和两小孩在楼上玩耍,待孩子睡着后才到隔壁间躺下。

  王向东早就琢磨好了,空间里会不断的存入物质,总不能胡乱堆放着,需要添置不少的容器,买又不好买,缺票,想着能省就省,就瞄上了那个被封的宅子,再说了地主家富农家的东西不拿白不拿,被抄没后值钱的肯定没剩下什么,但水缸木桶箩筐什么的应该还有些吧,这要求不高吧。

  估摸着也快到子夜了,王向东就起身穿衣,从空间里翻出铁皮手电筒,然后轻手轻脚的下楼出了门,这种木构楼房走路时声响很大,很容易吵醒别人。

  沿着马路往后街走,黑灯瞎火的,路上也没个人影,这时乡下可没有路灯,也没几户人家用得起电,除了公家单位的,所以这年头人们都是早睡早起的。

  已经用鹰眼确定那里面没人,到了那处宅子,大门被封条贴着,绕到边墙,寻到一处矮墙,王向东攀着就跳进前院。

  院里很是空荡,王向东直奔主屋,门上没锁,只插了个木栓,推门进去,正堂只摆着一张八仙桌和两把太师椅,案上是一个香炉和两烛台,王向东也不客气,都收了。

  进到里屋,一张大床看着挺古典的,墙边上的衣橱也是空的,倒是书橱里乱七八糟的堆放着书,全都先收下。

  说来还是他的空间里实在是太空荡了,老想着收些东西放进去摆放起来,才不会显得空空荡荡的,所以只要看上的都随手收进空间了。

  地图上里屋的线条有重迭模糊的,王向东拿手电照着仔细查看了四周,在角落发现一个入口,已经被打开过了,线条重迭的位置确实表明这里有地下室。

  下到地下室,就几个平方的小空间,旁边的博古架是空的,地上两个大木箱也是空的,看来这里的宝贝都被抄没瓜分掉了。

  王向东也不嫌弃,这两样都能装东西,统统拿了。

  返回院子,这才注意到还有两口大缸,口径有一米左右,里头还有水,王向东回屋里扯下一块窗帘,抓住口沿想把缸里的水倒出。

  咦,这么沉,居然是铜铸的,这下赚到了,用力倾倒出水,再擦洗了两遍,这才满意的收入空间。

  再转到两个厢房里头看了看,都是些没人要的杂物,破损的桌椅板凳什么的,捡了几把完好的收了。

  王向东转到后院,后罩房两个装米面的大木桶正合心意,一米多高,直径也有一米多,收下。

  王向东还收下了边上的四担箩筐和两个量斗,这是最实用的容器,所以收入空间后马上意念控制着把堆在地上的山梨装进箩筐,居然装满了七个箩筐,摆放整齐后空间还是很空旷。

  这边上还堆放着一些空的麻袋布袋,正好以后装东西用,看来这里的地下室应该就是储存粮食用的,只是粮食都被公社收走了。

  王向东再仔细查看了地图,发现西边偏房也有重影,看来还有地下室,真是狡兔三窟啊。

  这个地下室的入口在炕上,好隐蔽啊,掀开草席和木板,再扒掉一层砖头,打开隔板才露出洞口。

  王向东下了楼梯,好家伙,里头堆满了鼓鼓的麻袋和布袋,麻袋里装的是大米,一麻袋得有一百斤,布袋里是装白面,一袋五十斤。

  王向东差点忍不住笑出声来,赶紧掩住嘴,这下赚大发了,这漏网之鱼可是条大鱼啊。

  王向东边收边数,大米三十袋,白面四十袋,整整五千斤啊,而且还都是精粮,这大户人家身家真厚实,这下可是被收刮干净了。

  再看到四个角落都堆着几个竹笼,里头是黑黑的木炭,略一思考,哦,这是用来防潮的,对粮食的保护措施还是挺到位的,这木炭也有用,收下了。

  对了,正好刚才收到两个大木桶,王向东意识操控着拆开几袋米面把大木桶装满,米面的品质挺好的,这样方便以后随时拿取。

  王向东刚穿越过来时还担心在这计划经济时代如何生存,虽然已经转为城市户口,粮食定量也有三十斤,但这三十斤里包含着七成的粗粮杂粮,而且现在定量下调了,虽然工资也有二十七块五,但想吃饱吃好还得多费些心思。

  不过现在舒坦了,这天上掉下一个大馅饼,现在空间里有米有面还有肉,自己这以后可就衣食无忧了,就是这些米面不好明目张胆的拿出来,得躲着吃。

  王向东兴奋的拍拍双手,出了西偏房,直奔最后的东偏房,那里应该是这户人家的厨房了。

  王向东本来不抱什么希望的,但发现厨房上了锁,好像没怎么被动过,该不会还有意外惊喜吧。

  锁用柴刀小心的撬开,厨房里四个灶台上的四口大小铁锅都在,一个大铁锅上还码着三层蒸笼,橱柜里满满当当的盆碗盘碟,还有几个这年代特有的铝制饭盒,角落还有三口大瓮,分别装着黄酒、醋和酱油,还有一个大罐的盐巴。

  没有油是肯定的,这年头肉是稀缺品,更别说拿肉去熬油了,就是植物油都是很难得的,城里的定量供应一个月只有一两二两的。

  王向东琢磨着是不是公社干部想在这里办食堂才把这些东西留下,这不便宜了自己,想得真周到。

  先把橱柜收了,这下餐具不用愁了,然后双手不停的把其他的瓮和罐啥的都收下,甚至连灶台边码得整齐的几捆柴火也收了,几乎把人家的厨房给搬空了,然后意念控制着在空间里摆放整齐。

  太爽了,真得感谢老天这么照顾自己,使得现在自己空间里的东西都能布置出一个家来了。

  借着夜色悄悄潜回姐姐家,王向东躺在床上看着不断充实的空间兴奋得久久没能入睡。

  第二天一早是被广播吵醒的,马路边电线杆上的大喇叭不断播放了几首时代歌曲。

  “东方红,太阳升。。。。。。”

  “咱们工人有力量。。。。。。”

  这让王向东听得精神抖擞起来,太有年代感了。

  歌曲播放完后就是慷慨激扬的语录诵读,再接着就广播说城里的红星轧钢厂在供销社有采购点,鼓励社员们踊跃支持工人老大哥建设国家,有多余的物质可以拿到采购点来出售等等。

  王向东就着煮好的稀粥咸菜啃了两个窝窝头,然后找借口跟姐姐说了声去边上的大队看看,中午不回来吃饭了,他可不想周日被两小屁孩缠住,男孩太调皮,若是女孩就能带着,像妞妞那样乖巧的多可爱。

  红星公社北边就是山,王向东也走过,往北边的山林是整座燕京山脉的尾部地带,可以打些小型猎物,今天主要的目的是他知道那边山里有一处山泉,泉水干净清甜,他想要把那两口铜缸装满泉水备用。

第13章 红星轧钢厂

  第十三章红星轧钢厂

  有着鹰眼加持,王向东进山后直奔带蓝点的地方,那处泉眼的水坑还在,而且这还是个温泉,只是水流小了很多。

  放出一个铜水缸,再从橱柜里取出一个搪瓷盆,弯腰从水坑里舀了一盆倒进水缸,反复几次后怎么感觉哪里不对劲。

  得,咱都是有空间的人了,还干这种笨活啊。

  意识锁定空间里的另一口水缸,把手伸进水坑里,收,就见水坑里的泉水消失了,一道水柱在空间里瞬间注入水缸,一下就有半缸水了。

  再看水坑,已经见底了,但马上又有泉水从泉眼处冒出来,看来要等上一阵子了。

首节 上一节 6/16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