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有德行高贵却出身低微的,君主提拔了他,只会得到更多的赞扬。”
“更何况,孔子也曾说过:‘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反之,即是只要凭借自己的仁义德行,获得了提拔赏赐,那是应该的,没有恒贵恒贱的道理。”
季伍哼了一声,“你们儒家的人,总是这么会说话!”
不过虽然语气很嫌弃,但他还是给了挺好的分数。
起码仁义之道,对小民也的确有好处。
喜说,“仁义道德啊,这是个好东西!”
结合一下,
孟子的棋子甩甩袖子,向前六步。
棋盘上的小孟超过小商的时候,还故意朝对方做了个鬼脸。
气的小商在格子里跺脚,头上升起“噗呲噗呲”的怒气。
然后,
两个小人就在棋盘上打了起来。
虽然摆脱不了格子的限制,但把手伸出去却是可以的。
双方掐成一团,再疼也不肯放手。
何博看得啧啧有声,心想:儒法之争,真是恐怖如斯。
接下来,轮到惠施。
他没办法像商鞅孟轲那样高屋建瓴,但对于治国理政,也有自己的看法。
他说,“天下原有的制度崩坏了,就像一栋房屋倒塌。”
“想要重建起来的话,就要让梁木砖块,各归其位,而不是胡乱摆放,或者任由它们倒在原地。”
“所以我认为,一个国家的名声和其地位,应该相互应证。”
“有实力的就应该去统御天下,没有实力的就应该听从号令。”
“当天下都听从一个号令时,又怎么会不算统一呢?”
“虽然人有不同,但维护天下稳定的心意却是一致的,大同而小异,这难道不好吗?”
魏击“哦”了一声,给出了一个平平无奇的分数。
因为他觉得这说法有点像结合了商鞅之法和周礼。
既然什么都沾边,那就没有突出的论点了。
季伍和喜同样如此。
惠施的才能做实际的政务可以,或者和人讨论哲学也可以,但涉及到治国的根本思想,却有些不足了。
何博因此笑着说,“天下乱成这样,是根本出了问题。”
“你名实异同的论点,和治国没有太大的关系,是天地法则的事情。”
“我曾经学习过墨家的理论,等后面咱们一块讲讲这天地的事。”
棋盘上的小惠垂头丧气的走了四步,正好站在小商身后。
盯着前面两个家伙打架了一段时间后,它就从裤裆里掏出了一片瓜,开始美滋滋的边看边啃。
惠施大怒,“掏哪里呢!”
竟然坏他名声!
庄周也乐的直笑,笑完了他才开口:
“世上的人,总是越缺什么就越提倡什么。”
“没有仁,就号召大家仁爱。”
“没有义,就号召大家行义。”
“却不知道越讲仁义,就说明当时的风气越无耻!”
“越讲奉献,就说明当时的人心越自私!”
“现在天下失去了秩序,大家就开始追求起秩序来。”
“我对于国家的追求,是希望人人可以潇洒的做自己想做的事,享受自己的人生,而不用被外物拘束。”
“但是现在,我觉得这样的事情太过遥远了,也许要回到上古小国寡民的时候,才能实现了!”
何博就笑道,“指不定千年万年之后,你想要的时代就来临了呢?”
庄周躺在地上翘着腿,很不在意的说,“人心是很杂乱的,是要了还想要的。”
“他们知道的越多,就想得到更多的东西。”
“君主不会满足于自己的疆土,官员不会满足于自己的权柄,小民不会满足于自己的收成……”
“他们要一直追求,一直奔跑,所以我只觉得千年万年之后,人活得比现在还要更累呢!”
“与其疲惫一生,我还是愿意去野外,变成一只乌龟或者蝴蝶,自由自在的生活。”
何博心想:等你死了,就可以这么潇洒了。
不过鬼神看他身上生机弥漫,还没到死的时候,也就没把阴间的事告诉他,打算等庄周死了,给他一个惊喜。
最后,在三鬼的打分下,棋子小庄向前三步。
早它一个格子的小惠转身,热情的又从裆里掏出一片瓜,和自己的朋友分享。
庄周于是又对惠施露出了“你让我感到恶心”的表情。
但棋盘上的小庄却是高兴的接过,跟好友一块欣赏起了面前的战斗。
而惠施有了同患难者,也不羞怒了,只静静等着商鞅和孟轲分出胜负。
商鞅说,“我奖励耕织,废井田开阡陌,让秦国的税收得到增加,国力得到兴盛。”
“奖励军功,让小民可以通过功劳获得爵位,成为官员,这让很多人得利。”
孟轲反驳道,“用利益诱导民众服从你的政令,而不是去教化他们,启迪智慧,以后是要出大乱的!”
“如果将士获得军功而没有得到爵位赏赐,他们就不会愿意征战了,因为你告诉他们——打仗就是为了获利,而不是保家卫国!”
“而且天下又怎么可能一直战乱下去呢?”
“小民辛苦开垦了田地,但收获却和之前一样,难道是粮食长不起来吗?”
“是因为你这样的肉食者,看到小民收入多了,就提高了税收,将他们的财富取走了,并且说——小民有这点东西就足够了,多了应该交给国家,让国家更加富强!”
“你采取这样激烈的手段去治理国家,不仅你要身死,以后的天下也要因此受苦!”
商鞅只冷笑一声,“你说得对!”
“所以我已经做好了秦君死后,被秦国的守旧派反攻倒算的准备,也做好了后代秦君统一天下后,不及时改变治国方式,引起天下沸腾,被人推翻的准备!”
“但在阵痛之后,天下就能迎来真正的统一和安定!”
“我在秦国变法,让无数人因此流血,而当变法完成的那一刻,我也该因此流血!”
“我是不会怕的!”
当秦君在宗庙中,和他立下“青山松柏”誓言的时候,商鞅就意识到:
青山不再,
松柏凭何依存?
他是一定会死的!
但纵观如今各国的变法,又有哪一个比他革新的更彻底,更广泛?
又有哪一个变法的主持者,愿意牺牲自己,将意志贯彻到底?
商鞅于是对孟轲说,“只要变法成功,我死又何妨?”
“你既然提倡仁义,那为了你的仁义,你又能做到什么地步?”
“实现仁义,需要筹备的东西也太多了!”
“管子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那要等待多久,才能让仓库充实,人不缺衣食呢?”
“只怕千年万年以后,也做不到这一点吧!”
“你愿意付出自己的性命吗?你愿意等待千年万年吗?”
孟轲沉默了许久。
当他再抬起头时,神色变得更加坚毅。
他对商鞅说道,“我秉持内心的道德,坚守自己的道理,哪天天下人都反对我,我也不会因此退缩!”
“虽千万人,吾往矣!”另外,
本章没有任何隐射!
第129章 辩论(终)
最后,
商鞅还是第一个到达了终点。
他走的最远。
因为他的法度最得魏击的喜欢,每次都给他打高分。
毕竟这个死鬼虽然死了很久,早就不做国君了,但总忍不住沉浸在过去的日子里。
商鞅的“以法致君”,真是让他欢喜!
而季伍听到商鞅做好了“粉身碎骨”的打算后,虽然也没打正分,却也没有给他扣了。
喜对谁,都是持中的态度。
至于孟子的道,
太过于高远,耗时也太过于长久。
即便是喜也忍不住说,“唉,人饿急了眼,还会去吃人呢!”
道德……
道德当不了饭吃,也做不成衣服。
好人也不一定有好报啊!
当然,
孟子是不会轻易赌输的。
他最后用儒家的传统,向商鞅发起了挑战。
具体一点,