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博也想给自己补充点养马的知识,好当个能一眼看出千里马的伯乐来。
于是他也跟着过去了。
而等快走到山下,已经可以看到放牧之人的面目时,西门豹突然说,“我看到这些蛮夷常在这边祭祀,这是为何呢?”
何博随口就解释,“这不是前面送了张仪一程吗?”
“船一路溯流的时候,被岸边牧马的人看见了,他们就开始在这里祭祀了。”
说完,
他还笑道,“这些禺知人还把张仪当成巫师神使了呢!”
“我现在就等他原路返回,路过这里的时候,被禺知人堵住,然后看他的热闹!”
正好,
张仪能言善辩,最能忽悠他人,
到时候真把禺知忽悠傻了,把他供奉起来,那是真有乐子!
第147章 返程
而当张仪返回的时候,
果然有一堆禺知人拦住了他,并且直接向他祈祷起来。
张仪问明缘由后,先是苦笑不得,然后又下意识的对副使说道,“我去西域的时候,是走河湟谷道;现在我返回秦国,是直接走陆路,去陇西之地。”
“怎么这些人在河湟见到了我,又能在这里和我相遇?”
副使就说,“肯定是迁徙来的嘛,我们先前从谷道来这边,不就是通过大斗拔谷吗?”
张仪警觉的说,“我们一行人,是秦国特使,故而多身强力壮之人,行走翻越那个山谷,游历西域,也可以撑住。”
“这些禺知人多有老幼,还要驱赶牛马,时隔快一年了,其人口不仅没有因为风雪而损减,还增加了一些!”
“这可不一般啊!
那直接认出张仪,并且拦下他的人,是当初在浩门川岸边放牧,目睹了船只无帆自动“神迹”的老者。
此时此刻,
这位老牧人虽然脸上布满褶皱,但面色红润,手脚仍有力气。
而在他的热情之下,张仪也听他提到,“感恩去年神使显露了踪迹,让鬼神注意到了自己的部落,今年部落的人口增加了许多,牛马也长的肥硕。”
张仪询问他,“你们只是禺知的一支,其他部落难道也过了个丰收的年吗?”
老者说,“是啊,这些都是鬼神的恩赐!”
“今年很多人都说,要来祭祀鬼神呢!”
于是张仪皱起眉头,对副使说道,“禺知人在以后,恐怕要繁衍起来了。”
“我从秦国走出的时候,观察过很多戎狄的生活。”
“其中很多不会特意照顾老者,每次过年经历了风雪,部落中的老者总有死去的。”
“但他们却会顾及老幼,繁衍更多的人口。”
副使听完,也跟着沉思起来。
在此之前,
河西走廊这一带的霸主,最初是犬戎,之后就是羌人,再之后便是义渠。
如今义渠被秦国收复,在前几年划为了郡县,并且强令义渠人向内地迁徙,移风易俗。
但秦国的重心在东出一统天下上,国人以耕战为本,并不会时刻注意这里。
因此,这片区域的霸主之位便空缺下来了。
而以蛮夷的生态系统,
再过个几十年,这里肯定要兴盛起新的游牧霸主来。
“……无妨,蛮夷戎狄没有几个强大的,他们生的再多,只要我们动了真格的,也不过是待宰的牛羊罢了!”
随着诸夏的技术不断发展,如今铁做的武器,已经不少了,秦国得到墨家的帮助,在武器制作上,比六国还要精良。
而蛮夷还有很多使用着青铜,甚至石器的。
出使西域十多国,使团众人以诸夏的眼光去看他们的武备,只觉其“兵弱”。
如果不是秦国此时无心攻打,只安排了交南君做前锋打根基,西域诸国加一起,也不够秦国收拾的。
“何况这里的蛮夷种类也多,一时之间,他们争不出胜负!”
除了禺知人外,还有羌人、塞人……
一到春天争夺牧场的时候,
这里就满是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景象。
副使想了想,最后说道,“可以防备,但不至于影响国策。”
要是真有问题,
那就得期待后人智慧了。
他们这代人,
最重要的是向东推进,为秦国统一,打下更牢固的基础。
张仪想想,觉得也有道理。
于是他继续向南方大河而去,走到渭水流域的时候,何博再次在他的梦里探出头。
张仪一看见这个鬼东西,第一时间就在梦境里奔跑起来,担忧会像上次一样,被束缚在方寸之地,学不会外语就走不出去。
何博就看着他在梦里当一只灵活的狗,等张仪跑累了,才对他说,“西域怎么样?”
“都快一年了,跟我说说你的经历呗!”
张仪走的时候,
是秦君驷五年夏的时候,
现在秦君驷六年都来了!
何博一算这时间,就知道张仪肯定在西域整了大活,不然何至于拖延到现在?
于是他一直蹲在南山那边守山待仪,结果张仪换了路线,没从那里来了。
好在渭水这边,鬼神也有关系,不然还堵不住这家伙。
张仪说,“这次难道也是说不完全,就出不去?”
“对啊!”
何博理直气壮,“就关你小黑屋了!”
说罢,
他还拿出纸笔,兴致勃勃的说道,“反正梦里的时间,比现实宽松太多!”
“现在西域的事,对诸夏来说十分陌生,所以我想着,从你这里打听消息,替你写一本游记!”
他噗噗的拍着胸脯,很热情,“怎么样,鬼神亲自为你著书,这种待遇也就孟轲这些名满天下的贤人能享受!”
如今的孟子,已经到了不惑之龄。
他的弟子们也跟随他许久了,便想着将老师的言行思想编著成书,何博因此,就把偷偷记录了几十年的“孟子小故事”完本,打算哪天找到孟轲,给他一个惊喜。
至于庄周?
因为发现他写的书里记录了自己的言行,传播了鬼神的黑料,所以何博现在也准备着替他准备写一本,好“以德报怨”。
张仪听到这个,倒有些意动。
著书成册,留名青史。
这本来就是诸夏血脉里,不可拒绝的诱惑。
于是他果然上钩,跟何博分享起了自己在西域的所作所为。
何博听了,就忍不住感慨:
使者去西域搞事,
难道是一种天性吗?
现在秦国还没有统一,国力比不上后世,张仪就敢在那边又拉又打,挑唆一国内斗了。
也怪不得后世的使者会在西域,摆出那样的嚣张姿态。
真妙!
这种事情,可必须狠狠记录,以传给后人,鼓励他们再接再励!
……
“张卿,也是辛苦你了!”
在距离出发近一年的时候,张仪终于返回了咸阳。
秦君已经通过快马加鞭,知道了他们在西域做的事情,于是对张仪的态度很热切。
张仪和国君对坐,微微笑道,“好在不辱使命!”
秦君拍着手说,“好个‘不辱使命’!寡人现在,又有新的任命要交给张卿,还请你用心去做,助秦国完成大业!”
张仪当即叩拜,“臣受命!”
随后,
秦君拜张仪为客卿,筹划谋略攻伐之事。
至于使团的其他人,也都各有提拔任命。
有了这次的经历,
想来之后秦国开拓西域,他们可以提供更多的作用。
之后,秦君还询问张仪,“你在西域的行为,可以用到其他诸侯身上吗?”
张仪摇了摇头,“诸夏和西域的情况不一样,是不可以用相同的办法去游说他们的。”
“西域国家众多,分散各地,且人种不同,很难统合。”
“而且那里的人长期从事商贾,勇于私利而怯于公战,所以我可以凭借千人之军,就拉拢分化了他们。”
“但诸夏互相征战了数百年,论武力,秦国还不足以让他们直接屈服。”
“并且诸夏同源同种,一旦压迫重了,诸侯还可能联合起来,共同抵御,所以出使其他诸侯,是不可以像出使西域那样狂傲放纵的。”
秦君知道的确是这样的道理。
只是心里免不了有些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