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真是害苦了朕啊 第310节

  李唐臣派人给自己女儿送来很多东西,李玉梅正在指使着丫鬟们往里搬,瞧见他过来,笑着敛裾道:“妾身拜见大王。”

  陈绍在她脸颊上捏了一把。

  看着巧笑嫣兮的美人儿,陈绍终于理解那些皇帝的难处了。

  你要宠爱谁,有时候都得考虑好了。

  像李玉梅,如今已经不是一个简单小妾了,她背后就是河东的势力。

  自己需要经常表示对她的宠爱,最好是还要有个孩子。

  翟蕊和张映晗也是一样,需要她们来安定河西人心。

  幸亏陈绍也不是个喜新厌旧的,他是典型的喜新不厌旧,对这些妾室也一直很好。

  “你以前可是太原书院的大小姐,没事要多多宴请河东的贵妇仕女,来王府做客。”

  李玉梅笑嘻嘻地说道:“大王有令,妾身不敢不从。”

  这小妮子十分活泼,很惹人喜爱,陈绍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自小在书香世家长大,身上确有一股独特的气质,身材也是圆润美好,活脱脱一个小李师师,是陈绍最喜欢的类型。

  看着他盯着自家鼓囊囊的胸襟,李玉梅脸一红,小声道:“大王可是要妾身侍寝么?”

  “大白天的不好吧?”陈绍故意说道。

  李玉梅心底暗暗啐了一口,上次采薇因为太害羞,说了个白天不好,不是还被你绑起来折辱了一番。

  还说以后专门白天弄她。

  这些事采薇不敢跟其他人说,只能偷偷和李玉梅诉说委屈,李玉梅则狠狠教训了小闺蜜一顿。

  陈绍看着远处忙碌的丫鬟婆子们,时不时就有人偷偷瞥过来,他轻咳一声,小声说道:“这几日林娘子给我调理的颇好,就赏你一次,你也争点气,争取给怀上个一儿半女的。”

  李玉梅脸颊已经浮上了红晕,问道:“大王,妾去哪里领赏?”

  “你自己说。”

  李玉梅媚眼盈盈,小声说道:“前院玉兰花开得好,花朵硕大、洁白如玉,大王在那亭子里稍等,妾回去换衣清洁,稍后就到。”

第219章 国运之战开启

  河北战事开启,朝中臣子们倒是还算从容不迫。

  毕竟比起第一次来,此番准备更加充分,也有了一定的可战之兵。

  但是官家赵桓崩溃了。

  这人又一次变得患得患失,整日里惶恐不安的,十分影响臣子们的士气。

  李纲等人,干脆上书,奏请官家少出来露面。

  虽然他知道,自己不该和陈绍他们妥协,但是李纲也不得不承认,如今在朝廷想要做事情,比以前轻松了太多。

  蔡京和魏礼,以节省朝廷开支,用作抗金军饷为由,趁机裁撤了大批官员。

  而且他们还不是直接裁撤,而是出台了一道政策。

  先是筛选了一批官员,政绩一直很差,基本啥事都干不成,这一类直接就叫“澄汰冗官”;

  然后是选了一批年纪大的,象征性给与一些荣誉,然后“劝令致仕”,通过褒奖、补贴等柔性手段,让他们回乡;

  然后他们又合并了一些衙署,对暂无职务安排或因机构调整闲置的官员,暂时解除其现职,令其返回家乡居住,待后续需要时再行征召,这叫““赋闲家居””;

  等到一大批官员被裁撤,削弱了官员们的力量,他们这才图穷匕见,中书省直接下令:汴梁城中有一大批官员因编制已满、暂无实缺可授,或因地方官职空缺有限,暂时停止发放俸禄,令其返回原籍等候补缺通知。

  此乃“停俸待阙”。

  说是等候通知,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一次回去,就彻底回不来了。

  所以官员们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整日里围着蔡京、魏礼等人的宅子转,却不得召见。

  如此一番操作下来,尽管很多李纲一派的官员被裁撤,也有许多好友来到他这里求情。

  李纲表面上,和他们同仇敌忾,但是心中却长舒一口气。

  身为使相,掌握国家的真正大权,他能不知道冗官的危害么?

  说实话,让他自己来办,他绝对做不到蔡京和魏礼这么干净利落。

  一步步环环相扣,在官员们能忍耐的极限上,不断出手。

  先是处理那些政绩很差的,有理有据,谁也说不出不是来;

  然后把老迈官员赶走,反正还有几年就致仕了,他们也懒得为此跟蔡京争斗;

  再把一些太过清闲、招人记恨的弄走,大家只会暗中痛快;

  最后剩下的官员,已经闹不出大事来,他们再一刀挥下。

  此时官员们已经很难再紧密团结起来对抗朝廷的政令了。

  这一步步施展下来,需要对分寸拿捏的极为精准,不能够提前引起动乱,又不能太过墨迹,让他们有所防范。

  须得是对人心、官场都了然于心,处理起来才能这般的驾轻就熟,又准又狠。

  李纲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官场造诣,还做不成这样的事。

  因为这些官员看似一个个很好击破,实则背后势力错综复杂,有的人你还真不能裁撤。

  继趁着童贯伐辽,解决了禁军问题之后,蔡京再次出手,基本解决了冗官问题。

  即便不算是根治,也是大大缓解了朝廷冗官的顽疾。

  在政公堂内,李纲吴敏和宇文虚中,三人凑在一起,正在讨论官家影响士气的事。

  李纲说道:“此番鞑子再次南下,说不准反倒是个契机,彻底解决朝廷中的内患。”

  吴敏也频频点头,随着蔡京和魏礼的强势,他们也不再争权夺利,而是紧密地抱团。

  抱起团来,都不是人家的对手,再内斗就啥也不是了。

  李纲瞧见宇文虚中低着头不说话,问道:“叔通,你怎么看?”

  宇文虚中闭着眼摇了摇头,“当务之急是军情,不能让鞑子打到汴梁来,否则大宋的威严,将彻底丧失殆尽。”

  其余两人都不以为然地说道:“如今准备充裕,兵马也还算齐整,怎么会被打到汴梁。当初鞑子南下如此顺利,还不是因为蔡攸无能,在河北惹得天怒人怨,而后逃回汴梁,这才让河北沦陷如此之快么。”

  宇文虚中双眉一轩,眼神中充满了忧色,“鞑子是十年不解甲的精锐之师,如今整军而来,东西两路合兵一处,凶威之盛恐怕更胜当初。”

  “叔通莫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我料定他们打不到汴梁。”

  宇文虚中不再说话,但是忧色不减,此战不管输赢,只要再让他们打到京畿附近,对大宋来说就是巨大的打击。

  到时候各路人马再次来到京畿勤王,还能轻易被劝走么?

  ----

  晨风劲厉,钻进蔚州灵狐镇,一处名为涞源寨的敌楼之中,吹得呜呜作响。

  希尹手下的蒲里衍阿里喜就宿在这个敌楼之中,而完颜希尹就在寨子里住着。

  宗翰亲领大军离去,只留下自己守蔚州,完颜希尹心思再宽,也不敢不亲临一线,随时掌握定难军兵马动向。

  涞源寨位置居中,且有足够水源可以饮马,地势也稍稍宽平一些,便于他亲领军马四下援应,所以就选定此处设下中军。

  天色才明,完颜希尹就跳下胡床,用力搓了搓脸。

  亲卫早就端来一盆热汤,供他洗漱,希尹是女真鞑子里,最注重这些的。

  他的长相很粗犷,磨盘一样的身材,低矮肥壮。

  但是却酷爱中原文化,对契丹文明也有些兴趣,识得各族文字,书法也还不错。

  敌楼之外,站着昨晚巡逻的哨骑,等着汇报昨夜情势。

  完颜希尹一边将着方巾擦脸,一边头也不抬的就吩咐:“让他们进来,一一汇报军情!”

  亲卫敞开门,顿时清凉晨风就涌了进来,完颜希尹精神一振。

  外间等候的哨骑和暗探们鱼贯而入,一一汇报昨日到现在军情。

  “西蛮子一队人马围攻青冶寨,还是代州大营的兵马,带兵的应该是个都统。战了一场斩三十七,抓了个活口,没问出什么军情来。打了一阵,没有攻破寨子,他们立马就离开了。”

  “上峪寨昨夜被偷袭,西蛮子想放火烧寨墙,负柴草过壕的时候被发现了。一阵乱箭射翻,然后甲士举火出寨步战。”

  “昨夜之中,从易州城又转运到了三千石粮秣,马草二万七千束。还有燕山铁监送来的步战长斧四百,不过这次他们冶出的铁脆,不比渤海送来的兵刃精利。这长斧四百是收库还是发下去,还请希尹你明示。”

  完颜希尹哼了一声,不太想搭理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

  宗翰这一走,把所有主力几乎全部带走,让自己一个人在这里挑大梁。

  完颜希尹深感责任重大,每日里都睡不好觉。

  “昨夜有西蛮子一队,攻打银城坊,埋设了一些炸药。这些火药威力巨大,炸开了口子,银城坊失守了。”

  完颜希尹终于抬起头来,问道:“火药?”

  “没错,是火药,威力很大的火药。”

  完颜希尹皱眉道:“是埋在城下引爆的?”

  “是掘土过来埋设的,上面的人没有发现。”

  完颜希尹又感到了一丝丝不安,汉人最可怕的就是这一点,总是会发明出一些奇怪的武器来,威力又大的惊人。

  自从退守蔚州缘边防线之后,每天几乎都是这些零星连绵的战事,斩首基本都是几十个。

  双方互有胜负,死伤也都差不多,昨夜有一队谋克斩首五十一,就巴巴的报上来请奖。什么时候女真甲士居然堕落到这种地步了?

  当年杀辽狗,谁不是一战击杀几十个,也没有报上来领奖,自己去杀去抢就完了。

  如今的局势,果然大不如前了。赢了十几年,明明就是俺们女真起势的时候,被人横腰斩断,这种滋味可真不好受。

  希望宗翰与宗望联手,此番能够打破汴梁,从东边彻底打开局面。

  云内那条防线,自己是不想再去了,实在是太难啃了。

  完颜希尹守在蔚州,自然不是只负责坚守,后方转运之事,全在他的肩上。

  打仗打的就是后勤,但凡合格军将,没有一个不看重这方面的。

  好在燕山府的物资,可谓是堆积如山,上次宗望南下抢回来的,都足够大军一年用度了。

  更别提还有前面灭张觉,克燕京所获。

  防线稳固,军资不缺,照理说身为将主,完颜希尹应该是心满意足才是。

  可是他却没一日睡得踏实,每到夜里,总是担心在哪里生出了变故!

  而最大担忧的地方,就是自家西面。

  所以完颜希尹的手中,一直握着一支军马,随时准备援应那个方向。

  三路定难军,实在是太吓人了,这段时间的烂仗打下来,双方对彼此都很熟悉了。

  他们军中的那些将帅,总是能打出一些不可思议的仗来,而且治军极严,令行禁止。

  想要诱使他们犯错都很难。

  正在完颜希尹准备打起精神来处理这些军中细物的时候。

首节 上一节 310/4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