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积极献计献策,恨不得马上就把杜充宰了,他们入驻大名府。
若是能进驻大名府,那高低都不可能再走了,从此占住这个大宋四京之一,唯一的军镇北京,对代王来说就是大功一件。
曲端站起身来,指着木图上,大名府的位置说道:“此番无非是两种结果,完颜宗望打破大名府,我们要在此阻击他。事成之后追过河去,收复大名府。”
“其二便是大名府没丢,宗望绕道或者撤兵,此时我们便可以诱杀此獠,占据大名府。”
原本驰援河北,曲端想的就是在河北站稳脚跟,为定难军在河北开辟一块地盘。
但他没有想到,如今竟然有机会染指大名府,这纯属是意外之喜了。
在曲端看来,占据北京大名府,比占据西京洛阳还重要。
洛阳离河东太近了,代王随时都能下手。
就算是他自己什么都不做,只要代王保持住如今的实力,洛阳那里,也会有人源源不断地暗中投靠过去。
而自己若是能占据大名府,则可以就势辐射山东、河北,甚至影响两淮。
大名府以北,很多州府都是在女真人手里,他们此次南下胜率已经不大,到时候鞑子撤兵,自己也可以趁势收复。
曲端看向木图,眼睛微微眯起。
----
陈绍从城外回来,去处理今天积攒的奏报。
因为时辰已经不早,他就叫人将奏报送到自己房间,一边看一边吃。
马扩今日的到来,在他的意料当中。
今时今日,很多人会求到他的头上,陈绍需要做到的,就是保持理智。
不要因为其他人的言语,而动摇早就定好的计划。
因为每一道计划,都是深思熟虑之后,又和手下商议敲定的。
而外人游说,则往往是通过话术,来调动自己的情绪,继而做出的决定。
所以陈绍很早就开始提醒自己,对于突然上门的人提出的意见,即使是自己心动了,也要讨论之后再做决断。
至于今日马扩,还没开口,陈绍就大概猜到了他的意图,并且毫无兴趣。
翠蝶因为干活麻利,被调来专门服侍陈绍,见他回来,一边给他换衣服一边问道:“老爷吃过晚膳了么?”
“没呢,弄点方便的来。”
陈绍说完,突然记起上次在张映晗那里吃的肉干和乳酪,“你去问问翟,张二位夫人,还有雍酥没有。”
说完他就盘膝坐在软榻上,开始翻阅今天的奏报。
不一会儿,翟蕊和张映晗携手赶来,手里各自提着个小食盒。
两个人如今在陈绍跟前,也没有以前那么拘束了,笑吟吟地说道:“老爷是个有口福的,这个月所剩的不多了,下个月我让家里稍一些过来。”
说完摆了两个小碟,就在陈绍跟前的小桌上摆好。
陈绍点了点头,让她们也脱了鞋袜上来,和自己一起用膳。
翟蕊笑吟吟地脱了白色的纱刍,又帮张映晗也除去外衣,只穿着轻薄亵衣。
吩咐自己的丫鬟去后厨做些菜来,姐妹两个一起服侍陈绍。
吃完之后,丫鬟端来瓷盆温水,两人又亲自给陈绍洗脚。
陈绍一直在看奏报,等他读完之后,做好了批注,只等明天交给幕僚处理。
此时已经是深夜,燃着的蜡烛即将到底,两个小妾躺在自己身边,不知道睡着了没有。
陈绍一骨碌爬了起来,让丫鬟撤去小桌,自己挤到两人中间,搂着她们就要睡。
这时候传来一声娇笑,看来根本没睡,两人一起凑了上来。
张映晗小嘴叹了口气,“老爷可真辛苦。”
陈绍捏了捏她柔软的,笑道:“这算哪门子辛苦...”
如今半个中原都在打仗,自己怀抱娇妻美妾,吃穿用度都是极好的,哪有资格说辛苦。
就是不知道这一仗打完之后,局势将会如何。
今日的奏报中,夹杂着一封书信叫他颇为纠结。
那是蔡京的来信。
他说自己已经太老了,希望陈绍能够亲自入京,在汴梁坐镇。
若是一般人的提议还则罢了,蔡京提出来,陈绍免不了就要好好想想。
这是一个宗师级别的内斗高手。
陈绍要是进入汴梁,那绝对是一件震动大宋朝野的大事,方方面面都会因此产生变动。
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所以不得不慎重。
第228章 迫切
六月。
天气已经炎热起来,清晨燥热的空中飘着朵朵白云。
白马镇古朴的城楼、楼阁、浮屠,与秀丽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仿佛没有一点雕琢的迹象;
这座大唐时候就兴旺的小镇,笼罩在如此风光中。
便好似这样的山水风景,天然就应该搭配如此东方古典建筑和文化。
已经戒严的城门,在沉重而难听的“嘎吱”木头磨擦声中,缓缓地开了。
百姓们看着城外的防线,稍稍感到一丝丝心安。
曲端早早来到了河边,他的哨骑昨夜就传来消息,女真鞑子有一队兵马南下,即将来到附近。
从暖泉峰奔袭而出的时候,曲端就没有赶上女真鞑子的本部甲士,只打了一些云内豪强。
然后杀到朔州,他就被留守,从此再没有机会和女真人交手。
在灭夏之后,要积累军功,非得是击败过女真鞑子不行。
不然,将来论功行赏,自己的功劳簿上,未免太过寒酸。
而且曲端自己也知道,他常年说人家不知兵,自己要是没有击败过女真鞑子,势必无法服重。
大家只当你在纸上谈兵。
所以他对这一战十分重视,下定决心要打的干净利落。
这些日子,他自己也顶住了不小的压力,来自各地的书信,全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甚至有人都找到了他的宗族,让家中长辈来信劝说他快些北上。
唯有太原代王的命令,让曲端自行发挥,不要受其他人干扰。
“将主,鞑子此番前来,多半只是窥营。”
曲端牵着缰绳,在马背上冷笑一声,“我追随刘太尉,在统安城战败,幸得代王收留。横山之后,我处处争先,不肯落于人后。如今定难军中,功高者不计其数,我等却从北向南,离鞑虏越来越远。”
“如今机会来了,正是你我奋起之时,便是胡马窥营,也不可将其放走,好让完颜宗望知道,我与他死战之决心。”
曲端从昨夜开始,就在对岸布置了轻骑数百人。
哨骑、探马,他是一个都不打算放过。
果然,没过一会儿,对岸就有七个女真骑士赶来。
刚刚站稳脚跟,看着渡口处水寨上旌旗,几个鞑子指指点点。
他们丝毫没有把南人军队看在眼里。
守着偌大一座大名府,竟然没有人敢出来打,此番前来窥营,更是傲慢至极。
其实也存了恐吓宋人,叫他们如大名府一般,不敢作战。
在他们眼中,曲端在白马设防,不敢去支援大名府,和杜充一样都是胆小怯弱之流,没什么好怕的。
结果还没等他们绘制水寨,就见百十个轻骑,从四面八方杀了出来。
“终于见到女真鞑子了!”
有人高呼一声,呼啸着就纵马上前,生怕被人抢了先。
没办法,都是从银夏出来的,云内的弟兄们加官进爵,自己这些人,却是第一次见到女真鞑子。
在视军功如命的定难军中,这七个鞑子,算是曲端麾下的首杀。
等这几个女真鞑子反应过来,再要逃跑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
此时在内黄镇,数千军马躁乱群集。
大多数兵马,是在河北聚集,自发抗金的义士。
后来被宗泽收编,算是归了大宋的统制。
他们随宗泽一道,前来解大名府之围,但是城中并无支援策应。
宗泽不得已进驻内黄镇外的一个军寨,结果寨子又被打破。
所谓的防御体系,必须是互相策应援护,否则就仅仅只是个堡寨,而不配称之为体系。
大名府这个防御体系,硬件上来讲是很强的,算是大宋境内人工堆建起来的一个要塞。
解决了大平原上无险可守的隐患。
但再好的防御体系,也需要人来掌控,杜充畏女真如虎,缩在城中,不敢出城。
其他援护军寨和各条防线,顿时失去了这个中枢的串联,发挥不出原本该有的水准。
没有大名府的策应援护,宗泽毫无悬念地战败,撤退到内黄镇。
宗泽手里战马不多,这不是李纲不照顾他,实在是大宋缺少战马。
陈绍倒是很大方地给了一些,但是有战马,他们也养不好。
拨下来买草料的钱,被层层盘剥,剩不下十之一二,只能是买次料充好,数目也不多。
步卒被骑兵追杀,这一路跑的多辛苦可想而知。
几匹战马乱纷纷的放在水源旁边饮水,手下士卒更是累的筋疲力竭,披着甲胄就倒地呼呼大睡。
一两千满身尘泥血汗的甲士,东一团西一簇的就在道旁尘泥之中,或在乱石之上,以各种各样的姿势瘫倒在地,鼾声扯得震天价响。
哕哕一声嘶鸣响起,突然周围响起惊呼,这马就扑倒在尘埃当中。
马上正是宗泽,他年纪大了,坐骑突然倒地,着实唬的身边亲卫不轻。
众人纷纷下马,前来搀扶,宗泽这一把老骨头,吃不得这样的摔跤。
等他被扶起来之后,看着倒地的战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