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真是害苦了朕啊 第377节

  可是真的能怪官家么?

  好像也不能。

  因为正是因为自己这些人,对金兵战绩太难看,才让官家变得如此依赖定难军。

  此时临近新年,院子里几个小儿顽耍,吵闹声从窗户传来。

  张叔夜这才恍过神,走到窗口,看着院子里的三个儿子。

  再低头看官家圣旨,张叔夜突然释然一笑。

  自己何必呢...

  他和张孝纯乃是至交好友,张孝纯几次来信劝他,张叔夜心中未尝没有动摇过。

  其实到了如今这个地步,大家都能瞧出大势所趋,恐怕天命最终真要归到代王头上了。

  以前张叔夜还觉得,代王要走最后一步,恐怕会引来天下忠贞之士的讨伐。

  自己若是跟着他,会不会被青史记载为贰臣...

  可是过了这么久,代王也没有展现出霸道的一面,来党同伐异。

  他甚至懒得进汴梁剪除异己。

  除了亲征幽燕,去为自己的手下将士谋出身之外,陈绍一直待在河东。

  纵观代王所为,就会发现,他一直在为驱逐鞑虏而尽心尽力。

  在他的运筹下,西夏和女真全都败了。

  如今官家也站到了代王一边,这才是最紧要的,似乎有了一条不用流血死人的道路。

  他把圣旨收好之后,迈步来到外面。

  正在陪小主人玩耍的仆人赶紧跺了跺脚,走上前待命。

  “准备一些礼物,我要去一趟密州!”

  ----

  太原府。

  吴阶带着西平府的一些武官,前来拜见陈绍,庆贺新年。

  顺便汇报西北这一年的情况。

  陈绍在王府中堂见了这些武官。

  因为几年没见代王了,这些武官也都纷纷上前行礼,态度十分热络激动,倒让陈绍有些不好意思了。

  把他们丢在西北这些年,自己连一次都没有回去。

  西北再怎么说,也是自己起家之地。

  这几年忙着和女真鞑子决战,真是片刻不得闲。

  陈绍笑着问道:“西平府一切可好?”

  吴阶这时候,才站出来说道:“大王放心,西北一切如常,今年开科,得了不少的才俊。”

  在这个时代,科举依然是比较公平的取士手段,吴阶虽然是武将出身,但是做起这些事,竟然也十分得心应手。

  因为他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尊重人才。

  能听进他人的建议,并且具备判断对错是非的能力,就已经超过绝大多数的人了。

  吴阶其实也有心来中原参战,但是代王既然将如此重担交给了他,吴阶也感念他的知遇之恩。

  一心要治理好西北,这些日子,是昼夜学习请教,已经颇有些文武双全的意思。

  陈绍听他说起政事头头是道,不禁连连点头。

  “你们如此用心,我无忧矣!”

  西北是陈绍的养马之地,也是陈绍的兵源所在,算得上是定难军的根本。

  自古就有凉州大马,横行天下的说法。

  陈绍让吴阶多多注意商队的事,因为萧氏离开了,她自然会安排好商队事宜,但陈绍却怕其他人管理不了这么庞大的一个商队。

  吴阶闻言面露难色,说道:“广源堂商队,不归地方官府节制,我看他们自有一套班底,即使是萧夫人不在,应该也能运转。”

  陈绍点了点头,心中又想起萧氏的精明厉害,确实有可能是自己杞人忧天了。

  “今年西北可有战事?”

  吴阶笑道:“昔日伪夏之时,西北战事,多是宋夏之战。偶尔有蛮夷如吐蕃、鞑靼、回鹘...都是疥癣之疾。

  不过夏兵被宋军牵制,腾不出手来收拾他们。

  如今伪夏已灭,我们与大宋自然不会开战。那些蛮夷再来,岂是我军对手。”

  说到这里,吴阶脸色平静地说道:“今春时候,吐蕃犯境,护农队击杀蕃人五千,俘获一万三千,充为凉州马场奴隶。”

  “今夏,回鹘叛乱,被甘州兵剿灭,杀贼两千。”

  “秋收时候最是热闹,鞑靼、吐蕃一起犯境,皆被我骑兵击退,追逐至其部落,夷灭鞑靼三部,吐蕃五部。”

  别看西夏在大宋眼里,是个蛮夷;当年西夏在的时候,周围的吐蕃、鞑靼、回鹘...在他们西夏君臣眼中,也是群不要命的臭要饭的。

  快饿死的时候,就要来抢。

  不过党项人比较狠,又有记仇的性格,总是会疯狂报复。

  这些人本以为西夏灭亡之后,新来的会和善一点,但是没想到这群人更狠。

  动辄就追过去把整个部落都灭了,只留下小孩还被阉割,由商队贩卖到阿拉伯为奴。

  这些蛮夷其实也算是撞到枪口上了。

  留守西北的宥州兵,本来就因为捞不到战功,心中憋着一股气。

  打起仗来,更像是泄愤。

  他们定难军,如今正是强盛时候,兵威所指无人能当。

  就跟遇到定难军之前的女真人一样。

  而且定难军的马匹数量,远超女真,可以说是冠绝当世。

  这就意味着,你连逃都逃不掉。

第264章 毒杀

  新年将至,这个新年算得上比较平静。

  经过了几年的猛烈厮杀之后,各方势力都在休养生息。

  战火暂时消弭,压力顿减,民夫也大多返乡。

  而且此番不是徭役,而是以工代赈的居多,大家是带着工钱回来的。

  手里有了钱,年就过得有滋味,也更加热闹。

  按理说,这种天气人是不适宜出行的,那寒冷的朔风,会公平地折磨每一个路人。

  但是冒着风雪前往太原的人不少。

  吴阶刚走,怀州的霍安国也北上太原。

  怀州系士绅来了不少,集体表达的都是一个意思,对河南府尤其是洛阳的不满。

  怀州虽然属于河北,但是因为毗邻洛阳,一直和这个大宋西京联络很多。

  如今,因为他们投靠了定难军,所以受到了以前老大哥洛阳的针对。

  毕竟洛阳,乃是大宋公卿士大夫的老巢。

  临近新年,陈绍也给太原文武官员放了假,让忙碌了一年的手下和家人团聚。

  陈绍则难得是找到了一点来到这个时代的乐趣,跟着人学起写字画画。

  他骨子里,就带着对老祖宗文化的浓烈认同和喜爱。

  以前是忙的像个陀螺一样,疯狂旋转,如今闲暇下来,陈绍也喜欢以此放松。

  水平怎么样先不说,兴致是蛮高的,而且入门时候找的都是名师、大师指点。

  李唐臣就不说了,身为太原书院的教授,书法端正俊秀,很适合陈绍。

  画师则是从山东逃难过来,曾在宣和年间担任“翰林图画院待诏”,后来被赶出来,卖画为生的张择端。

  这位画出清明上河图的画家,在赵佶眼里,其实算不得什么。

  他所爱的是《千里江山图》、《花鸟图》,这种富贵风流的风格,而不是清明上河图,这种描绘市井的画作。

  陈绍在书房内,看完奏章之后,正在临摹一副古画。

  游廊上,亲卫带着几个人,匆匆赶来。

  霍安国不是怀州人,但是他手下那群怀州士绅官员,全都推他前来跟陈绍说。

  他们给出的理由是,霍知州乃是武人出身,代王也是...

  这就是欺负河北老兵霍安国老实了,说到底你去给我们争取利益,成了我们怀州人受用,不成也是你自己在代王面前丢脸。

  霍安国心情忐忑,来到陈绍书房,敲了敲门。

  “进来。”

  霍安国是武夫出身,虽然做到了知州,但是胆气毕竟还是有的。

  他见了陈绍,也不怯场,抱拳道:“下官拜见大王。”

  “无需多礼,坐。”

  陈绍看了一眼自己的拙作,笑着摇了摇头,水平相当一般。

  翠蝶递上毛巾,陈绍擦了擦手,笑道:“新年里趟风冒雪前来,莫非有什么大事?”

  霍安国咧嘴道:“还不是洛阳那群...洛阳的那群...欺人太甚,对我等多方刁难!”

  “洛阳乃是西京,我们怀州每年要向洛阳进贡“熟干地黄”“怀山药”等药材,由“怀州进奏院”负责押运,纳入洛阳宫庭药库储备。往年都是年底时候交接,今年他们却多方刁难,屡次退回!”

  “怀庆商帮在洛阳设立的会馆,也都被无故查封!”

  “更可恶的是,他们竟然驱逐书院内怀州籍士子!”

  陈绍闻言,沉吟了片刻,自己把曲大调走之后,这些人是不是太张狂了。

  看着吹胡子瞪眼的霍安国,陈绍安抚道:“此事我已知之。”

  “大王,我看曲将军在时,他们不敢如此,分明是因为少了大军震慑,这才肆无忌惮!请大王调兵前往河南府,看他们还敢不敢!”

  调兵前往河南府,也属于是正常操作,即使是没有这档子事,陈绍也打算这么干。

  曲端离开,本就是突发事件,陈绍占据河东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渗透洛阳。

  不过这洛阳确实比较邪门。

  可能是大宋士绅公卿最坚固的堡垒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里比汴梁还要顽固。

首节 上一节 377/4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