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真是害苦了朕啊 第258节

  折家趁势进入西夏故土,是最好的选择!

  至于逐鹿中原,府谷的体量,还不足以让他们做这种美梦。

  乱世中的每一步,都是如此惊险。

  军寨中原本还一片忙乱,等到折可存来到寨前,总算是安静了下来。

  主帅亲自来了,就算女真鞑子此刻冲杀而来,这些折家儿郎也将毫不退缩的迎上去,在如此将主率领之下,与鞑子厮杀到底!

  女真兵到了寨前,停住了脚步,这寨子并不好打。

  首先他地势很好,而且看上去守备森严,后面还有退路。

  折可存有恃无恐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他知道完颜宗望的大军,其实已经走了。

  在稍显粗糙的诱敌之计之后,完颜宗望并没有急急而西向来围猎鄜延军。

  反而是展开了兵力,一路南下,扫荡磁州义军的各处据点与零星渡口,持续进逼京畿。

  剩下的兵力,在磁州一带的城池中据守,保证道路畅通。

  正是因为女真军势如此,才容得了鄜延军溃兵四处逃跑。

  完颜宗望先是一战击溃鄜延军,让这支河北地面上,目前大宋最强的战力溃散。

  而后出其不意,火速南下,这用兵节奏简直是出神入化。

  而且十分大胆!

  这种打法,完全没把宋军当人看。

  他们在掀翻大辽的时候,惯用这招,屡试不爽。

  折可存看着女真鞑子,笑道:“他们冒雨而来,一路追杀,哪还有什么力气。你们尽管守住寨墙,我料定他们不久之后自会退去。”

  ----

  完颜宗望的大军,果然如折可存所料,一路南下。

  这一路上,再没有什么抵抗。

  李纲亲自布置的防线,一战即溃,开封府外围,已经开始零星的女真骑兵。

  前来支援的姚古,在城外与女真相遇,也被击败,仓皇退入陈桥镇。

  朝野之中,一片惊慌,汴梁好日子过得太久了,一下子被围,都有一种天塌了的感觉。

  尤其是被赵佶拉出来顶岗的赵桓。

  此时他病急乱投医,给陈绍写了一封十分恳切的诏书,还伴着一封私密书信,近乎请求他速来勤王。

  然后再次派出使团,前去金人营中议和。

  白马津附近,宗望的大帐内。

  身穿札甲的宗望,看着他点名要的几个议和宋人,满意地点了点头。

  对面的三个人,却都是心惊胆颤,分别是吏部侍郎李棁、太宰张邦昌、和倒霉蛋赵构。

  上次赵构去议和,半路被河北义军拦住,将一起的吏部尚书给活活打死了。

  这次女真鞑子又点名让他来,赵构心里早就把完颜宗望祖宗十八代骂了个遍。

  但是没有办法,他也只能硬着头皮来到金营。

  营帐内,完颜宗望坐着,其他人都站着,而且没有一个椅子。

  三人在大宋,都是身份尊贵之人,此时却站在中间,像是来拜见完颜宗望一般。

  帐内的气味,十分难闻,赵构这辈子也没在这么熏的地方待过。

  他甚至抑制不住呕吐的感觉。

  哇的一下,他真的吐了出来。

  帐中的女真鞑子,只当他胆怯,纷纷大声嘲笑。

  张邦彦有些嫌弃,这九大王也忒不经事,还没开始谈判,竟然吓吐了。

  完颜宗望还是老调重弹,和帐内女真众将一起,大骂宋人不守盟约。

  先是暗中撺弄张觉造反,然后收留张觉。

  大宋这三个使者,被吓得唯唯诺诺,不敢反驳。

  完颜宗望见状,眼中鄙夷丝毫不掩饰,摆了摆手,帐中这才安静下来。

  “你们认不认罪!”

  三人此时已经没有了思考能力,只能是连连点头。

  “既然认罪,那就好说了,本该杀进东京,惩戒你们背盟之耻,不过念在你们还算恭顺,便给你们一个机会。”

  议和谈判,成了完颜宗望训孙子,他冷冷说道:“首先你们大宋无耻地侵占了平州,必须割地谢罪,将太原、中山、河间三镇割让,宋金以后以黄河为界;

  二来我们劳师远征,你们必须赔款,我要的也不多,赔偿金500万两、银5000万两、绢100万匹、牛马1万头;

  第三,为了防止你们继续背盟,要把赵构、张邦昌留在营中,待你们把前两项完成了,再送回去。”

  两人一听,面露苦色,却不敢违逆。

  唯有吏部侍郎李棁,心中一松,完颜宗望让他回去转告赵桓,自己等待宋人的消息。

  等李棁带着宋人使团,匆忙逃离之后,金兵也没闲着,到处派兵劫掠杀戮。

  京畿省北方,哀鸿遍野,狼烟四起。

  汴梁,皇城。

  赵佶退位之后,就在艮岳内享福,皇城原本就闲着。

  此时正好由赵桓住了进来。

  伺候东宫多年的吴敏、宇文虚中等人,终于盼来了机会。

  赵桓是个没有主见的,事到临头,也只能依靠这些身边人。

  此时他们正聚在侧殿中,赵桓眼神呆滞,举止慌乱,“这可如何是好啊!”

  “官家不要惊慌。”吴敏皱眉说道:“如今局势还远远未到无法控制的地步。”

  虽然他们这些士大夫,希望皇帝无为而治,全听他们的。

  但是也不能这么废物啊。

  他有点过于“无为而治”了。

  “金人要朕割地、赔款,完全是狮子大开口!陈绍要朕诛杀奸佞,朕也做不了主!”

  “怎么做不了主?”吴敏突然拔高了声音,“蔡京、童贯,祸国之贼,早就该杀!”

  陈绍提出的这一点,旧党这些人倒是很赞成。

  赵桓道:“他们虽然祸国殃民,但毕竟是太上皇的近臣,朕要是把他们杀了,上皇怪罪下来,可如何是好?”

  这时候还顾得上管这些?

  宇文虚中也说道:“如今金兵之祸,皆童贯所致,不杀此人,恐怕难平众怒。”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起来。

  童贯此时已经失去了所有权势,和蔡京还不一样,杀他很简单。

  所以他们准备先拿童贯下手,试探一下陈绍和太上皇的反应。

  吴敏说道:“要是就这么杀了,恐怕朝野会说我们屈从陈绍,有失国体。”

  “不如让士子们,鼓动百姓上书,以此为由,来处置童贯。”

  赵桓此时六神无主,只说是:“随你们吧,只是上皇怪罪下来,你们可不要说是朕的主意。”

  吴敏心底暗骂,还上皇呢!

  七月。

  金兵肆虐京畿。

  东京士民上书,要求严惩六贼。

  官家下诏贬童贯为左卫上将军。

  一天后,再贬昭化军节度副使。

  三贬英州安置;

  四贬吉阳军安置...

  在贬谪途中,赵桓下诏,数其十大罪:‘结怨辽金,致国祸乱;弃城逃跑,失陷河北;专权跋扈,贪污腐败’...

  派监察御史张澂去追他,要把他就地斩首,将其首级带回汴梁。

第187章 极限施压

  天色渐渐的亮了起来,太阳也缓缓东升而起,照在大宋皇城当中。

  这座被赵佶嫌弃的皇城,确实不如历代都门皇城宏伟。

  当初汴梁只是一座军镇,不似长安洛阳,有宫阙万间的底子在。

  文德殿内,早早聚集了当今官家倚重的亲信,正在聚谋国事。

  内侍省押班邵成章,站在他身边,这是赵桓的亲信太监,算是太监中比较带种的,以前就经常屡劾蔡京、童贯,谓其‘误国误民’;

  最后赵桓还是只处理了个童贯,反正是内宦,天家家奴,谁也说不得什么!

  还有个梁师成,也是内宦,但是赵桓暂时不敢动他。这人在汴梁的底子太深厚,赵桓他们也怕把他逼急了,弄出宫变来。

  尚书右丞何粟、门下侍郎吴敏、刚刚战败回到东京的李纲、智囊宇文虚中...

  此时赵桓身边,全是清一色的主战派。

  原本他身边的帝师、主和的耿南仲,此时到定难军发光发热去了,前不久还刚把蔡京的小儿子群殴了。

  赵桓原本就蔫儿吧唧的,此时更是神色憔悴。

  看得出来,他是真没想当皇帝,至少是没想这么早当。

  听说他父皇昨日,还新纳了个才人,让赵桓更加难受。

  你倒是清闲了,此时把自己推出来当皇帝,劳心劳力,每天有无数的奏章和军报送上。

  每日都要思考怎么调度粮草、怎么防御京城;

  而且一不小心,还要背上亡国之君的名声。

  “完颜宗望急于求和,定然是怕后路被切断!”李纲虽然刚刚战败,但是脸上依然斗志昂扬,丝毫不见颓丧,“他这般孤军深入,有宗泽、张所断其后,如今蔚州也开打了。”

  何粟叹了口气,说道:“可惜陈绍不听朝廷调度,要去打什么蔚州,他若是出兵真定府,完颜宗望就成瓮中之鳖也!”

  在场众人都深以为然,尽管他们心底,大多清楚陈绍不东进的原因。

  没错,我们是想把你也弄死,但是弄死你是正义的,你不听朝廷调度是非正义的。

首节 上一节 258/4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