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他企图抄着棋盘,去殴打商鞅。
商鞅绕着庄惠二人而走,时不时转过身,对孟子报以老拳。
惠施忍不住鼓掌叫好,
庄周在旁边叹息,觉得要是商孟打了个两败俱伤,自己比惠施较前一步,怕是要当第一了。
好在到底是分出了胜负——
孟子三十岁,
商鞅四十六岁,
在衣食无忧的情况下,双方都在壮年的阶段。
更别说商鞅还带兵打过仗,
这力度自然比孟子的武装讲学要强一点。
于是,
孟子的挑战失败了。
孟轲因此很失落。
何博就安慰他,“他现在赢了一步,以后就不一定了!”
“反正你才三十岁,不如再多去一些地方,多跟当地的人交流。”
“到时候说不过商鞅这个老头子,难道还打不过他吗?”
熬老头战术,
这可是经久不衰的一项兵法!
转过头,却发现商鞅也很失落。
何博疑惑的看着他。
商鞅就说,“辩论的时候,魏击给了我很大的支持,但不是因为他支持我的想法,而是因为严苛的法度,对君主最有利罢了。”
“我因此知道,秦国以后会成功统一天下,也会迅速消亡。”
在君主眼里,
既然把权力、财富都收归于手了,凭什么再将之还回去呢?
哪怕是临时征收的赋税,后面也会变得固定,然后层层加码,直到将民众压得受不了,揭竿而起。
而在那个时候,君主还要反问民众,“为何不做安安饿殍?”
唉!
人的贪欲是无止无休的,
人的忍耐也是有限度的。
商鞅对此,虽然早有预感,但秦君嬴渠梁的表现,以及对秦国倾注的心血,都让他对“秦”充满了感情。
他有些舍不得。
他对自己的未来做了最坏的打算,却忍不住希望后来的秦君能够改良秦法,缓和人心中的怨气,延续嬴秦的宗庙。
“要是看开了,那就不用管他。”
“后世秦君不愿意做,自然有人替他做嘛!”
“如果想不开,那就未雨绸缪起来!”
“反正现在还早着呢!”
何博也随口安慰他。
商鞅听完,露出一副若有所思的神色。
庄周和惠施在旁边围观了儒法之争,后者不由得嗦牙根,“都惦记起千年之后的事了,想的可真多!”
“我能够顾及后世百年,就已经很好了!”
庄周摊手,“想的太多,烦恼就多。”
“所以我懒得去想现世的事,只想沉浸在自己梦里。”
“那你的妻和子呢?”
庄周顿时改口,“那还是要照顾的。”
自在逍遥,又不是舍弃人性。
既然有了家人,自然要尽到相应的责任。
最后,何博总结:
“虽然各家自有论点,然而一天下之事,却是受到公认的。”
“无论是统一疆土,还是统一人心。”
“不统一,就要有更多的动乱。”
“只是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是以国家为主,还是以个人为念;以结果为主,还是以过程为念,仍旧需要凭借后世所发生的事去论证。”
说完,
何博还笑了一声,“幸好杨朱不在,不然这场辩论,还要更加激烈!”
杨朱,
是道家的传人,
但比起老子的“无为自然”,庄子的“逍遥洒脱”,他更加强调个体的自由。
所谓“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就是这位先贤的名言。
而杨朱死的时候,还是魏文侯之时,
何博当时在漳水里泡着,便跟这位先贤擦肩而过了。
不过以对方的豁达,也早就说过“且趣当生,奚遑死后”的话,想来是不在乎阴不阴间的。
毕竟杨朱之所以摆成那样,就是因为“人活着,就会死”,而死后大家都会烂掉,什么都没有了。
所以其学说强调个人和集体互不相犯,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跟儒、法、墨之学都不对付。
一旦这位或者其弟子过来了,
那棋盘上的小孟小商,指不定就会暂时放下争端,先去解决小杨了。
当然,墨家过来也不好。
因为墨家的武力是最强的,到时候一手一个,将人顷刻炼化,也不用去辩了。
何博因此打算等到后面,再安排支持“爱大家”的墨家弟子,还有支持“爱自己”的杨朱弟子,进行一场专门的辩论。
到时候这两家绝对会进行一场精彩的战斗!
……
“对了!”
就在梦境消散,大家各自归位,庄周再次登船返回宋国时,他突然问何博。
“我七岁时,在濮水里被鱼滋水过……那条鱼是你变的吗?”
何博尴尬的顾左右而言他,就不正面回答。
于是庄周又说,“惠施的那次,想来也是你吧!”
就在他下定论之时,
濮水里突然冒出来一个鱼头,对着他滋了一下。
庄子被喷了一脸的水。
何博当即就说,“你看,不是我!”
“……你是河伯,难道不会操纵游鱼吗?”
何博指天画地的发誓,“哼,如果是我操纵游鱼故意喷你水的,那就让我落入阴间,跟群鬼待在一起!”
庄周将信将疑。
不过再猜测也没用,
鬼神不愿意承认,
庄周也逼不了他。
趁着还没有到家,晨光熹微,他坐在船上眯起了眼睛,开始打盹,补充精神。
做梦看别人吵架,
也是会耗费精力的。
何博见状,又悄悄的往庄子的梦里塞了点东西,满足他一直以来的幻想。
而等到庄周再睁开眼时,
他梦中的无边鲲鹏、绚烂蝴蝶,也逐渐远去。
他仍然躺在之前垂钓的位置,周边已经没有了鬼神的踪迹,只有一条大鱼在草地上扑腾着。
愣了一会后,
庄周这才拍着手呵呵笑道,“梦耶?非耶?”
然后,
他拿起鱼竿,提着鱼,踏上了回家的路。
〒_〒
诸子的智慧太深奥了,只能粗浅的写一点对方的重点思想,之前写的觉得不行就给删了,就这样结束吧
第130章 公子朝死(上)
在何博看完吵架的两天后,
魏国称王大典正式举办,
魏侯瑩进化成为魏王瑩。
继而诸侯震动,不朝魏而奔齐。
商鞅返回秦国,继续他的变法。
只是他心中忧虑,免不了被秦君看出。
于是秦君询问,“商君,让天下的矛头对准魏国而去,本应该高兴谋划的成功,为什么忧心忡忡呢?”
商鞅说,“魏国衰败,秦国吞并它,已经是可以预测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