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宗翰一条条命令下达,那女真将领们也个个大声领命,分头策马而出,催赴大雪中的本部兵马扑城,鼓号之声,也加倍的响亮起来。
火光之下,黑色的女真甲士洪流,红着眼睛又扑向了大同城。
在他们身后,夏州兵也越过了桑干河,前来奔袭。
银州兵更是紧紧咬住,虽然伤亡惨重,却绝不后退。
被安排断后的完颜希尹,以弱势兵力,竭尽全力抵抗。
银州轻骑只是牵制两翼,主力从中间突破。
完颜希尹征战十年,从未见过如此乱的战局,现在被牵制的两翼,也开始抽调兵马反击。
双方在夜间的这场野外混战,很快就失去了章法,处处都是大大小小的厮杀战团,双方一个拼命要突破女真,为大同的韩世忠争取时间。
一个是要拼命阻挡定难军前进,给宗翰重新夺城掩护。
夜间厮杀,向来是最为惨烈的死斗,阵型完全无法控制,无非就是以人命来拼人命。
双方战士伤亡数字飞快的直直飙升,谁也无法知道,在这夜间的殊死混战当中,到底倒下了多少人!
但是双方的战斗意志,也都足够强大,即使是这等烈度的对砍,都没有退缩的。
只要是知兵的人,在看过这场战斗之后,就应该明白,当世最强的两伙人,已经正式开打了。
这种碰撞从一开始,就是烈度拉满,代表了两个新崛起集团的战斗意志的较量。
随着女真鞑子开始反击,银州的预备兵马,也一支支的抽调出去迎击。
正面攻击的精锐突上去又退下来,完颜希尹的女真重甲步卒,总像是要被突破,可是总在咬牙支撑,最后那一击迟迟打不死他。
朱令灵和完颜希尹,就跟两个红了眼的赌棍一样,已经是什么都不管不顾了。
而此时渡过桑干河的夏州兵,也在加速行军,一支支军马纷纷的调动往来,传骑四下奔驰,传递着一道道军令。
从空中俯瞰,一字长蛇行军的队伍,举着火把,如火龙一般伸展开去,一直到视线的尽头。
凌冽的杀气,从这支人马的行伍中冲天而起。弓手已经将弓弦调好,满满的撒袋里,装满了箭矢。
火头军在路边匆匆起火,熬好了粥饭,沿途行军的随时取来吃了,补充一点热量。
无数哨骑来回奔跑,不断勘测前方的敌情。李孝忠和几个副将参谋一起,凭着传报的军情而做出的决断调度。
在大同城墙的两层箭楼之上,韩世忠一动不动的看着眼前不远处这场惨烈的厮杀,已经持续了整整一夜了。
他高大的身形,站的笔直,一动不动。
在他的眼皮下面,是从未见过的狂乱惨烈之战场,如血的火光,弥漫的血腥,疯狂的嘶吼。
在他背后,是同样到处火光冲天,杀声四起的大同城。
城中的鞑子,也慢慢地开始组织起来,随着天色将明,他们集中到几间衙署和宅子里,死死抵抗。
外面的声音,让他们明白,自己的大军回来了。
只要守住,等着宗翰率大军重新夺回城池,他们就可以肆意报复,将这些敌人全部剁成肉酱。
还要杀到他们的家乡,屠光他们的爹娘妻儿,要让他们的血流干!让所有的人,品尝到他们的愤怒。
虽然战事到这个时候,对他们女真不算有利,但是他们依然不信自己会输。
天色忽明忽暗,战场火光,也将箭楼之中映照得忽明忽暗,在高大的城墙上涂上了一层晦暗的血色。
每个身处其间的人,都不知道自己到底身处炼狱还是人间。
在战斗僵持了一夜之后,城中那些女真鞑子的奴隶、生口、仆从,一起闹了起来。
这些人的反水,让韩世忠压力大减。
城内城外,同时作战,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
他甚至不敢亲上城楼杀敌,只能是在这箭楼最高处,总揽全局。
韩世忠的手下精锐,全都是正统西军,以曾经刘法手下的熙和军为主。
大同城到了他们手中,比在女真鞑子手里,发挥的作用大了百倍不止。
他们都是打老了仗、守惯了城的!
自晨至暮,继之以夜,战局又进行了一天!
城中衙署内,集中了许多女真鞑子,云中营的人马,将这里团团围住,然后将辽人府库内的火油浇洒。
他们不要这个衙署了,此时,只要能杀伤敌人,哪怕把大同府推到了也是值得的。
什么手段都可以用。
女真鞑子再善战,也怕火烧,而云中营的人马,则堵在外面,布置好助燃带和陷阱之后,开始放火逼女真鞑子出来。
凭借着临时堆起来的工事射箭,阻挡鞑子杀出来。
几处最激烈的战场依然都在僵持,率先破局,取得进展的就是城中的巷战。
云中百姓,包括云中营这些豪强子弟,算是被女真鞑子给欺负惨了。
他们也为自己的残暴,付出了代价。
看着浑身浴火的女真鞑子出来,一支支燃烧的火箭,再次射向被铺设起来的层层助燃物上。
攻破这些鞑子的据点之后,城中残存的抵抗力量越来越弱,已经不足为惧。
解放出来的云中营人马,得以上城守备,韩世忠压力大减。
----
在大同城下,已经杀成尸山血海的时候。
夏州人马终于赶来了,夏州兵除了在应州和云内交界处的山地和女真鞑子小规模的作战之外,没有参与大的战斗。
他们人员配置都很完备,行军时候,也不是不顾一切,李孝忠很爱惜地使用自己手下的兵力。
这让他们有相对充沛的精力,在如今这个时候,投入到战场,他们那整齐的行列,显得格外可怕。
李孝忠打仗,和韩世忠与朱令灵不同,这支人马也充满了主将的风格。
临阵决断,千里奔袭,他肯定不如韩世忠。但是规规矩矩,摆开阵势,他的能力还是很强的。
夏州兵也是最早备战和女真这一仗的兵马,李孝忠一直在研究女真人的兵马和战术战法。
他们各方面准备都很充分,到达战场,终于接敌。
他们摆开阵势,次第结阵,各色兵种分明,方阵有条不紊。
雪花翻卷而下,将天地之间席卷成一片银白。天和地之间的界限,在飞舞的雪花当中,似乎也不怎么能分辨得清楚了。
突然出现的这支整备齐全的人马,彻底击溃了已经厮杀一天两夜的女真鞑子。
完颜宗翰见城头防御越来越强,丝毫不见衰弱;完颜希尹那边,又无法彻底击退当面之敌。
而新出现的这支人马,一看就不好破。
最要命的是,自己是匆匆赶回,没有地方修整和歇息,更没有埋锅造饭的条件。
事已至此,唯有撤兵一条路了。
完颜宗翰没有犹豫,想通之后,立马下令。虽然他可能因此在女真上层中,彻底丢失颜面,并且势必会被夺去一些权力。
但是宗翰还是很果决,因为他知道,再耗下去,损失会更加严重。
在他看来,自己手下这些人马,比对面的命值钱。
女真鞑子们此时已经杀出火来,好久没有经历过的伤亡,激起了他们血脉中的狠厉。
过分爱惜自己的族中战士的性命、过分轻敌、过分杀戮...这些事他们都会慢慢发现,并且纠错。
但是女真部族体量,毕竟还是太小了,他们的容错本来就不高。
要不是碰上了大辽、大宋集体拉胯,历史上也不会有这样大的战果,与后来建立大金国的辉煌。
虽然女真鞑子人人都不想退,但是宗翰的命令,无人敢违抗。
随着鼓号声响起,城下的兵马缓缓撤回,结阵后退,准备退出战场。
朱令灵没有选择追击,而是往大同府靠近,虽然他的兵马是出了名的耐苦战、敢牺牲,但是此时也已经快到极限了。
李孝忠选择衔尾追击,但是女真鞑子在这种时候,撤退依然有序,时不时反击,尤其是他们的射术惊人。
夏州兵在路上,依然饱饮热汤米粥的好处体现出来了,让他们有抵抗寒风和疲劳的精力。
一路上打打停停,追着女真西路军的主力,向东而去。
直到追至白登山,长青、弘州、天成、怀安城中的鞑子前来支援,李孝忠才下令收兵。
宗翰脸色铁青,这是女真起兵以来,遇到的最大的失败。
大队骑士,正在这风雪满天当中,艰难的向东而行。
战马喷着响鼻,马上骑士不住的催策坐骑,人马都喷吐着白气,每个人都在大声的咒骂着。
他们失去的,不仅仅是个大同府,还有无数的战利品。
但是宗翰想的更远,女真人开始输了...
这是他们以前从未思虑过的事,自己这路大军,南下已无可能。
西路军,恐怕永远都会被东路军踩着了。
西边大片的领土,可能也永久失去了,这些敌人明显不是辽军能比的。
他们一旦占领了大同城,要拿回来难如登天,一个应州治所,都如此难啃,何况是大同!
他的心底,第一次出现了颓丧这种情绪,面对那些兵马,饶是强如宗翰,也有些发怵了。
无数人命,在顷刻间消失死去,但是他们依然在冲锋。
面对战力强于他们的女真甲士,这些人咬住就不松口,输的时候顽抗到底尽可能杀伤敌人;赢得时候紧追不舍,誓要取得最大的战果。
他此时,甚至已经顾不上考虑西路军和东路军的争斗了,他在担心女真金国的命运。
在横扫了大辽,又见识了宋人的软弱无能之后,强敌出现了...
宗翰开始派人去会宁府,如实汇报此次惨败,并且请求皇帝亲征。
相比于南下侵宋,他觉得如今这支定难军,才是他们的死敌,是他们的心腹大患。
侵宋,只是锦上添花,拿下大宋也只是让金国的事业再添光彩。
大宋没有任何能力反攻,他们甚至没有这个勇气。
但是定难军,却是能要大金国命的力量。
----
李孝忠在大同以东的白登山布防,防线北接长城,南接桑干河。
大同府,则是加紧时间,修补城墙,加固工事,防止女真鞑子卷土重来。
城中的奴隶生口不计其数,财货宝贝堆积如山,却连清点的时间都没有。
此时却有一群人马,从西边赶来,守城人马如临大敌。
等靠近之后,才知道是被俘虏然后释放的女真仆从军,他们带着贺兰山军团丢下的装备前来投奔。
这些人,大多是辽国东京府、中京府和上京府的人,想要回去已经不可能,先不说隔着大同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