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真是害苦了朕啊 第226节

  从酒席上出来,陈绍先是松缓了一下笑僵的脸,然后解开裤子方便,顺口骂道:“真他娘的没劲。”

  大虎在一旁问道:“东家,那还回去么,要不要打发了他们?”

  “不用,该装还得装...”

  两人再次回去,从帘外就能听到里面的嘈杂声一直“嗡嗡…”的,让陈绍觉得这酒宴就跟菜市场一样吵闹,颇让他有些烦躁。

  不过也是没法子的事,就当是工作的一部分好了。

  他抖了抖衣袖,戴上帽子便向里走。

  大厅里的歌舞还在继续,丝竹管弦之声不绝于耳,乐工歌姬们换着花样表演乐不知疲。

  大宋确实是无论从什么方面,都把最菁华的东西,留在了京畿。

  汴梁和洛阳的士绅豪族,即使是要讨好陈绍,也不会如此露骨和世俗。

  那些身作低胸薄裙的女子脸上都挂着甜甜的笑意,但谁也不知道她们心里究竟喜欢在众人面前抛头露面卖弄身姿,还是迫于生计不得已而为之。

  见到他回来,众人又都纷纷恭维起来,陈绍反倒觉得有些寂寞起来,心里一直叹气。

  此间众人,各人挂着各人的面具,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仿佛都像程序一样早就定好了。

  而自己,又何尝不是戴着一副面具。

  收完这次河东人心,自己或许就不用如此了。

  ----

  大同府,完颜娄室去而复返。

  宗翰非但没有怪罪他,还重重赏赐了娄室,正因为他及时回撤,才避免了这支先锋被包围。

  事实上,他再晚走一两天,就被银州兵和夏州兵合围了。

  如今局势一下子明朗起来,原来不是他们南不南下,而是人家要北上来进攻大同了。

  女真鞑子人人心中都憋着一肚子火,要和这群不自量力的西北宋人开战。

  现下大同城塞女真三部合军,完颜希尹、完颜娄室与银术可,都是宗翰手下的大将。

  宗翰麾下的西路军,在讨伐耶律延禧时候,曾经短暂地聚齐过。

  这算是第二次...

  虽然知道了他们要打大同,但是宗翰还是派出了刘彦宗的一些人马,去北边安抚震慑。

  免得辽人得知有人来进攻,纷纷都不老实起来。

  前些时日这里还风平浪静,每日就是派出哨探,一则打探远方是否有敌踪,二则就是搜集粮秣。

  除了粮秣搜集得寥寥无多有点让宗翰心烦之外,其他一切都安静得近乎无聊。

  此时虽然知道被围,但是城中的女真人,其实都不怎么害怕。

  宗翰大军合兵之后,光女真战士就有三万,各色苍头弹压、部族辅军,加起来甚至可以号称十万大军。

  听说对面也有差不多的兵力,但是三万女真兵聚在一起,岂是他们能比的。

  女真人十分自信,只需要等在城中,稍稍休整一阵,等到那些不自量力的宋人靠近城池,就可以一鼓作气冲出去把他们杀光。

  他们自己来,倒省的大家到处搜捕了。

  届时就可以一鼓作气,直接南下,拿下应州府、从河东进入中原腹地。

  那时候宗翰这一支政治势力,就在女真政治版图中彻底占据上风。

  听说东路军宗望那支力量,已经拿下了硕大的燕山府,那地盘实在是大,宗望吸取了张觉的教训,正在收编当地武装,加强统治。

  其实在跟着老皇帝灭辽时候,辽国菁华基本上落入宗望那一派势力的手中。

  包括现在女真皇帝吴乞买也其实是偏向宗望那支血统更近的势力。

  宗翰这一股力量只能僻居辽人西疆,和草原上一帮穷鬼打交道,如今莫名其妙还惹上了一群西北宋人。

  可是当宗翰率领大军南下,成功打入大宋境内,那么南朝的花花江山,少不得大部分就得握于宗翰的手中!

  因为宗望是从燕京南下的,到了汴梁,他们肯定就无法继续进攻了。

  如此一来,宗望能抢掠的土地,只有河北与燕山府。

  而宗翰的行军路线上,有无数大宋的名城,占领的土地和人口,比宗望多不少。

  那时掌握辽人故地的东路军一系,掌握南朝菁华的西路军一系,才称得上互相能分庭抗礼。

  不像如今,东路军明显是人上人,西路军更像是他们的穷亲戚。

  那他们这些跟着宗翰吃尽辛苦,灭辽过程当中走得最远,打得最苦的女真新贵,地位也就真正稳固了。而且这富贵,还可以久远传给子孙!

  让他们世代都能享受这片土地的肥沃,享受其他种族的侍奉。

  这一战,对于西路军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打赢了这一仗,接下来的事,才能顺利!

  娄室和银术可还有完颜希尹,此时聚在一起,等待宗翰的到来。

  完颜希尹照例,都是要调笑银术可几句,今天也不例外。

  只是他还没开口,只是笑着看过来,银术可就给了他一记老拳。

  “谷神,你别放肆,好生等待宗翰的安排!”

  银术可说话时候,嗓子都有些嘶哑了,足见他心中的紧张。

  这辈子银术可从来没怕过什么,出身于女真小族的他十一岁就入山猎熊,与其他部族血战,起兵以来,带甲百万的辽人大军,他也从来未曾畏惧过。每当大阵,反而加倍兴奋勇决。硬生生从一个小部族的军将杀到宗翰的心腹重将的位置。

  此时他却有些畏惧,他怕输了这一仗,银术可有种很强烈的预感,只要这一战败了,前面所有的胜利,都将化为乌有。

  ----

  陈绍要求朝廷斩杀几个贼臣奸佞的消息,在汴梁传开。

  这种事,宇文虚中根本瞒不住。

  童贯听后差点气死,在他看来,陈绍是他一手提拔的,说是有知遇之恩,也不为过。

  没想到,自己到了这个地步,他竟然要落井下石。

  在他看来,陈绍是完全的恩将仇报,而在陈绍那里,他是坦坦荡荡。

  我之所以提出斩杀你,是因为你童贯罪大恶极,死不足惜。

  就你干的这些事,尤其是从伐辽开始,哪一庄,哪一件,不是该杀该死的!

  但是朝廷没有处置童贯,赵佶心中还是抱着一丝幻想。

  万一打赢了呢。

  打赢了自己的功绩,又上一层楼。

  此时若是杀了童贯,甚至是处分了他,那不都是否定了收回幽州的功绩了么!

  朕坟都上了,跟列祖列宗吹完了,叫朕打自己的脸,那怎么能行。

  赵佶灵机一动,突然想起另一个人来,想要杀了他,来堵住陈绍的嘴。

  此人正是他亲自赐名的赵良嗣...

第173章 宋不亡,天理难容

  郴州。

  夜色凉如水,江风雾也浓。

  赵良嗣站在江边,抬眼看着满天繁星,默然无语。

  他的妻子从树下过来,给他披上了一层衣裳。

  赵良嗣笑道:“委屈你了。”

  前些日子,张觉来投降,赵良嗣和谭稹反对接受张觉。

  他们认为此举会激怒女真,给金国南下的借口。

  谭稹派他到汴梁劝说皇帝,赵良嗣苦劝之下,赵佶不听。

  后来张觉打败了女真,赵佶想起他来,将他诏到跟前,羞辱讥讽了一番之后,下令削去官职,罢除武阶,流放郴州。

  一路上披枷带锁,还是谭稹给他偷偷说了情,许他不戴重枷、允许携带少量行李。

  终于到了郴州,赵良嗣被安排在江边服劳役。

  早一步来的妻子、女儿和幼子,在这里等候。

  李氏笑道:“要不是郎君早早离开大辽,我们母子、母女,下场恐怕更加凄惨。”

  他们两夫妻十分恩爱,李氏心疼地握着丈夫的手,感觉到一阵冰冷。

  这些日子,在江里挖泥沙,让他清瘦了不少,过不了几天,恐怕就要染上风寒了。

  赵良嗣叹了口气,回想自己的半生,默然无语。

  他本是大辽汉人公侯,世代公卿,自己也在辽国做到了光禄卿。

  只因为看到大辽文恬武嬉,君主昏庸,任用奸佞,而且想到自己是汉家血脉,便精心谋画弃辽归宋。

  然后又一力促成了海上之盟。

  没想到,如今在大宋,落到这个下场。

  自己真是瞎了眼,只看到那宋主的好皮囊,看到童贯宣抚西北的威风。

  却没有看到大宋这一殿君臣,是何等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如今燕山府丢了,反倒是自己最讨厌的陈绍,一鸣惊人,麾下还有十几万骄兵悍将。

  灭夏不说,又出兵占据了云中府,想到当初两人一起前往汴梁,那时候他就瞧着陈绍不太对劲。

  自己跟童贯说过,也跟谭稹说过,甚至和官家也说过。

  要他们小心陈绍,最好是将他拿下。

  没有一个人相信。

  想到这里,赵良嗣突然长舒一口气,决定不再为乱糟糟的大宋政局操心。

  自己来到这里也好,他料定完颜宗望很快就能打到汴梁,到时候让这群蠢货后悔去吧!

  不远处的草庐之中,因为娘亲离开太久,而被冻醒的小儿子爬了起来,揉了揉眼睛走出来。

  瞧见爹娘在江边,便举着双手跑了过来。赵良嗣呵呵一笑,弯腰将他抱了起来。

  赵良嗣分开破旧的棉衣,将他裹在胸前,虽然是个文官出身,但是赵良嗣一直是骑得劣马,拉的硬弓,也屡经战阵。

  李氏看着父子两个,满眼幸福,笑道:“这儿风凉,快些回去吧。”

  “好!”

  一家三口刚要回到破旧的草庐,突然远处奔来一些骑士,全都举着火把。

  他们靠近之后,将三人围了起来,为首的一员武将,用刀指着他们问道:“是这个么?”

首节 上一节 226/4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