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第145节

  何博当即就说,“你看,不是我!”

  “……你是河伯,难道不会操纵游鱼吗?”

  何博指天画地的发誓,“哼,如果是我操纵游鱼故意喷你水的,那就让我落入阴间,跟群鬼待在一起!”

  庄周将信将疑。

  不过再猜测也没用,

  鬼神不愿意承认,

  庄周也逼不了他。

  趁着还没有到家,晨光熹微,他坐在船上眯起了眼睛,开始打盹,补充精神。

  做梦看别人吵架,

  也是会耗费精力的。

  何博见状,又悄悄的往庄子的梦里塞了点东西,满足他一直以来的幻想。

  而等到庄周再睁开眼时,

  他梦中的无边鲲鹏、绚烂蝴蝶,也逐渐远去。

  他仍然躺在之前垂钓的位置,周边已经没有了鬼神的踪迹,只有一条大鱼在草地上扑腾着。

  愣了一会后,

  庄周这才拍着手呵呵笑道,“梦耶?非耶?”

  然后,

  他拿起鱼竿,提着鱼,踏上了回家的路。

  〒_〒

  诸子的智慧太深奥了,只能粗浅的写一点对方的重点思想,之前写的觉得不行就给删了,就这样结束吧

第130章 公子朝死(上)

  在何博看完吵架的两天后,

  魏国称王大典正式举办,

  魏侯瑩进化成为魏王瑩。

  继而诸侯震动,不朝魏而奔齐。

  商鞅返回秦国,继续他的变法。

  只是他心中忧虑,免不了被秦君看出。

  于是秦君询问,“商君,让天下的矛头对准魏国而去,本应该高兴谋划的成功,为什么忧心忡忡呢?”

  商鞅说,“魏国衰败,秦国吞并它,已经是可以预测的事情了。”

  “我只是在担心百年之后,秦国统一天下,又该如何!”

  “我曾向您进谏过,霸道之法,适用于乱世,而不适用于治世。”

  “秦国如果想要像西周时的天子那样,享受数百年天下,就要在统一天下后,放弃霸道。”

  “但是如果他不愿意改,又该怎么样呢?”

  秦君闻言,也沉思起来。

  他并不震怒于商鞅担忧秦国享有天命的时间不会长久。

  毕竟他曾经对商鞅说过,“信君如信我。”

  而且即便天命得到又失去,那也是百年之后的事情,和他这个老祖宗有什么关系?

  周天子都只设立七庙来祭祀祖先,百余年之后,他可不一定能在宗庙中占据昭穆之位。

  但到底是嬴秦的传承者,秦君即便再看的开,也是不忍心让宗庙社稷,一点都留不下来的。

  “那你有什么想法呢?”

  放弃变法,

  这自然不可能。

  秦国就像一艘庞大的巨船,才掉头过一次,是不能在短暂时间里,又改变航向的。

  朝令夕改,

  这只会让国家变得混乱,损耗大量国力。

  商鞅说,“所以臣思虑良久,觉得西域那边,或许可以当做秦国的后备。”

  一旦中原的天命失去了,

  一些嬴秦宗族跑到西域安家落户,也是可以的。

  毕竟到了那样的地步,

  不跑就只有一个结局了。

  “何况,前年那位公子朝的消息也传了回来,听说在西域更西的地方,存在一片新夏之地,不是吗?”

  “新夏啊……”

  秦君想起从西域传回的消息,沉吟起来。

  自打开辟出通往西域的商路后,为了谋取更多利益,秦国贵人每年都会组建起人手,向那里进发。

  更不用说,还有秦君派去找人的队伍。

  而前年夏秋之交的时候,有人从西域返回,说见到了第一批去西域的队伍领袖——秦由。

  他当时惊讶于西域竟然有了不少诸夏的身影,便在那里招募起人手来,想要带回新夏去。

  随后便跟秦君派去的商队取得了联系。

  因为年长疲惫,秦由没有跟着商队一块返回秦国,但也将新夏之事,转告回了诸夏。

  而秦君并没有把一个遥远的小国放在心上。

  他只是高兴一件从先君献公开始,持续到现在的寻人行动,终于成功收尾。

  然后,

  秦君就把派去找人的钱,都砸到了商队身上,并且心想:

  总算能一心一意的挣钱了!

  现在商鞅提到新夏,自然不是说要去那遥远西方,将其取而代之。

  只是举例——

  既然公子朝带着二百人,就能获取一片土地,建立一个新国家。

  那秦国一边逐鹿中原,一边去西域,给自己布置一份家产,以防不时之需,难道不可以吗?

  狡兔尚且三窟,

  何况于秦人?

  反正西域商路的获利越来越多,

  秦国内部得利的贵人们,都在要求发动一场“西进运动”,将边上的羌人和义渠进一步的驱逐,防止这些蛮夷耽误自己挣钱的大事。

  平时这些蛮夷就像野草一样,

  长在旁边的荒地上,贵人们也懒得去将它们拔除。

  但现在荒地要用来种粮食了,怎么还能容忍杂草的存在呢?

  必须要用诸夏先人传授下来的刀耕火种的手艺,去狠狠除草!

  秦君想到这个,也忍不住点头。

  “西域之事,的确要更加重视。”

  “正好魏国称王,引起了中原诸侯大乱,没空来攻打秦国了。”

  “而变法到了今天,一些大臣对你我也非常不满,不如借口帮他们开拓商路,出兵攻打蛮夷去!”

  先让道路通畅起来,保证不会受到蛮夷的侵扰阻拦。

  以后不论是挣钱还是跑路,

  都能变得更加方便!

  于是,

  在魏国沉浸在“王业”之中,齐国趁机扩张自己在中原的影响力之时,秦国为了更好的垄断西域商路的利益,决定更早的去消灭义渠这个蛮夷之国。

  ……

  天子扁二十六年,

  新夏。

  公子朝垂垂老矣,正躺在席上,和同样苍老的秦由说话,回忆这些年来国中发生的大事。

  说着说着,他发觉有些看不清东西了,就对秦由说,“是不是你把窗户关了?”

  秦由看了看仍旧打开的,让室内充满光明的窗户,又看了看公子朝眯着的眼,皱巴巴的脸。

  他说,“对,窗户被风吹闭上了。”

  “那你去把它打开!”

  “不了,我懒得动!”

  秦由说着,咳嗽几声,发出浓浊的痰音。

  于是,公子朝也不使唤他了。

  这个家伙比自己年轻,但比自己还懒。

  每次让他带队去那个已经被诸夏命名为“西域”的地方,都要自己三请四催,才慢腾腾的启程。

  而启程之前,秦由还要装模作样的写好遗书,说若自己一去不回家里该如何如何……

  可明明,

  自己都快死了,

  对方却还活得挺好,每次往返都是全须全尾的,野外求生能力也就比五羊大夫百里奚差了点。

  也难怪他会成为秦君钦定的带队人。

  “好多年了……”

  昏暗的视线中,公子朝抬起自己干枯的手,计算着时间。

  “五十四年了……”

  他离开家,已经五十四年了。

首节 上一节 145/3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