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真是害苦了朕啊 第73节

  中华风格的建筑,总是有一种特殊的美感。

  两人并行走上了正面的台阶,然后跨进正殿,刘光世的随从们都留在了门外。

  董大虎却亦步亦趋,刘光世道:“我和你家留后进去拜拜,你在此地等候就是。”

  董大虎摇了摇头,没有说话,但是依然紧紧跟着。

  陈绍笑道:“大虎与我寸步不离,不用管他。”

  刘光世犹豫了一下,没有继续坚持,三人迈步来到佛堂。

  与整个佛寺拥挤不同,这座佛殿显得十分宽阔,容纳好几十号人一点问题都没有。

  “笃笃笃”的木鱼声、与舒缓的诵经声音荡漾在宽敞的大殿上,空气中弥漫着焚香的气味。

  陈绍虽然不信佛教,但觉得这里的气氛也挺好的。可能是因为此地是个军州,厮杀汉子不怎么信佛,佛殿里的人很少,只有寥寥数人,还包括一个僧人。

  此时在佛堂内,两个人正悄悄从门缝中观瞧。

  “哪个是?瘦的还是胖的?”

  折氏气咻咻地说道:“都跟刘光世这个蠢货说了,叫他带一个人进来就行,怎么还是带来了两个。”

  在她旁边,种灵溪小手握成拳头,紧张地胸口一阵起伏。

  她默默闭上眼睛,心里嘟囔起来,“千万不要是那个胖的!”

  那胖子虽然也很年轻,不是继母说的老头子,但也太吓人了。

  往那一站,就跟一堵墙一样...

  她已经十四五岁,肌肤紧致白皙,看起来比实际年龄更显稚嫩。

  那张美艳娇嫩的脸,充满青春活力气息,一看就是半点苦也没吃过。

  她转头又看向瘦的,因为有大虎的衬托,陈绍看上去格外顺眼。想到自己是偷偷在这看男人,让她的脸微微发烫,心口也跳得厉害。

  都怪继母...

  折氏扭动腰肢,挤了挤她,说道:“行了,看起来没完了还,让我瞧瞧。”

  种灵溪不理她。

  气的折氏伸手在她屁股上打了一巴掌。

  陈绍看着佛祖的塑像,和他后世见得差不多,忍不住双手合十拜了拜。

  刘光世没话找话,笑道:“明远也信佛么?”

  “信啊。”陈绍道:“你要问我信不信佛能保佑我升官发财,我是不信的;在我看来,拜佛是一种修行,能让人暂时忘记一些烦恼,得片刻的安宁。”

  出得佛堂,走到石阶上,刘光世突然问道:“明远啊,听说你没有婚配?”

  这句话一出。

  陈绍突然如醍醐灌顶,一下全部明白了。

  原来如此。

  种家要和自己联姻,他们自己肯定是不能说的,于是找到了刘光世。

  刘光世确实合适,首先他和自己有些关联,虽然不是血缘亲戚,总归是沾亲带故。

  二来他的地位也合适,刘家是西北将门之一,他是刘家的嫡子。

  “明远你这个年纪,已经立下如此大功,人说成家立业,成家立业,你也该成个家了。”刘光世继续笑着说道。

  此时陈绍已经开始琢磨,与西军联姻的好处,最后他发现好处很大。

  若是陈绍打算走仕途,攀登大宋的官位,那么就必须离这些将门世家远远地。

  尤其是不能娶将门女。

  但陈绍打算是另起炉灶,那么能给他最大帮助的,就是西军。

  尽管会暂时得到朝廷的猜忌,但只要忍过这几年,朝廷的猜忌,狗屁也不是!

  看似高高在上,口含天宪,拥有无上权威的皇帝和一群重臣,马上就要成为一文不值的俘虏奴隶了。

  而靖康之耻来临的时候,因为西军几乎就是大宋唯一一支能打的野战军,所以那些崛起的军头,大部分都是西军出身。

  自己身边的刘光世,就是凭借他西军将门的身份,收拢北方被打残的人马,迅速成为南宋初年第一军头。

  甚至名列中兴四将...

  至于他的战绩,只能说他根本没有战绩,和他爹一样畏战成性,屡次违诏避战,金兵因为追不上他,气的给他取了个外号“刘跑跑”。

  连他都能凭借西军的名声,招揽恁多的兵马,自己做了种家女婿,自然也大有裨益!

  陈绍马上又想到,自己知道靖康之变,西军却不知道。

  他们想要和自己联姻,那就可以趁机把银州要了来!

  “种家有一淑女,乃是老种相公的幼妹,种谊将军的小女儿,年方十五,性情温淑,与明远殊为相配。若明远有意,我愿为你上门撮合。”

  陈绍心动不已,和老种结亲,非但可以趁机索要银州。

  还可以从种家军,得到自己最缺少的基层人才。种家军打了这么多年仗,不管是底层军官,还是治理地方的官吏,都有很多等待着提拔,却苦于没有名额的。

  自己和种家,各方面都是互补,联姻自然是极好的。

  只是陈绍没有想到,老种能有这个魄力,与自己联姻,事实上是对童贯和他背后皇权的一种无声的反抗。

  让他们知道,西军也不是任由朝廷捏扁搓圆的。

  动手前,最好考虑清楚一些。

  陈绍之前,因为知道老种和小种的下场,就在潜意识里以为,他们都是那种有些愚忠的武将。

  但是他仔细一想,种家能在西北屹立这么多年,成为西军中公认的领袖,怎么可能是愚忠之辈。

  “若是平叔兄果能促成此事,绍深感大恩。”

  刘光世看着陈绍,满脸堆笑,心里却有些不是滋味。

  你小子凭什么....

  和府谷折家人口兴旺,到处结亲不同,种家一直人丁稀少。

  尤其是种家女儿。

  物以稀为贵,种灵溪在府上,那可是绝对的掌上明珠。而且她生的十分漂亮,谁娶到还能得到老种的帮衬。

  老种这些年,在西军中威望已经无可比拟,多少统兵的将领,都是他一手调教出来的。

  可惜自己年岁不合适,不然当初肯定让爹爹来提亲了。

第93章 迎娶新妇

  接下来几天,陈绍又和种家敲定了银州接管的细节。

  因为没有人手可用,所以陈绍特意请种家不要撤走已经派遣的官员。

  种师道正好没法安置这些已经提拔起来的官员,欣然同意。

  尽管结亲的事还没正式敲定,但是在永乐城已经都传遍了。

  陈绍的地位,也是肉眼可见地提高,每天都有人来拜访。

  一旦陈绍和种家和亲,那么陈绍手下的大片土地上,会有无穷的利益。

  大家都想分一杯羹。

  定难五州和中原的产出,完全是互补的,洪州和银州,又都是天然的交通枢纽。

  一个繁华的塞外江南,已经初见雏形了。

  陈绍没有在永乐城待很久,宥州还有大把的事等着他处理,银州也必须快点完全收回来,不给朝廷掺手的机会。

  这次和来时不同,送行的人非常多,连老种都亲自来了。

  人们把陈绍送到城外官道方止。

  虽然大多人是冲着种家来的,但人们殷勤话别之情,陈绍都能感受到其中的利益掺杂。

  很多人急着和自己攀交情了...

  他全程笑着应对,上马时候,心里甚至有种解脱的感觉。

  太累了...

  饶是陈绍虚伪惯了,依然觉得有些吃不消。

  但是他依然很郑重地在马上,与众人抱拳告别。

  乱世人生就是这样,道别的时候陈绍希望自己可以适当认真一点,也许这次挥手离别、就是彼此间的最后一次见面了。

  并不是说对方一定会死,而是大家都有各自的事要做,有眼前最现实的事情要面对,只要不再有利益合作、多半就没有机会只为了那点情感专程来往了。

  当然,其中很多人,可能真的要死了。

  死在童贯的色厉内荏,死在赵佶的好大喜功,死在女真的凶蛮狠厉...

  陈绍扫了一眼,看着各色笑脸,心中真切地希望,等自己出山时候,他们都能还在。

  与自己一道,挽天下。

  ----

  正值盛夏,不过到了黄昏,被河面上的风一吹,隐约已有了一分秋意般的凉意。

  临近宥州,陈绍观察到,许多老弱妇孺拖家带口,正在送背着大包小包的儿郎们上路。

  这样的景象让陈绍忽然想起了前世,车站熟悉的喧闹,记忆里的场面也是同样大包小包。

  他以为只有工业时代才会有频繁的人口流动,没想到在古代也亲眼见到了这样的场景。

  陈绍叫住前来迎接的杨成,问道:“这都是什么人?”

  杨成说道:“这都是去堡寨屯卫的士卒。”

  “已经修起来了么?”

  “先垦田放牧。”杨成笑着说道:“这里和横山还不一样,无险可守,堡寨坞璧也就能稍微阻拦一下,靠的还是兵马硬撞。”

  陈绍皱眉道:“这种想法不对!”

  他的语气很严厉,堡寨战法,是自己定下的最重要的政策。

  必须被严格实施。

  不是说一定要能够像横山的堡寨一样,阻拦住几万大军,只要是能起到坚壁清野,收拢附近百姓,让生羌诸胡慢慢固定下来,就是堡寨最大的作用。

  民力就这些,产出就这些,利用堡寨与夏州夺食,慢慢地饿死他们!

  “你觉得一个堡寨没用,那就修两个,你觉得两个还不行,那就修二十个!两百个!两千个!”事关最基本的政令,陈绍没有再留面子,沉声道:“而不是拿我的命令,当成是可以糊弄敷衍的屁话!”

  杨成极少见他发火,赶忙弯腰认罪。

  陈绍阴沉着脸,丢下他们回到城中。这就是草创班子的无奈,这件事必须不能就这么算了,至少要有人因此受罚,而且不止一个。

  杨成等官员这才起身,擦了擦额头的汗。

首节 上一节 73/4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