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锦衣卫临时工,咋成权臣了 第80节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林十三不在推脱:“好吧,士绅们一番美意,我只好却之不恭。”

  片刻后,上船给唐顺之送程仪的府衙书吏回到岸边。

  书吏道:“禀知府老爷。唐郎中不收程仪。他点名要了另外几样东西。”

  徐知府连忙问:“哦?什么东西?”

  书吏答:“唐郎中要泊头鸭梨、沧州火锅鸡、黄马华虾酱、青县羊角脆。另外还要沧州孟村八极拳的传人,上船与他切磋一番。”

  唐顺之要的都是沧州特产。出名但不值钱。

  徐知府不敢怠慢:“来人,快按唐郎中所说,一一去办。”

  说完徐知府又道:“林传奉,今夜就住在我的后衙吧。我们当地士绅已在后衙设宴,等您赏光。”

  “另外.嘿嘿,外出办差,未带家眷。长夜漫漫可怎么过?我还给你备了一样礼物——程女。”

第110章 月黑风高夜,杀倭报国时

  徐知府引着林十三、孙越、沈惟敬来到了沧州知府衙门后衙。

  后衙内,一众官员、士绅已等候林传奉多时了。

  大明是“皇权不下县,士绅管四方”。

  一个县的官、吏就那么多。真正在底下管着老百姓的,往往是林十三眼前这些士绅。

  他们或是当地世宗大族的族长,或有秀才、举人功名在身。都是在本乡本土放个屁能蹦出个大坑来的人物。

  众人入席。林十三和孙越被徐知府让到了上座。

  因沈惟敬此番南下是以林十三跟班小厮的身份,故他站在林十三身旁伺候。

  这倒让林十三有些不好意思了。大家同为总旗,哪好我坐着你站着,我吃着你看着?一会儿还要分女人,分给我不分给你岂不尴尬?

  于是林十三道:“徐知府,我这跟班小厮随我在运河上漂了三日,着实辛苦。可否给他一个座?”

  徐知府颔首,命人添了座。

  酒宴开始前,徐知府首先向林十三“献宝”。

  林十三是皇家传奉官,途径任何地方,地方官自然都要通过他给皇帝献上罕见的好宝贝。

  万一皇帝喜欢地方官所献宝贝,龙颜大悦。那升官发财还不是手拿把钻的事?

  瞧瞧人家殷正茂,几年前就是靠着给嘉靖帝送金龟,直接从兵科给事中高升了广西按察副使。

  徐知府道:“皇上敬天爱民,我们这些当臣子平日里尽心公事,报达君恩。”

  “此番林传奉来咱沧州。我们沧州人总算有个机会通过您好好孝敬皇上。”

  “来啊,带上来。”

  一名府衙差役将一个鸟笼子提了上来。鸟笼子上罩着笼布。

  徐知府笑道:“林传奉是鉴鸟的行家。您替我们看看这鸟如何?”

  差役揭开了笼布。只见鸟笼中是一只画眉。

  林十三大眼一瞧,直接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这是.将王级的画眉?世所罕见,可遇不可求啊!”

  说完林十三快步走到鸟笼边:“诸位请看,这画眉鸟头型粗而大、方而平。这是难得一见的蛤蟆头。此乃将王相之一。”

  “再看它的眉形。鸟眼圈的白色沿着上缘接成了一道窄纹,一直延到了头枕侧。此谓之,清眉纹。此乃将王相之二。”

  “它的眼睛如蓝宝石一般晶莹剔透,此乃将王相之三。”

  “鸟腿如牛筋、脚粗指短,此乃将王相之四。”

  “有此四相,此鸟的鸟鸣若清脆嘹亮,便是世所罕见的将王级画眉。”

  林十三正说着话,画眉仿佛能听懂人言一般叫了几声。

  众人屏息凝神,林十三侧耳倾听,随后他道:“叫声宛转悠扬,余音绕梁。这便是将王级画眉啊!以前我只在书中见过。”

  徐知府夸赞道:“哎呀,要不说林传奉是行家嘛。”

  林十三问:“产地是云贵还是陕西?”

  徐知府答:“云贵。”

  林十三猜测道:“你们将它买回沧州,至少得用四千两银子。”

  徐知府道:“花了五千两。因当时有个浙江鸟贩抬价,我们多花了一千两。”

  林十三道:“好,好,好。你们一番苦心,我想皇爷见到它一定会龙颜大悦。”

  徐知府听了这话,嘴咧得像个蛤蟆:“啊,那就借林传奉吉言。”

  林十三道:“我此番南行还有差事要办。路上带这么一只宝鸟不方便,怕委屈了它。”

  “我看不如先养在你们府衙,等我回程时再来取,如何?”

  徐知府当即应允:“是。我们一定尽心伺候着宝鸟。等着林传奉归程时来取。”

  献完活宝画眉,徐知府又开始献死宝。

  对于皇家传奉官来说,宝分“死活”。活宝是能动的,死宝是不能动的。

  沧州沧州,沧海之州。这里本就靠海。徐知府献上了一串珍珠。这串珍珠产自东海之中。

  只见这串珍珠每一粒都大小相同,圆润光滑,洁白无瑕。更为难得的是,珍珠上竟用微雕手艺,雕出了一整段的八仙过海故事。

  林十三看着这串珍珠,称赞道:“真是罕见的宝物啊。跟画眉一样,回程时我再来沧州取。”

  献完了给皇帝的活宝、死宝。该给林传奉献“人宝”了。

  徐知府拍了拍手,一众仆人侍女开始上菜。菜品水陆八珍,样样珍馐自不必说。

  徐知府笑道:“有美酒佳肴,又怎能无佳人助兴?来啊,让摘星班上来。”

  沧州既是大明的武术之乡,又是大明的杂耍之乡。

  十几个妙龄女子快步走进了后衙饭厅的小歌乐台上。这些女子个个柔若无骨。诸般柔术之技看得众人连连叫好。

  徐知府涎笑道:“林传奉有所不知。山西有大同婆姨,杭州有西湖船娘,山东有泰山姑子,扬州有扬州瘦马。我们沧州则有水柔杂戏女。”

  “杂耍班子走南闯北。其中女子自然,啊.哈哈哈。”

  林十三颔首:“啊,还有这样一番讲究。”

  徐知府道:“一会儿安歇前,请林传奉挑几个带回房去。另外孙小旗和那个小兄弟也一人挑一个。”

  林十三心道:混迹官场最忌不合群。我此番南下是为了抗倭大业。若刚上岸就得罪了一个知府,那此次南行可谓是开局不利。

  故,为了一路顺畅,为了抗倭大业。我就吃点亏,恭敬不如从命吧。

  想到此,林十三嘿嘿一笑:“那我就不客气啦!”

  孙越亦是美滋滋的,他道:“徐知府对我们真是照应啊。”

  徐知府道:“应该的。”

  孙越已经有些急不可耐:“徐知府,我吃饭快,已吃饱了。我这人有个毛病,一吃多了就犯困。”

  说完他打了个哈欠。

  林十三心中暗骂:看你那没出息的样子。丢人败兴的玩意儿。

  徐知府道:“啊,孙小旗快挑一个女子,服侍您下去休息。”

  孙越早就看好了一个,伸手一指。女子走了过来,给他见了礼。

  孙越急不可耐,起身便拉着她双宿双栖去了。

  林十三夜里被窝也没冷着。他挑了一个二十二岁的女子。久跑江湖的女人果然不一般,又有柔术在身。林十三这夜如坠云雾一般.

  翌日上晌,林十三告别徐知府,领着睡眼惺忪的孙越、沈惟敬回官船。

  在官船边,他看到唐顺之正在跟一个精壮汉子切磋武艺。

  那汉子想来就是沧州孟村八极拳的传人。

  只见唐顺之步伐稳健,出拳狠辣。他用的是军中杀人拳技。

  精壮汉子不多时竟败下阵来。

  林十三感叹:“咱们唐郎中真有汉唐遗风。虽是文人,却武艺超群。”

  沈惟敬在一旁道:“据我所知,唐郎中的本事远不止一对一的单打独斗。他身负万人敌之法。”

  林十三惊叹:“万人敌?”

  沈惟敬颔首:“没错,万人敌!他还精通周易八卦,算到自己的寿元并不长。他此番去浙,名为督战,实为收两个徒弟,以求万人敌之法不要断了后嗣。”

  官船一路南下,经德州、临清、聊城、济宁,过山东,又经宿迁进入淮安府。

  这一路上林十三可谓是享尽了荣华富贵。光是程仪便收了快一万五千两。那真是吃不完的珍馐、睡不完的佳人,收不完的钱。

  运河淮安至扬州一段发生了阻塞。无奈众人只得下了官船,改走陆路。

  

  此番南行,刘守有给了林十三两个北司总旗队一百人护卫。这一百人个个持铳带弩。一看就与普通卫所军不同。

  盗匪们见到这路兵马,得绕道走。

  行至傍晚时分,距淮安府盱眙县城还有三十里。众人打算找个地方宿营歇脚。

  眼尖的林十三突然发现,前方有个村落,冒着滚滚浓烟。

  众人赶到村落前。他们被村内的惨状惊呆了。到处都是百姓的尸体,说是血流成河都不为过。

  房屋几乎全部被烧。人肉烧焦的味道能传出几里地。

  孙越倒吸一口凉气:“这村子是遭了土匪了?这股土匪好狠辣的心肠啊。”

  唐顺之蹲在地上,检查了一具尸体:“从伤口看,他们是被倭刀所杀。如果我所料没错,此地有倭寇出没。”

  林十三皱眉:“倭寇出没?这里是盱眙啊!不是说浙江、福建才是倭患猖獗的地方嘛?”

  唐顺之道:“倭寇无处不在。连山东沿海都有,何况盱眙?”

  突然一名北镇抚司校尉跑了过来:“禀林总旗、沈总旗,前面发现.这个村子的百姓遇到的不是人,而是畜生!”

  林十三跟着那校尉去了前方观瞧。不多时去而复返。

  对于前面的血腥场景,林十三没有说出口。因为他已说不出话了,低头便开始疯狂呕吐。

  唐顺之正色道:“林传奉,这一百名锦衣卫的任务是护送你到杭州。他们只听命于你和沈总旗。”

  “看村里的余烟,倭寇应该没有走远。我想借你这一百锦衣卫,替这个村子的百姓报仇。”

  林十三当即应允:“我们锦衣卫的袍泽也都是热血男儿。要如何为百姓报仇,我们全听你的。”

  沈惟敬在一旁有些担忧:“我们不知倭寇具体有多少人。若寇少还好。若是寇多.咱们还有大差使要办啊。”

  唐顺之道:“我刚才勘察了村西。倭寇应是从村西撤退的。看脚印,他们的人数并不算多。这应该是几十人规模的一小股倭寇。”

  林十三道:“那还等什么,打啊!锦衣卫弟兄个个持铳带弩还配着锋利腰刀,可谓是武备精良。”

  “遇到倭寇作恶不管不顾,等回了京城,别说是我们,就连陆都督都丢不起这个人。”

首节 上一节 80/1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