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能够招降部分贵族,北线不能耽误太多时间,完事后,我们还得南下增援意大利战场。”
此时,巴西尔收到斯拉沃尼亚的消息,他没想到维格竟然还敢分兵北上,内心无比困惑。
“算上民兵,我方总计拥有十万兵力,难道他一点也不担心?”
确认托斯卡纳的维京人不足三万,巴西尔把两万战斗力最差的意大利民兵留在罗马整训,剩余的八万人向北进攻托斯卡纳。
第一个目标是西海岸的里窝那,除了陆军,巴西尔还调派舰队封锁海面。
东罗马得到那不勒斯、威尼斯等地的增援,拥有二百艘各式舰船,即使皇家海军前来阻拦,他也有信心把维京人打回去。
然而,预想中的攻城战没有爆发,维京人提前撤走了。
“跑了?”
巴西尔欣喜之余,不免有些担忧,怀疑敌人是在诱敌深入。
次日,外出侦察的部队连续传来两个好消息,他们收复了东北方向的比萨、卢卡。
确认附近没有伏兵,巴西尔尝试向东边的佛罗伦萨派出部队。
这次,维京人没再逃跑,利用拦河铁索阻断阿诺河,阻止东罗马逆流而上。
战斗爆发于一处丘陵地带,维京人在高处修建防御工事,居高临下俯瞰河面,进攻难度极大,而且周边横亘着一条南北走向的小型山脉,不适合大规模军队迂回包抄。
付出上千人的伤亡后,巴西尔避开此地,率领主力绕至山脉的北侧隘口,进攻数千维京人驻扎的皮斯托亚。
希腊人借鉴法兰克残部的战术,同时采用两种方式:建造重型抛石机、挖掘地下坑道。
坑道战术发源于维京人,守城方熟练地采取防范措施,他们从城内挖掘反制坑道,截杀正在挖坑的希腊工程兵。
双方士兵在地下纠缠三个多星期,希腊人的坑道始终无法延伸至皮斯托亚的西城墙下方。
更麻烦的是,托斯卡纳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冬季雨水较多,天气湿冷,数万士卒在野外扎营,生病者众多,以至于减缓了攻城进度。
这时,巴西尔联想到维京人的医疗制度,赶忙找来俘虏,细问之下,发现他们每个千人队都有数十名医护人员。维京医生经受过系统性的培训,平日在城市、乡镇行医,战时被征召为军医,协助军队作战。
“这帮野蛮人还挺有创意,战争结束,我也要在君士坦丁堡建设一所医学院。”
公元873年1月15日,城外有一百五十座重型抛石机完工,希腊人砍伐了附近最好的木材,用铁箍加固关键部位,巨大的配重箱里填满两吨以上的碎石和泥土。
时机成熟,巴西尔下令发动进攻。
清晨,希腊士兵推着重型抛石机缓慢前进,根据他们的观察,皮斯托亚的城墙厚度不足两米,城墙上方不适合架设火炮。
等到抛石机距离城墙大约四百米,皮斯托亚的西城门忽然洞开,维京人推出五门青铜炮。
“发射!”
引信点燃,嘶嘶作响的火花迅速没入炮膛。一道橘红色的炽热火焰从炮口喷涌而出,炮弹呼啸着划过天空。
嘭!
炮弹命中抛石机的顶端,木屑四溅,抛石机的摆臂危险地晃动着。
另外四门青铜炮连续开火,三枚落空,一枚炮弹命中了右侧抛石机的配重箱。
箱体瞬间破裂,大量土石如瀑布般倾泻而下,失去平衡的抛石机像个醉汉一样歪倒,最终彻底散架。
目睹此景,守军爆发的欢呼声响彻四方。位于城门前方的希腊人士气低落,强忍恐惧推动抛石机,距离越近,青铜炮的命中率越高。
双方距离缩减至三百米,希腊人对准城门投掷石块,但是抛石机的攻击属于高抛弹道,命中率太低。而且抛石机的体型高大,更容易遭到命中。上午九点,城门前方的数十架抛石机被砸毁,只有一门青铜炮被击中。
守军的欢呼声再次传来,巴西尔没有动怒,西城门前方的抛石机被毁,还有许多抛石机在轰击城镇的西北角和西南角。
如果守军想要摧毁剩余抛石机,意味着他们要推着火炮在城外行进很远一段距离。届时,东罗马步兵会大举进攻,夺取敌人的青铜炮。
巴西尔心想:“即使付出数千人的伤亡,也要夺取一门火炮。”
意外的是,守军没有冒险,炮手们把青铜炮推回城内,任由希腊人用抛石机轰击城墙。
数十公斤的石弹砸向墙体,每次命中都会导致墙体轻微晃动,连续十天的进攻,希腊人终于在城墙砸出三个缺口。
进攻的号角响起,一大群炮灰步兵涌入城内,守军点燃早已备好的火油和柴薪,把整座城镇付之一炬。
趁着火势阻隔,三千多维京士兵撤出东城门,沿着道路逃往佛罗伦萨。
当天下午,东罗马骑兵抓到一些落单的俘虏,巴西尔挨个询问:“你们的青铜炮在哪?”
俘虏:“皇帝下了最高规格的命令,严禁任何部队遗弃火炮,即便是报废品,也要融成铜锭运回后方。一星期前,确认皮斯托亚守不住了,指挥官提前把青铜炮运走,我不清楚具体地点。”
巴西尔:“你清楚‘维京火’的配方吗?说出来,我册封你为贵族,类似于法兰克人的伯爵。”
俘虏轻轻摇头,“火药配方严格保密。战斗开始前,工匠配置火药,然后放入亚麻布,制成发射药包。即便是负责操作的炮手也不知道详细配方。”
没能破解火炮和“维京火”的秘密,巴西尔略有些遗憾,但他坚信这里面不存在魔法,只是一种较为特别的炼金造物,内心默念:
“攻占皮斯托亚,我军绕过山脉,从西北方向进入佛罗伦萨所在的盆地,希望接下来的战斗能够抓到维京人的工匠。”
第396章 援军抵达
佛罗伦萨郊外,东罗马军队沿用之前的操作,砍伐树木建造抛石机、挖掘坑道。
这时,某个军官提出建议,派遣轻步兵进入亚平宁山脉,截断维京人退往北方波河平原的山路,把他们堵在托斯卡纳地区。
巴西尔同意了。
东罗马的轻步兵通常来自马其顿、色萨利等山区,他们穿着轻甲,配备小型圆盾和单手剑,同时还有投掷标枪和少量弓弩。
相比法兰克,希腊人更擅长山地作战,利用人数优势逐步推进,逼迫维京人不断后撤。
时间来到二月中旬,山地步兵的伤亡数字超出维格的预期,补给路线偶尔遇袭。再加上城外的抛石机数量与日俱增,他提前撤离了佛罗伦萨。
二月十八日,维京人趁着敌军还未完全截断山道,自南向北穿越亚平宁山脉,返回山脉北麓的博洛尼亚。
终于,巴西尔收复托斯卡纳地区,没等他高兴太久,北线传来坏消息:
摩拉维亚的布尔诺和其它城镇被攻破,主力损失殆尽。
不好!
巴西尔有意继续进攻,但是佛罗伦萨通往北方的山路不适合行军。维京人可以层层设防,拖延很长时间。
此刻,他还面临两个选择:一,从东海岸一路北上,进入波河平原,寻找维格的军队,估计这人会避而不战。
二,让舰队跨海进攻普罗旺斯,突入敌人的薄弱区域,法兰克民众必然群起响应。这条计划类似于第二次布匿战争,罗马派遣远征军攻打伊比利亚,断绝汉尼拔的后援。
思考许久,巴西尔觉得第二个选择的性价比更高。
一星期后,二百艘舰船浩浩荡荡开往马赛,航行至热那亚附近的海面,他们被皇家海军拦住去路。
这次,皇家海军拥有五艘炮舰,四十七艘常规战舰,超过五十艘大型船只横亘在海面上,带来一种难以言喻的压迫感。
对峙片刻,海面忽然刮着猛烈的西北风,不利于东罗马舰队的进攻,纠结几分钟,指挥官下令后撤。
副官提醒:“您确定?”
明面上,东罗马拥有二百艘战舰,相当于皇家海军的四倍规模,但绝大部分是中小型舰船,其中混杂许多威尼斯、那不勒斯等地的船只。指挥官信不过这些友军,因此选择避战。
“对,立即后撤。”
东罗马的阵列开始缓慢转向,皇家海军没有追击,只是保持着威慑性的阵型,仿佛一堵横亘在海天之间的铁壁。
当最后一面东罗马帆影消失在海平线尽头,皇家海军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约伦公爵抚着船舷,心有余悸。
从今年开始,国内的硝土储备告急,大部分火药拨给前线的陆军,皇家海军没分到多少火药,每门舰炮只够发射三十次。
假设东罗马直扑上来,该逃跑的反而是皇家海军。
东罗马舰队返回里窝那,指挥官向巴西尔解释自己的理由:
“海战风险太大,即使获胜,也只是一场惨胜。如果我们损失太多的船只,也许摩尔人会趁机发难,截断意大利南部和希腊的海路。
到时候,数万陆军被困在南意大利,阿巴斯帝国可以趁机攻打安纳托利亚,帝国将陷入绝境。”
事已至此,巴西尔开辟新战场的野心破灭,他只能采取第一项计划,率部绕至东海岸,进入波河平原。
面对敌人的步步紧逼,维格陆续放弃博洛尼亚、费拉拉。
维京大军撤退至波河北岸,还有五千人驻扎在南岸的一座临时堡垒。北岸与南岸架设拦河铁索,避免威尼斯的船队进入波河中上游。
南岸堡垒高约五米,墙体很厚实,外层是从附近城墙扒下来的石砖、内部是夯土,所以能在墙上放置火炮。
某个军官提出计策:
让士兵挖掘壕沟,缓慢靠近堡垒,减小被火炮轰击的概率。同时,派遣士兵潜伏在下游河段,伺机偷渡,然后袭击北岸的维京营地。
巴西尔同意了。
经过二十多天的劳作,东罗马在南岸挖掘密密麻麻的壕沟,距离堡垒仅有一百五十米。此刻,堡垒的威尔士长弓手可以射击壕沟,导致希腊人的挖掘速度大不如前。
为了节省时间,巴西尔下令发起总攻。
东罗马动用许多小型抛石机,它们藏在壕沟后方,对准墙体抛投盛有希腊火的火油罐,弓箭手也藏在壕沟抛射弓箭,掩护步兵发动冲锋。
城墙上,维京弓弩手借助城垛的掩护,朝进攻方攒射箭矢,青铜炮则换用威力更大的霰弹,轰击前方的扇形区域。
与此同时,等候已久的威尼斯船队出发,它们进入波河河口之后,维京斥候点燃篝火。陆续有维京骑兵出现在北岸,跟随船队行进。
上午九点,船队在北岸放下四千希腊士兵,这时,更多的维京骑兵到达,其中包括一千骑马长弓手。
长弓手们排成松散阵型,隔着二百步抛投羽箭,逼迫希腊人聚成盾墙,从而迟滞他们的移动速度。
越往后,长弓手的数量越多,导致北岸的希腊步兵动弹不得。不远处的山坡还聚集一千重骑兵,随时准备发动冲锋。
上午十点,巴西尔发现两处战场都没能取得进展,无奈之下,他放弃这场筹划许久的行动。
后续,巴西尔还尝试过从威尼斯登陆东海岸,但是岸边有烽火台,以及大量巡逻的游骑兵,稍微有点动作,维京人很快收到消息。
就这样,拖延到四月中旬,北方的四个野战师返回波河平原。
总体来看,这场行动很轻松,敌人缺乏野战能力,只能缩在防御工事内部。在炮兵的猛烈轰击下,布尔诺等城镇接连沦陷,剩余的十五个堡垒与外界隔绝,陷入绝望,纷纷选择投降。
北方战场大获全胜,维格开始筹备反攻计划。
今年年初,欧陆多地出现零星的叛乱,内阁建议尽早结束战斗,留守后方的部队疲于奔命,越往后,叛乱会更加频繁。
留给维京大军的时间不多了。
第397章 两个帝国的碰撞
休整一个星期,维格率军渡过波河,寻找东罗马主力的所在位置。
维格并不担心巴西尔会选择避战,对方的兵力集中在意大利战场,本土空虚,很容易招致阿拔斯帝国的袭击。再拖下去,东罗马面临的形势更加恶劣。
根据游骑兵的侦察报告,维格判断敌军主力位于东南区域,向该地区缓慢靠拢。
公元873年4月23日,清晨。
雾。
放眼望去,野外笼罩着浓厚的雾气,仿佛一层灰白的纱幕覆盖大地,草叶上凝结着露水,上空偶尔传来渡鸦沙哑的嘶叫。
十个游骑兵排成松散的一列,在迷雾中缓慢前行,警惕地注视着四周的情况。
突然,一支箭矢破空而来,带着尖锐的呼啸声。最右侧的骑兵还未来得及反应,箭簇已经没入他的小腿。他闷哼一声,从马背上跌落。
迷雾中冲出十多个黑影,他们穿着轻型锁子甲或鳞甲,手持两米长的轻型骑矛,矛尖在雾气中泛着冷冽的微光,马鞍处悬挂着复合弓和一柄直刃剑。
“为了罗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