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在担心百年之后,秦国统一天下,又该如何!”
“我曾向您进谏过,霸道之法,适用于乱世,而不适用于治世。”
“秦国如果想要像西周时的天子那样,享受数百年天下,就要在统一天下后,放弃霸道。”
“但是如果他不愿意改,又该怎么样呢?”
秦君闻言,也沉思起来。
他并不震怒于商鞅担忧秦国享有天命的时间不会长久。
毕竟他曾经对商鞅说过,“信君如信我。”
而且即便天命得到又失去,那也是百年之后的事情,和他这个老祖宗有什么关系?
周天子都只设立七庙来祭祀祖先,百余年之后,他可不一定能在宗庙中占据昭穆之位。
但到底是嬴秦的传承者,秦君即便再看的开,也是不忍心让宗庙社稷,一点都留不下来的。
“那你有什么想法呢?”
放弃变法,
这自然不可能。
秦国就像一艘庞大的巨船,才掉头过一次,是不能在短暂时间里,又改变航向的。
朝令夕改,
这只会让国家变得混乱,损耗大量国力。
商鞅说,“所以臣思虑良久,觉得西域那边,或许可以当做秦国的后备。”
一旦中原的天命失去了,
一些嬴秦宗族跑到西域安家落户,也是可以的。
毕竟到了那样的地步,
不跑就只有一个结局了。
“何况,前年那位公子朝的消息也传了回来,听说在西域更西的地方,存在一片新夏之地,不是吗?”
“新夏啊……”
秦君想起从西域传回的消息,沉吟起来。
自打开辟出通往西域的商路后,为了谋取更多利益,秦国贵人每年都会组建起人手,向那里进发。
更不用说,还有秦君派去找人的队伍。
而前年夏秋之交的时候,有人从西域返回,说见到了第一批去西域的队伍领袖——秦由。
他当时惊讶于西域竟然有了不少诸夏的身影,便在那里招募起人手来,想要带回新夏去。
随后便跟秦君派去的商队取得了联系。
因为年长疲惫,秦由没有跟着商队一块返回秦国,但也将新夏之事,转告回了诸夏。
而秦君并没有把一个遥远的小国放在心上。
他只是高兴一件从先君献公开始,持续到现在的寻人行动,终于成功收尾。
然后,
秦君就把派去找人的钱,都砸到了商队身上,并且心想:
总算能一心一意的挣钱了!
现在商鞅提到新夏,自然不是说要去那遥远西方,将其取而代之。
只是举例——
既然公子朝带着二百人,就能获取一片土地,建立一个新国家。
那秦国一边逐鹿中原,一边去西域,给自己布置一份家产,以防不时之需,难道不可以吗?
狡兔尚且三窟,
何况于秦人?
反正西域商路的获利越来越多,
秦国内部得利的贵人们,都在要求发动一场“西进运动”,将边上的羌人和义渠进一步的驱逐,防止这些蛮夷耽误自己挣钱的大事。
平时这些蛮夷就像野草一样,
长在旁边的荒地上,贵人们也懒得去将它们拔除。
但现在荒地要用来种粮食了,怎么还能容忍杂草的存在呢?
必须要用诸夏先人传授下来的刀耕火种的手艺,去狠狠除草!
秦君想到这个,也忍不住点头。
“西域之事,的确要更加重视。”
“正好魏国称王,引起了中原诸侯大乱,没空来攻打秦国了。”
“而变法到了今天,一些大臣对你我也非常不满,不如借口帮他们开拓商路,出兵攻打蛮夷去!”
先让道路通畅起来,保证不会受到蛮夷的侵扰阻拦。
以后不论是挣钱还是跑路,
都能变得更加方便!
于是,
在魏国沉浸在“王业”之中,齐国趁机扩张自己在中原的影响力之时,秦国为了更好的垄断西域商路的利益,决定更早的去消灭义渠这个蛮夷之国。
……
天子扁二十六年,
新夏。
公子朝垂垂老矣,正躺在席上,和同样苍老的秦由说话,回忆这些年来国中发生的大事。
说着说着,他发觉有些看不清东西了,就对秦由说,“是不是你把窗户关了?”
秦由看了看仍旧打开的,让室内充满光明的窗户,又看了看公子朝眯着的眼,皱巴巴的脸。
他说,“对,窗户被风吹闭上了。”
“那你去把它打开!”
“不了,我懒得动!”
秦由说着,咳嗽几声,发出浓浊的痰音。
于是,公子朝也不使唤他了。
这个家伙比自己年轻,但比自己还懒。
每次让他带队去那个已经被诸夏命名为“西域”的地方,都要自己三请四催,才慢腾腾的启程。
而启程之前,秦由还要装模作样的写好遗书,说若自己一去不回家里该如何如何……
可明明,
自己都快死了,
对方却还活得挺好,每次往返都是全须全尾的,野外求生能力也就比五羊大夫百里奚差了点。
也难怪他会成为秦君钦定的带队人。
“好多年了……”
昏暗的视线中,公子朝抬起自己干枯的手,计算着时间。
“五十四年了……”
他离开家,已经五十四年了。
建立新夏,也有三十四年了。
现在七十四岁,超过了随巢的寿数,总算可以去死了。
“你说,我做的还算好吗?”
公子朝突然对秦由问道。
秦由就说,“挺好了,现在新夏有数万人,建立了几座城,放在诸夏,比周天子还厉害!”
毕竟最初的时候,
新夏中有诸夏血统的,也就一百个人。
通过不断的播撒种子,加上教化融入的、后续再迁来的,诸夏人在这片土地上,已经完全扎根立住了。
更别说,
秦由还没把那些蛮夷奴隶算进去。
如果加上奴隶的数量,新夏在中原,指不定还能跟宋、卫、鲁等国比划比划。
“但我还是很担忧啊。”
公子朝喘息着说道,“诸夏的种子,还是太少了。”
“我很担心多年以后,黍米还是会和野草混杂在一起,没办法分开。”
“特别是北边、东边,都有几个厉害的蛮夷之国……”
新夏建立之初,
因为太小太弱了,
公子朝和随巢他们,都忙于巩固根基,为此用了几年时间。
而新夏初立的地方,也算不上繁华,周边只有一些弱小的蛮夷部落。
所以新夏最初的扩张,非常顺利。
公子朝也的确利用对外的顺利,在后代的脑海中,树立起了“诸夏高贵”的理念。
在明确了子孙后代对诸夏先祖的认同后,公子朝便停下了痛击蛮夷的脚步。
因为诸夏的血脉还是太少了。
扩张疆域、占领人口固然美妙,
可公子朝怎么能容忍自己开垦出来的田地中,存在太多的野草呢?
要是哪天发生了倒反天罡的事,那他就是新夏的罪人了!
但随着新夏越来越强大,对这片土地越来越了解,即便公子朝想要稳扎稳打的繁衍生息,也通过四周往来的行商,以及新夏派出去的使者知道——
在新夏东北边的位置,其实存在着一个名为“犍陀罗”的国家。
那个国家已经建立了数百年,人口并不少,也有自己独特多姿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