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武把奏疏的内容在脑子里过了一遍,郑重劝道:“大哥,这奏疏一上,咱们家怕是要遭大难!”
“万一被陛下知道是我们指使的,那……”
马齐却淡淡地道:“正因为如此,我才让你找一个合适的人。”
“而且,我只是写了一个大概,具体内容,还得让你找的那个人去写。”
“像申朱墨这种十死无生的人,你都能找得到,那我相信,想当海瑞的人,也不会少。”
马武的脸色变了变,最终还是一咬牙道:“大哥,你想过吗,陛下可不是嘉靖啊!”
“他耳目那么多,如果……如果这事儿闹大了,后果不堪设想!”
“咱们家已经富贵到头了,何必再去冒这个险?”
“弄不好就是抄家灭族啊!”
“所以我绝对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大哥你这般的冒险。”
“你是不肯听我的,非得去干,那就休要怪我这个当弟弟的,请族中的各位长辈来评评理了!”
马齐的脸色沉了沉。
不过,他倒是能理解弟弟的担心。
风浪越大鱼越贵,这话是不假。
可是风浪越大,翻船的风险也越大。像他们这种有爵位的人,最怕的就是这种风险。
他想了想,忽然就笑了:“这事儿,当然不能咱们自己亲自出手。”
“八皇子不是想上位吗?你去见见他,把这主意透给他。”
“他要是想做呢,那就让他找人去办。”
“他要是不想做呢,那咱就撒手不管了。”
马武见马齐终于松了口,这才松了一口气。
他还真怕马齐一根筋就要干到底,那样的话,就算他马武再怎么在乎兄弟情谊,这回也得和马齐撕破脸。
这事儿实在是太大了!
马武要见八皇子,其实也不容易,毕竟平日里,皇子没事不能随便出皇宫。
好在,八皇子正在刑部观政,马武要想见,还是有机会的。
为了不走漏风声,马武找了个借口,亲自跑了一趟刑部。
一到刑部,马武就觉得八皇子的脸色不对劲。
虽然在迎接他的时候,八皇子脸上带着笑容,但是这笑容看起来很是勉强。
马武心里咯噔了一下:难道八皇子对我们家有意见?
“八皇子,您这是……”
八皇子勉强笑了笑,解释道:“没什么,就是一个故人去世了,心情不太好。”
马武琢磨了一番,最近也没听说有哪位达官贵人去世啊。
他正犹豫着要不要问是谁,八皇子已经低声道:“是任伯安大人。”
“可惜了,他这也算英年早逝啊!”
任伯安?马武的脑子里飞快地想起了关于《百官行述》的传言。
虽然这件事最终也没有摆上台面,乾熙帝好像也没有亲自过问,但是马武知道,乾熙帝还是出手了—任伯安直接被发配到了边疆。
这就是乾熙帝对待这件事的态度。
他原本以为,乾熙帝这样一处理,这事儿就算过去了,却没想到,任伯安还是死了。
“怎么死的?”马武话一出口就后悔了,这不是明知故问吗!
八皇子叹了口气道:“听说是得了急病死的。”
“可惜啊!”
马武识趣地没再聊下去。
八皇子调整心情倒是快,随即安排给马武倒了一杯茶,这才道:“马大人,你来我这有什么事儿吗?”
马武自然不会直说,而是笑着打哈哈:“八爷,臣来刑部办事,觉得有段时间没拜见八爷给您请安了,特地过来看看。”
八皇子的嘴角轻轻地挑了挑,心里有点鄙夷,他可不相信马武是顺便来见他。
都是千年的老狐狸,你在老子面前玩什么聊斋啊!
但是,对于马武这种故意兜圈子的小伎俩,八皇子倒也没有直接揭穿,反而不动声色地和马武聊起了家常:“马齐尚书的身体怎么样?”
“听说得了风寒除了吃药之外,最好能够泡泡温泉。”
“我有一个朋友在小汤山那边新买了一片庄子,里面的温泉虽然和父皇行宫的温泉没法比,但是泡着还是不错。”
“前些天我去泡了泡,还是不错的。”
听到这话,马武神色一正道:“多谢八爷关心。”
“家兄已经好多了,再休养一些日子,就能回户部继续当差了。”
说到这里,他话锋一转道:“家兄这些天在家养病,别的都没干,就是重新读了几遍海瑞大人的天下第一奏疏。”
“前些时候和我探讨,他还在感慨。”
“说这天下第一奏疏犹如暮鼓晨钟,不但惊醒了嘉靖皇帝,也让满朝文武为之惊醒啊!”
八皇子脸色一变。
这天下第一奏疏,他当然读过!
而且还读得不止一遍。
这是海瑞弹劾皇帝的奏疏,马武来找自己,突然间说起这个,肯定是别有深意。
难道马齐昏了头,要弹劾自己的老子吗?
对于这个,他有点不相信!
马齐虽然一直自诩自己是一个国士,但他心里非常清楚,像马齐这种非常擅长趋利避害的货色,应该没有胆子弹劾自己的老爹。
那差不多等于是自寻死路了!
对于无利不起早的马齐来说,不太可能。
可是,马武说这个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海大人的奏疏,确实振聋发聩,让人惊醒。”八皇子猜不出马武的意图,只好顺着说下去。
马武见八皇子没听懂,干脆把话给挑明了:“八爷,您不觉得现在的陛下太宠溺太子了吗?”
“太子不论是开设银行,还是执掌快速通道,说白了,就是与民争利。”
“要不是有陛下在背后撑腰,太子也不至于如此的肆无忌惮哪!”
这话说完,马武就闭了嘴。
他已经把能说的都说了。
响鼓何需重锤敲?
八皇子理解不理解和他都没什么关系了。
八皇子是一个聪明人,一点就透,听马武这么一说,心里顿时就亮堂起来。
马齐是想上“天下第一奏疏”!
通过弹劾乾熙帝,从而达到弹劾太子的目的。
他让马武来给自己传话,是不是马齐想征求自己的意见?
对于这种能够打击太子的计划,他当然是举双手赞同。
所以他郑重地感叹道:“国难思良将,板荡见忠臣!”
“马齐大人忠肝义胆,我佩服至极!”
“我相信,忠臣一定会得到重用,会得到好报,会……”
听着八皇子的话,马武的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
看来,自己还是没有说明白,让八皇子有点会错意了。
他当下咳嗽了一声道:“八皇子殿下,家兄眼下还在病中,就算想要为国除害,也是有心无力啊。”
“他还需要静养!”
说到这里,马武故意拍了一下脑袋道:“八爷,我突然想起来家里还有点急事,需要回去处理一下。”
“臣先行告退了。”
看着马武急匆匆离开的背影,八皇子的脸色快速地变幻。
他总算明白了马齐的真正意图,你他娘的这是想怂恿我去堵枪子啊!
八皇子心里万分恼火,但是眼神却慢慢地坚定起来。
第342章 长此以往,天下将不值陛下矣
通政司里,各种奏疏汇聚而来,堆得像小山一样,整个衙门忙得脚不沾地。
作为朝廷上传下达的重要部门,通政司每天都要处理朝廷各级大臣的奏疏—先整理汇总,送交内阁,再把朝廷的批复传达下去。
通政使虽然只是一个三品的官位,但若不是乾熙帝的心腹,根本就坐不上这个位置。
眼下,这位通政使杨陨,正焦头烂额。
本来,这奏折内容和他无关,可最近,弹劾的折子太多,连带着他们通政司的日子也不好过。
谁让他们还得负责给这些奏疏备案呢。
申朱墨自尽一事,让不少低层官员纷纷上书,质疑这次京察的公正性。
当然,更有不少人替申朱墨鸣不平。
要求朝廷还申朱墨一个公道,让一些人得到应有的严惩。
这其中,虽然没有人直接对太子提名道姓,可字里行间的意思,却是再明白不过。
面对这种情况,杨陨对下属的要求只有一个:都给我安分着点儿,别惹事。
他只盼着陛下能赶紧把这事儿平息下去。
据杨陨所知,一些年轻官员正打算趁着大朝会,联名向乾熙帝启奏,请乾熙帝彻查此事。
到时候,还不知道要闹出多大的风波。
就在杨陨正心乱如麻的时候,一个下属急匆匆地跑了进来。
还没等杨陨开口,那人就慌里慌张地喊道:“杨大人,不好了!”
一听这话,杨陨的脸就沉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